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故事系列之十

2008-07-25 10:16諶旭彬
百家講壇 2008年2期
關鍵詞:劉禪蜀漢孫權

一、東征

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曹丕“受禪”稱帝,代漢建魏。曹丕此事做得倉促,宣傳工作很不到位。金城太守蘇則在任上聽到的消息居然是漢獻帝駕崩了,為此還發了一回國喪。后來知道不是駕崩,而是“禪位”,蘇則悔恨不已。有一次,曹丕恨恨地說:“我受禪即位,天下卻有人為此哭泣!”此話影射臨淄侯曹植,但蘇則在邊上以為說的是自己,“須髯悉張,欲正論以對”。若不是御前高級顧問傅巽掐住了他,性格剛毅的蘇則簍子就捅大了。

與此同時,劉備在益州也聽到了漢獻帝被害的消息,也“發喪制服”,并給苦命的漢獻帝議定了謚號:“孝愍皇帝”。

次年四月,劉備紹繼劉氏皇統,即位稱帝。改元章武。

為還活著的漢獻帝發喪一事,往往被看作劉備虛偽的鐵證。劉備虛偽不假,但發喪之事尚有別說:曹丕稱帝過于猴急,連自己下屬的一些太守級別的地方大員都沒有弄明白事情的真相,遠在西蜀的劉備受到流言的誤導也在情理之中,無可厚非。

通常說來,從皇帝即位所處的時間點上大致可以推斷這個新王朝的最終命運。在創業的上坡路階段即位的皇帝往往是最后的勝利者,如光武帝劉秀,又如明太祖朱元璋;而在創業的下坡路階段即位的皇帝,其即位的目的往往不過是為了在失敗之前嘗一嘗皇位的感覺罷了,無非是“過把癮就死”,公孫述存著這種心思,吳三桂也是如此。

但是也有例外。

劉備是在關羽覆敗、孟達叛變之后即位稱帝的,按說應該和吳三桂歸為同類,但他的年號卻是“章武”?!罢挛洹闭?,彰顯武力的意思。

單從這個年號的選擇上,就應該知道諸葛亮、趙云等人阻止不了劉備出三峽東伐的決心。

七月份,劉備力排眾議,親征江東。其實這一行動出于三方面的考慮:

一、蜀漢集團的統治秩序主要由荊楚士人支撐,世稱“昭烈入川,荊楚人貴”,荊州士人在蜀漢集團內部占據著七成以上的權力比重。

關羽覆敗,荊州易主,這對于荊楚士人而言,打擊是很大的。荊州未失之前,這些人在蜀漢集團內部的身份屬于“土著”。他們在心理上擁有主人翁的優勢;荊州失陷之后,他們和那些來自雍、涼、三輔的客居士大夫們如法正等人一樣,成了寄寓士人,客居心理陡然超越了地主之感。蜀漢政權對于他們來說,已經從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變成了寄居的螺殼,而自己就是那些沒有了歸屬感的軟體動物。

東征的目的之一在于照顧這些陡然喪失了歸屬感的荊楚士大夫們的心情,這一點從劉備東征的隨員籍貫中就可以看出來,智囊馬良、先鋒馮習、張南都是荊州人氏。

二、孫權敢于襲擊荊州,斬殺關羽,其實是有依仗的。這種依仗力量主要來自兩點:

1荊州對于江東集團生死攸關,江東集團必須拿下荊州,獲得一條完整的長江防線,才能把命運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是自我求生的力量。

2孫權看透了劉備集團的致命弱點?!皠ⅰ边@個國姓固然曾經給名微勢弱的劉備帶來了許多好處,但是福禍相依,這個國姓也成了劉備最大的弱點。許多年來,劉備一直都打著“擁漢反曹”的旗號活躍在政壇上,擁漢反曹成了他最重要的一面旗幟、一顆商標。劉備必須意識到:從他打出這面旗幟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他不會再有退路,他必須把反曹進行到底。

