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老?!敝赂挥?/h1>
2008-02-03 10:24
走向世界 2008年27期
關鍵詞:扇貝對蝦養殖場

趙 艷

青島海銳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嶗山區東海灣對蝦養殖場總經理董中善,經常被別人親切地稱為“董老?!?。雖然經商多年,但跟海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董身上仍帶著漁民特有的樸實。尤其是在照看那些蝦苗時,年過半百的董中善就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仔細,測水溫、取樣本、撒飼料……繁瑣的工序一個都不能少。

說起這些年的經歷,董中善的話匣子就開了。海帶、對蝦、扇貝、魚……幾乎都被他養過了。打小生長在海邊的漁村,似乎也注定了董中善要靠海吃海的命運。連他結婚的當天,也是跟兩個弟弟下海釣了七八條魚在婚宴上撐的場面。

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身強力壯的董中善還只是嶗山縣沙子口公社南窯大隊的一名社員,那時候出一天海折合成人民幣也就一塊來錢,一年下來也只有百十塊錢,日子過得很苦。直到上世紀80年代養殖浪潮的出現,這種情況才有所改善。海帶,是董中善最早養殖的海產品。但真正讓他養出了名堂的還是對蝦。1982年,董中善被公社派去黃島水產養殖所學習,回來后在公社的養蝦小組負責全部的技術工作。掘池蓄水、灑藥清池,有了老董的技術,年底對蝦出池時畝產達到了三百斤,全部由國家收購,董中善一下子就為公社就立了大功,也為他后來承包蝦池埋下了伏筆。

1985年,包產到戶開始實施,董中善帶頭從公社包下了蝦池單干?!氨緛硪詾樽约河屑夹g還有經驗,養蝦應該是準賺不賠的事。哪想剛開始就碰到了臺風,大家都賠得血本無歸?!蹦谴未驌糁两褡尪猩朴洃洩q新。第二年,他跟伙計們又商量承包蝦池的事,最后大家咬緊牙關湊了五萬塊另起爐灶。終于老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當年就凈賺了16萬元,平均一人分了1萬多。董中善拿錢回家時,厚厚的一摞鈔票把從沒見過這么多錢的老伴都看愣了,董家一下子成了萬元戶!

發家致富的道路總有曲折,董中善也經歷過險象環生。1986年底公社收回蝦池后,他又辦起了對蝦餌料加工廠。生意紅火了幾年,卻在1989年蝦農的大范圍虧損下關了門?!安荒苜u餌料了,總得干點別的吧?!倍猩朴执蚱鹆损B扇貝的主意。幸運的是,當時的嶗山區政府給漁民提供了無息貸款,每畝海能貸3000元,讓董中善就有了啟動資金。憑借著養殖經驗和專業技術,他的扇貝田每年都大幅增加,再加上改革開放下市場經濟占了主體,國家收購不再是主要銷路,到了2002年,董中善的干貝產品賣到很多城市,他的資產終于超過了百萬,可謂苦盡甘來。

此時,錢對董中善來說已經不成問題,但養蝦,一直是他割舍不掉的心事。2002年,董中善重操舊業,投資120萬興建了東海灣對蝦養殖場。全部采用機械化養殖池,改養高產抗病的南美白對蝦。第一年出池就達到了畝產兩千斤,幾乎收回了前期的投資。如今,我們看到董總的公司及養殖場里,大片規整的蝦池上搭建了塑料大棚,可抵御12級臺風;池內供氧、投料全部機械化操作替代人工;而由專家認證,國內首創的608平方米太陽能升溫設施也讓原來的養殖一茬變兩茬,效益大幅增加。董中善總經理很自豪地告訴大家,在養殖、育苗、海水升溫方面,他的養殖場都經過了專家鑒定,目前均屬國內首創。不僅如此,董總的公司及養殖事業還從岸邊擴展到了海上,建起了1000畝的深海網箱養殖基地,主要養三文魚、鱸魚、黑頭魚、紅鰭東方豚等經濟魚種。

“喝水不忘打井人,我本人能有現在這個規模,要感激黨和政府啊?!倍猩普f,建廠時政府給了他不少補貼,后來每年還享受柴油補貼及深海養殖補貼,這使他的干勁更足了?!皣覠o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國家十五漁業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單位”、“2008奧帆賽食品供應基地”、“青島市科普示范基地”……這一排排響亮的牌子,是社會各界對董中善這位“科技耕海人”的肯定,也讓董總本人對漁業生產充滿了信心。董中善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將養殖業與休閑漁業結合起來,他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漁民們的日子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猜你喜歡
扇貝對蝦養殖場
養殖場管理技術要點
金鯧魚和南美對蝦混養能增收
扇貝的眼睛在哪里
扇貝的眼睛“排排站”
比利時:商業家禽養殖場爆發新城疫
蝦:蹦蹦跳跳的美味(三)
烤扇貝:貝殼反復利用,殼比肉還貴
可愛的對蝦
韓49處養殖場檢出“毒蛋” 當局下令一律回收銷毀
海水對蝦池塘養殖混養魚類生物防控對蝦病害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