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市場總監/銷售經理優秀案例之二

2004-08-26 06:26韓慶靖
成功營銷 2004年2期
關鍵詞:電子政務戰略產品

韓慶靖

互聯網泡沫破滅后,一家大公司決定從自己投資的電子商務公司(開普信息公司)中戰略撤出,這家公司的員工決定自己創業。別人撤出的業務一定不是好業務,于是這個團隊開始重新分析市場機會,決定轉行進入電子政務領域。

1.問題發生

在互聯網泡沫破滅的2001年夏,中國的IT產業得了感冒。一個大公司決定戰略撤退,把一年前剛投到互聯網中的一個軟件業務停掉。這個業務在東莞市,名字叫互聯信息有限公司,本來是要做E-TOWN,即把把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做成“電子城”?;ヂ撔畔⒌膯T工被告知:公司再運行一個月!就是說,在一個月內,互聯信息的總經理汪敏和員工們不得不面對以下問題:

(1)這個團隊要不要解散?還是繼續一起做事?

(2)若繼續在一起做事,做什么?那么是繼續原來的業務,還是另外開辟一塊天地?

(3)若開辟新業務,做什么?遠景目標是什么?企業定位是什么?

(4)關鍵是如何生存:資金從哪里來?能否盡快掙到第一桶金?

(5)然后如何才能基業常青,把公司做大做強做精?

2.面對的環境

國家無疑是支持IT行業發展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抓住信息化的契機,加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也上升到國策的高度。但軟件行業的市場秩序比較混亂,一晚上會有很多公司產生,一晚上又有很多公司消失。所以,競爭的主要形式不是競標,而是看誰跑的快,可以占領更多的市場。

每個軟件公司的替代者都有很多,除了微軟等巨頭的主打壟斷產品外,每個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都可能被別的公司用其它方式替代,在國內更是如此。雖然IT處于低谷,但潛在進入者無疑還是很多。

互聯信息的核心領導:總經理汪敏、銷售副總鐘勇等人基于蘊藏心中許久的火熱的創業激情和對IT行業未來的看好,是堅定的創業派,希望繼續把公司做下去,做強做大。但怎么做下去?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缺少資金、沒有自己的上規模的客戶群、無力引進高端人才、沒有產品積累……機會在哪里?

3.市場機會分析

決定自己創業,但做什么呢?繼續做電子商務嗎?一年多來,發現好看的電子商務大餅并不好吃,自己的現金流還多數來源于軟件項目,原先的合作伙伴也開始做戰略調整。

做電子政務?這一年中,開始涉足政府行業,有了些合作,并且客戶滿意度很高。國家在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廣東省和東莞市的領導更是這方面的專家級先鋒。并且自己原先做零售業的技術很多可以用在電子政務領域;觸網的一年中還有了一個產品雛形:portal,門戶產品,在政府市場潛力很大。但這個行業競爭激烈,是否可以進入取決于自己是否具備或可以具備關鍵成功因素。分析認為,以下六種因素是電子政務的關鍵成功因素:

(1)政府運作模式和改革方向的深刻理解;

(2)精通如何通過信息化幫助組織提高效率和效益;

(3)有對市場機會的敏銳把握能力;

(4)有過硬的技術和學習性團隊;

(5)有可以低成本推廣的模式;

(6)有可靠的政府關系。

六種因素中,2、3、4是這個團隊的強項,但其它三項還需要加強,尤其第六項,與很多公司相比處于明顯弱勢。所以,必須走差異化道路,最好找到市場空白點,做無人競爭的領域。

4.目標市場選擇

電子政務行業有分散的、過渡的行業結構,市場有初期和成長期的特點。公司確定要走專業化路線,進入確定的細分市場。這個市場的特征如下:是地市級政府、電子政務在蓬勃發展、政府高度重視電子政務、城市開放程度高或有強烈的開放意愿、是政務改革的大膽探索城市、積極促進本地經濟市場化、GDP發展一般較快。

公司采取象征性定位:以專注、專家、國際化的隊伍服務于以“真實成績第一”的電子政務市場。

這個定位是一個積極的、差異化的聚焦定位。電子政務市場有三類公司比較有競爭力:有品牌優勢且主攻中央和省級政府市場的大公司、有技術優勢且專注于行業政府的公司、有政府關系優勢且專注于區域市場的公司。開普互聯的定位避開了與這三種公司的直接競爭。

這個定位代表了電子政務的未來發展趨勢,一旦在客戶中形成概念定位,就會產生強烈的示范效應,形成強大的市場拉動力。屆時,在中心城市適當布局,設一些分公司,增強渠道能力,就可以快速擴大市場份額。而做“政績工程”的城市則不具備這種優勢,別人很難借鑒他們的“經驗”,搞“政績工程”的官員自己也不會有大的發展潛力,這樣的項目即便做了,公司也無法做宣傳,因為宣傳只會毀公司形象,也毀客戶形象,越宣傳越客戶越少。