孫權深知這一點:蜀漢集團必須反曹,這一點毫無商量的余地。所以在當下的三角關系中,蜀漢集團與江東集團之間的外交政策必然會表現出相當大的軟弱性。不是他孫權急于和劉備結盟,而是劉備從一開始就沒有別的選擇,必須和自己結盟?;谶@種判斷,孫權最初寄希望于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荊州之爭,他派了諸葛瑾去談判,但沒有結果·同樣是基于這種判斷,孫權決定對劉備動武。動武之后,孫權似乎也料定了三角關系中已經和最強者曹魏集團終生為敵的最弱的蜀漢集團,是沒有勇氣和自己開戰的。

雖則如此。孫權對于襲殺關羽的后果也并非沒有做最壞的打算。他將“都城”(江東集團此時尚未建固)自建業遷至鄂縣。將其改名武昌,親自坐鎮于此,正是為了以防萬一。陸遜也以被任命為鎮西將軍,鎮守進出三峽的重要據點夷陵,荊州西線防務也已大幅度加強-更有甚者,孫權在襲破關羽之后,對外還表露出一種乘勝追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心思,他任命自己的手下愛將周泰遙領漢中太守就是明證,而這也更加刺激了劉備東征的決心。

直到劉備引軍東向的那一刻,孫權仍然對自己的這種判斷抱有極大的信心,他“遣書請和”?!度龂萘x》里說孫權愿意退還荊州之地。但史書對此沒有記載,純屬虛構。孫權“請和”的用意大概如此:在他的判斷中,劉備東征之舉純粹是為了面子問題(劉備與關羽之間的微妙關系降臣麋芳等人大概會向孫權講述——他們被安插在荊州正是劉備制約關羽的手段之一——所以孫權大約也知道,劉備此舉其志不在為關羽報仇),只要自己給個臺階,劉備大概會順溜下滑,吞下這個啞巴虧。

但劉備沒有順竿下溜,而是“盞怒不許”。

對于自己的七寸,劉備知道得要比孫權更深刻。同樣,劉備也極為清楚,從襲擊荊州到此刻的送書求和,孫權一直是掐著自己“必須反曹、不能絕吳”這一七寸在行事。被人如此玩弄于股掌之間,是一種比被人直接擊敗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恥辱。這種恥辱對于劉備則更甚:因為他是一個寄居在別人屋檐底下忍氣吞聲多年的人,在功成業就之后再受到這種恥辱,自然在心理上更加難以忍受。這也就無怪乎劉備會極端憤怒地拒絕“講和”了。

三、魏國內部曾經討論過劉備是否會東征這個問題,許多人認為不會,認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唯獨劉曄說:“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余。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于終始之分不足?!?《魏書·劉曄傳》)三足之中,蜀漢最弱,劉備此舉,實則有耀武自強之嫌。這當中還牽涉到劉備的性格。劉備雖然能屈能伸,但報復心很強,他不是那種打落牙齒往肚里吞的主兒。孫權襲取荊州,又抓住了自己的七寸,劉備自然是要報復的?!罢挛洹蹦晏柕倪x擇其實正是劉備對外發布的“威武自強”的信號。

二、夷陵之戰

雖則此役政治氣息濃厚,但我們卻很難判斷劉備東征的具體軍事目的,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劉備出于政治目的發動這場戰役之后,在軍事上究竟希望取得一個怎樣的結果。這一點,恐怕劉備自己心里也沒有譜。

從劉備前期調兵遣將、部署兵力的種種跡象來看,他似乎并無與江東軍隊決一死戰的決心。他先讓馬良等人進入武陵郡,聯絡那里的蠻夷部落,讓他們從南面騷擾江東軍,自己卻“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并不出擊。他一開始還曾讓小舅子吳班率領數千人在峽口開闊地帶扎下大營,試圖誘敵深入。計謀被陸遜識破后,兩軍前后相持了七八個月,劉備也沒有任

何主動挑釁之類的動作。作為進攻方的蜀軍反而極端致力于固守要害,與出征前氣勢洶洶相比,這些極度反常的舉動自然令人懷疑劉備此役的真實動機。

夷陵扼守三峽,是進出荊、益的重要關隘,但劉備卻始終沒有集中優勢兵力將其奪取,而是將大軍縮在谷中。夾江立營的防御性陣勢更進一步表明此役之初他就已經喪失了斗志。因為峽口窄小,大軍出谷扎營于開闊地帶在一定程度上等于背水一戰,潰敗之后退路艱難,風險很大。大軍駐扎在谷中,固然不易取得大的戰果,但因谷口狹小易于防守,敵軍也無機可乘,安全系數較高。

