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陜北的北京知青(報告文學)

2007-05-23 04:34孫春龍
北京文學 2007年5期
關鍵詞:插隊知青陜北

1969年,北京的一批批知青響應偉大領袖“到農村去”的號召,陸續到陜北“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隨著文革結束“返城”的開始,一大批知青陸續返回北京。但因各種原因,少數一部分知青至今仍留在陜北。其實,幾乎所有留守陜北的北京知青都有同樣對故鄉的感情糾葛,千方百計希望回到生養了他們的北京;而偶爾回到北京,環境的巨大反差在他們內心深處滋生的惆悵和酸楚卻無法棄離———他們這是怎么啦?留守陜北的知青以及知青們當年留下的那些后代,他們如何在差異巨大的環境之間找到平衡和歸宿?對于他們來說,“知青”又是一段什么樣的歷史,讓他們如此懼怕而又無法舍棄?

一位朋友在電話里告訴我,在位于黃土高坡的陜北延安,至今還生活著300多名當年插隊落戶的北京知青,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已經難以回到自己的家鄉北京。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輯的《勞動志》稱,從1969年開始,先后有四批共27211名北京知青落戶陜北,散落于1600多個大隊從事農業勞動。

這位朋友說,他認識一位留守在延安市黃陵縣的北京知青,這位知青名叫高玉珍,不幸的是,高玉珍在不久前剛剛被查出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躺在自家炕上養病的高玉珍拉著這位朋友的手說,她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回一次北京,再看一眼生養了她的家鄉。

朋友告訴我這件事,是希望作為記者的我,能通過我的報道,讓高玉珍實現她的愿望,并且能關注這個早已被社會所遺忘的群體。一個多星期后,我抵達陜西省黃陵縣,打電話給當地的另一位知青陳志。陳志在當地留守知青中較為活躍,和大家聯系廣泛。我希望他能陪同我采訪高玉珍以及這些至今依然留守陜北的北京知青。陳志說,他就在高玉珍的家里,電話那頭,同時傳來幾聲蒼涼的嗩吶聲。陳志接著說,高玉珍在當天早上已經走了……

謹以此文,獻給未及謀面的高玉珍以及她的戰友們!

1.沒想到,她還是埋在了這里

秋日的黃土高原上,嗩吶的聲音悠長而又空曠。嗩吶吹出的陜北小調《三十里鋪》讓高玉珍的葬禮顯得更為冷清和凄涼:“提起那個家來家有名/家住在綏德三十里鋪村/四妹子好了個三哥哥/他是奴家的知心人/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四妹子今年一十六/人人都說咱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閃在半路口……”

高玉珍的家位于黃陵縣店頭鎮長墻村,兩孔極小的窯洞,前來吊唁的人甚至難以落足。陳志等五位留守知青被當作娘家人,受到當地喪俗中最高規格的禮迎。

“北京沒有來人?!标愔窘忉屨f。高玉珍的娘家在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

1969年2月5日,年僅20歲的高玉珍坐上西去的知青專列,來到延安市黃陵縣橋山公社長墻村插隊,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誰都不可否認,那是一列充滿歌聲和憧憬的列車。曾是毛主席在首都接見的第一批紅衛兵的高玉珍,心中同樣充滿了激情和夢想。

說到高玉珍,當地每一位和她熟識的人,都會提到在她插隊期間發生的那個改變了她一生命運的故事。

那是插隊第一年冬天的一個深夜,剛剛躺到被窩里的高玉珍被同住一舍的三位女知青喚醒?!叭?,到門外面把尿壺給咱提進來?!备哂裾涫裁匆矝]有說,起身準備穿衣服。同舍的女知青勸她,還穿什么衣服呀,尿壺就在門外面,不夠麻煩。

對于同室的三位女知青的話,木訥老實的高玉珍通常都是言聽計從。高玉珍長得又矮又丑,經常受到其他人的欺侮和排擠。每天出工回來,她要為大家做飯,而且往往是別人吃完了才能輪到她吃。做飯之前,她的手要在大家的監督下洗上四遍,因為大家覺得她不講衛生。睡覺的時候,她也不能穿衣服,同舍的知青覺得她身上有虱子。對于這些無理的要求,柔弱的高玉珍從來不予爭辯。

高玉珍光著身子下了炕,剛出了窯門,就聽見身后哐啷一聲,門被從里面插上了。接著,同室的三位知青一齊大喊,有賊了!抓賊??!一剎那,同院里住著的男知青們紛紛打開門來,亮閃閃的手電筒一齊向高玉珍照來。窯洞里的三位知青笑成一片,全身裸露的高玉珍慌不擇路,跑進了對面的一個院子。院子住的是貧協主席楊服煥。楊服煥家徒四壁,老婆在幾年前跳河身亡,留下一個7歲的孩子。面對深夜闖進家門的高玉珍,善良的貧協主席楊服煥急忙取來一床破棉被將她裹起來。

若干年后,在北京的一次知青聚會上,三位捉弄高玉珍的知青提到這個惡作劇時,心中充滿了悔恨和不安。但在那時,他們并未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因為知青們的排擠和歧視,善良的楊服煥最終成了高玉珍在當地唯一的依靠。半年后,高玉珍懷孕了,這件事情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h上以破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名義將貧協主席楊服煥五花大綁,初定20年刑期。批判會設在村頭的一片大操場,幾乎全鄉的人都跑來看熱鬧。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矮小瘦弱的高玉珍也來到了會場,她走到楊服煥的身邊,解開綁在楊服煥身上的繩子,堅定地告訴政法組的人,“要判就連我一起判,是我先找的他?!?/p>

政法組的人驚呆了,他們實在想不通,一位有著初中學歷的北京學生,竟然能看上楊服煥這個鰥夫,家里窮沒文化都不說了,楊服煥的長相也是奇丑無比,禿頭、天生羅鍋,而且還是柳拐腿。

“你真的是自愿的嗎?”政法組的人再一次問道。高玉珍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闭ǜ刹恳粫r不知所措,批斗會被迫中止。之后,有人向政法組建議,不如讓他們兩個結婚算了。但因為高玉珍身為知青的特殊身份,當地政府根本不敢作主。知青的管理干部找高玉珍做工作,稱只要她告楊服煥強奸,就讓她提前返京。這個對于知青來說最大的誘惑,被高玉珍斷然拒絕。

高玉珍的事情最終驚動了中央,在相關部門的批復下,北京市民政局為高玉珍和楊服煥簽發了結婚證。高玉珍夫婦也因此成為當時全國第一個北京知青和當地人結婚的案例。

這次意外的婚姻,讓高玉珍返京的難度進一步加大。當10年后北京知青大返城時,高玉珍已經有了兩個孩子。1986年5月,按照當地政府照顧北京知青的相關政策,高玉珍進入當地的鄉政府工作。

工作后的高玉珍無法忘記自己的家鄉。1988年,高玉珍回了一次北京,她把大兒子的戶口遷到北京,落戶自己的哥哥家。按照當時的政策,每個知青家庭可以把一個孩子的戶口遷回北京。對于那些流落他鄉的知青來說,這是此后能讓他們魂歸故里的最好方式。當他們年邁的時候,他們最少可以寄居自己的孩子家安享晚年。

兒子的戶口遷到北京僅僅一個多月后,哥哥來信說,戶口雖然落到北京了,但孩子以后的工作怎么辦?住房怎么辦?結婚怎么辦?……高玉珍心里清楚,對于同樣有著重負的哥哥來說,這些都是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高玉珍給哥哥回信說,那就把戶口再遷回來吧。

10年后的1998年,是高玉珍最后一次回北京。對于已經退休在家、身體日益羸弱的高玉珍來說,這次探親之旅無疑還有著更多的奢望。讓高玉珍失望的是,哥哥家的大門緊鎖,四外尋找都沒有找到家里的一個人。哥哥是她在北京最后的親人。這把鎖,成了高玉珍的一塊心病。此后,高玉珍便再也沒有回過北京。

2006年9月19日,58歲的高玉珍在自己插隊的長墻村與世長辭。她的離去,使至今還留守延安的北京知青人數變為320人,也讓她在彌留之際回一次北京的心愿最終煙消云散。高玉珍的墓地位于黃陵縣的橋山之下。橋山是渭北黃土高原向南延伸的一脈,《史記》中“黃帝崩,葬橋山”的記載讓這個地方名揚天下。

前來送葬的留守知青龔鳳海淚流滿面。30多年前,龔鳳海和高玉珍同乘一列火車來到延安,讓龔鳳海唏噓不已的是,高玉珍把青春年華都奉獻在了長墻村,沒想到,她最終還是埋在了這里。在插隊的那么多年里,年輕的龔鳳海同樣看不起被大家戲稱為“小老太”的高玉珍,嫁給楊服煥這個身上到處都是毛病的人,他更是想不通。但當龔鳳海站在高玉珍的墓地前時,他一下子覺得什么都想通了,他甚至覺得,高玉珍是一個值得尊重、值得敬佩的人。

“高玉珍的婚姻在當時引起的反響很大,有人覺得,這些北京人結婚不講什么門當戶對,對當時風行的買辦婚姻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堪比‘梁祝?!饼忴P海說。在高玉珍病重期間,龔鳳海曾和她談起那個瘋狂的年代,談起那個冬日深夜發生的改變了高玉珍一生命運的事情,讓龔鳳海意想不到的是,高玉珍淡淡地說,她做的事情從來都沒后悔過,她誰也不怨,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當高玉珍走入墓地的時候,留守知青們仔細回憶高玉珍的婚姻時,他們突然覺得,他們一直認為生活很悲慘的高玉珍,在婚后其實生活得非常美好,不論是苦難或者富有,他們夫妻雙方都不曾背棄,他們互相照顧,互相體諒。在知青大返城的年代,多少個家庭因此分崩離析,但高玉珍依然堅守著在別人眼里猥瑣不堪的丈夫,堅守著那個貧寒落魄的家庭。在龔鳳海眼里,高玉珍至少在精神上是滿足的,因為她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政策。

