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不美也

2009-02-16 02:32余強軍
同行致富經 2009年1期
關鍵詞:原子彈幅畫美感

余強軍

展現在眼前的這件名之《惡之花》的系列油畫,乍一看,還以為是記錄原子彈爆炸過程的寫實攝影作品呢。作者相對白描式地再現了原子彈從觸發到能量釋放的瞬間。在金黃色的天幕下,火柱沖天而起,直達蒼穹,幾萬英尺高。突然,蘑菇云盛開了,美麗的云彩舒展開來,那么優雅,那么自信,那么不可抑制,科技、藝術、人性毫不遮掩的、甚至如輻射波躲避不及似的一起加在眼前。心在撞擊、在下沉。

看著如此恢宏而嚴肅、深沉的畫面,我的第一觀感是被震撼了??档玛P于美的崇高論很容易在卓兒這幅畫中得到印證??档抡J為崇高的美感是無限制的,無限大的,不是單純的快感,而是從痛感,從可怕的感覺的中轉為快感。在我看來,這幅畫最殊勝處是它的色調,火紅的、金黃的,壯觀如落日,我們立即感受到熱烈、濃郁、撲面而來的能量。尤其是第三幅,調子真是到了不欠不余的地步,細細的品味,精確的質感妙不可言。迦達默爾關于詮釋學的理論說,一切的文本的意義其實就是讀者詮釋的意義。偉大經典的魅力就是這種被后世賦予無窮詮釋的可能。當我們看見一幅畫的時候,每個人內心的美感可能是有差異的,這受后天個人的經歷、修養、好惡的影響。但不管讀者如何千差萬別的詮釋,總有真理般的共通感。我在想,假如叫一個先前沒有任何原子彈爆炸背景的人來看這樣的畫面,最直接的感受一定就是震憾感。即便是一個看過原子彈爆炸的觀者來講,看見一幅兩米高的作品,所得到的心靈感受也一定會超越過去看一張普通的圖片。這種美感是純粹先驗的,不受后天個體立場干擾的。我們的作者當然不是在做簡單的科普臨摹,其寓意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用手中的筆墨來警醒苦難的人世間。對于一位纖弱的女子,要創作如此大幅面的畫,沒有對人間的慈悲的情懷,沒有對生命的深沉的愛,要晝夜不息,一氣呵成,是不可能的。

我想,欣賞一幅畫如同相士面相,高明的相士并不看一個人的鼻子、眼睛等五官如何,而是看一個人的神質,氣勢如山,溫潤如水??串嬕彩沁@樣,作者的筆法、構圖、節奏、甚至材質,行家或許會在意,但對一個普通的欣賞者而言,他對這幅畫的好惡是一瞬間的,是直覺的,不需要坐下來分析、理解之后的,是一觸即發的。卓兒這幅畫在給我震撼之后,便是冷靜下來的警世感。此時我的心態是復雜的,沒有了先前對科技的謳歌和崇拜,生出了對科技的懷疑。實際上,今天人類的科技就是這樣,我們許多的惡果都是科技的不良的擴展引起的,我們還不曉得這個潘多拉的魔盒打開之后,我們的生活終究會變成什么樣子。過度的資源消耗和田園詩般的生活消失了,人的精神空前的緊張和荒蕪,人與人真的要變成霍布斯說的狼與狼的關系??萍嫉墓ぞ呃硇?,韋伯喻之為一個鐵桶,我們的生活被之禁錮得喘不過氣來。好在一批西方的覺悟者,漸漸從東方文化,尤其從道家的智慧中,看到啟示和未來?;蛟S我們能夠再回到“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和諧之景。愛因斯坦說,所有科技者的貢獻,加在起來,也不如佛陀、摩西、孔子、老子對人類的貢獻。我們真的到了該反省視科技為無上法寶的時候了,否則,人類會日益變得狂妄自大,失去了對自然起碼的敬畏和感動。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不美也。據說,自然界最好看的蘑菇就是最毒的,莫非是天意的巧合。卓兒這幅畫在給我們美的享受的時候,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的。

我一直認為藝術是非凡的天才創作的。他們有一種天生的心靈特質,一種常人很難有的天然稟賦。大藝術家的這種特殊的能力,可以捕捉到近乎神秘的絕對精神,能最敏感的觸摸到時代的脈搏,使得人們在欣賞作品時,會在不知不覺中與這種絕對合二為一。這個時候觸發的美感,是不可言喻的。類似于宗教的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天人無隔的境地。普通的人們可以通過藝術作品瞬間窺探到一些,但傾刻就會消失。卓兒是一位有著天才潛質的藝術者,她的藝術和人文修養深厚、全面。是一個在純粹的藝術世界里生活的人,那么的卓爾不群而又自由自在。琴棋書畫,隨手拈來。吳冠中先生說筆墨為零,大概說一個偉大藝術者的修養,不是技巧可以替代的。同時,她還是一個有著強烈現實關懷和使命感的藝術者,她告訴我,她正在進行新的藝術轉型,試圖通過深化現實主題的內容來彌補繪畫語言的不足。我們從她的稍微憂郁的神態里就能看到,她的精神里沒有頹廢的因子,她沒有在玩弄藝術。我們應該敬佩這樣的藝術者,不去制造大眾看不懂的藝術形式,不過分表達自己的不良情緒,不煽動人性里潛伏的低俗感受。而是,用妙筆來謳歌生活的真善美,鞭撻假丑惡,讓人欣賞過后,賞心悅目,積極向上。這樣的作品誰都可以看懂,無需要太多專業的美術鑒賞知識,不需要曉得油畫的用筆和節奏,新的意象和美感就出來了,啟迪和自我陶冶升華的力量慢慢滋生出來了,作品的功能也就達到了。我們就可以通過這樣的作品與作者對話,體驗作者的心情。

實際上,我不太懂油畫,不曉得油畫的筆法。但我想,油畫創作當然不會以畫的像不像為勝境。在這幅畫中,仔細看看,熾烈的翻滾的烈焰,峰巒層疊,象大腦的神經系的灰質溝回。這個時候,頭皮會發麻。你會發生什么樣的聯系呢,你會想到大腦的能量就是原子彈的能量,轉而還會想到,這樣的能量一旦釋放,無數的肝腦涂地,無數惡之花的根就在這里。作者的用意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樣一來,反倒破壞了整幅畫的氣勢、協調和連貫。假如借鑒一些中國畫虛實相映的筆法,再虛幻些,滲透的涵義再隱晦些,或許更好。也就是說再畫得不那么像,不那么直白,或許此時不畫勝有畫了。天才的創作可能是受到一種無意識力量的推動,就像蘇軾說的“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p>

責任編輯:孫宇騰

猜你喜歡
原子彈幅畫美感
買畫
幾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遇見大師
猜畫
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后在中國引發原子圖書出版熱
不一樣的地面美感 地磚扮靚空間
自然美感的桌子
兩次原子彈爆炸幸存者去世
原子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