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龍源絕之謎

2008-01-08 09:38
安徽文學·增刊 2008年2期
關鍵詞:哺乳動物恐龍物種

微 言(美國)

最近,瑞士聯邦理工大學華裔地質學家許靖華教授在他的新著《大滅絕》中,綜合了近十余年來各國學者的最新研究成就,和他本人的科研成果,對恐龍滅絕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相當明確的解釋。

恐龍是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兩個地質年代中占絕對優勢的生物,但在中生代之末和新生代之初的間期卻突然滅絕,為什么?按照進化論的說法,是因為它們在生存競爭中,被新生的、適應能力比它們更強的哺乳動物所戰敗,作為劣者的一方被消滅了。這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

最好例證。

但這一論點卻在幾方面遭到質疑。(一)如果恐龍是被哺乳動物戰敗而消失的,那就應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緩慢連續的過程。但地質記錄卻顯示,恐龍族是在極短的時期內突然消失的。(二)如果恐龍是被哺乳動物消滅的,那就應當是先有哺乳動物的大發展,然后有恐龍的大滅絕。然而地質記錄卻適得其反,乃是恐龍先自滅絕,而后到新生代第三紀之后,才有哺乳動物的大發展。與恐龍同時期的哺乳動物既少又小,根本不可能和那些龐然大物爭短長,更不可能將當時所有物種的四分之三和恐龍一起予以消滅。(三)如果恐龍是因對環境適應不良而滅絕,那么在其存在末期就應呈現適應不良的缺陷及衰敗跡象。然而恐龍族直到其生存的最后階段都適應良好,毫無衰敗征兆。

為了揭開恐龍滅絕之謎,學者們采用了地質物理、地質化學、古生物學及古地磁學等各種方法,更使用中子沖擊技術啟動有關的元素,再用高靈敏度質譜儀測定各地層內鉑族元素,特別是銥元素的含量。鉑族元素比重較大,且有親鐵特性,故在地球形成早期尚呈熔融狀態時,就已大部分沉降于地球深部的鐵鎳核心處,因而在地殼表層含量甚少,銥含量只有0.3PPM(PPM意為百萬分之一),是為銥元素的地表“背景豐度”。但在彗星及隕石等天體內,則仍保持宇宙物質的一般豐度,故,較地表背景豐度高得多。如果某一地層內銥含量普遍顯著地高于背景豐度,則可斷定在該地層形成時,曾有地外天體光臨。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層界面,銥的含量相當于背景豐度的30?200倍。由此可確定,當時曾有巨大無比的天體與地球相撞擊(大致推斷是一顆哈雷級的大彗星)。撞擊的實時后果與后續災變,導致恐龍及當時所有其他物種之75%同遭滅絕。這一推斷可使有關恐龍滅絕的種種現象得到圓滿的解釋。

恐龍滅絕并非地球生命史上的特例,只是較近的一次而已。如以同樣的方法去檢查其他各個不同地層的接口,都可發現類似的災變及某些物種的滅絕??梢娫谡麄€地質年代中,天外飛來的橫禍是屢見不鮮的事,參看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亦可旁證此說不謬。依此線索檢視各個地質年代物種的興衰歷史,可以發現一個通則,那就是在每次原有物種滅絕之后,隨之便有一些新的物種起而代之,快速發展去占有原來的空間,以后保持數百萬年穩定不變,直至在另一次災變中突然滅絕,依此循環不已。

既然物種的滅絕是由于天災橫禍,當然就與生存競爭無關,也無所謂優勝劣敗。強弱優劣同遭大難,幸存者未必為優,絕滅者未必為劣,存亡絕續,全視乎當時的機緣,如天體的大小、落地的地點與季節、撞擊的角度與速度等等。而且在地球生命史上,生物互助共存是通則,互斗而亡乃是特例。人類無情地自相殘殺,是人類特有的罪行,不是自然法則。生物賴以存在的正常狀態是互相依存,保存生態平衡。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是典型的“弱肉強食”,前者貌似優勝,但它們卻不能將食草動物趕盡殺絕,否則它們自己也將滅亡。人類的智慧對任何其他生物均占絕對優勢;人類現有的手段,足以將所有其他生物毀滅多次而綽有余裕。但人類卻不能任意妄為,因為人在毀滅其他生物的同時也將毀滅自己。沒有任何生物可以單獨存在,人類也不能例外。這樣,人們愈深究生命史的數據,就愈清楚地理解“生存競爭,適者生存”并非自然規律。

猜你喜歡
哺乳動物恐龍物種
麗水發現新物種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
回首2018,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恐龍笨笨
世界上的15個最不可思議的新物種
恐龍跑的快嗎?
恐龍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見,恐龍!
瘋狂的外來入侵物種
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