?

高職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2024-04-25 05:50王東仇中選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4年5期
關鍵詞:產教校企學院

王東,仇中選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山東青島 266555)

自2020年教育部發布《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以來,現代產業學院作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創新載體,備受“政行企?!钡汝P注[1-2]。近年來為適應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對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提出的新挑戰,高職院校主動作為,積極推動與政府、企業、協會的深入合作。通過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合作開發課程等方式,開展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實踐,為高職院校提質培優、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提供了重要借鑒[3-5]。本文在已有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梳理了現代產業學院的內涵特征,總結了傳統產業學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優化現代產業學院的對策建議,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為例進行了實踐探索,旨在為提升高職院?,F代產業學院建設水平及深化產教一體化合作提供可借鑒模式,有助于推動高職教育與區域產業實現協同提質。

1 高職現代產業學院內涵特征

產業學院的建設開啟了職業教育與產業界合作的新模式,是繼校中廠、訂單培養等組織形式之后,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的又一創新舉措[6]?,F代產業學院是傳統產業學院從萌芽、成長到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對接的必然結果[7]。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應推動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產業學院、企業學院,以拓展職業教育學校的辦學范圍和空間。在現代產業學院辦學實踐中,教育界對高職現代產業學院這一概念尚無明晰定義,職業院校對產業學院屬性認識不夠透徹。厘清高職現代產業學院的內涵與屬性,提高其建設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有利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1.1 辦學主體多樣化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的現代產業學院是以服務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專業或專業群為紐帶,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等多元主體共建共管,集教育、研發、培訓和社會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辦學模式。與高校的二級學院和企業的內部組織不同,現代產業學院是典型的混合型組織,辦學主體多樣化是現代產業學院的顯著表征之一。產業學院的發展需要企業和行業廣泛參與決策,而非高校單方主導,要充分激發各方內生動力,實現多方共贏。

1.2 資源配置多元化

現代產業學院是“政行校企”協同治理、資源整合、產教融合的育人平臺。政府制定相應政策,加大統籌協調和推動力度,為各方合作提供長效保障機制。行業協會為產業學院發展提供平臺支撐,向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指導校企融合發展路徑。院校作為育人的核心主體,以服務產業需求為導向,借助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把各方資源有機結合,實現真正的一體化運行。企業發揮重要的辦學主體作用,立足自身需求,與學校共同開展人才培養,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推動產教融合的深度發展,形成校企“雙贏”局面。

1.3 質量評價開放化

在教改和信息化背景下,現代產業學院應以院校為支撐,匯聚“政行校企”力量,創建信息化的人才評估新模式,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培養人才。以問題為導向,構建“階段成果—反饋—導向”動態評價模式,創建專業群動態課程標準機制,使“政行校企”四方全程參與教育教學與專業評估過程。采用能力導向和多維評價的方式,考核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并以此完善人才培養和教學實施,增強學生職業能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豐富產業學院專業內涵。

1.4 服務產業定向化

現代產業學院根植于產業,以服務區域產業鏈為根本宗旨,通過對接區域產業鏈發展,建立與產業鏈、創新鏈高度契合的專業體系。根據區域產業經濟對人才規模和結構的需求,培養不同層次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人才鏈不斷優化。這既能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也能促進產業鏈之間的融合。因此,產業學院成為有效融合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關鍵載體。這種產業根植性確定了產業學院服務產業及其發展路徑的定向性。

1.5 學科專業綜合化

學科交叉融合是經濟社會發展與學科內在變化相互作用的產物,是實現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社會日益復雜化,單一學科知識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需要突破學科壁壘,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社會問題,學科發展因而呈現跨界綜合化趨勢。以社會需求或產業需求為導向建立的現代產業學院通過打破原有二級學院及學科壁壘,突破傳統的學科組織邏輯,發揮專業群復合型育人優勢,引導學生構建跨學科、跨專業、跨領域的知識體系,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

2 傳統產業學院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產業學院數量迅速增長,發展勢頭持續向好。在梳理產業學院發展現狀時發現,截至2023 年10 月,尚無一所高職院校的產業學院入圍首批現代產業學院立項名單。針對這一情況,對高職產業學院的建設現狀分析如下。

