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支的生命

2008-01-08 09:38幸知之
安徽文學·增刊 2008年2期
關鍵詞:床墊勞模白領

幸知之(加拿大)

大多數中國人對“勞?!边@個詞并不陌生。一提起勞模,人們便會聯想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老勞模那種默默無聞的“老黃?!本?。當時全國涌現出了王進喜、郭鳳蓮、時傳祥等一大批無私奉獻,以體力勞動者為主的老勞模。時移勢易,到了21世紀,勞模頭上的光環逐漸褪色,卻與時俱進地出現了“過勞?!?。

何謂“過勞?!?/p>

“過勞?!笔亲罱鼊倓偭餍械慕跽{侃的新名詞兒,意思是過度勞累的模范。這些人以犧牲節假日和個人休息時間為代價,拼命工作。他們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基本上沒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依賴咖啡、香煙、濃茶和可樂來保持頭腦清醒。

他們的工作強度,往往超過正常的敬業標準,甚至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勞模,因此被戲稱為過勞模。他們和美國所謂的三超族(超負荷工作、超重、超量咖啡因攝入)非常相似,但又有所

不同。

短短兩三年間,過勞模大軍,已經迅速膨脹,勢頭驚人。根據北京師范大學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四大城市的調查,已經有七成白領成為過勞模。

白領中流行的“四個保證”,形象地描繪出了這種沒有休息日和休閑時間的工作方式,“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中午保證不回家;晚上回家不保證”。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制,竟成了“朝九晚‘無”。

國內一家門戶網站,曾就白領加班現象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在近7,000名被調查者中,64%經常加班,27%偶爾加班。每次加班時間超過兩小時的,多達78%。而加班能獲得超時補貼的,僅占17%。

韓德人力資源公司最新調查顯示,盡管《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但上海目前有42%的員工,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而上海社會科學院公布的“上海市員工工作倦怠現狀調查”亦顯示,40%的員工對工作表示倦怠。

調查還表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出現焦慮、失眠、記憶力衰退等癥狀。他們雖然待遇較為豐厚,卻因加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身體嚴重透支。有些人疾病纏身,但得不到及時醫治。用他們自己的話說,40歲前以命搏錢,40歲后以錢買命。

究竟與探源

毫無疑問,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是導致過勞模的重要原因。激烈的職場競爭,迫使人們絲毫不敢懈怠,精神高度緊張。很多白領在職業規劃時,不切實際地為自己設定了過高的目標,同時,龐大的就業人群,使得他們或被迫或自愿地不斷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因為,如果你不愿犧牲休息時間把工作做好,老板就可能另請別人;你不自愿加班,一些自愿加班的人就會很快超越你;你不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老板可能會讓你失去飯碗。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71.7%的人認為,和10年前相比,現在就業更難了。而對于未來10年的就業形勢,51%的人認為會越來越差。

這樣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僅影響著尚未就業的人們,同時也給已經就業的人造成無形的壓力,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就會遭到解雇。

于是,《勞動法》明文規定的八小時工作制,對于都市白領來說成了奢望。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加班加點熬通宵、犧牲節假日和雙休日,成了常態。最為典型的,當屬國內著名的華為公司提倡的“床墊文化”。這個公司為每個開發人員配備了一張床墊。午休時,席地而臥;加班晚了不回家,就在床墊上過夜。累了睡,醒了爬起來接著干。床墊文化竟成了華為引以自豪的企業精神

的象征。

一位華為員工說,從進入公司第一天起,每個人就必須努力把自己的智力和體力發揮到最大值。在不少部門里,加班是個人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在華為,不懂得鞠躬盡瘁,就無法出人頭地。

“企業文化就是鼓勵加班,因為華為必須盡量縮短工程周期,才能與國際巨頭競爭?!边@樣的企業文化,自然成了孕育過勞模的溫床。而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勞動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可怕“過勞死”

過勞模的一個可怕后果,便是“過勞死”。過勞死現象源自日本,指的是因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高、心理壓力過大、長期處在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而導致猝死。1994年,日本對過勞死開始了法律干預。

經濟的發展,城市節奏的加快,使得當代中國人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工作時間越來越長,過勞死也呈急劇增加趨勢。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迫使許多人不得不在本已疲憊的情況下,仍然做著超負荷的工作,乃至發展為過勞死。有司機倒在方向盤上;企業主倒在健身房里;女主播倒在演播室中。更有一重點高校,在短短幾個月中,發生了三名中青年教師猝死的事件。

據估計,每年過勞死的人數,多達60萬。與此同時,無數的白領正義無反顧、源源不斷地加入過勞模大軍,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著健康和生命。

