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反坦克武器趣聞

2000-06-13 21:27遠林劉曉軍
坦克裝甲車輛 2000年7期
關鍵詞:火箭筒阿比反坦克

遠林 劉曉軍

天下奇聞用“共軍”為“國軍”壯膽

“臺灣軍隊現有的反坦克武器系統非常陳舊落后?!边@是臺灣陸軍上尉李景圣在步兵反坦克戰術論文中所得出的結論。以至李上尉要求,“在反坦克武器用盡,而對方坦克已經突入陣地時,使用步兵攀登至坦克上向坦克內投擲手榴彈或爆破其油箱和履帶等手段獵殺坦克?!边@簡直是瘋狂而原始的自殺性攻擊。

當然,步兵要對坦克發動這樣的攻擊,是需要超人的勇氣的,于是李上尉聰明地搬出了戰史為步兵壯膽,稱:“大陸戡亂時期,國軍邱清泉兵團擁有當時最現代化的裝甲部隊,卻受制于共軍沿途所挖的反坦克壕,以至未能發揮戰力?!币源苏f明步兵是可以戰勝現代化坦克部隊的。用過去“共軍”戰勝“國軍”的戰例,來為今天的“國軍”步兵壯膽,以對抗“共軍”的坦克,臺灣軍隊也真富于想象力。

臺灣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步兵直到不久前還倚靠反坦克槍榴彈和66式反坦克火箭筒遂行反坦克任務。反坦克槍榴彈是在50年前設計的,射程只有大約50m,如今已經不堪再用。至于66式反坦克火箭筒,其來歷還有段故事呢!

眾所周知,越戰主要參戰方是越南、法國,后來是美國。但許多人不知道當時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也被迫公開出兵越南,幫助美軍作戰。上述4國的參戰兵力1968年底達到6900人。不僅如此,當年臺灣軍人受美國所迫也參加了越戰。

早在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駐臺灣的代表克來恩就向蔣經國交涉,要求臺灣出兵越南。最后由美國出錢出飛機,臺灣出人,組建了一個名為“華航”的“民用”航空公司,前往北越上空進行電子戰、空投、破壞等特種作戰活動。越戰中,臺灣“華航”前后死了40多人,傷殘的自然更多,10多架飛機被擊毀,但也賺進了巨額賣命錢。這些錢后來就成了華航起家的血本,其中一些帶著血腥的錢更直接流進了臺灣某些官員的腰包,真是可悲。

那時,美國需要臺灣、韓國的軍隊作替死鬼,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軍隊則在戰場上,甚至在美軍倉庫中大肆“揀”美軍貴重的軍火裝備,并把它們大量地運回本國和本地區,令美軍極為惱火。

臺灣陸軍每年教育新兵時都會說,66式反坦克火箭筒是依照從越南戰場“攜回”的美制M72式66mm反坦克火箭筒仿造的。這里“攜回”是“偷”的含蓄說法。

臺灣軍方喜歡引用蔣介石的一段話:“大家明白,我們陸軍的裝甲實力,自不能與美國相比,即以敵情而論,其坦克數量比我們多,因之,我們更應著重加強步兵反坦克武器,加強步兵反坦克訓練?!泵绹允褤碛袕姶蟮目罩蟹刺箍肆α亢蛷姶蟮奶箍吮?,所以并不重視步兵反坦克武器。在60年代到80年代的近30年間,美國僅為其步兵提供了一種超輕型輔助性的反坦克武器──M72式66mm反坦克火箭筒。這無意中就害苦了需要重型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臺灣軍方,最后,沒有自行研制能力的臺灣軍方,不得不仿制這種并不符合臺軍要求的反坦克武器。

1968年,臺灣軍方開始仿制這種反坦克火箭筒,但8年后的1976年才仿制成功,命名為66式反坦克火箭筒。并于1976年~1977年間生產了5000枚。臺灣步兵能用嗎?對不起,還得再等一等,因為這些火箭筒都還沒有雷管,而這種電雷管臺灣不能造,必需依賴進口。到1978年進口的電雷管交貨,這些反坦克火箭筒才交付臺軍,每個步兵班2具。