2.1 政府產業政策供給有待進一步明確

政策驅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顯著特征,高等教育改革的每一次推進,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強力推動,改革進展與政策支持高度相關[8]。雖然目前已有《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但產業學院利益相關方仍需要更多政策的細化和完善,以推動產業學院規范化發展。

2.2 產業學院建設的主導方沒有統一

目前,職業院校中的產業學院主要由學校探索建設,產業界介入程度有限,學校是推進建設的主要動力,產業界的推動力則明顯不足。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地方應著手具體政策制定和資金配套,產教融合的企業優惠有待及時兌現。企業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中缺乏內驅力。

2.3 專業群與產業群對接程度低

產業學院的產業屬性要求其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必須符合產業發展的需求和邏輯。但是,一些職業院校在專業規劃時往往忽視對產業結構的調研,很少考察專業群與產業群的匹配程度;忽視了產業群對于不同專業崗位人才需求的內在邏輯性,專業設置與企業崗位用人需求脫節,使得產業學院培養的人才與產業發展需求明顯脫節,無法滿足產業對前沿技術人才的需求。產業學院主動適應和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能力還比較欠缺,與實現學院與地方經濟良性互動的預期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9]。

3 推進高職現代產業學院發展的對策

3.1 落實政府主管部門責任,完善產業學院建設政策支持體系

高職現代產業學院作為以服務區域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多元混合所有制辦學組織,其運行不同于高校的二級學院,有其獨特性[10]。鑒于企業盈利性本質屬性,要提高企業參與程度,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的經濟利益,這離不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動和支持。加強頂層設計,由教育部主導,制定規范和加快推進產業學院建設的專項政策,明確高職現代產業學院的產權內涵與界限。同時,地方政府應制定促進產業學院有序發展的政策,加強對產業學院建設的宏觀指導,為產業學院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3.2 健全產業學院運行機制,構建多主體協同管理結構

高職現代產業學院由“政行企?!倍喾焦步?,因各主體價值追求、利益訴求等存在較大差異,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結構至關重要?;诼殬I教育學生發展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監管職能優勢,牽頭建立政府監督與校企監管相結合的學生安全管理制度,以更好地保障職業教育學生的安全,下設管理平臺,進一步保障管理運行機制的暢通。針對教師考核評價,可獨立引入第三方教育評價機構,發揮其專業評價人才和技術優勢,對產業學院進行客觀、公正、公開、透明的教學質量評估。應組建包含學校和企業代表的監事會,以監督產業學院的日常運行,并協調學院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推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實現“多元協同”管理的有效機制。

3.3 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現場工程師

2022 年9 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印發《關于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計劃到2025 年實現參與的職業院校達500 所以上,參與的企業達1 000 家以上,累計培養現場工程師人數達到20 萬人以上[11]。政策的制定,為高職院校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指引,標志著職業教育進入面向產業需求、培養高素質現場工程師的新階段。產業學院在制定現場工程師培養方案時,應細化分析不同專業、不同崗位對工程師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重點強化對生產一線研發、技術管理和技術服務崗位人才的培養[12]。同時要考慮中職、高職和本科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結合企業實際崗位需求、工作過程和技術發展趨勢,制定合理的培養標準、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保障人才培養更加符合實際需求。

3.4 推進“產學研創服”五位一體育人,實現“政行企?!惫糙A

現代產業學院在人才培養、生產實踐、科研及社會服務過程中,需對接產業鏈、創新鏈,將學校的教學設備與企業的生產設備一體化規劃建設和管理使用,將學校的教學計劃和企業的生產周期協調融合,將學校的教學內容與企業的生產標準對應匹配,將學校的考評成績與企業的考核結果雙向使用,將學校的教師與企業的技師混編組隊[13],共同實施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有效解決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基地運行過程中教學與生產“難融合”的問題,構建集“生產、教學、科研、‘雙創’、服務”一體化的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新模式,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生產效益的共贏發展。

4 高職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發展實踐探索

近年來,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推進實施“融合化、智慧化、國際化”戰略,以產業學院作為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載體,深入推進校企合作“1+1+N”工程,即“每個專業群至少與龍頭企業共建一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一所新型產業學院,與中小微企業共建N個協同創新共同體”,實現產教高度融合。學校與海爾、萬華等產業鏈“鏈主”企業共建企業冠名學院、混合所有制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縱向貫通、橫向融通,打造校企深入合作命運共同體。