過勞死現象,在中國最多出現在中年知識精英當中,而且有迅速年輕化趨勢。據中國體改委專項調查,目前中國知識分子平均壽命僅為58歲,低于全國平均壽命10歲左右。上海社科院《社會科學報》公布了跟蹤近10年的“知識分子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北京知識分子壽命從10年前的58?59歲,降至53?54歲,比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北京市平均壽命75.85歲,低近20歲。

而在上海地區,1994年調查的科技人員平均死亡年齡為67歲,較全市職業人群早逝世3.26歲,其中15.6%發生在35-54歲的早逝年齡段。中青年知識分子的死亡率,大約超過老年知識分子的兩倍。

2006年春節前短短4天內,清華大學相繼有兩位年齡不到45歲的教師溘然辭世,接著就是中國社科院學者蕭亮中,猝死時年僅32歲。

2006年5月,25歲的華為員工胡新宇,因病毒性腦炎而死,引起了關于企業文化和生命價值的廣泛討論。在4月底住進醫院以前,胡新宇一直從事一個封閉研發的工作,經常在公司加班加點,打地鋪過夜。床墊文化曾經為華為創造了輝煌,但是,人們認為,無論面對怎樣的競爭壓力,任何企業文化都不應失去對生命的尊重,更不能戕害生命。

2007年4月18日,年僅34歲的原曉娟死在了病床上。她生前曾任《時尚》雜志社《美食與美酒》雜志的編輯部主任。她的丈夫項立剛說:“我太太患上癌癥和她的工作是有關系的?!痹瓡跃晟皩⒆约旱牟〈踩沼?,發表在博客上,她把自己得病的原因總結為三點。第一,超常的工作強度和嚴重不足的睡眠;第二,飲食不規律;第三,壓力和緊張。

生命的漠視

“過勞?!迸c“過勞死”,凸顯的是中國人整體對生命的漠視和對金錢的貪戀。從“我以青春賭明天”到“我以生命賭明天”,其動力無非是錢和利??墒清X是永遠也掙不完的,生命卻是有限的。如果為了錢而喪失了生命,到手的錢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法國詩人呂凱特說過:“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未善度?!边@實在可悲,由此我想起一個故事。

有一位農夫,早出晚歸,辛勤耕耘著土地,常常忙得連午飯也顧不上吃,總覺得時間不夠。每天太陽要下山的時候,他便感嘆一天的時間太短,常常自言自語,我得積蓄五谷,以備不時之需。

國王聽到了,很同情農夫,便對他說:“你工作很認真,對父母孝順,對子女有愛心,對鄰居和睦相助,所以我要賞賜你更多的土地,使你富足。今天,以這里為起點,你可以盡力去跑。等你繞一圈子回到原點時,我將把圈內的土地贈送給你?!?/p>

農夫聽后高興極了,撒腿便跑。當他跑了半個小時,往后看看,心想,這一圈夠大了,這塊土地所產的五谷足夠供我一生所用了!可是轉念一想,機會難得,應該為兒女再跑一段路,讓他們也有一份家產才是。

于是他又跑了一個鐘頭。他又渴又累、汗流浹背,往后看,離起點已經很遠了,應該返回了??墒沁@時他又想起了他的兄弟姐妹,于是又氣喘吁吁地跑了一段。這時他的胸口開始有點發悶,頭也有點暈。于是他又想,唉!我畢竟年紀大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了,那我老了以后怎么辦呢?也許我應該再咬咬牙多跑一點路,以備養老之需。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農夫體力不支倒地,很快就死去了,終于沒有把那個圓圈合上。當然,他連一分土地也沒有得到。

故事的寓意很明顯,應該珍惜生命,不應為了錢財而喪失生命。有一句話說得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

為什么工作?

工作原本是上天賜給人的祝福。人可以享受工作的快樂,在工作中得到滿足。但是當人犯罪后,上天宣布“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從此,工作對人來說不再是一種享受,工作的性質也成了出賣時間換取金錢,也就是以生命為代價換取金錢,因為生命的長度是以時間來衡量的。

但是,人如果能恢復與上天的正常關系,那這個古時的詛咒就被破除了。那時對人們來說,工作的目的,不是完全為了自己生活、生存、自我實現,而是服侍人、服侍上天。簡言之,工作就是運用上天所賜的能力,不僅滿足自己,更要服侍別人、造福社會,并且榮耀上天。

那時人們也將不再為明天憂慮,就如那句話所說的:“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么,喝什么;為身體憂慮,穿什么,生命不勝于飲食嗎?身體不勝于衣裳嗎?”“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p>

這是上天給一切信靠他的人的寶貴應許。他知道我們的一切所需,他看顧天空的飛鳥,野地里的百合花,他豈會不看顧信靠他的人嗎?

猜你喜歡
床墊勞模白領
勞模沒來
禮贊勞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華
選用床墊有學問
為勞?!癝PA”
睡不著
一線城市白領青年怎么住
跟蹤導練(四)6
小白領的搞笑生活
實用白領
排排坐,數勞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