不要見怪,臺灣的“純國造”武器從來都是用進口材料和部件“自制”的。而從開始仿制的1968年算起,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這種反坦克火箭筒已經從先進變得落后了。

美國M72式反坦克火箭筒采用了當時一些很先進的技術,它重量極輕,只有2.17kg,迄今仍是世界上最輕的反坦克火箭筒之一。它使用極其簡單方便,不過射程和威力很小,而臺灣自制的66式火箭筒就更差。它號稱射程250m,但由于其飛行速度過低,不足世界上其它反坦克火箭筒的一半,橫風嚴重影響其精度,不適合射擊運動中的坦克,實際有效射程只有約50m,而在這樣近的距離上,坦克兵可以清楚地看到使用M72式反坦克火箭筒的步兵,并用機槍將其消滅。

M72反坦克火箭筒號稱穿甲厚度250mm,但美軍在越南衛村戰斗中首次使用時,它甚至不能擊穿裝甲很薄的越軍水陸兩棲坦克。不過在美軍中,極其廉價的M72火箭筒主要不是用來反坦克,而是用來打火力點和工事,甚至用來打對方的單個士兵。所以反坦克威力不足并不是大缺點。而臺灣把66式火箭筒用于反坦克是個錯誤。將來的坦克自然會掛上反應裝甲,那時,舊式的66式反坦克火箭筒將完全不起作用。

66式火箭筒還經常發生故障,同時它不能在房間內發射,不適合城鎮地域反坦克,另外它現在已經儲存超期,發射時存在自爆的危險。以今日的標準,這種已有40年歷史的老式武器系統確實該丟棄了,但臺灣目前新型反坦克火箭筒數量嚴重不足,看來66式反坦克火箭筒還得再充一段步兵反坦克“主力”。

M136火箭筒臺灣幫美軍解決積壓?

AT—4式84mm一次性反坦克火箭筒是瑞典1976年開始設計的,當時是一種較先進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系統。據美軍試射,它對300m靶的命中率是前述M72型66mm反坦克火箭筒的5倍!不過同樣因美軍并不倚靠步兵火箭筒反坦克,所以它的穿甲威力雖然遠勝于過時的M72反坦克火箭筒,但450mm的穿甲厚度在同期各國的火箭筒中是最小的。它不能擊穿掛裝反應裝甲的T—55坦克。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軍開始引進并專利生產,編號為M136。截止到1992年10月止,美軍共生產了56萬具這種武器,單價720美元,在美軍武器中是較便宜的。冷戰結束后,這56萬具過?;鸺渤闪嗣儡姷男牟『拓摀?。于是臺灣軍方主動幫忙,定購了一批美國生產的這種反坦克火箭筒。

其實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早在1984年就另外裝備了一種SMAW83mm大威力火箭筒,其穿甲威力巨大,超過600mm,專用于打擊現代坦克和極堅固的建筑物和工事。但4450美元的單價讓臺灣軍方望而卻步。

在美軍中,M136火箭筒和過去的M72火箭筒作用類似,實際是作廉價的步兵多用途小炮使用的,因此美軍并不介意這種火箭不能摧毀對方坦克。但臺灣的情況遠不能和美軍相比,于是這種原本適用美軍的武器在臺軍中就變得不那么適用了。

M136火箭筒不能在房間內發射,不適合城鎮反坦克。設計該火箭筒的瑞典廠商便推出了可在室內發射的改進型AT—4CS火箭筒。臺灣高度城市化,據說臺軍已進口一批AT—4CS火箭筒,但未經證實。

“阿比拉”火箭筒被海灣戰爭的慘敗毀滅了前程

臺灣偷偷在法國定購了1000枚~2000枚“阿比拉”反坦克火箭筒并走私到臺灣,臺軍曾公開炫耀這種走私武器。

“阿比拉”一次性反坦克火箭筒1978年開始研制,曾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反坦克火箭筒。其特點是穿甲威力奇大,平均為750mm,這在當時各國的反坦克火箭筒中是最大的,同時,其實際有效射程高達330m。它的射擊精度很高,在有小橫風的情況下射擊300m活動靶,命中率最高時達80%。當時,它大量采用了今天已經很普通的凱夫拉超級纖維,使它的重量在當時是較輕的?!鞍⒈壤币欢瘸蔀楦鲊姺较蛲睦?,雖然單價高得驚人———估計和大量使用當時昂貴的凱夫拉纖維有關,但仍有芬蘭、意大利、伊拉克等10多個國家購買了數萬個這種武器。

