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2006年物價走勢的定量分析

2006-04-04 09:49程建華
中國經貿導刊 2006年5期
關鍵詞:物價價格指數因素

程建華 王 碩

一、當前物價形勢的基本分析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2005年我國經濟保持9.9%的增長速度,CPI與2004年相比上漲1.8%,2005年全年經濟總體上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態勢。但從其它價格指數來看,除居住價格保持近三年較高位置外,其余價格指數都在逐步走低,其中包括GDP平減指數呈下降趨勢,人們對通貨緊縮的擔憂并非毫無根據。

在分項消費價格指數中,居住價格指數2005年與2004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幅度上漲,而糧食消費價格與食品消費價格呈明顯下降趨勢。

在原材料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中,原材料、燃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與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分別從年初增長10.7%、5.8%和7.5%下降到11月的5.4%、3.2%和-1.2%,其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已跌到近3年來的最低水平,2005年11月與12月的增幅分別為-0.2%和-1.9%,已經是負增長。

盡管我國已逐漸從溫飽階段向小康社會邁進,但農業生產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依然很大,2004年與2005年連續兩年農業豐收,使得農產品生產價格開始下降,其中糧食生產價格跌幅較大,這也是近期糧食消費價格與食品消費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據國家統計局最近對全國31000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價格調查,2005年3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3%,是2002年4季度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種植業、林業和漁業產品價格分別上漲0.6%、4.4%和3.8%,畜牧業下降3.2%。糧食生產價格下降3.2%,跌幅較2季度加大2.7個百分點。

房價雖未納入消費價格計算范圍,但房價的漲跌對居民消費價格的影響較大,現階段多數居民購房是為了改善本身的居住條件而不是為了投資,因此房價高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居民其它方面的消費。2005年底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05年 10月與11月份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6%、6.8%,漲幅比9月份分別提高了1.1%和1.3%。11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3%,漲幅比10月份上升1.1%,環比上漲0.6%,漲幅與上月持平;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5%,環比上漲1.7%,漲幅分別比10月上升0.4%和1.3%。與此同時,房屋租賃價格漲幅略有上升。2005年3季度房屋租賃價格比2004年同季上漲2.1%,漲幅比2季度高0.2%。

綜合當前價格形勢的基本分析,無論是上游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生產資料價格指數還是下游的消費品價格指數增幅均呈下降趨勢,通貨緊縮的壓力的確存在。

二、影響物價變化的因素分析

雖然2005年底物價全線位于低谷,但2006年走勢存在眾多變數,上漲、下跌因素并存。為了更好地判斷2006年物價走勢,現從影響促進物價上漲與下跌兩方面因素抑制上漲進行深入分析。

(一)促進物價上漲因素分析

1.消費增速的提高推動物價上漲。2005年在物價增幅下降的同時,全年經濟增長仍保持9.9%的速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0%,實際增速比上年加快1.8個百分點,達到1997年來的較高水平。消費增長與CPI升降變化幾乎同步,但消費增長與物價增長之差在擴大。從長期而言,消費合理增長有利于保持物價穩定。

2.貨幣供應量的較快增長拉動物價上漲。2005年,廣義貨幣M2增長速度呈上升勢頭,從年初的13.6%上升到11月末的18.3%,增幅提高了4.7%;金融機構貸款增長先抑后揚,增速從1月末的14.2%下降到5月末的12.4%,然后又上升到年底的17.6%,全年小幅波動。廣義貨幣M2與金融機構貸款是CPI的先行指標,先行周期一般在8—10個月之間。按照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貨幣供應量目前的增長勢頭將拉動未來CPI的上漲。

3.投資推動價格上漲。雖然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下,固定資產投資過熱得到遏制,但投資反彈的壓力依然存在。自2005年6月以來,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速度已連續7個月在27%以上,并有逐月加快的趨勢。與此相對,2005年1—11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累計施工5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到230249個,比上年同期增加35733個;施工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8.2%。城鎮新開工50萬元以上項目160758個,同比增加29209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8.1%。新增項目的投產必將繼續加大生產資料的消費需求,會對上游生產資料價格和原材料與燃動力購進價格帶來上漲的壓力。

4.服務價格存在潛在的上漲因素。2005年1—11月份服務項目價格漲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在此期間,居住類和服務項目價格漲幅均有所提高,對CPI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兩類價格合計對CPI的拉動作用達到1.5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7個百分點。今后,我國公共服務品價格形成機制將日趨完善,公共服務品價格與其它價格的關系也將逐步理順。當前,醫療、教育、公共交通等服務價格存在上漲的潛在空間,服務價格的上漲將是促進CPI上升的主要動力之一。

5.資源性產品價格有上漲趨勢。2005年煤、電、油、運的緊張狀況較2004年雖有所緩解,但資源緊缺是制約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矛盾。目前國內資源性產品價格過低,而且石油與成品油價格沒有與國際接軌,不能真實反映資源稀缺和市場供求關系,適當的提高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可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因此未來公共資源性產品如水、電、油、氣和煤炭價格將呈現一定的上升趨勢,資源產品價格的上漲必將帶動工業品價格乃至居民消費品價格的上漲。

