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功能的二重性解析

2008-04-21 03:23張建軍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8年1期

張建軍

摘要:在傳統思維當中,人們從情感邏輯出發,只看到犯罪對社會的嚴重破壞,至于其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則完全被忽視。應當說,這是一種單向、片面的認識。事實上,犯罪的功能具有多重性:犯罪在對刑法所保護的法益造成侵害或威脅的同時,也在宏觀上伴生社會代謝、促進社會發展。這就要求人們重現審視和分析傳統思維定勢,全面理解和認識犯罪功能的多重性,避免絕對主義的犯罪功能觀。

關鍵詞:犯罪的侵害性;犯罪的促進功能;犯罪觀

中圖分類號:D924.1文獻標識碼:A

犯罪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它不僅侵犯被害人的權益、破壞社會秩序,而且違反人們基本的生活準則,危及人類的基本生存條件,就本質屬性而言,它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故此,當提及犯罪時,人們難免會受感情因素的影響,不自覺地將其視為一種絕對的惡和敵對行為,必欲將犯罪趕盡殺絕,其實,這種認識是一種站在國家立場上對犯罪所進行的定位。事實證明:“最常用的思維方式可能最有礙于社會現象的科學研究”。犯罪既然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根據;犯罪在危害社會的同時,也有其獨特的促進功能。遺憾的是在刑法學界,對犯罪功能的研究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所以,探討、論證犯罪的功能多樣性,并從中得出有益的啟示,不僅對刑事法律規范體系的完善,而且對現代刑事法治精神的塑造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犯罪對社會的破壞作用

犯罪是人類社會的痼疾,犯罪之于社會,猶如疾病之于人體,具有嚴重的危害性質。早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制定的十二銅表法曾明確規定:“犯罪乃是危害社會利益的行為?!鄙鐣钪?,犯罪不僅破壞社會安寧、侵害社會利益、侵犯他人利益、而且違背倫理道德、社會正義和理性,給法益造成嚴重損害和威脅,因此,犯罪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档抡J為:“犯罪的本質在于犯罪人為了實現個人的自由而實施侵害他人自由的行為。因此,犯罪是處于不道德的動機而實施的不道德行為”。黑格爾指出:“犯罪是對他人權利的一種侵害行為,是對權利的普遍性否定,換言之,也是對法律秩序的否定?!毙淌鹿诺鋵W派創始人貝卡里亞說:“衡量犯罪的真正標尺,即犯罪對社會的危害?!薄坝行┓缸镏苯拥貧鐣蛏鐣拇?;有些犯罪從生命、財產或名譽上侵犯公民的個人安全;還有一些犯罪則屬于同公共利益要求每個公民應做和不應做的事情相違背的行為?!毙淌聦嵶C學派的代表人物加羅法洛說:“犯罪一直是一種有害行為,但它同時又是一種傷害某種被某個聚居體共同承認的道德情感的行為?!痹谝粋€行為被公眾認為是犯罪前所必需的不道德因素是對道德的傷害,而這種傷害又絕對表現為對憐憫和正直這兩種基本利他情感的傷害……我們可以確切地把傷害以上兩種情感之一的行為稱為‘自然犯罪。此外,還有一些關于犯罪危害性的精辟論述:如德國刑法學家李斯特認為犯罪的本質在于“對社會共同利益的侵害”。法學家比斯特爾認為:一切國家的法律,應當以人民的社會安寧為唯一目的,因此,凡是反對和破壞這種安寧的行為應認為是犯罪。蒂鮑認為:犯罪不外是違背正義和理性的行為。史蒂夫認為“凡是從行為的有害傾向性觀點,被認為是反對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都是犯罪”。德國當代刑法學家馬烏拉克指出:“犯罪是從社會文化信念的觀點來看,無價值的,同所確定的整個社會相抵觸的行為?!?/p>

