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憶張衍將軍

2008-11-21 06:55程傳德
縱橫 2008年10期
關鍵詞:陳賡將軍

程傳德

1953年成立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曾叱咤風云,為建國后我國建立正規化、現代化軍隊輸送了大量人才;1978年底掀起的知青返城大潮,圓了成千上萬人的夢;解放后留在大西南的老革命、老紅軍們生活困難的解決,曾振奮了不知多少人的心……在這種種歷史事件里,我們不該忘記一個人,那就是參與“哈軍工”籌備組建工作,后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兼國防科技大學校長,第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的張衍將軍。

2008年8月3日是張衍將軍逝世5周年。他雖已辭世5年,他的魁偉身軀、爽朗言談卻一直縈繞在我們的身邊。對將軍忠誠勤奮為黨和人民奮斗的業績和他坦誠正直、無私無畏、敢于諍言的高尚品德,黨和國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誠信無私肝膽照人

1942年底,張衍調到八路軍總部司令部情報處第三科任科長,從事情報研究分析。此間,他又參加延安整風,并歷經“搶救失足者”運動。待到1945年春,他恢復情報工作時,許多關系已中斷,情況不明,梳理起來相當復雜艱險。

1945年10月,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高樹勛率新八軍、三十軍、四十軍沿平漢路北上北平受降。高部非蔣之嫡系,多年受排擠,早些時候就與我軍有過聯絡。行至邯鄲被我軍全部包圍,邊打邊談,幾經磋商,最后宣布反對內戰、同意起義,接受共產黨的領導組建為民主建國軍。11月中旬中共有關方面決定派朱穆之、張衍到民主建國軍建立政治部,朱任宣傳部部長,張為組織部部長。同時組織民主建國同志會,高樹勛親任會長,張衍當秘書長,吸收進步人士入會,待條件成熟發展其中堅定者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改造該部組織軍官訓練團進行政治學習,高樹勛兼訓練團團長,張衍任教育長。訓練團下設五個大隊,每期學習五周,經過三期訓練,高部兩千多名軍官基本輪訓一遍。張衍以其廉潔勤奮、正直熱誠的言傳身教來感化高部軍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這支部隊長期在舊軍隊中受到不良影響,仍保留不少壞習氣,賭博、吸毒、侮辱婦女的惡劣問題時有發生。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基層政工干部與舊渾官之間常常出現矛盾。反映到張衍那里,他都既掌握原則,要求違紀當事人的上級妥善處理,又顧全大局,不忘給他們找臺階下,使他們對共產黨的政治工作佩服萬分。

