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年話龍鏡(上)

2000-06-14 05:12江西:王寧
收藏 2000年8期
關鍵詞:龍紋銅鏡戰國

江西:王寧

龍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一種具有獨特樣式的動物圖像,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凝聚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千多年來,龍的圖案裝飾于各種器物之上,千姿百態,氣勢雄奇,令人目不暇接。龍年之際,我們重溫龍的起源,略述龍的演變之梗概,自然顯得意義非常。下面主要通過介紹各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龍紋銅鏡,展示銅鏡上各種龍紋的具體圖像,使我們共同來品味龍的神韻,分享龍的美感,占附龍的吉祥,龍年里增添一份愉悅心情。

戰國是中國銅鏡史上第一個高峰,龍紋開始成為銅鏡重要紋飾

新石器時代,九州大地的先民出于動物崇拜和原始宗教的需要,對某些動物形成了固定崇拜。據研究,河南漳河流域的鱷紋,陜西渭河流域的魚紋、鯢紋,山西汾水流域的蛇紋,江蘇太湖流域的虎紋,東北地區遼河流域的豬紋等,都反映了這種意識。它們是原始龍紋創造之源泉。

至商代,由于宗教與政治的原因,商人綜合各地的原始龍紋,創造了“百物而為之備”的龍。在巫風熾烈的商代,作為神獸的龍主要功用是充當溝通天地的媒介和人神通天的助手。因此,這種富有宗教意義的圖案,大量出現于包容豐富宗教內涵、又集中體現禮制的青銅器上,呈現出神秘的威嚴和獰厲的美感。西周時期龍紋則出現了藝術化、圖案化的趨向。

用作妝奩的銅鏡,商、西周時期尚處于萌發階段,圖案簡單,主要為弦紋、幾何紋,個別為禽獸紋,龍紋還未用于銅鏡之上。目前所見最早的龍紋銅鏡是藏于丹麥裝飾美術博物館的貼金龍紋銅鏡(圖1)。鏡背貼金箔制成的獸形,金箔有錘出的蟠螭紋,其金光燦爛,頗為富麗堂皇。

戰國時期,青銅禮樂器鑄造逐漸減少,生活用器,尤其是銅鏡數量迅速增加。戰國銅鏡以其精致輕巧的形態、絢麗多彩的紋飾成為銅鏡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龍紋開始成為銅鏡的重要紋飾,戰國龍紋銅鏡鑄工之精美,樣式變化之繁復,為后世所難及。戰國銅鏡之龍紋,多表現為3或4條相互分離的單體龍,于座外弦紋或凹面帶與鏡緣間的區面上繞鈕配置。龍相互追逐,或騰躍飛翔;龍頭大都回頭反顧,亦見前伸昂揚;身軀呈C或S形彎曲,或是糾結近似菱形,或是體腹生發花枝般龍翼;尾細長曲,或附燕尾花蒂;勾連雷紋、勾連丁紋、雙線菱紋等紋飾選其中之一為地;鏡緣有高卷與低平連弧之分。安徽省博物館藏三龍紋鏡(圖2),在勾連雷紋之上,等距分布3條沒有交勾的淺浮雕龍紋。龍頭生短角,吻長勾卷,張嘴無舌,細頸稍曲。體軀糾結近似菱形,肢如鶴腿,踏于座緣,尾長弧卷,飄逸優美。3龍之中2龍尾飾燕尾狀翼,另一龍尾作花蒂狀,頗為新奇,其緣則為11低平內向連弧。

上海博物館藏四龍鏡(圖3)表現出另一風格。龍眼圓角鈍,口閉吻短,軀體肥碩蟠旋,尾短尖細,伸出肢翼,粗壯弧卷。前龍后肢與后龍前肢觸抵相連,使繞紐布置的4龍綿延順接,清新流暢,姿態旋游,充滿活力。

戰國時期是思想觀念大變革的時代,學派競起,諸子爭鳴?!瓣庩枴睂W說出現,“一陰一陽之謂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可歸納為陰陽兩大范疇。它起自于古老的溝通天地的巫術觀念,因而它也是順應天地,獲得神靈庇佑的吉祥象征。東周時期盛行的蛟龍紋就是這一觀念的具體體現。它大量出現于青銅器上,銅鏡上則表現為蟠螭紋?!绑ぁ币话阏J為是一種無角小龍。