陸遜給孫權的奏疏中對劉備此時的心理有精準的判斷:“我考察劉備前后率軍作戰,多敗少成,以此推論,他并不值得畏懼。臣最初擔憂蜀軍水陸俱進,如今他們反而棄船就步,處處結營。我觀察劉備如此布置,其實已經意氣沮喪,必然沒有其他變數。至尊只管高枕無憂?!?/p>

劉備棄船就步,也是這種喪失斗志,志在防御的消極態度的產物。因為蜀軍順流而下固然具備極大的優勢,但同樣的,萬一慘敗,逆流而上,退路艱難。

再如黃權曾經極力建議劉備“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后鎮”,愿為先鋒試探敵情。但劉備不從,而讓黃權另率偏軍屯于江北防范魏軍。其中也可看出劉備無意于大規模作戰的心態。

這是一場極其古怪的戰役。劉備既氣勢洶洶一意孤行地發動了這場戰役,戰爭開始之后卻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處處以防御為先。事實證明了劉備東征的目的不在軍事層面,而在上述的三個政治層面:1安慰荊州士大夫們的情緒,2打破孫權對于自己七寸的把握。3對外顯示威武自強。

兵猶火也,玩兵如同玩火,容易自焚。劉備此次借軍事行動達到政治目的的企圖沒有獲得成功。眾所周知,章武二年,他被陸遜火燒連營,打得落花流水,“僅以身免”。

志不在戰無疑是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的最主要因素。不過其他一些輔助因素也很值得一提:

一、蜀軍兵力雖多于江東,但部署過于分散,“分據險地,前后五十余營”,使得陸遜能夠“隨輕重以兵應拒”。蜀軍集中于谷中,自然縱深較長,而橫截面不寬,正面與江東部隊對抗的蜀軍并不多,如此一來蜀軍數量上的優勢就這么輕易失去了。

二、蜀軍“乘高守險”,又處在樹木叢生之地,如陸遜所言,“自當疲于木石之間”。樹木叢生給火攻提供了機會,而高險之處則正好是火勢蔓延的方向所在。

三、陸遜充分利用了自奉節至夷陵這一沿江路段的狹窄地勢。江東部隊前沿陣地本在巫縣一線,但自章武元年七月與蜀軍接戰之后,江東軍隊未曾大敗,卻屢屢退卻,一路退到秭歸,最后退到夷陵。至此陸遜不再后撤,因為再往后撤就出了狹窄的三峽甬道,進入了寬闊的江漢平原。而到了這個時候,陸遜的戰略意圖也已經大致顯現了出來:一方面蜀軍已經被地勢所限,擠壓成了一條“一字長蛇陣”;另一方面,蜀軍進至夷陵,就進入了魏、蜀、吳三國的交接地帶,劉備勢必分兵江北,防范曹魏。當日江東諸將曾經埋怨陸遜為何不在巫縣一線天險之處將蜀軍拒之于國門之外,至此他們才明白陸遜之意不在拒敵,而在殲敵!

蜀軍這次慘敗其實是對川中“守川容易,出川也難”的矛盾地理形勢的一次完美注解。川中政權歷來只有兩條出川之路:一條是走東面的水路三峽,一條是翻越北面的秦嶺。這兩條路徑都素有天險之稱。若在大盆地之外沒有一塊合適的出川跳板,川中政權決無任何問鼎中原的機會。蘇洵當年對此一語中的:“諸葛亮入了川,又丟了荊州這塊出川跳板,也就注定了他最終無所作為,一事無成?!?/p>

蜀軍潰敗之后,劉備被逼無奈,“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陸遜包圍了這個小山丘,四面夾攻。劉備趁夜色突圍而出,逃入白帝城。江北黃權部被切斷歸路,無奈之余率眾降魏。

有關部門請求誅殺黃權等人留在益州的妻兒子女,劉備嘆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贝绯?。此舉甚得歷代史家感嘆,裴松之就說:“和漢武帝誅滅李陵全家比起來,劉備對待黃權的家人可就英明多啦!”