這種發展策略的風險是大公司可能會采取封殺的策略,在重點項目上狙擊開普互聯,不給它機會,導致異常激烈的競爭。預防措施是戰略目標的隱蔽性一定要強,在不經意間進攻,速戰速決,不給大公司以察覺的機會。

5.制定發展戰略

針對定位,公司制定了發展目標和如下五步市場拓展戰略:

(1)在珠三角取得初步經驗:先在市場化程度高的廣東找一個符合目標客戶特征的政府,重點做好;(2)搶占營銷支點:爭取做港澳政府項目,進一步了解市場化經濟下的政府運作模式,分析適合中國國情的模式,占領電子政務制高點;(3)進軍國內地市級政府市場:把粵港澳經驗快速推廣。先從廣東開始,然后在北京設分公司,南北呼應,擴大市場;(4)進軍省級直轄市:占領最大的電子政務市場;(5)進入東南亞市場。

經過分析,公司決定靠以下2個戰略解決短期現金流:

(1)為大公司提供構件OEM產品:優點是成本低、見效快;(2)做行業政府市場:先在珠三角做試點項目,然后通

過由上往下推廣。優點是成本低。

6.營銷組合戰略產品和品牌戰略

因為開普互聯沒有多少產品積累,又沒有資金按經典的新產品開發模式來做新產品,只能在項目定制中積累經驗、抽象出構件,然后隨著業務的發展,通過積累構件、經驗和人才,逐步形成產品線。公司決定第一年把推廣的重點放在門戶產品上。

產品事關公司將來的發展,但小公司還必須兼顧當前的生存問題。所以,除了產品外,公司也不放棄一些戰略相關的項目,除了掙得必要的現金流,還可以積累行業經驗和產品知識。尤其創業的前幾年,公司的主要收入還只能是來源于項目;然后再逐步向產品過渡,到2005年爭取主要靠產品收入掙得利潤;第三步加大咨詢力度,2008年爭取產品和咨詢并重。

由于公司很小,第一年的重點又是門戶(portal)產品,結合公司的mission,把portal產品命名為:

CAP(CooperationApplicationPortal),公司名字也命名為開普,英文名:eCAP(efficiency、Cooperation、Aptitude、Professional),以集中資源,打響公司和產品品牌。

定價策略

公司定價的首要目標是:獲取資金。所以,開始采取滲透定價(這樣排列目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形象,但也只能這樣做。好在電子政務項目的合同都是保密的,并不是所有的客戶都能知道他們的價格)。產品定價并不高,收入一方面靠產品,主要靠服務,包括為客戶做大量的定制工作、規劃、實施、培訓、維護等。形成目標市場定位后,采取撇脂定價,用價值定價法,通過提供高可感知價值,取得高價格。

分銷渠道策略

基于行業特點,電子政務軟件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大都是靠自有垂直渠道,開普互聯也一樣,只有少量現金收入靠OEM渠道。

推廣溝通

針對軟件行業特點、電子政務市場特點,不適于采取廣告、營業推廣等形勢的促銷方法,公司采取了以人員推銷和公共關系相結合為主的推廣方式。

調整組織結構

在公司定位、戰略的要求和核心能力的要求下,公司進行了組織結構重組,銷售人員向“電子政務顧問”轉型,在北京設了產品研發中心、把產品開發從項目開發隊伍中分離出來;設一名專職的市場研究人員;高級管理人員負責兼職專家的支持管理。

營銷戰略實施結果

戰略實施的過程是困難的,但有驚無險。開普互聯取得了以下成果:

(1)合作伙伴公司為這個公司注入了1000萬風險投資;

(2)公司成功地在東莞市拿到了第一個電子政務項目;

(3)2003年,公司成功地與澳門特區政府簽了一個電子政務項目;2004年初,又與澳門特區政府簽了第二個電子政務項目;

(4)2002年在北京設了產品研發中心;

(5)2004年計劃在北京設立分公司。

7.戰略總結,蓄勢待發

現在看來,公司當時的策劃基本上是成功的,戰略意圖基本實現了,公司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但也存在一些小問題:

公司當時沒有考慮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對西部市場沒有給予足夠重視,現在看來,可能這是一個相對競爭不激烈的市場,建議開始關注;另外由于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戰略的啟動,東北市場也會有機會,應予以關注;

公司沒有料到會拿到很多小項目,這使公司2003年的業績超過了預期,但同時影響了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的培養,導致目前這些人的能力不足;應加強人員的在職訓練和培訓工作;

公司的產品研發工作比計劃延期,這主要是當時對難度估計不足所致。而目前公司的形勢也不允許投入太多的資源研發產品,否則會影響現金流從而影響生存問題。但產品是公司的戰略方向,是解決低成本擴張的根本問題,是關鍵成功因素,所以,必須解決。目前,公司計劃在2004年再融一筆風險投資用于產品研發工作。

猜你喜歡
電子政務戰略產品
強國戰略下的企業管理創新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多式聯運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戰略的里子與面子
中國電子政務的“短板”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我國縣域電子政務工作的困境
試論基于Petri網的電子政務系統
新產品
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