2.龔莊村的真正主人

“沒想到,她還是埋在了這里?!碑旪忴P海對高玉珍發出這樣的感慨時,他其實更多地是說給自己。龔鳳海插隊的地方叫龔莊村,這或者是一個巧合,抑或是一個隱喻。在龔鳳海到來之前,龔莊村并沒有一個姓龔的。初來乍到的龔鳳海感到稀奇而又豪邁,“看來我才是這個村莊的真正主人?!?/p>

一語成讖。年輕好強的龔鳳海絕對不會想到,他將面對和高玉珍同樣的宿命。

剛插隊時,隊長發給他一條鞭子和一群羊。龔鳳海細數了一下,整整30只。拿慣了鋼筆的龔鳳海對細竹竿做成的皮鞭并不是很適應。但僅僅兩天后,他就會在山坡上甩出一記漂亮的響鞭。兩年多后,龔鳳海把羊群還給隊長時,羊群已經壯大到80多只。

1972年,龔鳳海被招入黃陵縣某勞改農場工作。工作第一天,領導問龔鳳海想干什么,龔鳳海興致勃勃地說他想開汽車,領導告訴他,汽車太貴重,出了事損失太大,還是開拖拉機吧。后來的日子,龔鳳海還當過保管、看過大門、做過收發,但是始終沒穿上制服。在一個司法系統的部門來說,制服,意味著身份和地位的不同。

1979年4月,知青大返城那年,30歲的龔鳳海因落實政策調回北京某公司當司機。然而僅僅一年后,他出人意料地要求調回黃陵原單位。龔鳳海認為,他之所以要回到陜北,是因為多年來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生活習慣,而在北京反倒讓他感覺不適應。這似乎是一個有些勉強的理由,熟悉龔鳳海的知青認為,龔鳳海在北京呆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倔脾氣導致他已經不能適應這個日益變化的社會。

1983年,在別人的介紹下,已經34歲的龔鳳海和一位當地人結婚。在當時的那個環境,對于他這個大齡青年來說,能找到一個對象真是難上加難。介紹人告訴女方,龔鳳海工作很認真,還是北京知青,以后肯定會有前途。但是,龔鳳海的前途遲遲無法到來,三年后,兩人離婚。

龔鳳海最為看好的前途就是轉干。他身邊所有和他一同參加工作的人都轉干了,卻一直輪不到他。一些心地善良的人暗示他,你應該去找找領導。龔鳳海卻覺得,請客送禮的事情他絕對不能干,他也不能助長這個社會悄然興起的不良現象。

離婚三年后,經別人勸解,龔鳳海與離婚的妻子又生活在了一起。復婚后不久,妻子考上了公務員,也勸龔鳳海能參加公務員的考試。1991年,龔鳳海走進了試圖改變他前途的考場,對于大齡且只有初中學歷的龔鳳海來說,這次考試是他最后一次機會。出乎意料的是,龔鳳海故意在考卷上寫上很大的字,幾個字就占滿了試卷?!拔揖拖胗眠@種方式來抵制,如果公平公正的話,我早就應該轉干了,為什么還要讓我參加考試?!饼忴P海如此解釋當年的動機。

結果在意料之中,龔鳳海名落孫山。沒有人認可和贊許他一時的英雄之舉。之后不久,妻子再次提出離婚,龔鳳海背起鋪蓋卷,搬進了單位的單身宿舍,一住至今。在此期間,曾有好多熱心人給他張羅介紹對象,但對方見他連個房子也沒有,常常是第一次見面后就告分手。為此,龔鳳海找單位領導要房子,領導說,按政策規定,單身是不能分房子的,況且你是一個北京人,遲早要回北京,要房子有什么用,除非你在這里結婚,才能考慮給你分房的事情。

先有房子還是先娶媳婦,龔鳳海一直在這個雞與蛋的先后問題上被忽悠著。2003年7月,當孑然一身的龔鳳海辦理完內退手續后,他終于明白,龔莊村其實就是他真正的家鄉;北京,那個遙遠的大都市,只是他生命旅程中一個再也無法回去的起點。對于返京,龔鳳海已不再想了,他稱自己沒法面對哥哥嫂嫂們,“就我目前的窘境,回去不是寒磣他們嗎?哪里的黃土都埋人,何況我姓龔,龔莊村才注定是我最后的家園……”

退休之后的龔鳳海突然發現,以前對他小心翼翼的一些領導和同事一下子變得和善起來。一位要好的同事點破其中的玄機:其實領導希望你早點退休的,因為你在崗位上的時候太認真,好多事情讓大家過于尷尬。龔鳳海不得不再次總結自己的過去,尷尬的事情真是不少。開車的時候,有人想用車辦點私事,龔鳳海說,這可是公車呀!來者悻悻而歸??词貏诟膱龅拇箝T時,經常有同事找他,希望能把別人托付轉交的煙酒等東西轉給里面服刑的犯人,龔鳳海拿著東西就告到領導那里。對于這些被龔鳳海擺到桌面上的事情,領導有時候會犯難。

讓龔鳳海擔憂的是,現在的家庭教育有一個很消極的主導思想,就是每一個父母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吃虧,“有這種思想的人長大了,就想占別人的便宜,這樣的領導,能建立起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嗎?”龔鳳海曾經親歷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個朋友家的孩子無意中看到他工作時獲得的一大堆獎狀,非常羨慕地問他:“總共發了不少獎金吧?”龔鳳海無言以對。

龔鳳海的宿舍墻壁上,貼滿了身著三點的美女招貼畫,已經58歲的龔鳳海的這個做法,招來了當地人的不少非議。有人認為他有些不正經,“肯定在外面胡來?!饼忴P海則十分坦然,“女人是男人愛的,但不能胡愛,誰不愛看養眼的美人?別裝得像根蔥似的。一個家里,要有男人和女人才會顯得和諧。你瞧,我家里有這么多美麗的女人?!?/p>

龔鳳海自豪的語氣中讓人感到些許心酸。

退休后的龔鳳海并沒有什么事可以做,但他每天早上出門前都要在鏡子前把自己梳洗得干干凈凈。鏡子左上角插著一張塑封的毛主席像,更多的時候,龔鳳海是對著毛主席的像在梳洗自己?!霸缟峡此先思乙谎?,我一天都會有精神?!饼忴P海說。

一個人的生活讓龔鳳??梢造o靜地思考許多問題,他最得意的事情是有三件大事曾讓他猜中,一個是鄧小平復出,一個是劉少奇平反,一個是發行大面額的鈔票。龔鳳海還有一個預言,在2008年奧運會召開之后,國家肯定會來一次整風運動,到時候監獄還要擴建。

在龔鳳海身上,依然能感覺到當年的自負與純真。在這個共和國成立之年出生的人的眼里,他們這一代人,受集體主義思想影響很深,不會滋生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的思想,他們這一代人沒走上領導崗位,是國家的損失。

他的言論讓許多人都覺得他有神經病。龔鳳海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可能有神經病,因為他發現,社會上出現的越來越多的事情,讓他無法理解。一次他碰見一位乞討的小孩,孩子說他的母親得了重病,需要錢,他立即掏出10塊錢,旁邊的人卻笑他,說那個小孩是騙子。龔鳳海說,如果那個小孩不是騙子,那我不是錯過了一次幫助別人的機會,如果大家都這樣提防著別人,這個社會還有什么安全感、親切感?報紙上登了一條新聞,說是深圳警方將賣淫女示眾,結果引起了輿論的非議。龔鳳海稱,在毛主席時代,妓女是被徹底消滅的,是需要堅決打擊的,現在拉出來示眾,怎么大家都不愿意了?他穿了20多年的一件風衣至今還在身上,到處都是補丁,有人笑他丟人,而他覺得,笑他丟人的人才丟人呢。還有,莊則棟連續拿了三次世界冠軍,國家獎勵了他一輛摩托車,而現在,稍微有些名氣的運動員,就到處都有豪宅。

更讓龔鳳海難以接受的是,家門口的大街上,燈紅酒綠的按摩院越來越多。為此,他經常和離他住得最近的留守知青于廣云爭辯。于廣云認為,時代在變,現在干什么事情都講人性化,按摩院固然存在,你管好自己就行,管那么多干什么?而龔鳳海則稱,再人性化,傳統精神不能丟。為此,他準備寫一幅標語貼在大街上:“預防艾滋病,路邊的野花不要采?!饼忴P海自己也承認,這其實只是一句氣話,如果他真的敢貼這樣一幅標語,肯定會有人敢揍他?!叭松褪沁@樣,該認卯的時候就要認卯?!饼忴P海用夾雜著陜西方言的北京話說。

龔鳳海和于廣云在一起就抬杠,他們爭論的事情很多。龔鳳海覺得,他們這一代人的歷史還沒有結束。于廣云則說,早就結束了,媒體報道說,90后的人都開始登上舞臺了。龔鳳海并不贊同這樣的說法,他說,即使他們這一代人都離開了,歷史也不會結束。他已經作好打算,在他死后,他一定要讓后人用陜北最好的石頭為他刻一個墓碑,立此存照,若干年后,考古者會發現這塊墓碑,會重新研究和開啟這段歷史。于廣云趁機挖苦他,你連個后人都沒有,誰給你立這個墓碑?說到這兒,龔鳳海就啞口無言了。兩人有時候會爭論不休,誰也爭不過誰的時候就比喝酒。喝多了,他們就一起唱那首讓人斗志昂揚的歌,歌的名字叫《延安窯洞住上北京娃》:山丹丹開花賽朝霞/延安窯洞住上了北京娃/漫天的朝霞山坡上落/北京青年在延河畔上安下家/毛主席身邊長成人/出發在天安門紅旗下/接過革命的接力棒/紅色土地上把根扎……