民主建國軍“邯鄲起義”的隊伍是以新八軍為主,其中還有河北民軍喬明理部和豫西游擊縱隊。他們由于歷史上的互相傾軋,積怨頗深,尤以一軍軍長范龍章與高樹勛矛盾最大,簡直到誓不兩立的程度。高的總部和范的一軍之間筑起戰壕,雙方哨兵對峙戒備。高為控制范的一軍,請張衍兼任一軍政治部主任,而范也想讓張衍當自己的政治部主任以防被高收拾掉!為了保護這支起義部隊,避免發生問題,張衍本著團結的方針,力求化解矛盾,對雙方多反映好情況、多做說服工作,不傳、不講那些刺激對方的話。為解決這種對峙的局面,高樹勛寫了封密信請張衍親赴軍區請示薄一波副政委,由軍區指派范龍章帶民主建國軍一個參觀團去延安參觀學習。薄副政委再三考慮后對張衍說:“如果軍區寫信要范龍章離開部隊去延安參觀,就把矛盾轉到我們身上,這信不能這么寫!只能寫‘來信敬悉?!备唛喓髥枏堁苓@是什么意思,張表示:“軍區知道了,同意組織參觀團,請你與范軍長議定?!钡诙旄哒埛蹲h事,范邀張衍同行。他們進入高的駐地,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警備森嚴。警衛人員駁殼槍盒蓋敞開,手握槍機。范龍章帶的警衛也是打開盒蓋,高度戒備。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架勢!虧得張衍從中調停,帶笑向高提出:“既然是研究參觀團人員問題,我們幾位坐下來商量,其他人員下去休息吧?!边@樣高樹勛也就含笑讓座,與范商議起來。最后商定:選派12名軍官,由范龍章任參觀團團長帶隊赴延安參觀學習。9月中旬張衍陪同范龍章一行13人到軍區,本來到此即由軍區派人陪同,通知沿途護送,張衍的任務就完成了,可以回部隊去了??墒?,在薄一波副政委為范一行人盛宴送行的餐桌上,范提出:“到延安參觀學習,見毛主席和總司令是我的夙愿,很高興!但我估計此行短期可能回不來,我要求張衍同志陪我前往,他為人正直公道,又熟悉邊區的情況,請他當我們顧問,又是我們的指導員?!贝搜蕴岬猛蝗?,張衍婉言推脫:“軍區已有妥善安排,沿途都有部隊護送照管,不需要我去了吧?!狈都鼻械卣f:“老弟,我把你看作親兄弟,你去我一切都放心了!”軍區領導研究后,同意了范的意見,讓張衍陪同參觀團赴延安。第二天張衍領著參觀團出發,通過兩道封鎖線,10月初過黃河,安全進入了陜甘寧邊區,并于10月8日到達延安。次日,朱總司令接見并宴請參觀團,一周后毛主席又親切地接見他們,并座談了一個多小時。當張衍一一介紹參觀團人員時,毛主席握著他們的手,微笑注視著他們并重復他們的名字時,這些在舊軍隊里混了多半生的軍官們感慨萬分。毛主席特別提出:“既然來了,就多走走看看。要看好的、先進的,也要看不好的、落后的,好壞請你們評判!”還風趣地說,“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嘛!”此后四個多月,按照毛主席指示,張衍組織參觀團參觀工廠、部隊,訪問勞模,看了監獄、犯人,逛了市場。在逛延安新市場時,參觀團看到路邊商店和小貨攤比比皆是,雖無豪華商品,日常用品尚豐富。恰巧突逢空襲,警報聲中人們紛紛躲到防空洞,待警報解除后,全街商店都未關門,小貨攤上貨物依然井井有條,未丟失一針一線。他們非常感慨:“延安真是文明圣地,佩服、佩服!”

這次延安參觀學習,歷時約7個月,1947年4月回到民主建國軍駐地,大家都很高興,唯一遺憾的事是張衍遠在延安時,他愛人生了一位可愛的女兒,但由于缺乏照料夭折了。見到新婚不久就因自己公出遭此不幸的愛妻,張衍深感愧疚。但他愛人知道這次出行意義非凡,非常理解他,還反過來安慰他。

跟隨陳賡創辦軍工

全國解放后,建立一支正規化、現代化軍隊的工作迫在眉睫。1952年3月18日,針對這一問題,聶榮臻代總長向毛主席提交了《關于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報告經周總理、朱副主席閱后上報毛主席,毛主席于3月26日親自批準,并批示:“與陳賡同志商定?!奔热幻飨加H自點將了,陳賡便馬上離開抗美援朝戰場,接受籌建軍事工程學院的新任務。同時,軍委還決定以第二高級步兵學校為基礎組建軍事工程學院。

為此,“二高”學員提前畢業,陳賡有令:“‘二高除附屬單位外,一律帶到哈爾濱,一個干部也不要留下,軍工用人很多?!庇谑菑堁芤贿厡懣偨Y,一邊組織干部、家屬向東北進軍,忙得不亦樂乎。9月7日晚,張衍又接到陳賡從北京打來的電話:“軍事工程學院籌備委員會已經成立,你立即來京,明天一定來京!”,當時,張衍的愛人已經在北京住院治病一年多,于是,他一個隨員也沒帶,帶著孩子直飛北京。9月9日上午見到陳賡當即接受任務,負責招生和配備干部。10日又獨自乘車