當時的白帝城中并無多少部隊,陸遜卻勒兵不前。江東將領徐盛、潘璋、宋謙等人紛紛上奏孫權,請求追擊,一鼓作氣生擒劉備。孫權以此詢問陸遜,陸遜擔憂魏國趁火打劫,決定見好就收。

事實上,夷陵之戰剛剛開始,魏國就已經有所行動,曹仁率步騎數萬在東部戰線上對濡須口發起了猛攻。但為了不破壞夷陵之戰這場鷸蚌相爭的好戲,“漁翁”曹丕沒有聽從謀士劉曄的建議,立即在中部戰線即江陵——夏口一線對江東軍隊發動攻勢,而是在這一區域內不斷調兵遣將,迷惑掐得正歡的吳、蜀兩軍,使他們都擔心魏軍要攻擊的目標在于自己。

為了贏得夷陵之戰,孫權曾在戰前倉促地向曹魏稱藩。陸遜獲勝,停止攻勢之后,孫權立即翻臉,拒絕將自己的兒子送往魏國做人質,兩國交惡,同年魏、吳之間又有了江陵之戰。因與曹魏再次交惡,孫權第三次主動向劉備提出和解。這一次劉備沒有拒絕。

三、永安托孤

劉備到達永安之后不久,江州(今重慶)都督趙云即率援兵到達,巴西太守閻芝也募集了五千人前來救援。劉備又將犍為太守、輔漢將軍李嚴召來護駕,軍勢稍稍振作。此時荊州再次風云變幻,曹、孫兩家在荊州均布有重兵,劉備不敢就此返回成都,于是在永安住了下來。

這一住就沒能再回去。

章武二年十二月,劉備的身體狀況大幅度惡化。對這位一生四處流浪,年過六旬的老人而言,身體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極其危險,而夷陵之戰的慘敗則是給他的一道催命符。劉備身體狀況的惡化進一步加劇了蜀漢集團內部的動蕩不安。同月,漢嘉太守黃元即舉兵反叛,雖很快就被鎮壓,但在蜀漢集團內部已經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

章武三年二月,接到劉備的召喚,諸葛亮匆匆自成都趕往永安宮。三月,劉備病重,正式托孤于諸葛亮:“君才十倍曾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敝T葛亮感激涕零,拜于床下:“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p>

劉備又回頭對侍立床頭的次子魯王劉永囑咐道:“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蹦暧字赡?、童蒙未開的劉永(是年不到十歲)被如此莊重肅穆的氣氛震懾得有些惶恐,他懵懵懂懂地點點頭,答應了父親的要求。實際上,除了內心的驚慌失措,劉永什么也沒有體會到—一甚至包括對父親即將去世時應有的悲哀之情。

對留守成都的太子劉禪,劉備另外留下一道遺詔:“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蜀書·諸葛亮傳》)但裴松之從陳壽編纂的(《諸葛亮集》中摘錄出來的劉備遺詔中則沒有這句話:

“朕這個病最開始的時候只不過是下痢拉稀而已。后來又雜入了其他病癥。才導致無法治愈。人年過五十不算夭折。我如今已經六十有余。此刻去世自己也沒什么好遺憾的,唯獨不放

心你們兄弟幾個。射援前一次到永安來,對我說丞相感嘆你的智慧氣量有很大的進步。已經超過了期望值。果真如此。我也就沒什么可擔憂的了。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有賢能和德行能夠使人信服,你父親德行微薄,不足以成為你的榜樣??梢宰x讀《漢書》、《禮記》,閑暇的時候看看諸子百家以及《六韜》、《商君書》之類的典籍,益人益智。聽說丞相解說《申》《韓》《管子》《六韜》的系列作品已經寫完,沒有送來,路上遺失了。你可以自己再向丞相請教?!?/p>

記憶中。這是劉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時還是最后一次,流露出他作為一個家庭角色應有的親情。

對于身后蜀漢集團權力分配上的安排,劉備也頗有創意。他在托孤大臣丞相諸葛亮之外另設了一位次席托孤大臣李嚴,李嚴的職責安排更有意思:“嚴與諸葛亮并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崩顕兰热唤y領內外軍事,諸葛亮的權力自然也就被限制在了政事范圍之內,蜀漢集團軍政開始分家。