3.夢里的知青窯

去過陜北的外地人,往往被黃土高原上奇特的民居———窯洞所震撼。黃土堅韌的直立性,造就了這些散落倚居于溝壑之中的洞穴,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種收,女人在土窯洞里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冬暖夏涼的土窯洞,承載了當地百姓繁衍生息的歷史。

來自北京朝外二條的于廣云,從北京坐火車到陜西省銅川市,然后換乘大卡車一路往北。銅川以北便進入了陜北的地界。三天兩夜的長途跋涉讓于廣云感到十分疲憊,但沿途陜北人民那種獨特的寄居方式讓他很興奮和好奇,窗欞上的剪紙栩栩如生,門墻上掛滿了黃燦燦的玉米棒子和紅彤彤的辣椒串。那年的于廣云僅僅只有16歲,正是青春萌動的季節,他想,如果自己有一孔這樣的窯洞,娶一位漂亮的陜北婆姨,那也是蠻幸福的事情。

于廣云插隊的地方住的就是窯洞,連做飯也是在最邊上的一頂窯洞里,爐火連著炕,飯做了,炕也燒得暖烘烘的。第一天吃飯時,興高采烈的于廣云跑到了最前頭。給知青做飯的是生產隊派來的,看于廣云又小又機靈,順口叫他“碎猴兒”,并且先給他盛了一碗飯。正準備給其他人盛飯時,窯頂的一塊泥皮“啪”地一聲掉在了鍋里。做飯的問大家怎么辦,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那就讓‘碎猴兒一個人吃吧?!彼楹飪簭拇顺闪擞趶V云的外號,這個地道的陜西方言,伴隨于廣云至今。

當年過半百的于廣云回憶當年來插隊的動機時,他竟然發現,他當時之所以來,純粹是因為湊熱鬧。他原本可以不來插隊,但看著年輕人蜂擁地往農村去,貪玩好奇的于廣云也坐不住了。在黃陵縣橋山公社平天村,于廣云當了整整八年農民。八年里,年小體弱的于廣云受了不少的苦頭。但其人小鬼大,編出好多的故事,講給下地勞作的人們聽,他也因此可以少做一些農活。于廣云在的地方,大家干勁十足,笑聲一片。

但那畢竟是一個單調的年代,面對無法看到盡頭的插隊生活,貧嘴的于廣云,內心里時常充滿著落寞和孤獨。終于,于廣云戀愛了,和一位同來插隊的知青。女知青讓于廣云很感動,因為在其他人眼里,于廣云只是一塊笑料,甚至玩偶,但這位女知青卻給了他十足的尊重和理解,她覺得,于廣云是很聰明的,而且心地善良。在談戀愛上,于廣云再次顯示出他的睿智。那時知青談對象都是偷偷摸摸,好多人約會都跑到荒郊野外。而于廣云認為,大家眼皮底下的知青窯里最為安全。

兩年多的戀愛后,這位女知青的肚子慢慢大了起來。在懷孕已經八個多月再也無法隱瞞的情況下,于廣云回到北京提親,結果被這位知青的父母一頓臭罵,趕出了家門。在父母的陪同下,這位知青去醫院做了流產手術。于廣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這位知青的父母罵他是流氓。2006年初,于廣云回過一次北京,在和當年的知青聚會時,有人建議他聯系一下那位曾經和他要好的知青,他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你再找也找不回來。

1975年,于廣云和黃陵縣的一位女子結婚。兩年后,他被招進黃陵縣機磚廠當工人,隨后又調入當地的一家酒廠,工作沒幾年,酒廠破產。1998年,延安地區為照顧留守知青的生活,將他們統一調入工資較有保障的事業單位,于廣云因此被調到黃陵縣圖書館。這是他一輩子最為體面的一個工作單位,但在報到第一天,領導就告訴他,你身體不好,就回家休息,不用上班,工資一分不少。于廣云很知趣,他知道即使領導讓他上班,他也只能干一些打雜的事情。

如今,于廣云已經是兒孫滿堂。走在曾經插隊的村子里,不時會有人給他打招呼,或者開著葷色的玩笑,而于廣云,已經會用地道的陜北方言回應。在留守知青里面,于廣云的年齡較小,54歲,但看起來比其他人都要老許多,一口的牙掉得所剩無幾。于廣云認為是酒喝多了的緣故。

于廣云至今還住在酒廠破舊的平板房里,房子里的墻壁上,唯一用來裝飾的,是一幅毛主席與周總理在一起的畫。平板房本來就很小,又從中間給成家的兒子隔了一點地方,顯得更加局促。酒廠位于一條又窄又雜亂的深巷里,酒廠已停產多年,大門口“工業學大慶”的石刻標語依然十分醒目。因為原來的酒廠已經改制,新的領導讓于廣云搬出去住,于廣云不愿意,為此,雙方互相充滿了敵意。其實對于于廣云來說,他并不喜歡這個窄小的平板房,夏天熱得要命,住過八年知青窯的他,還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蓋起兩孔新式的磚窯,很豁亮也很實用。他的老婆,一位心靈手巧的陜北女子,會剪各式各樣美麗的窗花。

當年住過的知青窯至今還在,村里安排給一家貧困戶住著。路過的時候,于廣云經常會去看上一眼。窯的面墻已經斑駁不堪,窗欞上原有的黑漆已經掉盡,格子上貼著單薄的白紙,風一吹,嘩啦嘩啦作響,像一本書一頁接一頁地被匆匆翻過。

1986年,于廣云曾有一次可以返京的機會。根據當時的政策,夫妻雙方都是知青的,可以同時調回北京工作;如果一方是當地戶口的,只能接受知青本人的調動。于廣云給老婆做工作,讓雙方先辦一個假離婚手續,等他回到北京后,再想辦法把她調過去。到北京,這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個誘惑,一個或許能改變命運的誘惑。這種假離婚的方式,也是當年眾多知青為返城采取的最為直接和奏效的方式。

在于廣云苦口婆心的勸導下,老婆終于同意了他的想法。但在辦理手續時,有人對他老婆說,于廣云這個人不太可靠。老婆立即反悔。于廣云返京的愿望徹底破滅,成了一名真正的陜北人。唯一顯示他身份的,是他那一口純正的北京話。若干年后,于廣云回憶起那次未能如愿的假離婚事件時,他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在當年,插隊延安的北京知青為能調回北京工作,曾發生了無數起假離婚事件,但幾乎所有的離婚最終均弄假成真。

結婚后,于廣云和老婆回過兩次北京。在北京,于廣云有六個兄弟,但每次回家,他從來不在自己的兄弟家里面住,而是住在昔日插隊的戰友家里。在戰友家里,他可以罵娘,可以喝到酩酊大醉,可以一同回憶那些心酸的往事。而在自己的兄弟家里,他卻顯得非常生分,有時候,甚至連煙灰都不知道該往哪里彈。

于廣云家里的爐子上,經常燉著肉,香氣四溢?!爸車娜顺Uf,我們北京人是貓吃糨子(糨糊)———盡在嘴上挖抓。其實要在北京,飯桌上天天會有肉,雞鴨魚肉變著花樣吃,這里就不行了,一個禮拜吃一次肉還有人說閑話?!庇趶V云說。其實經常說閑話的是他的老婆,兩人在這個問題上鬧過多次別扭。老婆覺得,過日子要精打細算,細水長流,不能吃了今天不管明天。拌嘴時,老婆就會提到20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有一次孩子高燒不退,于廣云拿不出住院費,差點耽誤了孩子性命的事。說到這里,于廣云就不吭聲了。

“除過偶爾和老婆拌幾句嘴外,于廣云的生活顯得非常平靜,一年連縣城也去不了幾次。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全家人身體都健健康康,相比留守知青龔鳳海,他對這個社會并沒有多少怨言,也沒有更多的期望,“現在即使我有1000萬,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花,我還是現在的我,不信咱試試?”

4.回到北京,總感覺自己是一個外地人

不用去上班,每月月初的時候,都有800多塊錢的工資打到于廣云的銀行卡上。在當地,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是令人很羨慕的事情。不過,知足的于廣云偶爾也有失落的時候,失落來自和北京的反差。2006年初,于廣云帶著老婆回北京探親,走出北京火車站,佇立在綿延寬闊的高架橋下,于廣云感慨萬千。37年前,他從這里搭上西去的火車,去尋找他的精神家園。37年后,當把青春都奉獻給了那片黃色土地的于廣云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時,他發現,自己早已被遺棄了。

在當年一同插隊的一位知青家里,于廣云問他住的那套70多個平方米的房子多少錢,對方說80萬,于廣云很快算出,那需要他1000個月的工資。而如果在黃陵,那樣的房子八萬塊錢都不值?!氨本┦秋w奔的汽車,而我們是架子車,架子車跟著汽車跑,非得散架了不可?!庇趶V云說。

幾乎所有的留守知青都有同樣的感受。

來自北京市朝陽區農光里的陳志曾在知青大返城的年代調回北京,插隊期間,他與當地女子樊中亞談了三年戀愛后結婚,育有兩個相差10歲的孩子。返京時,他也曾想過離婚,但因孩子的牽掛未能橫下心來。兩地分居幾年后,妻子的戶口終究未能進京,陳志又于1986年底返回黃陵,夫妻雙雙成為黃陵縣建筑公司的職工,妻子做普工,陳志操持泥瓦手藝。