南下武漢開始了哈軍工招生工作。1953年元旦后,哈軍工組建臨時黨委,黨委書記是陳賡,常委是張衍、徐立行、李懋之。春節前陳賡回京向總理及軍委匯報,指定由張衍代理其工作。張衍開始還很猶豫,怕辜負組織上對自己的信任。陳賡看出了他的猶豫,安慰他說:“我認為你行,我在學院的時候,黨委日常工作也是由你負責嘛!有事大家商量辦,如沒有不同意見,就這樣定了?!标愘s離開后,張衍更加勤奮謹慎,重大問題先找別人商量再開黨委會討論。如有關軍工的教學方針、知識分子政策、干部政策以及領導作風等若干問題,張衍根據平時陳賡的指示精神,在召開兩次座談會后,寫出《軍事工程學院黨委關于若干問題的決議》提交第一次黨委會討論。討論很熱烈,一致通過了這份決議。事后陳賡回院后對張衍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是“明智之舉”。

新中國誕生剛三年,抗美援朝戰爭尚在進行,國家財政相當緊張,在這樣環境中,創建哈軍工實在是很不容易的。盡管中央軍委全力支持,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物給物,可是以陳賡為首的籌建班子,十分注意勤儉節約。當時兼任紀委書記的張衍常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彼谪撠熅唧w工作時,在校舍基建、科研教學設備添置方面,十分舍得花錢;而生活方面則能省就省,除顧問、專家和教授住小洋樓、配沙發外,院領導都住平房不配沙發,以節約開支。更可貴之處是建設哈軍工耗費了上億元投入,在此期間貪污案件一個都沒發生。

經過一年的籌備,各種工作準備就緒。1953年9月1日,凝聚了陳賡、張衍等人智慧和心血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正式舉行了建院開學典禮。

解民倒懸敢于諍言

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后,許多熱血青年立即響應,奔赴農村、邊疆,上山下鄉運動在華夏大地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知青對當地造成的壓力以及城市當中人才的缺乏等一系列問題漸漸暴露了出來。

在“文革”挨批斗下放中,張衍耳聞目睹許多事例,深感知青“上山下鄉”實際上存在很大弊端,這個問題一直壓在他的心頭。1977年夏,張衍就任國家計委副主任,分管文教局、經濟研究所、政工組和辦公廳。他經過多次走訪,深入調查研究,整理出了具有說服力的材料,提出“全國少花20億,解決三個不滿意”(為安排知青下鄉國家和地方每年要各拿出10個億,共20億元,結果卻是學生本人不滿意、家長不滿意、農村也不滿意)的觀點,提請中央立即停止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實踐證明這是大得人心的一項好政策,但在當時“兩個凡是”的禁錮下,這是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作出的決定。有些好心同志不禁替他捏把汗,還有人提出對于知青再教育這一問題要從政治高度看,不能只算經濟賬。張衍同志義正詞嚴地辯駁說:“政治不是空話,得人心者得天下,解決三個‘不滿意,順乎民心、安定團結正是實實在在的政治?!彼淼牟牧辖泧矣嬑魅斡嗲锢锱鷾?,迅速呈報國務院,受到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專門開會討論并批準了這個報告。后來,隨著大批知識青年陸陸續續返城,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宣告結束。

關心部下高風亮節

建國后,由于種種條件限制,有一些參加革命的老同志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曾在哈軍工工作過的劉紹先是位老紅軍,人很厚道老實?!罢L”、“反右”后,組織上安排他到牡丹江市任武裝部部長,但他因為種種原因挨批斗,被排擠,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干了幾年,“文革”中又被調到雞西市當武裝部部長,快到離休時向組織提出想回故鄉四川,被異地安置到宜賓干休所,僅為副師級待遇。他老伴沒有工作,還要拉扯著五個子女生活,在那個年代,就十分拮據了。但由于是異地安置,干休所里補助也有差異,劉紹先自己也沒辦法。正巧北京的一位同志去看他,看到這些老同志“辛苦革命幾十年,光長胡子不漲錢”,心里很不是滋味,將這個情況向張衍將軍反映了一下,張衍將軍聽說后,找了好幾個部門,最后找到總政一位副主任,請他指派主管部門與各個相關單位協調,最后終于將劉紹先調為正師級待遇。