四月,一代梟雄劉備病故,享年63歲。

四、遺詔迷霧

劉備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托孤之語和他當日“三顧茅廬”的神話一樣,被作為他和諸葛亮之間千年一遇的君臣典范的強有力證據而被歷代史家贊嘆不已,同時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東晉人孫盛應該是第一個對這份遺詔表現出不以為然的人,他說:“如果托孤之人忠賢,則不需要用這樣的言語來籠絡他的心;如果所托之人是個奸佞,那么就更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話來為他的篡逆提供條件?!?/p>

從史書記載原文的字面意義上理解,這句托孤之語確實存在著孫盛所說的這個問題。如此一來,則只能歸結為劉備臨終之際思慮不周了。但易中天先生也說過:第一,這樣的事情史無前例;第二,在那個“家天下”思想氛圍濃厚的時代,劉備恐怕不能夠如此慷慨無私,為了蜀國的前途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打下來的天下拱手送人。劉備本意似乎不應該如此。

但是,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考慮問題:或者這句話本身并非劉備的原話呢?畢竟這句話當時沒有寫進任何文本之中,而只是出乎劉備之口,入乎諸葛亮之耳,許多年后才被陳壽記錄在《三國志》中。也就是說,劉備這句話是沒有文件存底的。即使是史書中記載的劉備留給劉禪的遺詔中的那句“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裴松之注引的《諸葛亮集》中留存的遺詔原文中也沒有這一句。裴松之作注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所引史料往往相當完整,極少斷章取義。他從《諸葛亮集》中摘引的劉備遺詔不可能有所剪裁,但其中卻沒有陳壽所記載的“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一句,豈不可疑?

那么,會不會是諸葛亮捏造了這么一句話呢?這自然也不可能。因為當日劉備臨終,李嚴、廖立等人都隨侍在側,諸葛亮沒有機會捏造這樣的臨終遺言;再者,如果諸葛亮捏造了這樣的遺言,那么其目的肯定在于遺言中這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才是他捏造遺言的目的所在。但事實是諸葛亮輔佐劉禪13年,并未擅行廢立之事。

所以,我們只能考慮另外一種可能:一句贊揚經過多次轉寄流傳之后都極有可能會變成一句損人之語,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并不鮮見,何況政治生活中往往充斥著謊言和杜撰。劉備當日應當確實說了一句這樣的遺言,但和我們今天從史書中讀到的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應當有所差距,也就是說,被陳壽記載在《三國志》里,今天被我們讀到的這句臨終遺言可能并非原版,而是一個修正版,或是有意識被修正,或是對原意無意識的游移。

也就是說,歧義也許產生于事后的流傳,而非當日劉備之口。劉備既已深謀遠慮讓諸葛亮、李嚴軍政分家,互相牽制,就不可能在托孤之語上如此輕忽。

那么,劉備的遺言,真意究竟何在?

五、三種解釋

對于劉備這句遺言,傳統觀念存在著兩種解釋,主要是從劉備的用心出發。

一種解釋以陳壽為代表,肯定遺言原文的字面意思,認為劉備確實是真心實意地托孤于諸葛亮,這幾句話也是發自肺腑,畢竟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何況如果劉禪確實昏庸,蜀國與其等著被自己的宿敵曹魏或者孫吳消滅,倒不如將江山給了自己的戰友諸葛亮。

另一種解釋以王夫之為代表,同樣肯定原文的字面意思,但認為劉備其實是在對諸葛亮玩弄權術。他一方面對兒子說你們要像侍奉父親一樣對待丞相,如此一來,“父親”諸葛亮總不好意思篡奪“兒子”、“孫子”們的江山吧;另一方面他干脆直接把話挑明,并帶點鼓勵性質地“勉勵”諸葛亮“篡位”,劉備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和諸葛亮如此“推心置腹”,諸葛亮日后反倒不好做出篡位之事來,因為一旦篡位,輿論將對他很不利。

易中天先生品三國,提出來第三種觀點。易先生引用了四川大學方北辰教授的研究結論,方教授認為,所謂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取”字可以被解釋為“選取”、“選擇”,意思是:如果劉禪賢能,您就盡心輔佐他;如果他很昏庸,您也可以自行另外擇立新君。因為劉備有三個兒子,可以選擇。