促使陳志重回陜北的另一個原因,是北京的變化讓他無所適從。離家時,大家住的都是四合院,一出門,大嬸大媽地叫。而現在,四合院拆光了,全部住進了高樓大廈,家家裝了防盜門,鄰居之間互不相識。一件尷尬的事情讓陳志至今難忘。他去找一位當年的朋友,進了電梯,但不知道怎么用,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來了一位保安,保安用狐疑的眼光看著他,像審問小偷一樣問他從哪里來?找誰?陳志被激怒了,他對保安說,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我當北京人時你還沒出生呢?而保安用輕蔑的語氣對他說,你還是北京人呢,看你的北京話說得寒磣的,騙誰呢?滿臉漲紅的陳志一時無語。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标愔镜泥l音早已被陜北濃郁的邊塞文化所融合,北京話中夾雜著陜西方言的詞句,這幾乎已經成為插隊陜北的北京知青一個最明顯的標志。

另一件事情同樣讓陳志很是尷尬。有一次到黃陵縣的一個集貿市場買菜,賣菜的挖苦他,你個陜北老漢洋腔(普通話)還撇得一個勁。陳志解釋說,我就是北京人,北京知青。對方趕快向他道歉,原來是北京學生。

回到北京,總感覺自己是一個外地人,而在陜北,自己又屬于一個游離于當地風情的特殊群體。已經57歲的陳志,總感覺自己的生命就像不蓋被子躺在陜北的熱炕上,脊背底下烙得發燙,而另一面的肚皮還是涼颼颼的。

和眾多留守知青不同的是,高玉珍在生前已經不會說北京話了,她選擇了遺忘和放棄,而正是此,讓她少了那份揪心的痛楚和悲傷,她的后半生也因此平靜而又知足。徹底放棄那個葉落歸根的夢想,還是在越來越渺茫的困境中堅守,對于留守陜北的北京知青來說,都需要十足的勇氣。

1994年,陳志夫妻所在的建筑公司倒閉。為了生計,陳志背起工匠包四處找活干,妻子則沿街叫賣冰棍。這樣的日子過了整整四年,到1998年,一家人得到國家的困難補助,生活從此相對穩定。2005年,因公路擴建,陳志原有的房屋要拆遷,拆遷隊強令他立即搬走,陳志找到縣里的領導,說他是知青,希望能為他解決住房的問題。在領導的過問下,終于在縣城里為他找了兩孔廢棄的窯洞,院子里堆滿了垃圾。經過當過瓦工的陳志一番拾掇,窯洞煥然一新。原來堆放垃圾的院子里種上了花草,多數是牽?;?,枝蔓隨著搭建的竹竿恣意爬行,這種平民化的植物,無論在都市抑或鄉間小院,如今都已難覓芳蹤了。

讓其他知青羨慕的是,陳志在近幾年每年都會回一次北京。他的大兒子大學畢業后留京工作,已升任一家電腦公司的副經理,并且有了北京市戶口。他回北京就住在大兒子家,這讓他感到理直氣壯,也找到一些北京人的感覺。陳志的小兒子高中畢業后,也被陳志送到北京當了保安,也想盡辦法,希望能給他辦成北京市戶口。因為這樣的話,他的孫子出生后,就會是北京戶口,是一個真正的北京人。

“父母不在了,就沒有根了。所以,我們這一批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北京去工作,重新扎根。等我們走不動的時候,可以到孩子家里養老?!标愔菊f。根,這是讓每一個流落異鄉的中國人時常都會感到眼熱的字眼。

陳志有兩大愛好,抽煙和喝酒。家里的茶幾上,擺滿了各種品牌的香煙,打開盒子一看,里面竟全是用舊書紙手卷的旱煙。陳志的酒量大得嚇人,幾年前,他幾乎每天要喝一瓶一斤裝的白酒,酒是最便宜的一種糧食酒,每瓶只有幾塊錢。這幾年,在大家的勸說下,加之年齡不饒人,陳志每天只喝三兩左右的酒。只要不出門,酒杯就會始終伴其左右。陳志稱,自己喝酒是從北京再次返回陜北后學會的,那時候心里很憋悶,沒想喝上了癮,自此無酒不歡。每次回北京,當年的知青來看他時,也都是喝酒,喝到微醉時,總會有人不適時宜地問他,怎么不想著調回北京。紅著臉的陳志扯開嗓門說,誰不想回來,誰不想葉落歸根,但是我沒有能力回來呀!

這句話讓在座的其他知青唏噓不已,頓時有人嗷嗷大哭、淚流滿面。

絕大多數留守知青,都會千方百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北京工作,讓那個斷了的根系重新植入家鄉的泥土里。來自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的鐘振遠,把大兒子送到北京打工,他也希望正在上大學的二女兒畢業后能到北京找到工作。鐘振遠的最大愿望就是孩子將來都會有出息,有出息的重要標志,就是能在北京這個大城市里站穩腳跟。在尋根路上,他還準備了另外一種更為悲壯的方式,他打算在進入暮年之時,在北京郊區的通縣租個民房住,他有一個兄弟在公交公司,可以給他辦一張乘車證,讓他方便地進北京城。在北京租房住的目的只有一個:離火葬場近一些。

來插隊時,鐘振遠僅僅只有14歲。做了兩個孩子的父親之后,鐘振遠才漸漸明白,自己當年來插隊純粹是因為和家里人慪氣。那時他正處在一個叛逆的年齡。自己就像一粒種子,一陣突然而至的大風,將他席卷到了陜北這片貧瘠的土地,一晃近40年。1980年,婚后不久的鐘振遠在開山修路時,一枚雷管在他的手里爆炸,整個右手從手腕部被炸掉,從此被大家戲稱為“一把手”。

2003年,鐘振遠退休,退休后又被原單位返聘,替單位燒鍋爐。鐘振遠的父母仍然健在。兩年前他回過一次北京看望二老,但他發現,他和小時候情同手足的兄弟已經有了隔閡。此次北京之行讓他終于明白了,北京只是他心中的故鄉,而他真正的家還是在這片黃土高坡。之后不久,鐘振遠拿出多年的積蓄,在縣城附近的村子里蓋了兩間平板房,養了一只小巧的京叭狗。

接受了三十多年再教育的鐘振遠,至今沒有學會做農活。妻子經常笑話他的一件事是當年插隊時“把麥苗當韭菜”。插隊時,生產隊分給的都是毛糧,鐘振遠不會用磨面的碾子,就經常煮玉米豆、麥粒吃?;叵脒^去,鐘振遠感受最深的一句話是: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53歲的鐘振遠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他覺得,人這一生,混得再順心,也沒有滿足的時候。家里來了人,只要談到當年插隊的生活,鐘振遠就會翻箱倒柜找出一枚北京市政府發給他的紀念章,紀念章正面是中國地圖,上面寫著八個字:獻給光榮的北京人。

5.他們這一代人,太傳統,太聽話

身材干瘦、面頰黑糙的姜作濤說著一口地道純正的陜北話,從外表看,絕對沒有人認為他是一名北京知青。在延安市郊的南橋山打聽姜作濤,很少有人知道,但你要說就是那個北京學生,幾乎每一個上點年紀的人都曉得,甚至連他家在哪兒都給你說得一清二楚。北京學生,是當地人對北京知青的稱呼,這一稱呼一直延續了幾十年。另一稱呼是北京娃。

2002年,姜作濤花了8萬元在南橋山的半山腰里,買了兩孔舊窯洞,其中有4萬元是借親戚的,至今還未還清。山腳下,是他工作的單位,他在單位是一名鍋爐工。站在院子里,單位新蓋的22層高的家屬樓,十分霸道地橫亙在眼前,每到傍晚的時候,在夕陽的照耀下,樓面上貼著的瓷磚會出映出五色的光芒。那光芒會吸引姜作濤的眼睛,直到眩暈。

這幢新蓋的家屬樓里并沒有姜作濤的房子,分房名單公布時,姜作濤曾十分緊張地前去看,挨個瞅了好幾遍,沒有發現他的名字,那時他很失望,也很慶幸。對于為什么沒有給他分房,姜作濤沒有去找領導,其實他很希望住在高樓里。他回北京探親,發現以往的親戚、戰友等都搬進了樓里住,即干凈又暖和。但他不敢去問領導。他害怕一問領導,如果領導說那就給你分一套吧,而他心里清楚,自己連首付也掏不起,這也是他慶幸分房名單上沒有自己的原因。姜作濤工作的鍋爐房在單位院子一個偏僻的角落里,在暖氣和熱水供應正常的日子里,沒有人會想到他,而謹慎認真的姜作濤,工作上從未出過差錯。在單位里,唯一和姜作濤打招呼的,是大門口那個看門的老頭。

姜作濤至今保留著插隊時的一只木箱子,曾有一位外國記者掏2000塊錢買,他不愿意賣。木箱子上紅底黃字的毛主席語錄依然十分醒目,“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p>

姜作濤來插隊時,并沒有人來勸說他。他記得那是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指示,意氣風發的姜作濤來到天安門廣場,一邊游行一邊歡呼毛主席最新指示的發表,當天夜里,他就準備好了將要遠行的鋪蓋卷。這一走,就走了近40年。

說到過去的歲月,姜作濤最為激動的是,他曾和北京市現任市長王岐山在一塊兒插過隊。說到王岐山,姜作濤最大的感慨是“人和人不能比”。曾有人建議他,去找王岐山,那么大的官,給他辦點事易如反掌。姜作濤不愿意去,他認為不應該去,為自己的私事去找這么大的一位領導,他感覺有些不合適。為此,鄰居朋友們都說姜作濤死腦筋,姜作濤的老婆常玉蓮也這么認為,她直言直語,說姜作濤的腦子受過刺激,和常人想的不一樣,“他們這一代人,太傳統,太聽話?!?/p>

