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以中航油之瑕疵否定全局

2004-01-28 09:52邱子磊
中國企業家 2004年12期
關鍵詞:管治瑕疵中國政府

買中國股票和投資中國,花點工夫學習了解中國也不為過吧。

最近傳出中航油新加坡上市企業炒期貨受重創,公司危在旦夕。國際資本市場和媒體紛紛質疑該企業管治和管理水平,斥其魯莽行事,無視股東利益,并涉違反有關法規法令。世界關心中國發展,市場冀望中國企業中規中矩,同時又能有所作為,本是好事。但讀完諸多評論后,感激之余有種不安,感覺市場里有種不健康的期盼——幸災樂禍,惟恐中國不大亂的期盼。而上述事件的發生,就像給這種期盼注射了興奮劑,隨之而來的便是“磕醉”了后的視角和臆想,結果不但無益,反而壞事。

君不見,事出之后,要求同樣也是受害者的大股東中國政府出手救局的有之;一筆抹黑國企及所有中國企業的有之;“預見”中新兩政府會合謀掩飾真相的更有之。成年之子有罪,無辜父親怎么就應同罪?同胞兄弟姐妹怎么也當連坐?敗家子受蠱惑仔唆使,爛賭狂輸,偷典家產,全球都有:霸菱、住友、安然,不勝枚舉,怎么就有人一口咬定此必是“中國之特產”了呢?

中國經濟正在發展轉型中,中國企業勇敢走向國際市場,經受脫胎換骨的洗練。多少年來,世界應該看到、投資者也已經受益到顯而易見的進步。中國政府決策機構、國務院、國資委的決策層對中航油類事件的“不干預”政策正反映了中國經濟管治和政府行政能力的進步。放在以前,指令國家銀行貸款不就能悄悄地把這事給蓋過去了嗎?國家作為大股東,同是這災難性損失的受害者,但大股東毅然選擇了讓問題浮出水面,讓市場機制和常規處理這種應急狀態,和小股東同舟共濟。這難道不是一種可圈可點的進步嗎?這正是中國政府經濟決策部門成熟和自信的體現。國際市場應在唾棄不負責任的個人行為之余,鼓勵稱道中國政府和其主流企業的進步行為,而不是肆意作不負責任的指責。

中國有融入世界市場的強烈意愿,正在為世界發展作巨大貢獻,世界也要大度地擁抱中國及發奮圖強的中國企業。也可能是個人風格的偏向,我向來對沒有建設性的指責深惡痛絕。進步和發展是建造出來的,不是謾罵和批評出來的。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中國企業的管治和股東價值創造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絕大多數參與建設的人用智慧和責任心在克服外界難以想像的困難。中國出現了一大批負擔很大但競爭力進步很快的公司,如中石油、中國電信、中國鋁業等。我衷心地希望市場認可他們的勞動和所創造的財富,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瑕疵而否定全局。

國際市場也要學會更多了解中國。中國有其階段性的特殊經營環境,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在創造性地解決這些特殊問題。不可否認,人性的弱點、缺乏遠見和知識都可能使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犯致命的錯誤,甚至觸犯法例。犯法治罪,吃虧長智。市場不應盲從無知的卻又自冠“管治”專家們聳人聽聞的斷言。因不了解中國而誤解和否定進步的改革舉措,這對世界經濟發展大不利。比如,中國企業歷史遺留下來的關聯公司之間有大量交易,用中央統一結算處理這類交割,對股東顯然有利。然而無知者將此丑化成中國上市企業“借貸”給大股東,而市場沒有能力辨別真偽,附和鼓噪,這也是一種不幸。公平地說,買中國股票和投資中國,賺中國人錢,花點工夫學習了解中國也不為過吧。

作為參與改善中國企業管治和發展的“局外人”,我時常覺得因一點瑕疵而否定全部的輿論導向是對我的同事和其他致力進步的中國企業的大不敬。我眼見這些誠實優秀的建設者,做事頂天立地,克服無限困難。有時,外界給他們的認可太少了,批評指責懷疑太多了,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氛圍,不利于管治進步的環境。請為中國發展進步提供建設性的環境!

(邱子磊,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

猜你喜歡
管治瑕疵中國政府
《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等
世行發表聲明支持中國政府應對疫情政策
哦,瑕疵
從管制走向管治
香港辦“圓桌會議”推廣良好企業管治
中美(聯邦)政府公務員績效管理比較研究
中國政府與社會組織問關系發展的風險及對策研究
毫無瑕疵的推理
考眼力
瑕疵擔保責任與相關制度的比較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