姑且不論“取”是不是可以解釋成“選取”、“選擇”,這個新觀點本身還是有跡可尋的。劉備有三個兒子:長子劉禪,是年17歲;次子魯王劉永,這年還不到10歲,具體年齡則不可考;三子梁王劉理。選誰作為繼承人,對劉備而言自然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劉禪年齡最長,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已被冊立為漢中王太子,二十六年又被立為皇太子,似乎已是儲嗣的不二人選,但從當時的情形來看,劉備在臨終之際,仍然存在著猶豫。魯王劉永從成都來到永安,一直陪侍在劉備身邊,就是一個信號。許多年后,劉禪聽信宦官黃皓的構陷,疏遠打擊劉永,使其“至不得朝見者十余年”,即是對這一信號的反證。

劉備自己在遺詔里說:“射君(射援)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惰,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睆倪@句話中可以讀出來兩條信息:其一,劉備對劉禪這個繼承人的“智量”很不放心,否則不會有“審能如此,吾復何憂”的感嘆;其二,諸葛亮對劉禪“智量”的肯定無疑在劉備最后據以做出決定以劉禪為后嗣的諸因素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雖然如此,但毫不諱言地說,“君可自取”和“君可另擇”之間存在的差距還是太大了,不太容易融合。如果“取”可以被解釋為“擇”。那么原文中的“自”也必須理解為“自行”而不是“自己”。如果劉備真是此意,相信他會說“君可另擇”,而不可能說這句模棱兩可的“君可自取”。

再者,假使劉備的意思是讓諸葛亮效仿漢代的霍光,“君可另擇”,賦予他自行廢立之權,那么在后世流傳過程中也不可能演變成差異如此之大的“君可白取?!币皇沁@種演變不可能由諸葛亮

捏造,因為日后他的行為沒有表現出這樣的動機;二是字面意思差距如此之大,也不可能是原意無意識的游移。

六、第四種可能

在上述三種解釋之外,還有第四種解釋存在。

實際上,劉備臨終之際的這句托付,并不一定就含有改朝換代的隱義,也可以如此理解:如果劉禪還算賢能,值得您輔佐他,就請您盡心盡力地輔佐他治理國家;如果他實在昏庸無道,您也可以撇開他,自行施政。

也就是說,“自取”二字本身并無任何疑問,存在分歧的只是劉備讓諸葛亮“自取”的對象。究竟劉備是讓諸葛亮“自取”蜀漢集團的江山的所有權呢,還是“自取”蜀漢集團的管理權?我個人認為后一種理解似乎更為可能: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言,劉備的覺悟恐怕還沒有高到可以為了使集團更好地發展而將自己九死一生、披荊斬棘、歷盡千辛萬苦打下來的江山拱手讓人的地步;但江山既然如此來之不易,劉備也極不情愿它在自己死后立即土崩瓦解落入他人之手。要在這兩種心思之間尋找到一種平衡,劉備只能提議可以讓諸葛亮在適當的條件下“自取”蜀漢集團的管理權,但劉氏仍然保留著所有權。

日后的一切也正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劉禪自謂“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正是對蜀漢集團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的最好詮釋。劉禪何以愿意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雖然當時實際權力全在諸葛亮之手,但諸葛亮也并沒有逼迫壓制劉禪。劉禪如果明智,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執政,就不應該說出這種讓諸葛亮專權更加名正言順的話來。而他確實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他也確實有著親政的渴望,那么就只有一種可能,“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集團經營模式在他即位之前就已經有了合法的理論依據,他在這里不過是再次重申一遍罷了。

而諸葛亮在蜀漢集團內專權達13年之久卻平安無事,既沒有引起朝臣們的不滿,也沒有遭到君主劉禪的激烈反抗(小動作還是有的)。其原因固然在于諸葛亮個人處事謹慎,但劉備臨終的這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遺言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這句遺言之所以會出現日后如此多的疑問和紛爭,如前所述,它當日出乎劉備之口,入乎諸葛亮、李嚴、廖立等人之耳,后來又傳達到成都的劉禪耳中,這期間并無任何文字記錄,也未曾留下文件存檔,所以流傳過程中出現一些些微的偏差在所難免。到陳壽撰寫《三國志》時,已經距離這句遺言橫空出世四五十年,有如此歧義,也在情理之中。