此事落實后劉紹先全家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多次想向張衍將軍致謝。劉的子女也幾次來京想去張衍將軍家拜望面謝,都被婉拒。

有知情人對將軍說:“是您的關懷幫他們解決了困難,他們來表表心意是應該的……”張衍打斷他的話說“劉紹先和我年紀一般大,入伍比我早,一個老紅軍卻待遇那么低。該解決又不好解決的問題,我們出點力、據理力爭解決了,人家來感謝,我們心安理得那就太俗氣了。那是黨的關懷,要謝也應該感謝黨!”

后來人們才知道,在此以前張衍將軍還曾代表劉華清、余秋里沿二野當年進軍大西南征途,尋訪、看望二野軍仍留在西南的同志。他帶去了黨的關懷、戰友情誼,同時為不少人解決了多年遺留的問題。

鞠躬盡瘁堅強軍魂

張衍在“文革”當中一直堅持原則講真話,腰被造反派打壞,也不按造反派需要作偽證,一直被批斗十年。粉碎“四人幫”后,將軍復出,工作傳統依然不變。有一年夏天他感覺腰部不適,開始并未太注意,后經醫院拍片檢查也沒問題??墒撬∏橐惶毂纫惶熘?,一周后竟疼得起不來床了。最后還是國防科工委總醫院為他復查才發現是當年的腰部粉碎性骨折復發,只好住院治療養傷。腰部骨傷無特效療法,將軍只能依靠躺硬板床慢慢恢復。每次見面他都勸大家不要到醫院來了,還半開玩笑地讓大家接受他的教訓,要會保重自己,少給組織和家人添麻煩??粗淌馨耸啐g、大夏天的只能平躺不能隨便活動的痛苦還談笑風生,周圍的同志既心疼又無奈。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斷地接待各地來訪的原二野和哈軍工編輯軍史的同志,共同談論對史料的看法,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最后的敲定。張衍雖然年事已高,但記憶力好,思路敏捷,對于二野和西南軍大的進軍路線,長途跋涉中指戰員同甘共苦的許多感人事例如數家珍,興到濃處哈哈大笑;而對那些出于個人需要,希望在編寫中添點“光彩”的人,將軍則不顧情面地迎頭痛斥。就是這樣,即使在病中,張衍仍然不忘編史寫志。他的病房幾乎成了辦公室。

2003年4月,他在病重期間,手書遺言,提出了后事安排的“五不”原則(家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不發訃告、不寫生平事跡、不留骨灰)。將軍的夫人程倩及其子女忠實地按照他的遺愿送走了將軍,許多在京同志也和其他戰友、老部下一樣,在將軍辭世一段時間后才陸續知曉。他一直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平凡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在自傳《平凡的人生》結尾處寫道:“從我個人來說,生來就走平凡的路,在家長、老師指導下努力學習,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學習、努力工作,做平凡的工作,度過平凡的人生,工作中無大的建樹,也沒有犯過大的錯誤,一生服從黨的分配,尚能完成黨所交給的任務,不管做什么工作,從未提出個人的愿望,更沒有為自己的名譽、地位、待遇,提出過要求。我也掌過黨權、人權……但這‘權是工作的需要,從來沒有為自己或親屬謀利益。但是我所得到名譽、地位、待遇已大大超出我對人民的貢獻。我早知足了。因此,我的平凡的人生是歡樂的人生,我是不知不覺來到這個社會,也將歡歡樂樂回歸大自然?!睍r任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李繼耐上將2003年12月為《平凡的人生》題詞:“高風亮節,學習楷模?!?/p>

責任編輯于洋

猜你喜歡
陳賡將軍
陳賡:從軍原是為人民
哼將軍和哈將軍
刺猬將軍
馬援將軍
鏡子和將軍
將軍駕到
點兵
陳賡 三“騙”彭德懷
陳賡敲竹杠
陳賡驍勇救老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