6.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較高。雖然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與前幾個月相比已經下降,但我國原油、成品油以及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價格一直在歷史最高位徘徊。我國40%左右的石油缺口依賴進口,大宗資源和原材料短缺勢必導致工業生產成本增加,成本推動物價上漲的動力有增無減。

(二)物價下跌因素分析

1.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盡管城鄉居民收入近2年來始終保持增長,但增速緩慢。2005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3255元,實際增長6.2%,增幅回落0.6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居民除必要的生活消費支出外,支出余額大多用于儲蓄,使得居民潛在的消費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有效需求不足是抑制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2.投資過度行業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下降。投資過度行業的產能過剩從2005年開始顯現,相關產品價格相繼下降。截至2005年底,鋼鐵、水泥、煉焦、有色金屬和汽車等行業的經濟效益全面滑坡,企業虧損額急劇上升。與2004年全年相比,鋼鐵行業利潤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行業虧損額增加81%;水泥行業利潤同比下降38.7%,行業虧損額增長73.78%;煉焦行業利潤同比下降41.33%,行業虧損額增長532%;有色金屬行業利潤同比增加38.9%,增幅下降31%,行業虧損額增長44.7%;汽車行業利潤同比下降24.2%;行業虧損額增長41%。工業企業效益的下滑不利于經濟健康發展,也將抑制物價上漲。

三、物價景氣指數分析

對未來價格指數走勢的預測與判斷不僅要分析當前各類物價指數的變化,而且還要分析產生物價波動的因素以及物價變化的規律。為此,我們利用景氣指數方法,通過構建基于CPI為基準指標的價格先行合成指數和擴散指數,研究物價的波動周期和變化規律。通過定量計算得出,“工業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長率”、“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以及“狹義貨幣量M1月末同比增長率”四項經濟指標是較好的先行指標,它們的波動轉折點大約領先CPI 6—8個月,以此構建的先行合成指數與擴散合成指數分別見圖1與圖2。

從圖1、圖2中的CPI一致合成指數與先行合成指數、擴散指數以及各項分類價格指數可以看到,目前物價走勢確實處于新一輪經濟周期的最低點,一致擴散指數2005年末位于底谷,而且直觀上CPI一致合成指數與先行合成指數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但就其指數值而言仍保持著1997年下半年以來相對較高的位置,而CPI先行擴散指數2005年內有所回升,年末在位于50%線上下波動,也預示著價格指數的先行指標中有漲有跌,反映出未來的物價走勢“通脹”與“通縮”相互交織,這正是當今學界關于“通脹”與“通縮”會爭論不休的根本原因。通過分析物價漲跌的各類因素,我們認為,2006年物價上漲因素多于物價下跌因素,特別是服務類價格、資源性產品價格以及國際原材料價格存在巨大上漲空間,由此將帶動生產成本的提高和整體物價的上漲。受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以及2005年企業經濟效益下滑的影響,2006年物價又難以形成大幅上漲勢頭,全年將保持小幅平穩上漲。

四、2006年物價指數走勢預測

作者曾于2005年9月,以VAR模型以及GARCH模型對2005年底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等價格經濟指標進行過定量預測。5個月過去,當初預測的物價及經濟走勢與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十分接近?,F利用最新數據,對2006年各類物價指數重新進行預測,結果見表1。

預測結果表明,2006年全年居民消費物價上漲1.97%,繼續保持低通脹的走勢,但全年物價將逐漸回暖,下半年CPI整體高于上半年。

商品零售價格走勢與居民消費物價保持了高度的正相關性,但升幅小于居民消費物價。居民收入增長緩慢,消費動力不足,難以對零售物價起到拉升作用。2006年全年商品零售價格將上漲0.60%,下半年商品零售價格增幅整體高于上半年,顯示零售物價也將呈現回暖跡象。

其它價格指標預測結果顯示,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原料購進價格、重工業產品價格2006年將分別上漲7.9%、9.5%、11.5%。投資拉動以及原油、成品油、鐵礦砂及其精礦、電等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漲,使得生產資料類價格將面臨著不小的上漲壓力。

2006年生產資料出廠價格指數、原料購進價格指數、重工業產品價格指數等上游物價指數步調基本一致,同漲同跌。這三個指標將止住一年多來的跌勢,在經過年中的回落后穩步攀升。上游指標的回升可能預示著CPI的下一波行情(2007年)看漲,而不會持續走低。

2006年我國物價上漲與下跌因素相互并存,始終制約著物價走勢。根據綜合分析和計量模型預測結果判斷,我們認為2006年我國消費類物價將溫和增長,生產類物價穩步回升,但都處于正常范圍,不會出現大的通脹和緊縮。預計2006年下半年CPI整體高于上半年,全年CPI為1.97%;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原料購進價格、重工業產品價格也呈前低后高的態勢,全年將分別上漲7.9%、9.5%、11.5%。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

猜你喜歡
物價價格指數因素
春市營銷環比回升 價格指數環比小漲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2016年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
8月百城價格指數環比連續16個月上漲
7月百城價格指數環比連續15個月上漲
鳥人鳥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