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DV之我見

2006-05-29 09:55王建磊
數碼影像時代 2006年5期
關鍵詞:影視校園大學生

王建磊

我們不得不關注這樣一個現象,我們不得不去關注這樣一個群體,校園DV以及在做校園DV的人,因為我們開始感受來自他們的力量,盡管這種力量的成長并非一帆風順,而前進的道路亦非平坦。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一路走來,努力而沒有放棄,堅持而不曾動搖,那種源自對夢想的熱烈追求和撲面而來的青春朝氣??傋屛覀兏械綗o法抗拒。

校園DV發展概況

校園DV比民間DV在中國的興起稍晚,但可以斷定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已經有少數校園一族持有數碼DV這一先端科技產品。90年代末至2000年初,隨著DV價格的海跳和電腦、VCD等相關電子產品的大力普及,在一些影視院校和經濟發達城市的高校,學生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數碼DV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一部分學生甚至開始嘗試著拍攝一些自編自導的小電影來過一把電影癮,但鑒于傳播渠道的限制,這些行為只能是“孤芳自賞”。2002年,一部叫做《清華夜話》的校園DV借助互聯網一夜之間開始廣為流傳起來,至此,校園DV成長為正式的大家閨秀為人所關注。盡管在今天看來,這部反映大學男女生宿舍“夜生活”的作品沒有任何技巧可言,僅僅是校園生活的原生態記錄。但是《清華夜話》以其影響力和關注率為校園DV贏得了一席之地,這部作品標志著校園DV的異軍突起,在中國校園DV發展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義。

自《清華夜話》以后,以反映大學生活關注大學生群體的校園DV在各大高校迅速興起了拍攝熱潮。至今,還留下了像西安交通大學《我的黃金時代》、《未曾雕刻的時光》,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完美動物》等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而其他有實力的高校也不甘示弱,像華南師范大學的《女生日記》、電子科技大學的《我的女友是小薇》、南京師范大學的《畢業留念》等作品,以細膩的感觸,詼諧的手法,強烈的現實主義和感人的浪漫主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學生中間也引起了不俗反響。

隨后,校園DV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各種大賽多了起來,連電視媒體也樂意為其提供一個平臺。鳳凰衛視早在2002年就開辦了“DV新世代”欄目,為大陸和港澳臺青年提供了一個影像展臺,其中展播的數百部作品中有不少就是校園DV,可以說這些媒體為校園DV的發展提供了更為溫厚的土壤,從一定程度上促使校園DV自身在質量上和作品內涵上追求更高的水平。

在2005年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我們欣喜的看到了許多由學生拍攝制作的精品DV。比如上海大學的短片《Q魚的下午》,該劇糅合了劇情和實驗的成分,以動物——魚的身份透視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存在的各種矛盾等等,在拍攝手法和角度上都做了創新的嘗試,顯示出了很高的專業水準。還有一些作品明顯體現出了一種商業傾向,比如找一些影視制作公司進行合作,引進“外資”,這些新的現象和發展趨勢也值得我們關注。

如今,隨著DV的普及和影視教育在高校的推廣,DV也形成了一種新的校園文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DV的拍攝制作中來,并且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傳播。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湊在一起,拿出個本子,再找些演員,加上一部DV機,一臺裝有視頻采集的電腦和一臺刻錄機,幾乎就可以燒制屬于自己的電影了。簡單獨特的制作流程、低廉的成本、再加上各種DV大賽的助推以及電視、網絡等媒體所搭建的交流推廣平臺,使得校園DV的生產一蹴而就,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百花盛開爭芳斗研的格局。這種格局,源自大學生對DV熱烈的追逐和創作的愿望。

總體來說,高校學生思想開放、充滿激情,他們的作品大都體現了青春、時尚的特點,帶有一些游戲色彩,但也不乏對人生、對社會莊重嚴肅的思考,這些作品以校園人的身份和眼光來關注校園生活或校園外的生活,以帶有游戲色彩的手法對當今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愛情觀進行反照,并帶有相當程度的自由獨立成分。比如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完美動物》講述的是一些“邊緣”大學生的生存狀況,“包養”等一些社會敏感問題也被涉獵其中。這種勇于面對現實的勇氣體現了他們的個性。

綜觀這些校園DV,從校園愛情題材到社會邊緣題材,創作者們拿起DV,把鏡頭對準了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他們行走在洶涌的人流,也行走在人跡罕至的角落,搜尋常人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用DV作介質記錄下大學生活的某種現實和精神狀態,或者透過鏡頭,以校園人的身份去觀察校園外的生活,去關注社會、思考人生,這基本上就是校園DV作品的內涵。

校園DV的發展瓶頸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校園DV進行總結與歸類的話,不難發現:與紀錄片作為民間影像主流這一情形不同的是,校園DV以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劇情片為主,紀錄片和實驗片雖都有涉及但數量微弱,乏善可陳;而當我們認真的關注每部作品的時候,又發現:提到校園DV,幾乎就離不開校園愛情,他們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劇種的單調和體裁的單一成為校園DV最明顯的軟肋,至今這個障礙還是無法克服。