姜作濤為了自己的事情也找過當地的領導,那是為了給二女兒找工作,二女兒技校畢業后,一直閑在家里。姜作濤實在沒有辦法了,“以一位知青的名義”給區委書記寫了一封信,沒想到,這封信很快得到了批示,孩子的工作因此得到了妥善安置。

提起往事,常玉蓮淚流滿面。幾乎所有的留守男知青的配偶提起往事時,都是用這種簡單的方式來表示曾經的苦楚和傷痛。姜作濤插隊時住在常玉蓮家存放糧食的窯洞里,有一次姜作濤患了重感冒,無人照料,常玉蓮的父母看他可憐,給他買了藥,并且讓常玉蓮給他送飯。姜作濤病愈后,托人到常玉蓮家說媒,這個純樸善良的陜北家庭,感動了他,讓他下定決心,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這份恩情。

1986年,姜作濤被招工,到一個離市區很遠的水庫做看護。工作一年多后,姜作濤還沒有領到一分錢的工資。他搭上一個過路的順車到市里,找到上級單位的領導,領導卻告訴他,忘了給他造工資表。但后來,姜作濤還是領不到工資。生性直快的常玉蓮拉著他去上訪,一年又一年。直到1998年11月,延安市十多名下崗的知青赴北京上訪,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延安市經過調查摸底,把在虧損企業工作的知青,通過協商調往黨政事業單位,讓他們生活上有了保障。在這個大背景下,姜作濤的問題也引起重視。姜作濤至今記得那天的情形,家門口一下子來了五輛小車,一位領導模樣的人告訴他,等他們調查清楚后,他馬上就可以領到工資了。激動的姜作濤不知所措,使喚常玉蓮提來一捆啤酒慰勞大家。

1999年初,姜作濤終于領上了工資。攢了一點錢之后,姜作濤告訴老婆常玉蓮,你嫁給了一個北京人,一輩子還沒去過北京,和孩子們一塊回次北京吧。在陜北這個窮山僻壤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常玉蓮對北京充滿了向往。2000年暑假,姜作濤帶著一家子回到了北京,回到這個闊別已久的故鄉。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剛進家門時,弟媳張口就問,你們回來是什么目的?常玉蓮認為,弟媳是害怕他們回去分家產,姜作濤的父親是一個資本家,有好多老房子,這幾年拆遷補償了不少錢。常玉蓮內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他拉起姜作濤扭頭就走,走,咱們回陜北,去吃咱們的玉米面窩窩。從此以后,姜作濤再也沒有回過北京。

對于留守知青來說,回北京,似乎永遠是一個傷心的話題。留守黃陵縣的北京知青李冠倫,自從父母去世后就再也沒有回過北京,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李冠倫承認,不想回北京那是騙人,但一個人應該生活得現實一些。十幾年前回北京時,他見到了當年一起插隊的好多知青,有些人生活得也并不是太好,工作也不是太理想。而繼續留在陜北,最少可以保留一個知青的身份。這個身份讓李冠倫感到很是滿足,因為受人尊敬,每年春節前,縣里相關領導還會來慰問他。

1969年初,李冠倫與眾知青高喊著“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乘車來到延安市洛川縣武石公社宜章村,這是李冠倫第一次出遠門。讓他始料不及的是,這一來,自己一輩子就扎在了這里。插隊的地方沒電沒水,因為條件太艱苦,分配知青時給他所插隊的宜章村分了10個男知青,被大家稱為“和尚隊”。生產隊派來一名做飯的,但幾個月后就讓他們自己做飯,“和尚隊”為此吃了不少苦頭。這一段經歷讓李冠倫感受很多,“既鍛煉了人,也摧殘了人”。此后,李冠倫發現自己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因為沒有什么困難能嚇倒他,沒有什么委屈不能再忍受。

李冠倫有兩個孩子,大兒子高中畢業后到北京當了一名保安,小的正在上大學。已經準備在陜北安享晚年的李冠倫,并沒有讓孩子留在自己身邊為自己養老送終的打算,他覺得,一個人只要能生存,愛到哪兒就去哪兒。

2006年初,李冠倫在黃陵縣醫院鍋爐工的崗位上退休。退休僅一個月后,醫院領導主動要求返聘他,給醫院看大門。李冠倫覺得,領導之所以返聘他,是因為他工作勤快認真。當鍋爐工時,只要是他上班,家家戶戶的暖氣都熱乎乎的??创箝T時,李冠倫同樣是非常盡心,他喜歡把雙手籠在袖筒里,戴一頂藍色的鴨舌帽,坐在醫院大門口的凳子上,陜北高原的陽光讓他感到非常愜意。

6.號稱知識青年,怎么過得這么窮

留守黃陵縣的北京知青張彥門也是一個看大門的,每天要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但工資只有669.82元。張彥門整天盼望著早點退休,退休了,他好在家好好休息。2006年9月17日,張彥門終于辦完了退休手續,那一天,他過得激動而又惶恐。平時很少走動的他,在那一天主動去找鐘振遠和李冠倫聊天,他告訴這兩位戰友,他今后要把身體養好,多活些日子。在李冠倫那里,他知道一個消息,這幾年每年過年的時候,縣里的領導都會帶著大隊人馬來慰問知青,電視臺的記者也會跟著來。而張彥門說從來沒有人來慰問過他。李冠倫分析說,可能是他的單位是市里的,縣里管不上。這一點,讓張彥門感到有些失落。當天下午,張彥門接到單位領導打來的電話,說晚上沒人看大門,如果他愿意可以返聘他。接完電話,張彥門連晚飯也未顧上吃,就去了單位。

燒鍋爐、看大門,這是大部分留守知青所從事的工作。知識青年,這是多么美好而又體面的一個稱呼,但是命運最終讓他們這些當年的佼佼者被飛速發展的社會遠遠地拋棄。曾有一位上個世紀8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問張彥門,不是說知識就是財富嗎,你們號稱知識青年,是有文化的人,怎么過得都這么窮?張彥門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心里清楚,他們這一代人的文化,已經永遠停留在了上個世紀60年代。

張彥門早已習慣了吃陜西的面食,老婆蘇小玲快人快語,“我彥門以前愛吃米飯,不過我喜歡吃饃饃,但彥門很體貼人,都是他隨著我?!碧K小玲是陜北典型的一位農家婦女,能干、賢惠、善良。結婚多年以來,張彥門從沒去過理發店,都是她親自上手。嫁給一個北京人,讓蘇小玲感到些許滿足。但這份滿足僅僅是在心里。結婚的時候,張彥門一無所有,兩人只好借住在蘇小玲一個親戚家的窯洞里。窯洞位于黃陵縣高聳的虎頭山頂上,站在家門口,就可以看見宏偉壯觀的黃帝陵,每年清明,這里都會舉辦有國家重要領導人參加的盛大祭祀活動。

蘇小玲第一次回北京的婆婆家已經到了2005年的元旦。那次北京之行,兩個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只剩一年就要退休的張彥門對北京的思念日益強烈,但他發現,蘇小玲并不喜歡這個地方,這讓他退休后返京的打算又一次被擱置?!氨本┨罅?,一出門就要坐公交車。生活上也不習慣,經常愛下館子吃飯,不在家做,米飯我又不喜歡吃,還要天天洗澡?!碧K小玲說。

回黃陵的時候,張彥門的姐姐給蘇小玲買了衣服和一對玉鐲,還給了3000元錢。讓蘇小玲至今難以忘記的是,張彥門的姐姐緊緊地拉著她的手說,“我弟弟就托付給你了?!碧K小玲理解這句話的分量。姐姐是張彥門在北京最后的一位親人。蘇小玲始終把那副玉鐲戴在手腕上,那是他嫁給一個北京人的唯一佐證。

張彥門和李冠倫在一個生產隊里插隊,同樣受盡了苦頭。當年插隊的地方如今已是陜西的蘋果種植基地,而當年,那里種的麥子連種子都收不回來,唯一可以豐收的只有土豆。這種低蔓的植物,有著極強的耐旱能力,不用施肥,不用澆水,甚至枝蔓已經干枯的時候,它們還會在地下頑強地生長。土豆至今仍是陜北人民餐桌上主要的菜肴之一,當地百姓用土豆絲做成的洋芋擦擦,甚至在北京一些星級酒店的菜單上都可以看到。

苦難的插隊生活也會有樂趣。剛插隊時,因為風俗的不同,經常會惹出好多笑料。當地人把父親稱作大,插隊的知青譏諷說,你們的父親真多,都是一打一打的。當地人也不示弱,你們把父親叫爸,是锨把呢還是鋤頭把?若干年后,當張彥門做了父親,當他的孩子一聲一個大地叫個不停時,他感到是那么的溫馨和親切。

張彥門曾有過一次婚姻,那是在插隊時認識的。因為一次意外的事故,他被燒傷,當地的一位女子主動照顧他,兩人從此有了感情并于1975年結婚。讓張彥門至今也搞不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她在1993年回北京時,在北京火車站的樓上一躍而下,當即身亡。張彥門至今也沒搞清楚,他的第一個老婆為什么要自殺。

有過一次婚姻的張彥門,更加懂得了對家庭的呵護。老婆生氣的時候,他從來不強辯一句。不過,為養狗的事情,兩人會有一些小摩擦。蘇小玲一直無法理解的是,張彥門對狗比對他自己還好,經常給搞一些肉吃?!霸谖覀冞@里,狗都是看家的,但彥門把它當寵物養。他們這些北京人,就是喜歡養狗養貓,或者養魚養草,人活得都這么艱難,還有心情搞這些玩意?!碧K小玲說。