任何犯罪行為都會破壞社會秩序和社會關系,給社會造成這樣或那樣的損害。因此,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征。例如,美國每年由于犯罪給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為4000多億美元,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據美國《行列》雜志報道:這個國家“每19秒鐘就發生一起暴力犯罪,每24分鐘就有一人被殺,每6分鐘就有一名婦女被強奸?!庇磕暌蚍缸镌斐傻呢敭a損失700多億,每年用于同犯罪作斗爭的費用約200億美元。聯合國會員國中用于同犯罪作斗爭和預防犯罪的費用最少的會員國預算約占國民經濟收入的2%,最多的約占16%。我國僅1998年破獲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案件就達4.2萬起,涉案金額高達858.5億元??傊?,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對社會沒有危害,或者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輕微,就不可能構成犯罪,只有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達到嚴重程度,才可能構成犯罪。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對犯罪的本質屬性曾有過深刻、精辟的論述,他指出:“蔑視社會秩序最明顯最極端的表現就是犯罪?!庇纱丝梢?,最明顯最極端是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的標準,也就是說在質的規定性方面,犯罪不僅具有社會危害性,在量的規定性即程度上,社會危害性沒有達到相當的程度也不構成犯罪。我國《刑法》第13條,通過列舉犯罪所侵犯的客體,揭示了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的各個方面的表現。概括起來說,在我國犯罪對以下社會關系造成侵害或威脅:(1)危害國體、政體和國家安全;(2)危害社會公共安全;(3)破壞市場經濟秩序;(4)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5)侵犯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私有財產;(6)破壞社會秩序;(7)危害國防利益、軍事利益;(8)危害國家行政、司法秩序及公務活動的廉潔性。犯罪對社會的消極影響和破壞作用主要是通過對上述這些社會關系的侵害體現出來的。

二、犯罪的促進功能

如前所述,就本質而言,犯罪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然而,犯罪在對社會造成嚴重破壞的同時,也具有某種特殊的積極作用。對此,馬克思曾有過精辟的分析,他一方面肯定犯罪是“蔑視社會秩序最明顯最極端的表現形式?!绷硪环矫嬗种赋觯骸胺缸锂a生罪行。如果我們仔細考察一下最后這個生產部門(指犯罪)同整個社會的關系,那就可以擺脫許多偏見?!本唧w而言,犯罪作為整體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諸方面:

(一)犯罪之于政治

任何犯罪有其生成與存在的根據,當某一種(類)犯罪比較猖獗,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時,統治者為了維護其政治統治與經濟利益,必然會對引發犯罪的機理和造成犯罪的原因進行反省與思考,進而采取措施改革體制、完善制度以減少和預防該種(類)犯罪。在此意義上可以說,犯罪為統治者提供了發現社會問題和弊病,改進和鞏固統治的機會。而當一個社會或王朝走向沒落,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階層或集團已變得腐朽、反動,卻仍然為了維持既得特權與私利而不愿實行變革時,它就成了阻礙社會發展前進的嚴重障礙甚至是桎梏,此時,革命便在所難免。中外歷史發展的常規告訴人們這樣一個結論,革命是打爛反動政權,建立嶄新政權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對推動制度創新、文明進步、社會代謝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而革命在舊政權框架下無非是一種叛逆、顛覆國家政權的國事犯罪。例如正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才為資產主義的發展開辟的道路,創造了條件,從而將人類文明的進程推進到了新的階段。因此,“從功能分析的意義上說,犯罪的存在還具有一定的合理

性,它為社會提供一種張力,使社會在有序與無序、罪與非罪的交替嬗變中躍進”。恩格斯也曾指出:“在黑格爾那里,惡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借以表現出來的形式。這里有雙重意思,一方面,每一種新的進步都必須表現為對某一神圣事物的褻瀆,表現為對陳舊的、日漸衰亡的,但為習慣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從階級對立產生以來,正是人的惡劣的情欲……貪欲和權勢成了歷史發展的杠桿……”可以說,沒有作為一種惡的犯罪對舊秩序的否定和對舊制度的推翻,社會形態的更迭與進化便失去了重要的動力。