4.1 對接區域主導產業建設特色優勢學科專業群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緊密對接山東“十強”產業、青島“7+10+7”產業規劃布局,提出“專業建在產業鏈上、專業群融入產業群中”,打破二級學院行政架構,組建智能制造技術等九大特色專業群,以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其中,該校與萬華化學集團、青島海灣集團共同建設的“青職·萬華現代產業學院”和“青職·海灣現代產業學院”,以青島市及膠東半島高端化工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以應用化工技術、海洋化工技術、分析檢測技術為載體,組建了產業和地域特色鮮明的海洋化工專業群。截至2023 年,專業群累計培養和輸送高端化工技能人才超5 000人;2022 年3 月獲批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立項。

4.2 “政行企?!惫步▍f同育人和協同創新平臺

以現代產業學院為載體,通過構建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學校主導的多方聯動平臺,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理論教學和實訓實踐的有機結合,校內課堂學習和校外實習鍛煉的內外結合,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以及產業技術研究與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如“青職·海灣現代產業學院”通過整合“政行企?!辟Y源優勢,先后申辦創立了國家級海洋化工專業群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分析檢測技藝技能創新平臺、山東省高等學校精細與專用化學品新技術研發中心等“136”三級育人創新平臺。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海爾卡奧斯簽約共建工業互聯網公共實訓基地項目,服務于賦能社會化、體驗智能化、引領體系化、實操生產化,聯合華為、商湯等核心合作企業成功獲批國家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4.3 校企聯動構建“六聯”“雙元”育人模式

產業學院以行業企業為平臺,建立專業發展與行業企業需求聯動的模式,構建“崗課賽證”產教聯盟,建立教師、企業相關人員雙導師的師資聯通模式,建立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員工培訓基地的聯建模式,建立與行業企業共同開展技術研發與服務的聯研模式,搭建以提高技能為核心、學生技能大賽與員工技能比武相結合的聯賽模式,即“聯動、聯盟、聯通、聯建、聯研、聯賽”六聯的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模式?!爸η鄭u國際時尚城市建設創新現代學徒制雙元育人機制——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基于‘六聯’的校企雙元育人模式改革”“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共育發展——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京東校園云倉生產性實訓基地”兩項案例成功入選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21 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4.4 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是跨越“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邊界的一種教育樣態”。各產業學院以特色專業群為載體,通過校企合辦專業、開設訂單班等方式,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14]。企業可以根據實際崗位需求,設置一定數量的現場工程師學徒崗位,并明確這些崗位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以企業的實際項目為載體,參與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實際操作,在實踐中掌握今后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畢業后實現高質量就業。學校與企業密切配合,制定“雙導師”帶領的工學交替、理實并重的學徒培養方案,使學生在真實生產任務中學習技能[15]。據統計,學校13 個校企合作辦學專業2022 年共錄取924 名學生,其中7 個專業與相關企業合作培養緊缺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4.5 構建產業學院建設長效機制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不斷完善產業學院建設制度體系,構建產業學院長效運行機制。學校從規范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改革培養模式、推進技術研發與創新、建設“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等方面,制定了30余項制度和辦法,全面加強產業學院建設。這些制度涵蓋《產業學院建設與管理辦法》《校企合作管理辦法》《校企合作獎勵辦法》《應用型課程建設方案》《科技成果轉化辦法》《教師實踐能力培養辦法》《行業教師管理辦法》等,為產業學院建設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5 結束語

與傳統校企合作不同,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順應政策導向,建立了企業持續參與的管理模式。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日益重視產業學院在產教融合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作用,產業學院建設的外部環境顯著改善,內涵建設也在不斷提高。但作為一個新的教育實踐項目,產業學院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視角出發,對混合所有制產業學院的專業群建設進行分析,并從產業學院建設管理機制、協同創新育人平臺、“六聯”“雙元”育人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實踐與探索,希望能豐富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理論,助力高職院?,F代產業學院建設發展。

猜你喜歡
產教校企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學院掠影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