除了張彥門外,留守知青鐘振遠、姜作濤養的都是狗。陳志養的是熱帶魚,又要換水,又要時常注意加溫,老婆意見也不少。而留守在宜川縣的北京知青張觀湘養的是兩只鸚鵡,兩只鸚鵡花了他50塊錢。他們用這些和家境似乎并不相符的嗜好,努力保持著一個北京人最后的體面。

1950年出生的張觀湘是北京93中1968屆初中畢業生,在宜川縣的林場工作30多年,患上了嚴重的地方克山病??垂芰艘惠呑訕淠镜膹堄^湘,在為自己家院子的一棵樹修枝時,從樹下摔下,摔斷了腿,至今走起路來還一瘸一瘸的。張觀湘抽的是兩毛錢一盒的新春蘭牌香煙,這個牌子的煙是純粹的三無產品,來自黑窩點。

1994年,出身陜北的著名紀實攝影記者黑明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張觀湘的圖片報道,引起了社會關注。在某出版社一位編輯的幫助下,張觀湘的女兒來到北京讀書,畢業后進入一家外資企業。張觀湘的筆記本里至今還夾著黑明的名片,已經發黃,有人來看他,他會拿出名片,很自豪地說,黑明記者給我說了,讓我有事給他打電話。另一個讓張觀湘自豪的是,他會給來看他的人泡一杯龍井茶,并且明確告訴對方,茶葉是他的女兒到杭州開會時買的。茶葉被存放在一只木箱子里,里外包了好幾層,箱子在平時有鎖鎖著。

張觀湘曾把女兒的戶口遷回北京,但因北京的學費太高,他又領著女兒回到了宜川縣,可是女兒的北京戶口在當地又無法入學,讓張觀湘頗費了一番周折。

張觀湘的老婆霍桂玲是從河南逃荒來的,一路討飯來到陜北,被張觀湘收留。雙方提起這段往事經常會拌嘴,霍桂玲稱,她嫁了一個比要飯的還可憐的人。在逃荒之前,霍桂玲還是當地的一位教師,她覺得張觀湘太沒本事?;艄鹆岱Q,她還談過一個北京知青,還是一個高干子弟,只是后來被招工到西安,她才嫁給張觀湘。張觀湘說,那是什么破高干啊,那個人的父親是反革命,母親是補鞋的?;艄鹆釀t回應,那總比你要強多少倍,你在這里呆了幾十年了,連北京都回不去。說到這里的時候,張觀湘就不再吭聲了。

張觀湘已經習慣了老婆看不起自己,但他覺得,能活下來的確已經不容易。和他一塊插隊的,有水淹死的、有窯洞塌了壓死的、有拖拉機翻車壓死的、有砍柴掉進溝里摔死了,還有病死的。比起那些死了的知青,他覺得他算是幸福的。

來了記者,是張觀湘最高興的事,他害怕被別人遺忘。張觀湘的老婆也有病,這幾年回了河南老家,張觀湘一人生活在公路旁的一個小院子里。院子里有一棵棗樹,每年打的棗子他會珍藏很久。他想,如果有一天回北京的話,他總得帶點禮物。

7.相比當年2.8萬名知青大軍,留守的無疑只是滄海一粟

若干年后,當留守黃陵縣的北京知青汪桂蘭想起老師給她說的那句話時,才懂得了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1969年1月,汪桂蘭從北京第一師范畢業,班上的40多名學生計劃分兩批赴延安插隊落戶。汪桂蘭找到老師報名。老師對她說,你再等等吧。汪桂蘭說還等什么,反正遲早要去,不如積極一些。汪桂蘭因此和其他20多名同學被列為班里首批赴延安插隊的學生。到了延安,卻遲遲不見班里的第二批同學來。不久后從北京傳來消息,就在她剛剛離開北京后,學校那屆畢業生的任教分配方案從北京市教育局批了下來,他們第一師范首批插隊延安的學生屬于“錯分配”。

幾年前汪桂蘭回過一次北京,見到了那位已近暮年的老師。老師說,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他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明。讓這位老師惋惜的是,當年班里的學生,幾乎沒人能聽懂他的暗示。汪桂蘭的同學曾搞過一次聚會,那是一個涇渭分明的聚會,當年分配到北京的同學,有的當了大官,有的是北京教育界的權威,有的是生意場上的佼佼者,而那些插過隊的,生活的艱辛和家庭的挫折讓他們比其他人多出幾分滄桑和傷感。汪桂蘭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還不得不信命。

汪桂蘭至今還記得插隊第一天的那個晚上,呼呼的北風將松垮的門窗吹得啪啪作響,窯頂上一指寬的裂縫縱橫交錯,角落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網,幾位女知青嚇得哭成了一片,直到大家哭得精疲力盡,才迷迷糊糊地睡去。三個月后,汪桂蘭偷偷跑回了北京,但第二天,就有居委會的大媽找到她,勸她趕快回去,做毛主席的好學生,一心一意接受再教育。那時家里的生活也很拮據,汪桂蘭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母親拉扯包括她在內的八個孩子,十分不易,汪桂蘭只好再次返回陜北。

1969年7月,師范畢業的汪桂蘭終于走上了講臺。她到學校的第一節課就引來了一陣哄堂大笑,學生們從來沒有見過說普通話的老師。汪桂蘭就從教學生說普通話做起,她先號召其他老師上課時都說普通話,說普通話的風氣初顯端倪。如今,汪桂蘭已經桃李滿天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后又回到黃陵,戰斗在農村基礎教育第一線。在陜北呆了近40年的汪桂蘭目睹了北京知青給陜北帶來的一個又一個的變化。這一點,經歷那個時代的陜北人都有切身的感覺。

1974年1月,汪桂蘭結婚,丈夫是當地的一名老師,名叫白昕輝,為人寬厚善良。認識白昕輝純粹是一句玩笑話,那是1972年的一天,有干部問汪桂蘭,這么多知青都搞對象,你怎么也不談一個,要不給你介紹一個老陜?汪桂蘭笑了笑說,只要有人要就行。沒想到第二天,對方竟然真領來一個小伙子。結婚后,因兩人工作單位相距百余公里,分居17年。1978年,北京傳來消息,當年“錯分配”的北京第一師范學校學生可以返京工作,因當時的教育事業百廢待興,北京市教育局還連續給她發來四封邀請信,希望她能回京執教。汪桂蘭有些動心,讓他牽掛的還有年事已高的老母親。但猶豫了好長時間后,有著兩個孩子的汪桂蘭還是放棄了。她理解母親迫切地希望她回京團圓的心情,但她也理解自己作為一位母親的責任。

提起那段歷史,夫妻兩個感慨萬千。樸實的白昕輝坦承,當年汪桂蘭如果執意要回京的話,他也不會強加阻攔,這個西部偏遠的小縣城,和北京是無法相提并論的。而汪桂蘭更多的是慶幸,如果那時候回了北京,這個家肯定是完了。汪桂蘭在延安插隊的同學有20多名,在知青大返城的年代,大部分都辦理了假離婚手續,打算自己回京后,再想辦法把對方調到北京,但結果所有的假離婚均弄假成真。而那些即使回了北京的人,因為家庭的創傷以及回京后的艱辛,日子過得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如意。

因為工作努力,汪桂蘭獲得了一大堆的榮譽。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推出紀念改革開放20年特別節目———“20年?20人”,汪桂蘭位居其中,與體操王子李寧、打假英雄王海、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計算機專家王選等齊名。2005年初,汪桂蘭從黃陵縣幼兒園黨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休,轉而被聘為縣機關工委宣講員。不論是從家庭還是工作來說,在留守知青里,汪桂蘭很受大家的羨慕和尊重。

身為宣講員的汪桂蘭,每年要給孩子們作十幾場報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來構筑新一代的精神家園。相比當年2.8萬名插隊延安的北京知青大軍來說,留守的無疑只是滄海一粟,在這個社會的邊緣,他們依然是那么地固執和剛強。

留守宜川縣的北京知青于小婭剛剛從縣城建局黨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休。在留守知青里,能干到這個位置,無疑是一位成功者。于小婭的成功來自自己的正直和執著。在工作不久后的一次民主生活會上,口無遮攔的于小婭向與會的縣委書記反映了好多真實存在的問題,那些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沒人愿意得罪人。于小婭的發言引起縣委書記的關注,不久后她被提拔為副鄉長。于小婭覺得,一個人不能太自私,不能為了自己就不顧大局。于小婭認為,這就是知青精神。

于小婭的經歷充滿了感傷。她的父親在鐵路上工作,會講一口流利的日語,有許多的日本朋友?!拔母铩钡臅r候,他翻閱日本詞典時被紅衛兵發現,結果招來一頓慘無人道的毒打,致使全身12處骨折。于小婭的爺爺一氣之下離開人世,在家里亂成一團糟的情況下,于小婭姊妹三個分赴陜北、內蒙古、黑龍江插隊,一家人從此天各一方。

插隊時,于小婭和一位知青有了戀情,并且有了一個孩子,孩子生下不久就送給了當地的一位鄉親。這位知青后來回了北京,于小婭則和當地的一位農民結婚。1980年,于小婭結束了12年的農民生活,成了縣食品公司的一名合同工,職業是喂豬。因為工作努力,她在1985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工作者,199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令人刮目相看。而那個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發生的那段戀情,成了于小婭難以舍棄的一段往事,當年生下的那個孩子如今已有了自己的家室,而且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兩人偶爾會在路上遇到,但都顯得很生分,沒有過多的話語。