(二)犯罪之于經濟

為了懲治和預防犯罪,國家建立了監獄、警察、司法等暴力機關,并需要專門的人員從事警察、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職業。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這些職業的存在,使得就業機會增加,解決了一些社會成員的就業。其次,犯罪推動和促進了律師業、法學教育與培訓、司法鑒定、司法裝備、防范犯罪的設備設施、犯罪戒斷與矯正、醫藥(療)、咨詢等行業的發展,而且,對于職業犯、常業犯、集團犯罪以及有組織的犯罪來說,它們是以某(幾)種犯罪為常業的,其存在本身在客觀上為犯罪人提供了“職業”。在美國有組織的犯罪已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并成為政治經濟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激進犯罪學家斯蒂芬·施皮策認為,有組織犯罪已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平行的機會結構”——給那些在相反情況下將會失業的人們在非法活動中提供了就業機會,這種結構能夠遏制可能產生于過剩人口中的對政治不滿者或持不同政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罪犯不僅生產罪行,而且生產刑法,因而還生產講授刑法的教授,以及這個教授用來把自己的講課作為商品搬到一般商品市場上去的必不可少的講授提綱?!浯?,罪犯生產全體警察和全部刑事司法、偵探、法官、儈子手、陪審官等等?!锓复蚱屏速Y產階級生活的單調和日常的太平情況,這樣他就防止了資產階級生活的停滯,造成了令人不安的緊張和動蕩,而沒有這些東西連競爭的刺激都會減弱。因此,它就推動了生產力?!爆F實生活中,犯罪還具有促進經濟體制轉換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積極作用,如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長途販運、居間牟利、私人開設工廠等經濟行為被視為是投機倒把的犯罪活動,然而正是這些投機倒把行為活躍了商品流通,方便了人民生活,促進了生產發展,沖擊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有體制,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體制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的重要力量。

(三)犯罪之于集體情感

國家制定刑法規定犯罪并通過行事司法活動懲罰犯罪,向整個社會傳達了人們可以或不得行為的重要信息,民眾不僅可以據此判斷某種行為合法與否,而且也能衡量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善良的,哪些是錯誤的、邪惡的。國家通過對犯罪的這種否定評價和嚴厲譴責,影響和重塑著人們的是非標準、價值觀念和道德境界。對此,杜爾凱姆有深刻的闡述,他認為犯罪本身對于道德的進化是不可或缺的,犯罪“不僅要求為必要的改革開辟廣闊的道路,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它還為必要的改革直接作了準備。哪里有犯罪,哪里的集體情感就處于為形成新的形式所必要的可塑狀態。不僅如此,犯罪有時還為預先決定集體情感應采取什么形式作出過貢獻?!卑凑盏蠣杽P姆的觀點,“犯罪把正直和善良聚集在一起,并對它們起到了強化作用。我們英國提及一些曾經發生的事情,特別是在某些小城鎮中發生的故事,當一些犯罪被監禁之時,街上的人們相互招呼,停下來談論所發生的一切。為了能談論所發生的事,一些人奔走相告,尋找機會聚在一起,以平息他們的憤怒感?!卑@锟松瓕Χ艩杽P姆的表述作了解釋:“越軌的個體粗暴地踐踏了社會奉為至上的行為規范,于是,人們就聚集在一起,發泄他們對犯罪的憤怒,并收集證據以反對犯罪。這樣一來,人們會比以往更加團結。這種團結的力量是由于犯罪引起的。因此,換言之,犯罪加速了群體的交互作用?!瘪R克思也曾指出“犯罪生產印象,有時是道德上有教益的印象,有時是悲慘的印象,看情況而定;而且在喚起公眾的道德感和審美感這個意義上也提供了一種服務?!笨梢?,犯罪作為一種惡,它雖然傷害了社會正常的倫理、道德感情,但是民眾可以從這種實然的惡中獲知應然的善。