在青銅器上蟠螭紋為兩條或兩條以上的小龍相互繞交組成一個單元重復出現,銅鏡上的蟠螭龍紋承其衣缽,形式上又有創新變化,一般分置3或4組,個別例外。龍頭細角小,口閉嘴尖,或張口吐舌、軀體作蟠旋環轉之形,設計成較有規律的圖案。但蟠螭之間有多種交接,或相互糾結,或由菱形紋、葉紋隔開或連接,加之蟠螭紋形象細微的變化,使得每面銅鏡圖案都有新鮮之感,免去了雷同。蟠螭紋以側行為主,側行的蟠螭紋鏡主紋由淺浮雕粗平線條造型,龍頭居中,作反顧狀,尖嘴閉合,猶如鳥喙,角彎前曲,空隙處填以細密雷云。

而另一種正面蟠螭紋(圖4),與側行蟠螭紋的構圖差別較為明顯,數量較少。它同樣以淺浮雕造型,線條較細,顯得稀疏。3組蟠螭紋分布于區面,每組蟠螭紋以鏡中軸對稱排列。頭頂鈕座,尾觸外緣,如俯視的龜形。螭頭呈尖葉狀,口、角、目、足不能細辨。前肢短而呈C形彎曲,后肢逶迤外展卷曲,生發多個分枝,長的一枝回返近分叉的尾部。圓渦紋與三角雷紋組成的細密云雷紋為地,蟠螭紋已典型圖案化了,以線條的直與曲、粗與細、對稱與變異、具體與抽象,極盡其能地體現出圖案的幾何造型之美,成為戰國銅鏡的時代特色之一。

戰國時期,銅器的裝飾工藝有了進一步創新,平雕、浮雕和透雕都已齊備,諸如透雕的新工藝亦用于銅鏡之上。透雕龍紋方鏡(圖5)就是代表這一新工藝的杰作,而且它采用鏡面和鏡背分別鑄造然后扣合一體的新工藝。鏡的半環形小鈕向四方各伸出一片小葉,四葉如十字形,4龍呈S形彎曲,左右兩兩隔葉顧首相望,上下則接頸垂直排成兩列。龍短角張口。外框為重環紋。新穎的透雕裝飾產生了龍懸空中、翻騰飛奔之感,令人耳目一新。楚地的透雕蟠螭紋方鏡構圖復雜,更加繁縟,多由8個蟠螭紋組成,分為4組。組內蟠螭互相纏繞,首尾倒置,銜座抵邊,造型生動活潑,代表了戰國銅鏡鑄造的最高水平。

西漢蟠螭紋鏡繼承戰國傳統,并加入了銘文、博局等新內容

西漢前期銅鏡仍然流行蟠螭紋,它保留了戰國蟠螭紋圖案的基本結構方式,有的仍有地紋陪襯。

1979年山東淄博出土的五鈕龍紋特大長方鏡(圖6),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亦屬西漢前期之物。鏡之大,令人驚嘆。緣周為低平內向連弧紋,五鈕分布于中心及對應四角,四葉鈕座。龍紋也以淺浮雕的勻細線條造型。龍首昂揚,位于上方;長吻翻卷,張口吐舌;角曲修長,四腳披鬃;爪尖銳利,軀體蟠旋。分生歧枝,尾叉為二。蟠螭舒展自如,形象生動,氣勢恢弘。

西漢前期的另一類蟠螭紋在戰國蟠螭紋的基礎上改變了線條構成,變換單元組合,座圍吉祥銘文,成為一種新式的蟠螭紋銘文鏡(圖7)。西漢的蟠螭紋已由戰國低寬平凸的單線條轉變為雙線或三線式線條,重疊大葉將蟠螭紋分為3或4組。座外圍一圈銘文帶,“大樂貴富,千秋萬歲,宜酒食”、“大樂未央,長相思,愿毋相忘”等銘文流行,流露出人生享樂、長壽多福、親情永恒的心理情結。若在此種蟠螭紋中添加博局紋(亦被稱為規矩紋)TLV形3種符號,蟠螭紋相互勾連,則成了蟠螭博局紋。此種鏡流行于西漢中晚期。大樂貴富蟠螭博局紋鏡(圖8)頗有代表性。其獸鈕旁為雙龍鈕座,外座雙線方框,內有銘文“大樂貴富所得好,千秋萬歲,延年益壽?!狈礁竦氖州S線上,近處為丁紋,靠緣L紋,對角線處依緣布V紋。蟠螭的4組龍紋以V紋為中心各有一組。龍頭較小,軀體弧形盤曲作環帶式穿插在規矩紋之中。蟠螭博局紋持續時間較長,樣式十分豐富,圖案變異較多,是戰國以來延續已久、多姿多彩的銅鏡蟠螭紋消失前的一道閃亮余輝。

