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掀開鐵幕

2007-05-14 15:05
中國新聞周刊 2007年1期
關鍵詞:自由市場哈耶克財產權

秋 風

隨著人們對政府—市場關系形成新的觀念,冷戰的鐵幕終于倒塌,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充滿了戰爭、蕭條、對抗的世界,又進入了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垂下?!?/p>

這道鐵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雙方對于經濟、社會的理解不同而樹立起來的。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東方則批評西方是資本主義。不過,在鐵幕兩側,雙方其實也做著類似的事情:都在反叛私人財產權和自由市場,都在強調國家對于經濟、社會的控制。

區別只在于程度,當然,在很多時候程度也很重要。

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國富論》,創建經濟學,對自由市場給予了系統的論證。隨后,自由市場制度向法國、美國、德國傳播,到19世紀中葉出現了第一次全球化,連中國也被迫卷入。但與此同時,質疑、反對私人財產權和自由市場的聲音在知識界也越發高漲。20年代末的大危機及隨后的大蕭條,似乎印證了人們的懷疑。于是,政府這個“仁慈的救世主”就隆重登場了。

第二次大戰一結束,整個世界借著恢復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機會,普遍地建立起了國家在經濟、社會領域中的權威。

在美國,由于對國家根深蒂固的防范心理,也由于成文憲法的限制,自由市場算保存得相對完整。但政府看得見的手仍然伸得很長。除了繼續進行宏觀經濟管理之外,政府也延著反托拉斯法路徑,建立起一套管制體系。在東方陣營,普遍建立了國家全面控制的經濟社會體制,企業全部或大部分是國有、國營或者集體經營的。民眾就業于這樣的“單位”,被整合進一個自上而下的命令—服從體系中。經濟活動、社會生活乃至文化娛樂活動,都由政府自上而下統一安排。

在這兩個極端之外,還有多種中間形態。戰爭還沒有結束,英國人就在選舉中拋棄了丘吉爾,工黨政府上臺后立刻致力于國有化事業。國有企業所占資產最高曾經占到全國總資產的30%。法國、意大利等國都建立了大量國有企業,由此形成了“混合經濟模式”。不過,大體上,這些國家仍然尊重私人財產權,因而,它們更靠近于市場一側。

二戰以后建立獨立主權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同樣具有混合色彩,但卻更靠近蘇聯模式。印度獨立后建立了民主制度,但經濟上卻是社會主義的。而在亞洲、非洲其他更為落后的國家,政府建立了國有公司,或者對外國公司、私人企業實行國有化。

戰后興起的發展經濟學認為,后發國家只有靠政府的強有力領導,才能實現發展。為此,發展經濟學開出了國有化、管制、再分配、貿易保護主義等處方。就這樣,冷戰時期,全世界都出現了國家直接或間接控制經濟、限制市場、限制私人財產權的趨勢。

當然,東西方陣營的經濟體制確實存在重大的程度區別,尤其美國與蘇聯的對立最為顯著,具有強烈的經濟體制對抗意識。在相當長時間內,蘇聯模式在第三世界迅速擴展。美國人認為,為了保衛私人財產權和自由市場,必須遏制蘇聯。據此,對于全球進行國有化、實現集體化、推進計劃體制的國家,美國都保持戒心。另一方面,美國人積極推動貨幣自由兌換體制、自由貿易體制,通過內部市場一體化維持西方世界的力量。

到了70年代,冷戰雙方都遇到了嚴重的內部問題。愈來愈多的經濟學家相信,這都是凱恩斯主義干預政策和國家管制私人企業的惡果。

1974年哈耶克與繆爾達爾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觀念史上的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事件。這兩人的觀念正好相反——繆爾達爾是發展經濟學的代表人物,一直主張強化國家的經濟職能,而哈耶克早在1945年就警告人們,國家對經濟的控制乃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整個世界都在強化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時,哈耶克被排擠到學界的邊緣。而到了1974年,世界又重新發現了哈耶克。隨后弗里德曼、科斯等信奉私人產權和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陸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自由市場在觀念的競技場上處于上風了。

那邊,東方陣營的風向也要轉了。同樣是因為經濟遇到了問題,而且,問題十分嚴重。蘇聯的經濟從60年代起就陷入停滯,政府發動過改革,但始終收效不大。東歐也處于短缺經濟狀態下,與西方形成強烈對比,尤其是東德人的感受最明顯。

在中國,官方于70年代末承認,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小崗村事件表明,民眾已經無法忍受舊體制帶來的貧困,冒著巨大風險自發地進行改革。這一次,官方明智地改變了態度,支持這種改革要求,從此開始了持續至今的市場化改革進程。從整個世界范圍看,中國這一次市場化改革是得全球市場化浪潮之先機。

進入80年代,變革潮流波及鐵幕兩側。美國進入里根時代,大規模放松管制;英國的撒切爾夫人依據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的理論,發動了一場自由市場革命。在第三世界,政府控制的經濟也難以為繼,紛紛走上市場化之路。

在東方陣營,蘇聯、東歐加大了改革力度。但蘇東體制非常特殊:經濟是國家控制整個社會的樞紐,一旦這種經濟控制體系缺乏效率,則整套體制的運轉就會遇到嚴重問題。于是隨著變革加速,整個體制崩潰了。

鐵幕之所以倒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鐵幕兩側的人們和政府都從國家或管制經濟的實驗中看到:政府同樣會失靈。當鐵幕兩側各國都轉而相信市場時,對立、隔離就顯得荒唐了——鐵幕是隨著人們對政府—市場關系形成新觀念而倒塌的。這樣,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充滿了戰爭、蕭條、對抗的世界,進入了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

這就是冷戰的教訓:假如國家過多控制或深入管制經濟,那么,國家間的經濟問題就會輕易地變成國際政治問題。相反,假如人們更多地相信市場,則經濟活動的主體就是企業,國家間因為經濟問題發生摩擦、對抗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烈度也會減弱。

市場乃是和平的一個基礎。

猜你喜歡
自由市場哈耶克財產權
大數據視域下網絡侵財犯罪問題研究
淺析個人在哈耶克自生自發秩序中的地位
在政府與市場關系上堅持走中國道路
論公民私有財產權的保護
經濟法與行政法關系論述
奧地利的社會住房發展研究
受保護的財產,才是財產
期待權芻議
《通往奴役之路》
論哈耶克自由觀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