于小婭的煙癮很大,幾乎每天要吸一包,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候開始吸煙的,反正是因為無聊。在當地,北京知青是一個另類,他們一直試圖融入當地人的圈子,但似乎都是枉然。退休后的于小婭更加感覺到無聊,這種無聊讓她的煙癮一天比一天大。

同樣感覺到無聊的還有留守在黃陵縣的李振遠。李振遠的父親是“文革”前的一名高級干部,因為這一個背景,李振遠插隊時被分配到黃陵縣最為貧困的一個村子。不過李振遠認為,他并沒有吃多少苦。因為他會攝影,下鄉時他就帶著一部蔡司120相機,這讓當地的領導很器重他。李振遠如今在黃陵縣外辦工作,主要負責一些重要領導到黃帝陵參觀時的拍照工作。李振遠很少和當地的留守知青來往,這讓他的生活圈子更小。李振遠說他隨時都可以回北京,他在北京的8個兄弟如今都是大官。而當地的留守知青說,李振遠說的都是吹牛,如果能回去的話誰不愿意回去。李振遠稱,他之所以不回去,是想用相機記錄這段還未完結的歷史。李振遠拍了好多照片,樓下堆放煤的一間棚子被他改作工作室,有很多人參觀后對他的照片并未作太多的贊揚,李振遠認為是他的照片太大氣,他們欣賞不了。

8.一位北京知青告訴他的女兒,你不要結婚

多年以來,33歲的付育華經常會做一個非常奇怪的夢。夢里,他只有三四歲的樣子,一個白凈的女人坐在炕沿,遞給他一包好吃的,然后緊緊地把他抱在懷里,女人的淚珠子不停地掉在他的臉上,很燙。這時候,會有一個陜北口音的女人說,“你要走了,給娃多說幾句話?!?/p>

付育華是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的一位農民。他清楚地記得夢里的事情發生在冬天,透過窗欞可以看見漫天飛舞的雪花。他曾十分好奇地給父母講過這個夢,父母說,夢見女人是該給你娶媳婦了。2002年國慶節,付育華與當地的一位女子結婚。第二天,他的父母第一次主動向他說起那個夢,“你說過的那個夢是真的,那個白凈的女人是你的親生母親?!?/p>

1973年,剛剛出生兩個月的付育華被送給了延川縣的一個農民家庭。那時,他的親生父母沒有結婚,他們的身份是北京知青。三年后的1976年,在這個中國歷史永遠也無法淡忘的年代,付育華的親生父母結束了八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生活,回到了北京。

付育華的養父母告訴他身世的同時,曾十分大度地對他說,他可以到北京尋找親生父母。付育華思考了許久之后,終于放棄了這個念頭。他明白,養父母在內心里是不情愿讓他離開的,他也不愿望離開他的養父母。付育華不愿去北京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回北京后是否結婚了,如果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他的出現只會給他們惹來尷尬和更多的麻煩。

從至今依然留守在延安市的部分北京知青那里,付育華了解到親生父母當年的一些事情。他的父親因為出身不好,插隊后經常被作為“火靶子”———“斗私批修”的對象。有一次,幾位一同插隊的知青嘴饞,慫恿他的父親偷來老百姓家里養的一只狗,殺了吃肉。等大家吃完了,又以此為由對其進行“斗私批修”。付育華的母親看不過眼,站出來說了幾句公道話。

1973年初,當地知青統一檢查身體時,付育華母親肚子里的一個秘密再也藏不住了。管理知青的干部找到她,輪流給她做工作,要她告付育華的父親強奸罪,而且允諾她可以提前調回北京。據稱,當時已經給付育華的父親定好了15年的刑期。但她始終堅稱那是她自愿的。

當年插隊的知青,多多少少都在感情上有一些糾葛,誰都不可否認,那是一個容易沖動的年齡。就像他們爭先恐后地搭上那列西去的火車一樣,蒼涼的黃土高原、單調孤寂的勞作,讓他們體內的荷爾蒙彌漫了整個軀體。在黃陵縣一個監獄工作的北京知青龔鳳海,曾親眼目睹他的好多戰友和鄉親因為男女作風問題鋃鐺入獄。在那個把破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和破壞軍婚相提并論的年代,和北京知青談對象無疑是一個“高壓線”,搞好了可以成家立業、繁衍續種,搞不好就會被批斗、進監獄。若干年后,當龔鳳??粗鴿M街的按摩院、洗頭房時,他心中的那份失落和郁悶旁人無法理喻,貼滿了美女畫的單身宿舍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非議,也讓他繼續堅守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烏托邦。

在宜川縣工作的袁京紅和付育華同歲,他們有著類似的經歷,不同的是,袁京紅的父母在生下她之前已經結婚,已經得到了法律上的認可,這讓她不必擔當私生子的惡名。如今,當精子庫、試管嬰兒、代孕媽媽這些超越婚姻和感情的詞語充斥這個社會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審視私生子這個詞語和背后的那段歷史?在延安的許多角落,還有很多當年北京知青遺落的種子,如今已逾而立之年的他們,在這片依然荒涼的黃土地上,默默地繼續著自己的生活。

袁京紅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在上小學以前,袁京紅一直把自己的奶奶叫媽媽。該上學時,奶奶讓她改了口,她并不清楚這其中的秘密。直到有一天,袁京紅和同學吵起架來,同學說她沒有媽媽。她哭著跑回去問奶奶,“我為什么沒有媽媽?”奶奶告訴她,她的媽媽在她只有八個月大的時候去了北京。

“那時候,我就開始恨我的媽媽,她怎么不管我,為什么非要走?”袁京紅說。為此,她自作主張,改掉了媽媽給她起的“京紅”這個名字。幾乎世界上每一個語言學者,都不得不佩服中國漢字的玄妙和深邃,袁京紅碰到過好多和她同名的人,她驚奇地發現,他們的年齡、經歷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喜歡琢磨歷史的袁京紅始終覺得,其實歷史不會消失,它會悄悄地藏起來,藏在每一個角落,甚至會藏在虛無的夢境中或者流動的空氣里。

袁京紅的母親是當年插隊宜川縣的一名北京知青。在和當地的一位農民結婚生下袁京紅不久后,她得到了一個返城的指標。她曾經也期望自己回京后再將丈夫的戶口遷到北京,但她回京后發現,那簡直比登天還難。北京的工作安置好之后,袁京紅的母親回到宜川縣,辦理了離婚手續。

1995年,正在延安一所中專學校讀書的袁京紅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的信,寫信的人告訴她,他是她的外公。袁京紅至今還記得,那是一封掛號信,信封背面,貼滿了面值八分錢的長城郵票。那封信很短,在信里,外公告訴她,她的母親在回京一年后就精神失常。

1996年7月,袁京紅中專畢業,她告訴父親,她想去找她的母親。那時候延安至北京還沒有直達的火車,父親借錢買了一張從延安至北京的飛機票。臨走前,奶奶拉著袁京紅的手問,你還會不會回來?袁京紅肯定地說,她會回來的,在袁京紅的心目中,她真正的母親就是她的奶奶。

從舷窗上看陜北,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心情,土黃色的山丘之上,或者是繞著一圈一圈的田地,從高處看,就像紋理密布的手指,或者是大片大片的坡地,像補丁。有一個笑話,說是一位農民到北京看自己的兒子,北京人總是看不起他,總有人像審視小偷一樣問他是干什么的。后來當有人問他是干什么的時,他理直氣壯地回答:修地球的。從飛機上看陜北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這種豪邁,都會從內心佩服人類的偉大和頑強。當年插隊陜北的北京知青,絕大多數都做過修地球的工作,扛著镢頭,拉著木制的兩輪架子車,開荒造田、劈山修路。若干年后,因為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陜北又成了退耕還林的重要區域,當年開墾的荒山又長滿了蒿草。人類的發展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輪回。

那是袁京紅第一次坐飛機,延安和北京,僅僅從飛機上俯視,就能看出這兩個地方的差異。中國這個最貧苦最荒涼的地方,和這個最繁華最現代的地方,因為那段歷史被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袁京紅來到北京,見到神情呆滯的母親,她問母親,“你認不認識我?”母親竟然用陜北話回答她:“你就是我陜北的女子?!蓖夤嬖V袁京紅,她的母親回到北京后,工作不是很順暢,另外,自己的孩子又被丟在了陜北,讓她心理負擔很重,最終導致精神失常。袁京紅在北京住了兩個星期,臨近回陜北時,在火車站,年邁的外公再一次問她,“你覺得北京好還是陜北好?”袁京紅說還是我們那兒好。外公非常失望?;氐揭舜ê?,她聽奶奶說,她去了北京后,她的父親三天沒有睡覺。但在她回去后,父親從來沒有問過她母親的事情。

兩年后,袁京紅帶著男朋友再次去了北京,她馬上就要結婚了,她想讓母親看一看女婿,那位憨厚善良的陜北小伙子。沒想到的是,母親告訴她,“你不要結婚!”