東漢龍鏡構圖形式煥然一新,并出現了高浮雕龍紋

東漢前期,銅鏡的龍紋擺脫了自戰國以來流行的蟠螭紋的影響,煥然一新,但構圖方式仍然采用以鈕為中心的中心對稱結構模式。變形四葉四龍紋鏡(圖9)以圓鈕座為中心,作十字形向外放射出4箭式葉紋,以此分成4區,每一區有一形狀相同的龍紋,4龍同向繞鈕排列。龍張嘴吐舌,菱形眼眶,頜下短須,細頸,肥體,弓背。長短不一的細弧線紋為地,前肢與尾皆淹沒其中。龍若騰云駕霧,游弋其中。

東漢中葉開始出現的左右對稱的“軸對稱”構圖方式至東漢后期十分流行,三國亦然。此一構圖方式的對立或龍紋鏡具有開創性,紋飾以鏡鈕為中心,上下有不同于以往環繞式的直行銘文,語短意詳、諸如“長宜子孫”、“位至三公”等。兩側布S狀龍紋一對,對稱排列。

東漢后期,龍紋造型又出現了由線條式淺浮雕向高浮雕的轉變,這樣更使龍紋形象真切,靈性畢現,產生了新的藝術感染力。高浮雕的單龍主紋第一次出現于銅鏡之上,更具有開拓性的意義。與盤龍紋相近的有二龍對峙紋,或二龍一虎紋。二龍一虎紋鏡(圖10)上二龍一前一后同向追逐,與虎對峙,龍的形象為吻短粗圓,圓目突出,長角后傾,軀干弓凸。主紋外圍一圈銘文,曰:“青蓋作竟(鏡)四夷服,多賀國家人民息,胡虜珍滅(天下復,風雨時節五谷熟,長保二親得天力)?!奔脑⒘藢野捕?、人民富康的企盼。

唐代單龍鏡最富時代氣息

龍紋在唐代也被視為吉祥之象,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廣泛使用于各種器物之上,也同樣是銅鏡的主要題材,其中單龍鏡的圖案最富有時代氣息,留存較多,珍品不少。龍紋雖然大體相同,樣式可有多種,以龍頭回顧銜鈕方向分有左顧與右顧式(圖11),云分4或5朵,或3朵集成一簇。

唐代單龍鏡盛行的原因除了民間喜愛龍紋之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唐明皇的崇尚?!豆沤駡D書集成》有載:“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水心鏡一面,縱橫九寸,青瑩耀目,背有盤龍,長三尺四寸五分,勢如生動,玄宗覽而奇之?!?img align="center"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00/07/27/qkimagesshcashca2008shca200807-12-l.jpg">

唐代特種工藝的銅鏡中亦見有單龍鏡,鑲嵌螺鈿云龍紋鏡(圖12)是將螺蚌貝殼剪裁成云龍圖形,再在其上精雕細刻成細線紋,使之圖案刻畫入微,栩栩如生,然后用漆貼于鏡上。龍與云皆白,色之效果非同尋常,產生出云托龍游、龍化入云的奇特感覺。(待續)

責編瀟然

猜你喜歡
龍紋銅鏡戰國
新鄉市博物館藏銅鏡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戰國討債傳奇——圍魏救趙
戰國少年孟軻
建平博物館藏遼宋銅鏡簡述
戰國少年孟軻
西夏裝飾紋樣中的龍紋及特點
遼宋金銅鏡辨識舉例
麻辣戰國
元代紡織品中龍紋的形象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