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癡”李福昌

2007-08-10 02:59蕭孟梁
商界·時尚 2007年7期
關鍵詞:紙筒銅鏡火花

蕭孟梁

一部火文化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史?;?,是人類一切發現中的最偉大的發現;關于火文化的收藏,總能激起每一個人心中關于人類文明傳承的心弦。

北京人李福昌,則是一個地道的火文化傳承者。

玩家檔案李福昌:

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高級工程師,北京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英國皇家火花協會會員、亞洲火花學會永久會員。

世上的收藏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其中收藏與火有關器物的人國內外不在少數,但一般都各有側重點,雖不乏珍品,但在種類上卻往往較為單一。若說起對火文化有深入研究且集大成者,放眼寰宇,則鳳毛麟角……而李福昌則可算是其中之一。

李福昌的“火柴博物館”并不是很大,藏于斗室之中,卻囊括了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的各種與火相關的器物,火花、火柴、早期取火工具、火柴器皿、火柴飾品、打火機等十大類。其物件之多,品種之全,年代之久,藏品之稀,造型之奇令人嘆為觀止。

緣起美術,情始火花

李福昌并非收藏世家,他從小喜歡美術,曾師從國畫大師黃賓虹先生的親傳弟子孫國干。為尋更多的臨摹素材,他開始大量收藏各種器具的圖片、商標,賀卡、郵票等,而這其中,就包括火花。

李福昌無意中闖入了收藏的殿堂。

隨著火花越積越多,他逐漸發現,貼有火花的完整火柴盒比起單一的小紙片更具美感,更生動有趣,不知不覺,他對火柴實物背后的故事及歷史有了濃厚興趣。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他又發現在火柴問世之前,歷史上還出現過諸多奇特的取火工具,譬如火石、陽燧、火鐮、火鏡等,而這些物件所蘊藏的豐富內涵又勝過火柴一籌,于是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沉迷其中,年歲日久,相關藏品日臻完善,遂成“火癡”。

慧眼識珠,火紙長筒

李福昌在收集藏品中曾遇到過不少困難,譬如對生僻的藏品不知其功用和歷史?!澳悄袥]有因此而錯失一些珍品呢?”“沒有,應該沒有?!崩罡2⑽⒁恍?,“我相信自己的眼光。雖然有些東西我在購買時還暫時不清楚它的功用,但憑借我多年對火文化的研究,只要是我斷定跟火有關的東西,我就都會買下來,然后找機會慢慢研究?!?/p>

李福昌是個坐言起行的人。對于藏品背后的故事或功用,常?!安贿_目的,誓不罷休”地鉆研。譬如他心愛的藏品之一銅質人物刻花火紙筒(一對),結構雖通體光亮,精巧別致,于舊貨市場初見時,連賣主也只略知可能與火有關,但究竟為何物,有什么作用,則未可知。李福昌將其買下之后,查閱手頭所有資料,問遍身邊所有朋友,但依舊沒有答案……此后李福昌生病住院,沒想到,一位同房老病友對此略有了解,這才解開了火紙筒之謎:此物屬河北南宮地域的東西,當地人稱之為“火紙筒”,是將引燃的火紙卷插入一段封死另一端開口的銅管內來保留火種的,是當地早些年較為普遍使用的一種引火工具。之后,他又得知四川、山東等地從前也有類似的用具,不過四川是用竹子管代替銅管,而山東是高粱桿芯代替火紙卷,當地人稱火紙筒為媒子筒。

鎮館之寶,古物陽燧

在李福昌系列藏品中,最為珍貴特別的,則非古陽燧莫屬。對于這塊“鎮館之寶”, 李福昌看的比自己身家性命還要重要。故而若有客人來訪,隔著玻璃窗用眼欣賞即可,斷不可用手觸摸。李福昌自己都要先帶上干凈的棉質手套,方可將其小心翼翼取出。之所以如此寶貝,一來確實是價值連城,二來亦是得來不易,費盡周折。

古書《周禮·秋官》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苯浉鞣綄<叶嗄暄芯孔C實,“夫燧”即“陽燧”,是西周時期發明的專門利用陽光取火的工具。陽燧形似銅鏡,但一般銅鏡鏡身為凸面,而陽燧是凹面反射鏡,經測定其鏡面呈處處曲率半徑都相等的球狀弧形,使用時,將陽光聚成一點而引火,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偉大的發明,是人類利用太陽能取火的最早的文物之一。由于其產量稀少,流傳于世的則更少,到目前為止,官方出土的文物中,也僅兩面而已。

