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史中徘徊

2007-05-14 15:06
中國新聞周刊 2007年42期
關鍵詞:十月革命紅場列寧

田 冰

今天的俄羅斯,街頭上列寧雕像與高檔寫字樓并排而立,地鐵里蘇聯工農兵塑像和時尚廣告模特相互對視——歷史與現實,依然糾纏不休。

11月7日,是俄國十月革命90周年紀念日。莫斯科白天最高氣溫已降至零下。在陰霾的天空下,近萬名俄聯邦共產黨及其他左翼黨團成員和支持者,迎著凜冽的寒風,從普希金廣場沿著特維爾大街、獵品市場街,向紅場附近的劇院廣場行進。數輛宣傳車后面,大多是身穿各式蘇聯軍服的老兵,以及臃腫棉衣裹身的退休人員。他們手擎繪有鐮刀斧頭的蘇共、俄共黨旗和紅旗,高舉“社會主義革命萬歲”的大幅標語牌和列寧、斯大林畫像;有的人胸前還掛著寫有自己政見的標牌?!秶H歌》《蘇聯國歌》此起彼伏。

“你知道嗎?俄羅斯現代史就是從這一天揭開的?!鳖^戴布瓊尼式帽子、手舉斯大林畫像的小伙子瓦列里向記者解釋他出現在游行隊伍中的緣由。

而退休工人斯捷潘諾夫則悄悄道出自己的“小九九”:“如果你打著旗幟,他們會發給你五個盧布,最后還會給你二兩小酒喝呢?!?/p>

劇院廣場(馬克思廣場)周圍早已實施交通管制,集會場地也被金屬圍欄圈了起來,大批莫斯科警察和內務部士兵沿圍欄組成人墻,嚴陣以待。

下午6時30分,在大劇院對面的馬克思雕像跟前臨時搭起的舞臺上,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發表演說,“我們今天親眼目睹,十月革命的思想依然活躍在很多俄羅斯人心中?!?/p>

當天同一時間,在另一個城市圣彼得堡,數千民眾分別從列寧廣場和高爾基地鐵站出發,最后匯集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停泊的涅瓦河畔。數十面紅旗隨著“蘇聯”國歌迎風飄蕩,節日的焰火也同時升空,將十月革命的象征“阿芙樂爾”號映照得時明時暗。

為了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俄共做了精心準備,制作了“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90周年”紀念章。俄共中央和地區所屬報紙、網站等各類宣傳資源提前預熱,以專欄、專題等形式紀念和緬懷十月革命。除在俄羅斯各地舉行活動外,俄共還盛情邀請了世界各國80多個共產黨和左翼組織代表前來莫斯科,并舉行一系列專題學術研討會、展覽、黨報節等慶?;顒?。俄共同時宣布今年為“號召入黨年”,并倡議將十月革命紀念日作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一級的節日。

俄共掀起的這場慶?;顒勇晞莺拼?,然而,他們今天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走過紅場向列寧墓敬獻鮮花了,因為那里有另一場官方活動在舉行。

11月7日當天,莫斯科市政府在紅場舉行隆重的閱兵式,紀念紅場閱兵式66周年。當年,蘇聯紅軍戰士就是在這里舉行閱兵儀式后直接開赴抗擊德軍的最前線。

節日,尷尬的標簽

11月7日作為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紀念日和國慶日,一直是蘇聯“日歷上的紅色日子”。對于普通人而言,可以借此親友歡聚,好好享受一天的假日。但是對于政治人物來說則具有特殊意義,特別是每年的紅場閱兵式,是蘇聯展示國威、軍威的最重要舞臺,所有黨政軍要人都會冒著嚴寒站在列寧墓觀禮臺上與民同慶。如果某領導人此時沒有現身,人們頭腦里第一個反應就是——政治上有了問題,其次才會想到身體原因。因此,11月7日也成了外界觀察蘇聯政局動向的一個晴雨表。

時移事易,在蘇聯解體后,這個“國家最隆重的節日”開始變得敏感而尷尬。

蘇聯剛解體,俄羅斯就急著和過去“劃清界線”,從國旗、國徽和國歌到國慶,凡是與蘇聯和十月革命有關的歷史和象征都被全盤否定。俄官方雖然沒有廢除這個節日,但卻給了它一個新的名分——“和諧和解日”。2005年7月,普京簽署法令,規定當天為“軍人榮譽日”,以紀念1941年紅場閱兵式,因此也被稱為“莫斯科紅場軍事閱兵日”,但不再放假。

享受了80多年的假日突然消失,俄羅斯人自然不滿意。俄官方于是新增11月4日為國家法定節日——“人民團結日”。為了選定這個節日,當局可謂煞費苦心,既要淡化11月7日的特殊色彩,又不能離這一天太遠,還要讓各方能接受。不過,不僅外國人對這個新節日不明就里,就連俄羅斯人也不甚了了。原來,新節日主要是紀念1612年11月4日下諾夫哥羅德富商米寧和波扎爾斯基大公領導俄羅斯各族人民,把莫斯科從波蘭侵略者手中解放出來,以展現俄各民族的團結和英雄壯舉。

休息日有了著落,“團結日”卻不見得團結。極右翼民族主義者包括臭名昭著的“光頭黨”,又趁機利用這個日子大做文章,狂呼“驅趕所有外國人”,嚇得不少外國人不敢出門。

盡管這個特殊的日子經歷許多尷尬,但事實上,慶祝十月革命節已成傳統。每年俄共等左翼力量及其支持者都要舉行隆重活動,人們的情緒從今年盛大的慶祝儀式中可見一斑。70多年的歷史,很難從俄羅斯人的記憶中完全抹去。