(四)犯罪之于技術

犯罪人為了使犯罪行為更隱蔽、更安全、更有效,總是千方百計地對犯罪工具和手段加以研究和改進,從而在客觀上推進了技術的革新、改進和運用。另一方面,國家和社會為了查處和預防犯罪,也需要不斷更新刑事技術裝備,改良各種安全防范措施,犯罪與“遏制犯罪”的這種斗爭和較量,無疑有助于技術的革新與進步。如電腦黑客,利用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手段,檢測對方網絡數據、破壞、刪除對方網絡程序、讀取或改變數據文件,甚至造成網絡癱瘓,給計算機安全造成嚴重破壞或威脅,因此,各國都在加大查處該類犯罪的力度。但另一方面,網絡犯罪對于發現電腦保護程序存在的缺陷與隱患,完善存在缺陷與漏洞的程序,以便使電腦系統更加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這一現象反映了黑客行為在危害信息安全的同時,客觀上具有滿足人的獨創欲望,促進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提高的功能。馬克思在細致地研究了犯罪對技術革新的影響后,曾生動地指出:“如果沒有小偷,鎖是否能達到今天的完善程度?如果沒有偽造鈔票的人,銀行券的印制是否能像現在這樣完善?如果商業中沒有欺騙,顯微鏡是否會應用于通常的商業領域?應用化學不是也應當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像歸功于誠實生產者的熱情那樣,歸功于商品的偽造和為發現這種偽造所作的努力嗎?犯罪使侵奪財產的手段不斷翻新,從而也使保護財產的手段日益更新”。

(五)犯罪之于法律

法律應當保持相對穩定,朝令夕改會破壞法制,影響法律的權威性和安全價值。但是法律調整的社會生活是變動不居的,這就使得法律相對其調整對象而言具有不可避免的滯后性。犯罪存在使人們感到了秩序的難能可貴,認識到制訂規范的必要性。當一種嚴重的危害行為產生之后,立法者為了將這種破壞和威脅維持在統治階級所允許的秩序范圍內,就得制定或修改法律,于是新的法條也就隨之產生。沒有新的危害行為就不可能有刑法條款的修訂和完善。如我國1979年刑法當中沒有單位犯罪的規定,為了懲罰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單位走私、逃稅、逃匯、行賄、受賄等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海關法》、《鐵路法》、《關于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關于懲治貪污賄賂罪的補充規定》等法律文件中增設了單位犯罪,并在1997年刑法修訂時將其予以整合,統一納入刑法當中。羅伯特·默頓將越軌分為反常越軌和不遵從越軌兩種,其中不遵從越軌是一種基于一定的社會理想的良知未泯的行為。越軌者相信社會規則是壞的,其目的不是個人得失而是改變規則因此,不遵從越軌行為是對廣泛存在的不受歡迎的法律的冒犯和背叛,或者意欲突破刻板的官樣程式約束的越軌行為,它們未必就是壞的或沒有價值的越軌行為。

三、結語

如果對犯罪進行換位思考,犯罪就以一種全新的面目出現:“犯罪已不再是絕對的反社會存在,不再是社會內部的寄生物,即不可同化的異物,而是社會生活的正常成分。不應該把犯罪放在極窄的范圍內觀察,當犯罪率下降到明顯低于一般水平時,那不但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而且可以肯定,與這種表面的進步同時出現并密切相關的某種社會紊亂”如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犯罪率遠遠低于現在的水平,但當時的社會缺乏活力、沒有生機,其發展水平與文明程度和現階段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然,無論怎樣肯定、甚至夸大犯罪的促進功能,都不能否認或掩蓋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犯罪對社會的破壞作用是首要的,也是及其嚴重的。我們說犯罪具有這樣那樣的促進功能,是從宏觀上將所有犯罪作為一個整體思考而得出的結論,這些作用絕不是每一具體犯罪行為積極、正面追求的目標,而只是犯罪人在實現犯罪目的,達到犯罪意圖時的副產品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我們探討犯罪的促進功能,也決不意味著提倡犯罪、鼓勵犯罪,或認為犯罪有益,否則便是混淆是非界限。

犯罪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應當以辯證、理性的認識方法進行全面的對待:犯罪侵犯被害人的權益、破壞社會秩序、違反人們基本的生活準則,危機人類的基本生存條件,就本質屬性而言,它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另一方面,因為社會要發展,就應承認矛盾的存在,社會的進步離不開處于對立面的矛盾雙方的斗爭,如正與邪的對立、善于惡的沖突、守法執法與違法犯罪的較量,雖然兩者所起的作用不同,但都是推動社會前進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僅存其中一方。另一方便失去了對立面,社會也就失去了向更高層次和更高階段發展的推動力量,從而就會停滯不前。因此,從人類情感上而言,人們希望沒有犯罪,從功能上分析,社會不能沒有犯罪,這的確是一個悖論。

責任編輯高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