那次從北京回來后,袁京紅曾給外公寫過一封信,但沒有回音,雙方從此沒有書信往來。母親曾給她留下家里的一個電話,但她不敢打,因為聽外公說,只要母親一聽別人提起她,就會離家出走。袁京紅曾撥通過一次電話,她聽到母親接電話的聲音,她一句話也沒敢說,就掛了電話。

如今,33歲的袁京紅已經是一個七歲孩子的母親了,做了母親之后的袁京紅不再埋怨自己的母親了。袁京紅的兒子經常纏著她,讓她講一下她小時候的故事。她告訴兒子,等你懂事了媽媽再告訴你。不過,她覺得現在兒子已經很懂事了,有一次他們夫妻兩個吵架,兒子對她說,你千萬不要像電視上的那樣,一吵架就離家出走。她告訴兒子,媽媽永遠也不會離開你。做了母親的袁京紅還有一個心愿,她想帶著兒子去趟北京,她想告訴母親,她結婚了,而且生活得非常幸福,她希望能借此打開母親那個心結。

9.從北京到延安,路途是多么遙遠

現任宜川縣委書記的姚靖江小時候就接觸過許多的知青,和知青一起,他們學會了刷牙,知道了什么是罐頭和電影,接受了許多新的觀念和思想。姚靖江曾擔任過共青團延安市委副書記,任職期間,組織策劃過北京知青回延安、北京知青子女和延安兒童手拉手、召開北京知青支持延安希望工程座談會等多項活動。姚靖江稱,當代史上對延安影響最大的兩件事,一個是毛主席到延安,另一個就是北京知青插隊延安,這些外來文明和先進的生產力,對延安的影響巨大而又深遠。

不過,姚靖江也不得不承認,那代人的歷史已經在漸行漸遠。一個讓姚靖江記憶深刻的事情是,在幾年前組織的一次北京知青回延安活動中,一位北京知青帶來了自己的孩子,他想讓孩子感受一下當年那個艱苦的歲月。在下車去看當年的知青窯洞時,孩子怎么也不愿意去,一邊玩著電子游戲一邊說,那個破窯洞有什么好看的?絕大多數知青二代目前已臨近或者過了而立之年,面對新的就業和生活壓力,他們已經很難理喻和承接父輩們的苦衷與精神。在采訪一位留守知青時,他的孩子就質問,你采訪這事對我們有什么好處?采訪者和被采訪者都因此異常尷尬。

北京知青于淑敏的孩子也難以理解,他的母親為什么會再次回到那個讓她傷透了心奪去了她整個青春的地方?于淑敏在1978年從延安調回北京工作,1996年退休,到了2002年10月,已經50多歲的于淑敏不顧孩子的勸阻,只身來到延安,在延安街頭開了一家“北京娃餃子館”。對于重回延安的原因,于淑敏認為是“被情感所牽引”,她將此稱為“二次插隊”。

餃子館只有十幾個平方米,墻壁上貼滿了當年插隊時的照片,正中間是她上中學軍訓時的一張黑白照片,穿著軍裝,梳著兩根長長的辮子。這張40多年前的照片,讓于淑敏感覺那僅僅就是昨天。當地的人經常會慕名前來餃子館,來了就會和于淑敏聊過去的歲月,這讓于淑敏感到充實和自在。于淑敏經常去她插隊的地方轉轉,每次去都要給當年插隊時的鄰居留點錢。當年,這位鄰居曾在她最為困難的時候送過她一個用糠做的饃饃。這位鄰居進城時也會去看她,會給她提一些土雞蛋或者洋芋。這讓于淑敏覺得,延安其實就是她的故鄉。

其實幾乎所有的北京知青都有同樣對故鄉的感情糾葛。留守陜北的,他們想盡千方百計希望回到生養了他們的北京;而回了北京的,惆悵和酸楚仍然無法棄離,離開陜北,依然是他們又一次背井離鄉?!捌鋵?,所有的故鄉原本不都是異鄉嗎?所謂故鄉,不過是我們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腳的最后驛站……”臺灣作家楊明或許可以讓我們對故鄉的情愫有所釋然。

插隊宜川縣的北京知青張革在多次往返北京和宜川之后,終于把自己永遠地留在了宜川,留在了這個倚靠黃河的西部小縣城。1975年,在宜川縣插隊的張革招工到西安的一個企業工作,但僅僅一年后,張革就寫信給當年插隊所在的生產隊隊長,說他在西安工作不適應,想繼續回到村里。在張革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幾級政府部門批準后,張革又回到了他插隊的宜川縣壽豐公社后義溝村,當了村支部副書記。

回到村里的張革,不要一分錢的報酬,一心帶領當地的群眾脫貧致富。已經61歲的后義溝村黨支部書記郭炳元清楚地記得,是張革帶著大家建起一座150千瓦的水電站,讓后義溝村用上了電燈;張革親自栽培的2000多畝核桃樹和400多畝蘋果樹讓后義溝村逐漸富了起來;張革帶領大家修的數十公里路現在已成了通往縣城的主要道路。

村民們從內心里也惦記著他們的恩人,他們發現張革愛吃肉,便打發孩子們到田地里給他套野兔,或者下河抓魚鱉。過年的時候,有人會專門給張革居住的窯門上貼上他們自己擬的對聯,上聯是“看燈看電視看錄像莫忘知青”,下聯是“吃泉水吃蘋果吃核桃惦念知青”,橫聯是“張革京城佳節愉快”。

1987年,張革回到了北京,他告訴鄉親們,他回北京是為了掙大錢,為了給村里辦更多的事。村民們知道,張革不會騙他們的,他們把窯洞依然給張革留著,會有專人負責打掃,以便張革回來時馬上就能住進去。1994年夏天,在北京開辦公司的張革終于又一次回到了后義溝村,他帶來了當年好多一同插隊的知青。他們告訴村民,他們準備籌資近百萬元,給村里修建一所現代化的小學。

而不久后,村民們得到消息,張革因為腦溢血在北京突然離開人世,年僅48歲。張革在彌留之際,告訴他的妻子,他前前后后在后義溝村生活了13年,如果生產隊同意,希望把他安葬在后義溝村。后義溝村沒有理由不同意這個請求。那是一個讓無數人心碎的場景,當張革的妻子抱著骨灰盒來到后義溝村的時候,全村老少跑到十幾公里之外的溝口迎接,有村民賣了家里的口糧給張革送去了花圈,送葬的隊伍從山頂一直排到山溝。村民們把張革安葬到了后義溝最高的一塊蘋果地,從那里,可以看見整個后義溝村。

村民們在村口為張革立了一塊石碑,碑上一條一條地寫著張革為后義溝村做的事情。每年清明的時候,村里的學校都會組織學生為張革掃墓。而當年那個負責照看張革舊居的老頭,因為年邁已經有些神志不清,他經常會一個人跑到張革住過的窯洞,把炕上的灰塵打掃干凈,他說張革說不定什么時候還會回來的。

張革去世后,和張革在一個公社插隊的北京知青趙純慧的病情更加嚴重。趙純慧神經失常多年,犯病的時候,兩眼無光,只有當別人談到北京或者張革的時候,她呆滯的眼睛里才會透出些許興奮。

趙純慧生于1949年,北京99中學1968屆初中畢業?!拔母铩遍_始不久后,她的父親因“反革命”罪行被抓進監獄,母親因此發瘋。1968年底,在街道干部和學校領導的再三動員下,趙純慧以“反革命分子”子女的身份來到延安市宜川縣壽豐公社插隊落戶。

插隊第一年的春節,大部分知青都回北京探親了,但趙純慧沒有路費,回不去。家人給她寄來30塊錢,讓在當地過年。趙純慧舍不得花,把錢藏在席子底下。有一天,這僅有的30塊錢突然不見了。趙純慧步行近百里到縣上給管理知青的干部反映了情況,但還是沒有找到。這件事發生后不久,趙純慧就神經失常。

為了照顧趙純慧的生活,在幾級黨委的批準下,趙純慧被組織安排嫁給了當地的殘疾農民李根管。李根管大趙純慧很多,是一名以放羊為生的老光棍。1986年,按照有關政策,李根管被安排到鄉政府種菜,由一位放羊娃轉為正式職工。能吃上皇糧,是李根管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事,而且還娶了一位北京人做老婆,這讓他幾乎不敢相信。在當地,很流行尋知青當婆姨,有個順口溜就是“紙煙不好是大前門!老婆不好是北京人”。

趙純慧結婚后,生了三男一女四個孩子,生活進入了極其艱難的狀態。后來,長期關注知青生活的著名紀實攝影師黑明對留守知青趙純慧的生活進行了報道,引起社會關注,使其得到一些資助。據一些至今還留守在宜川縣的北京知青介紹,趙純慧的父親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批工程師,趙純慧小時候曾受過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她的婚姻,讓所有的知青唏噓不已。

令人唏噓不已的又何止這些呢?

不論是養著鸚鵡的張觀湘還是把看家狗當寵物養的張彥門,他們所努力保持的北京人的體面其實已經蕩然無存;于廣云無比眷戀的知青窯,終究有一天會轟然坍塌,塵埃落定的那一刻,于廣云該用什么樣的心情和方式來祭祀;那些當年知青們留下的后代,他們如何在兩個差異巨大的城市之間找到平衡和歸宿;而龔鳳海再三說他們這一代人的歷史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反映出的恰恰是他內心的惶恐和失落。這是一段什么樣的歷史,讓他們懼怕而又無法舍棄。

對于精神失常的趙純慧來說,生活依然停留在插隊的年代,她會找隊長要工分,她不知道當年的公社已經稱為鎮,她會在川流不息、波濤洶涌的黃河邊上,唱那首唱了40年的歌,“從北京到延安/路途是多么遙遠/告別了父母/離開了城市/我插隊到延安/那天夜晚我夢見/媽媽來到我的床前/輕輕撫摸著我的小臉/淚水灑在我的胸前……”

作者簡介:

孫春龍,男,1976年生,2001年出版長篇報告文學《以公民的名義》,另發表《金三角毒梟禁毒》《普洱茶神話》《揭開新疆兵團神秘面紗》等逾百篇紀實報道,現任《瞭望東方周刊》主筆。

責任編輯 楊曉升

猜你喜歡
插隊知青陜北
明清之際陜北民間信仰與自然災害調查研究
賣 萌
插隊黨
陜北民歌的地方風格與藝術特征
《陜北老人》
插隊
把根留住
插隊
知青博物館:激情燃燒的歲月
李姐和她的湖南知青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