紅場,沉默的紛擾

“這可真奇怪——整個國家已經大變樣了,而我們對曾祖父的遺骨卻無能為力?!碧K聯軍事家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的曾孫抱怨說,現在紅場又是舉行音樂會,又是開辦滑冰場,嚴重侵擾了這塊靈魂棲息之地。親屬們早就想為元帥移靈安葬,但是“沒有人對我們的意見感興趣,我們也沒有權力過問”。

當列寧的遺體在紅場供后人瞻仰的時候,列寧墓與克里姆林宮紅墻之間成為蘇聯高級領導人和功勛卓著的英雄人物,包括人民委員、部長、元帥四百余人的安葬之所。今天,在十月革命90周年之際,包括列寧墓在內,有關保存這塊墓地的“合理性”問題的爭議再起波瀾。

贊成保留墓地的領導人親屬表示,安葬在克里姆林宮墻下的,是一段歷史。

“為什么這些人要分散移葬到其他墓地?他們生前曾肩并肩走過紅場,死后他們也在一起。這一歷史不應留下空白?!币晃惶K軍元帥的女兒納達莉婭說。

實際上,蘇聯政壇人物的安葬問題并非簡單的易地遷葬就可了事,它一直困擾著俄羅斯政府。自1991年起,紅場便宣布不再添新墓,將蘇聯領導人骨灰遷出紅場雖然多年來爭議四起,卻因牽扯甚廣而擱置。

許多人認為,對于當年的英雄人物,其安息之所理應當具有紀念意義。不管他們曾對這個國家命運發揮過怎樣的影響,他們已經不屬于自己和親人,而是屬于這個國家的歷史。

安葬在紅場的大人物們,他們的后代們要想進入墓地為親人掃墓,必須提前提出申請。而人們要走人這段歷史,往往要跨越各種爭議的紛擾。

歷史,徘徊的情緒

列寧的侄女奧利格·烏里揚諾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十月革命作為積極的社會事實,作為列寧學說的勝利,在全世界得到傳播。革命和社會主義把受壓迫大眾從帝國桎梏中解放出來,使他們獲得解放和幸福生活?!?/p>

而居住在布魯塞爾的沙皇后代、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大公則認為:“對

于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個哀傷的日子,是1917年二月事件的延續,它摧毀了國家體制??植罆r代持續了數十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p>

事實上,迄今為止,不管是對90年前那場革命乃至蘇聯的評價,還是克里姆林宮墻下墓地的存廢,不僅是俄政界、史學界爭吵不休的話題,也折射出俄羅斯民眾自己當下的復雜心態。

11月7日,俄聯邦委員會議長、“公正俄羅斯”黨主席米羅諾夫在伏爾加格勒出席紀念活動上公開表示,十月革命不僅改變了俄羅斯歷史,也確定了世界歷史的發展方向。

《莫斯科新聞時報》同期刊載米羅諾夫的專論稱,普京10月30日參加1937年“大清洗”受難者紀念儀式,是俄官方在評價當年事件邁出的客觀、文明的重要一步。此舉也在提醒人們,要理智看待反對和捍衛斯大林之間的爭議?!皵的昵?,我們的總統親口對社會公眾承認,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人類地緣政治史上最大的悲劇。今天,我們應該拿出勇氣,邁出與過去和解的一步——承認十月事件在俄羅斯乃至世界歷史上的非凡作用?!?/p>

俄新網總編輯克浪斯則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嘆:“在那個年代,作為蘇聯人不僅意味著公民身份的歸屬,也意味著某種特定的自我感覺——自己屬于一個偉大的民族,是一個精神特質相近的民族和文化大家庭的一員?!钡请S著改革的開始和諸多檔案文件的解密,被“新的真相”驚呆的蘇聯人不知所措:蘇聯到底是什么?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卻又完全不了解這個國家?!?1世紀的俄羅斯人能夠做出的最主要結論是,那個年代并非一切都不好或者一切都好?!?/p>

輿論調查顯示,與蘇聯時期的熱捧和蘇聯剛解體時情緒化否定相比,如今俄羅斯民眾對十月革命的評價已漸趨理性。輿論調查機構“列瓦達”分析中心民調說,四成俄羅斯人對十月革命的影響持正面看法,只有近三成的人持相反觀點。

在回答“20世紀俄羅斯最重大的歷史事件”這一問題時,超過一半的俄羅斯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1917年10月”。雖然對于有些人來說,它是“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說,則是“武裝政變”并建立了“無神論”政權。有人認為它打開了“通向歐洲的大門”;也有人持相反看法,認為革命實際上是歐洲主義,是“舶來品”。

然而,無論是擁護還是反對的聲音,已沒有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樣強硬和尖銳。

今天的俄羅斯,巨富與赤貧同居一城,街面上的列寧雕像與現代化高檔寫字樓巋然屹立,地鐵里蘇聯工農兵塑像和時尚的商業廣告模特相互對視,極易讓初來者迷失在時空錯亂的隧道里。經過蘇聯解體16年的風雨洗禮,當代俄羅斯人已不像當初那樣狂熱、激情,他們開始面對現實,獨立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

正如米羅諾夫所言,90周年的“十月”打開了一條通向更深了解當年事件的道路?!?1月7日可以成為官方節日,也可以不是,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并非一個避而不談的‘沉默日。否則,我們的社會將永遠不會實現任何的和諧和解?!?/p>

猜你喜歡
十月革命紅場列寧
紅場的名字有什么來歷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義
拉美有多少“列寧”?
俄國十月革命與蘇維埃
俄羅斯紅場閱兵
俄羅斯紅場閱兵
“蘇聯紅軍”來了
淺析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歷程中的地位
從“以俄為師”到“以蘇為戒”
紀念列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