李福昌的“鎮館之寶”得來頗為不易。他的足跡曾遍及大江南北,只要有銅鏡出現的地方,他都會進行幾近地毯式搜尋。由于陽燧和銅鏡的正面圖案及花紋極為相似,而出售銅鏡的人總喜歡將有圖案的正面朝上,所以想要證實所見之物是否是陽燧,就必須將其一一翻過來檢查。就這樣,李福昌找了十年,那個“翻面”的動作也翻了十年,被他翻看的銅鏡數以萬計,但陽燧的影兒卻始終未見……

一年國慶節,李福昌來到某舊貨市場,站在一堆銅鏡前,又開始了那簡單而又枯燥的“翻面”動作。他將一塊銅鏡翻過來看完之后習慣性地放回原處之時,大腦突然一片空白——他急忙把剛看過的那塊“銅鏡”再次拿起翻過面來仔細觀察,發現竟是凹面鏡,經多位青銅器專家鑒定,證實此物正是他一直求而不得的陽燧。

藏品有價,情誼無價

對于藏品來源,李福昌感嘆自己這個“火柴博物館”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規模,皆因“眾人拾柴火焰高”。除了自己在國內外四處搜集之外,還多虧許多熱心的朋友幫忙,不僅經常有人主動幫著代淘,更有好心人慷慨相贈。

一次,李福昌去江蘇省昆山一個小鎮旅游,他四處打聽當地有無火捻或火柴支架等。一群正在聊天的老人將其團團圍住,七嘴八舌非常熱心地向他介紹他們記憶中的火捻,令李福昌受益非淺。后來其中一位老人跑回家去,拿了一個山水漆器火柴回來,說是爺爺曾用的東西,然后二話不說,便送與了李福昌。多年以后,回想此事,李福昌依舊感動不已,直言要多謝那位不知名的老人割愛。

好心人中除了素昧平生的路人,亦有遠在天邊的國際友人。

多年以前,李福昌的芬蘭好友同時也是國際級大收藏家尤卡先生攜妻女來京游玩,其當時九歲的女兒蘇姍娜知道李福昌喜歡收藏火柴,便特意從芬蘭千里迢迢地給他帶來了一個很漂亮的房子型火柴做見面禮。此火柴紅頂黃墻,門窗可見,結構十分新穎獨特。以李福昌行家的眼光來看,即便是歐洲市場,此類火柴也很難見到。

癡人癡事,古道熱腸

這些年來,李福昌只要一聽見“火”字就來勁。每次外出旅游,別人是游山玩水,觀賞名勝古跡,而他卻一門心思地去尋找與火有關東西。發現喜歡的藏品自是買下不說,還走街串巷拜訪當地老人,了解諸如火塘、火塔、火架、社火等風俗或傳說的由來及背景。即便是道聽途說的一些見聞,只要與火有關,他也會定要去一探究竟,弄個明白。

十幾年前,在一次出差途中,李福昌聽到旁邊兩個年輕人在抬杠夸耀自己家鄉好,此事與他無關,他也本無心多理,但他無意中聽見其中一人說自己家鄉有三十多米的火神臺,春節時會有成千上萬的人朝會時,他便來了精神!問明那人的家鄉原來是河南商丘后,出差路過河南時,竟不惜夜訪火神臺!雖然因天色昏暗,他只看了個大概,沒有獲得什么資料,但卻意外得知附近有一個更偉大的燧人氏陵(注:燧人氏是二萬八千年到一萬年前在商丘發明鉆木取火的重要人物)。他去看過之后,深有感觸,故而他還很熱心地向當地政府建議以火文化故鄉商丘為依托成立“中國火文化研究會”。

薪火相傳 其樂無窮

為了這個“火柴博物館”, 李福昌已經耗盡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但他非但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其樂無窮?!拔也怀闊?、不喝酒,就是喜歡‘火!” 李福昌直言收藏與研究“火”文化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愛好與樂趣,為了愛好與樂趣而努力,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對于“民間收藏的最好歸宿”這一問題,李福昌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民間收藏的最好歸宿是建立民間博物館,這樣可以系統完整地將收藏家畢生的成果保存下來?!倍鴮τ谧约喊倌曛蟆盎鸩癫┪镳^”的將來,李福昌亦已早有打算。民間博物館必須提前有計劃的培養接班人,這樣才能將民間收藏家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崩罡2灾忚?。

猜你喜歡
紙筒銅鏡火花
持久的火花
新鄉市博物館藏銅鏡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建平博物館藏遼宋銅鏡簡述
結實的紙筒
事業火花事這樣被閑聊出未來的
遼宋金銅鏡辨識舉例
再見了,我的愛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