“阿比拉”反坦克火箭筒最初的設計要求是,可以擊穿世界上未來10年內可能出現的任何坦克新裝甲。它甚至可以側面一次擊穿兩輛排在一起的老式T—55坦克。誰知80年代以色列人在裝甲技術方面推廣了一個革命性的反應裝甲,致使生不逢時的“阿比拉”反坦克火箭筒不到10年就過時了,實在可悲。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擁有大量“阿比拉”反坦克火箭筒,但它幾乎沒有擊毀過美國的坦克,這次丟臉的慘敗徹底毀滅了“阿比拉”反坦克火箭筒的前程,從此它由極度興盛一下跌到無人問津。它的主要問題是不能擊穿今天普遍掛反應裝甲的坦克。

“阿比拉”火箭筒體積、重量過大,單價近3000美元,像“黃金焰火”一般。德國人說,“阿比拉”反坦克火箭筒發射時煙、火、噪音奇大,非常暴露,在戰時發射它必然招來對方回擊的火力,簡直是自殺行為,同時它也不能在室內發射。臺灣著名武器評論家詹浩名說,它攜行不便,身材較高大的歐洲人都嫌過于粗重,更何況是體型較矮小的臺灣士兵?且不論是非曲直,但目前法國軍方正尋求取代它的武器,應能說明問題。

43式75mm無后坐力炮該炮系臺灣1954年仿美二次大戰時產品,長1.98m,重48kg,最大射程2700m,穿甲厚度90mm。它早已過時,根本不能對付現代坦克。其炮彈也已過期,射擊時有危險。目前裝備臺灣預備役部隊。T51型106mm無后坐力炮臺灣目前主力反坦克武器之一是仿美國M40A1制造的T51型106mm無后坐力炮。它的實際口徑只有105mm。稱為106mm炮只是為了和其原型M27有所區別。50年前它是一種極好的反坦克武器,威力強大,足以擊毀當時的重型坦克,射擊精度極高,而重量只有同口徑常規反坦克炮的1/10。

臺灣軍隊1961年仿制該炮成功,至今已約40年了。近年來,臺灣軍隊把它裝在先進的美制“悍馬”越野車上,但這種炮雖然有400mm的穿甲威力,但同樣不能擊穿今天普遍披掛反應裝甲的坦克。于是,好車也挽救不了這種舊炮的命運。部分臺灣海軍陸戰隊LVTP5兩棲車上也裝有這種炮。該炮也能從車上卸下,在地面射擊。

這種炮射程近,發射時炮聲驚天動地,炮尾長達數十米的煙火極為暴露,而它又沒有裝甲保護,同時射擊速度奇慢,每分鐘打不了2發,一旦開炮馬上會被對方的回擊火力消滅。因此,除非是“大欺小”的戰斗,否則根本不能使用這種極度過時的武器。

M712“銅斑蛇”激光半主動制導炮彈

1980年3月開始生產。1986年,美國開始研制更新的復合制導炮射導彈,并于1988年開始試射。1990年,美國停止生產“銅斑蛇”激光制導炮彈。該彈共生產了3.4萬發。大約在90年代初,該彈即將被美軍淘汰時,臺灣購買了這種導彈,據說數量不多。

該彈靶場命中率達80%,1984年在81km/h的小陣風中發射23發,命中19發。它由各種西方制式155mm榴彈炮發射,精確攻擊固定和低速移動目標。它出廠后10年也無須保養和測試。不過臺灣購買的“銅斑蛇”導彈已經過了10年保質期,需要維修,而維修后性能也不知怎樣。