前者是由于受到學校、專業、技術水平和影像教育程度的不同等一些客觀環境的限制,制作者往往從學校和專業等自身條件出發,逃避了比較講究技巧和前衛的紀錄片、實驗片,而熱衷于自編自導的劇情片,他們認為后者較之前者更容易操作與把握,或者干脆認為紀錄片與實驗片并不是自身該去探索的事。因此除了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這樣一些專業的影視院校,其他高校和非廣電影視專業的學生們基本上都選擇了劇情片,集體合作但分工明確,不求結果但嘗個新鮮開心。這樣一來,顯得自娛自樂的成分濃厚了些。

2003年,一部由大學生原創的小說《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在網上火暴流行。時隔不久,一部同名的DV劇也出現在網絡上。原來是北京林業大學根據小說內容進行了改編,然后由本校學生進行拍攝、演出,場景和地點也改在了北京林大。但由于水平有限,原來小說中很多內容并沒有在劇目中展現出來,而且結尾處也由喜劇變為了悲劇,與原著相比遜色不少,盡管如此,這一伙人還是樂在其中。

而來源自網絡流行歌曲的河北大學真人版《大學生自習室》同樣以本校的校園、操場、教學樓等建筑為背景,就地取材,配以真人演繹,劇情風趣,手法幽默,帶有很鮮明的“地方特色”,在網上也贏得了極高的點擊率。遺憾的是本劇在制作上顯得過于粗俗,未能獲得專業好評。

除此之外,一些搞笑、無厘頭校園DV也頻頻亮相網絡之上,這些作品的特點是淡化思想性消解理性而過多的強調娛樂性。如電子科大中山學院的三部曲作品《我的女友是小薇》中第一部就不是從制作這個角度出發的,而純粹是一種娛樂和游戲行為。

但這些似乎顯得并不重要,因為從一開始,校園DV就是帶有一些“特權”,從所有已創作出的作品來看,人們在對待作品制作粗糙這個問題上是持有相當寬容的態度的。也許因為這些作品始終帶有一種清新和新鮮,從而誘發了人們心底那難以揮去的校園情愫,使每一個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人都能通過這些作品找到一些共鳴,或勾起對往昔的回憶,或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激情。這樣一來,就讓人們在對作品質量的考量上,忽略了技術上的粗糙和演員表演上的

幼稚,而關注于作品內在的自由獨立精神和對藝術理想的追求,只要不庸俗不低俗不失睿智并且帶有一點青春特色就為成功之作。

這種評判標準給了校園DV非常自由的發展環境,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目前,大多數操作者對DV還不可能完全熟練駕御,尤其是大量非專業學生的加入,造成拍攝、制作失去水準,制作粗糙可以算是校園DV的一大通病。由于網絡提供了一個極其寬廣和有容則大的平臺,致使很多作品盡管沒有鏡頭意識,也沒有剪輯概念,但也能通過這個渠道進行傳播,從而造成了整體技術的滑坡,追求精品的意識正在被游戲的氣候所消磨,這一點值得關注。

而缺乏想象力和表現力可以算是校園DV的第二大通病。我們看到很多表現校園愛情的DV由于過于缺乏想象力而顯得千篇一律。華東理工也是一所較早開始創作校園DV的大學,他們的作品《巨線情緣》最后以女主人公的出國為結局,是一個愛情的悲劇故事;緊接著《晴天娃娃》也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分手為結局,幾乎連緣由也是一樣的。除此之外,電子科大的《樓》,華東理工大學的《夏日勇氣》,吉林大學的《藍色夏日》等作品,從不同角度和情節發掘愛情的力量,講述了不同類型的校園愛情故事,而最終把對愛情的理解落到一個“緣”上,既有青春的灑脫,也含有一種青春的無奈。透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的是這群人為愛情而開心,為愛情而失落,并伴隨著愛情若有所失的迷惘著、成長著。除了得到愛情時的幸福甜蜜就是失去愛情時的自我郁悶,劇情始終在兩者之間徘徊。而除去這些浪漫主義(愛情)題材的作品,那些試圖打造一定思想深度的現實派作者樂于向人們展示校園生活更為真實的一面:展示大學生迷茫、困惑的心理感受,帶有憤青感;或者調侃生活,將殘酷藝術化。比如浙江大學的《狗樣年華》,它極力展示大學生“頹廢”的一面。骯臟的寢室,滿地的煙頭,不停的游戲轟鳴聲,懶惰的人,一天到晚無聊的生活……試圖以此對現行的教育制度進行批判或反思,其實有些走向極端,因為這些人的生活并非主流,更不能代表全體。

綜上,校園DV的形式主義障礙可以總結為:在關注視角和題材內容上存在狹隘性以及在表現方式上存在單一性。至此,校園DV百花盛開的格局還得必須加上個后綴:繁盛蕪雜而群芳無秀。