七、結語

在中國的帝王譜系中,劉備無疑是一個異類。他在本質上帶著強烈的市井流氓氣息,卻披著士大夫忠厚仁義的外衣。也正因為如此,他和他的傳奇故事既能被廣大的市井百姓所欣然接受,也能屢獲歷朝歷代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可和贊頌t他在漢末群雄逐鹿問鼎的狂歡中白手起家,屢戰屢敗,卻又能以最卓絕的意志力屢敗屢戰,最終功成于一舉;在他死后,他留下的蜀漢集團實現了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這在中國歷代王朝中無疑更是絕無僅有之事;他被時人稱為“梟雄”,但他的個人形象卻湮沒在后世的各種演義小說對他的津津樂道之中,反成了他身邊一幫左膀右臂們的陪襯……

對這個既傳奇卻又被傳奇掩蓋了的人物,我們既然不容易作出定義,那么則不妨聽聽與之同時代的一段關于人物品鑒理論的奇文,再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于此。是故聰明秀出者謂之英,膽力過人者謂之雄,此其大體之別名也。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

“何以論其然?夫聰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膽,則說不行;膽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則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聰謀始,以其明見機,待雄之膽行之;雄以其力服眾,以其勇排難,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濟其所長也?!?/p>

“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然英之分多于雄,則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則智者去之。故項羽氣力蓋世,明能合變,而不能聽采奇異,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陳平之徒皆亡歸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歸之,兩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

“然則英雄多少,能自勝之數也。徒英而不雄,則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則智者不歸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與雄。能役英與雄,故能成大業也!”

——劉劭《人物志》

公元5世紀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多少風云人物在那里橫空出世、登臺亮相,轉瞬又被浪花淘盡;多少是非成敗紛至沓來,轉瞬又驚鴻而去。那是個造就傳奇的時代,曹操天縱英才;孫權臥薪嘗膽;周瑜驚才絕艷;郭嘉流星破空;關羽縱橫捭闔;司馬老謀深算……在所有傳奇之中,劉備的故事無疑遜色許多。許多年來,這個耳垂至肩、臂長如猿、面白無須、性情溫和的河北漢子的真實形象湮沒在由演義和訛傳混合而成的歷史塵埃之中。

讀史既可明得失,亦可勵志,在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劉備和他的經歷無疑最具勵志效果,因為他最平凡,最像普普通通的“我們”。曹操、諸葛亮之流過于天才;荀彧、司馬懿之流出身顯赫,唯有劉備最貼近凡人。他沒有過人的才能,文韜武略一樣不占;也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曾織席販履維持生計;他也并非正人君子,“惡之花”潛藏在他心底,流氓本色也時隱時現……他和“我們”是如此相似。他一生五失妻子、六次逃亡,寄人籬下幾三十年,但卻自始至終斗爭高昂,誓不低頭,終成正果。個中秘訣,無非在于陳壽贈給他的那四個字:“不折不撓”。

世間事不能以概率計。得意一世,馬失前蹄,輝煌已成昨日泡影;落魄半生,功成一舉,生命卻能燦若夏花。劉備無疑屬于后者。平凡如我輩者,既無天縱英才,亦無得天獨厚之優勢,但那堅韌不拔的意志,也許正潛藏在我們的靈魂深處。

經過10期的連載,《劉備故事》至今已完滿結束。在此特別感謝諶旭彬先生為我們帶來這一精彩故事,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此文的關注與支持。

在2008年本刊推出的大型人物系列之中,諶旭彬先生將為我們奉獻其最新力作《王朝最后一根稻草——王安石與熙豐變法始末》,深入解析一代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跌宕起伏,充滿激情與矛盾的一生。敬請大家關注。

猜你喜歡
劉禪蜀漢孫權
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們力保蜀漢江山30年
任用拆臺的人
七擒孟獲
任用拆臺的人
任用拆臺的人
蜀漢劉禪的治國舉措及其成因
劉禪北伐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劉禪北伐
揣著明白裝糊涂的“阿斗”劉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