“銅斑蛇”同樣不能擊穿今天披掛反應裝甲的坦克,是一種實用性不強的沒有前途的武器。

“陶”式反坦克導彈臺灣軍隊裝備的“陶”式和“海爾法”反坦克導彈都曾是技術先進的武器系統。然而近20年來反應裝甲和其它先進裝甲的出現和飛速發展,使這些采用破甲彈頭的反坦克導彈遇到了克星,陷入了嚴重危機中。雖然反坦克導彈名義穿甲威力很大,“海爾法”導彈高達1400mm,但毫無用處,同樣不能擊穿今天普遍掛反應裝甲的坦克。

臺灣軍方于1977年購買了約1000枚BGM—71A原型“陶”式反坦克導彈。最近臺灣從美國引進套件,將其原型“陶”式反坦克導彈改裝為“陶”2導彈。這是美國1979年的設計,提高了反坦克導彈的命中率以及在夜間、不良氣候和惡劣的戰場條件下的作戰能力,穿甲威力從600mm提高到940mm。應該說,改進后的導彈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但仍不能解決擊穿反應裝甲的關鍵問題。

臺灣軍方1997年引進1786枚更新的“陶”2A反坦克導彈和114具發射器,這是美國1984年設計的導彈,單價大約1.1萬美元,裝有串聯戰斗部,能夠擊穿第一代反應裝甲,但對第二代、第三代反應裝甲仍無計可施。1999年,臺灣還準備引進1700枚攻擊對方坦克頂裝甲的“陶”2B導彈。

臺灣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M—113裝甲車、V—150裝甲車、“悍馬”越野車、AH—1W武裝直升機上都裝備有各型陶式導彈。這種導彈在臺灣的歷次公開演習中曾多次準確命中目標,贏得一片喝彩。

不過世界上多數反坦克導彈發射車都有裝甲保護的發射塔,而臺灣軍隊的“陶”式反坦克導彈要么在毫無防護的“悍馬”越野車上,要么射手的大半個身子和全部導彈系統暴露在M—113和V—150裝甲車外,沒有任何裝甲保護,在今天火力密集、流彈橫飛的戰場上,臺灣軍隊的這些“陶”式導彈系統及其射手生存力達不到最低要求,可能還沒有發射導彈,就先被干掉了。

AGM—114“海爾法”反坦克導彈

“海爾法”是一種有近20年歷史的,昂貴的重型反坦克導彈。該導彈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各種不同的任務需求,選擇不同的制導方式及彈頭。除了反坦克彈頭外,也可選用對付艦艇的高爆彈頭,發射架有雙聯裝、4聯裝及人員攜帶型單聯發射架;發射平臺有AH—64、AH—1J/W、OH—58D、UH—60、“大山貓”等各種不同的直升機,其雙聯裝發射架亦可裝在“悍馬”車等各種陸用車輛上。

臺灣陸軍購買第一批AH—1W武裝直升機時,同時訂購了1000枚單價為5萬美元的“海爾法”導彈。據說1997年臺灣再次向美國定購作戰直升機時,又訂購了一批這種導彈。在1994年9月的“漢光11”演習中,臺灣陸軍的AH—1W及OH—58D直升機公開發射這種導彈,精確命中海上的浮靶,顯示在無干擾條件下導彈命中率較高,臺灣軍方非常得意。

美軍新研制的“海爾法“2型(AGM—114K)導彈裝有串聯戰斗部,可對付復合裝甲及第一代反應裝甲,并采用新的頂部攻擊方式,改進了引信及數字式自動駕駛儀,使飛行速度達到1.1馬赫,最大射程由8km增加至9km。不過只有等到一種武器變得不再先進時,美國才會同意賣給臺灣,因此,雖然臺灣近期已經用2300萬美元訂購了240枚“海爾法”2型AGM—114K導彈,但近期臺灣軍方仍將不得不繼續湊合使用已經服役16年的老式“海爾法”反坦克導彈。

猜你喜歡
火箭筒阿比反坦克
豪豬老阿比的玩具屋
架起跨越代溝的橋梁
綠眼睛
衛國戰爭蘇聯反坦克步槍史料(一)
美國披露精確打擊式PSRL火箭筒
瑞典博福斯公司推出新一代“卡爾·古斯塔夫”火箭筒
博福斯公司展出AT4 CS火箭筒及配用的兩種新型彈
幫囚犯謀劃越獄
“紅箭9”自行反坦克車方隊
單兵反坦克武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