校園DV的突圍

盡管DV操作簡單,但掌握它的技術和藝術規律卻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實踐,積累經驗并接受理論的熏陶。北師大于丹教授說過:DV的核心是非常理性的。鑒于此,藝術與技術規律的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在實驗片領域,大有文章可做。大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應該是最為豐富的,在接受新鮮事物和理解、看待世界時有著不循常規的眼光和方式。如果他們能把這種方式用影像進行表達,想必會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和心理的;中擊。不應該僅僅滿足于用DV實現拍電影的夢想,過一把電影癮。在注重表達故事的同時,更注重表達一種理念及情緒,用更加抽象的方法和更為豐富的影像語言記錄生活、表達自我、抒發情感,使我們從中可以一窺他們的思想方式、情感世界以及社會責任心、價值觀等。讓我們感到郁悶不再是刻意的,愛情也不是淺薄的。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學生自拍的另一部實驗作品《但我知道》,就講述了一個三角戀情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同性戀、變性、吸毒等因素,在主題上對于愛情、友誼和倫理做了突破常規的探討,并且在制作手法上,一改畫面流暢敘事的傳統,采用停楨、反顯等技巧造成了一種間離的效果,從而帶來視覺欣賞的新鮮感和心理接受的反常性。

其次,從純粹的技術的角度出發,DV拍出的作品總是很“硬”:畫面中物體和人物的邊緣很明顯,這是因為它的解像力和畫面分辨率都比較高,網絡上很多作品在這一點上都沒有注意到,因此為了使畫面更加柔和,則需要注意在調低了亮度及銳度后再拍攝;關于特效,人們對此似乎有一種誤解,傾向于把技巧理解為花樣,事實上想把一個簡單的平淡的故事處理得好看,特效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它的合理運用可以強化影像的審美感、增加單位時間內的信息量,增強畫面的表現力、豐富影視語言等等。在藝術層面,DV語言的組織形式或者說藝術構成手段與影視藝術一樣:蒙太奇與長鏡頭是其構成手段的兩大形態。前者通過鏡頭的分切和組合,可以起到敘述事件,表達思想,綜合聲音和畫面創造影視時空、調節影片節奏以及激發觀眾聯想等效用。后者則通過一長段完整段落的敘述,保證時空的連續性,揭示人物內在情緒和感受?,F代影視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向就是綜合性日益增長,蒙太奇鏡頭顯著拉長,移動攝影,景深鏡頭運用大量增多。長鏡頭和蒙太奇的兼而運用,相互補充,已成為當代理論修養較好的編導們刻意追求的結構技巧和表現手段。很多DV作品用的長鏡頭太多,容易使畫面呆滯,因此在后期制作階段,要充分運用蒙太奇思維來進行剪輯和控制節奏最后在對作品整體韻味的把握上,要超越物質層面的需求,進入到審美的領域。DV審美是觀眾對畫面形象的感受、體驗、領悟和理解,主客體交融并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過程。只有通過審美鑒賞,DV作品才能最終完成。

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突圍則來自2005年大學生電影節上展播的這些作品,無論在體裁還是內容以及表現方式上,都有極大的代表性:制作更為專業,影視語言更為嫻熟,手法技巧也更加自然得體。還有一些片子在攝影、剪接技巧上的成熟讓人很難相信這是出自普通大學生之手,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藝術層面都代表了今后的方向。然而,校園DV發展的路徑并不長,才算剛剛上路,需要寬容和鼓勵,需要一個更為寬闊的交流和推廣平臺,才能在這個環境下茁壯的成長。與專業領域相比,校園DV顯然水準不夠,因此與專業制作機構的合作不失為發展的一條良策,同時,用DV作介質記錄下大學生活的某種現實和精神狀態,通過校園DV去了解當代的大學生活,去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這一點恰恰就是校園DV的市場所在。因此校園DV長遠的發展不應該排除商業因素的介入,這一點能提供強有力的經濟保障。也許會有人擔心校園DV會因此喪失其獨立性和可貴的自由精神,其實不然,投資方往往看中的就是這種追求自由和獨立的精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開始這樣做了,同時在作品中已有體現,雙方的需求達成一致和統一,足以令人感到欣慰。

校園DV發展至今已經積累了很多優點:音樂的搭配,唯美的畫面,情緒的渲染,美術的講究……這些優點幾乎在每部片子中都有一定的體現。除此之外,攝制者們無私、忘我的精神和追求完美的創作態度更是我們應始終堅持的品質。只有創作者們秉承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要求,堅持將攝像機鏡頭對準自己的校園,對準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我們的校園DV劇才會有不絕的創作源泉和創作激情,才不會脫離大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而走向虛假的極端。在影視教育進一步推動和廣大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有理由為中國校園DV的明天許一個更高的期待。

猜你喜歡
影視校園大學生
影視展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