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戰略

2009-03-11 09:45熊偉民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第一次世界大戰

熊偉民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戰略,服務于英國的國家利益。但在采取什么樣的戰略路線、什么時候和在什么地點、使用何種及多少力量才能最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等具體一些的問題上,軍隊與行政之間、軍隊內部,存在著不同的意見和主張。本文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所執行的戰略路線、軍事戰略傳統以及主要爭論等問題,進行具體的歷史分析和考察,以期獲得對戰時英國戰略的一個比較全面而又合乎邏輯的認識。

[關鍵詞]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戰略,協約國,同盟國

[中圖分類號]K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7-6241(2009)10-0051-08

的確,除了不可比擬的規模外,對英國的政治家和軍人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這種模式的戰爭,在傳統上是非常熟悉的。從16世紀開始,為了國家利益,英國每個世紀都卷入了歐洲大陸的戰爭。英國每次卷入戰爭的目的,或是為了消滅海上的競爭者,或是阻止某一大國控制整個或大部分的大陸資源,或是阻止敵人控制它的最前線陣地——低地國家。英國的幸運,是它既是一個歐洲國家,但又游離于歐洲之外。地理上的安排,使英吉利海峽成為保護它本土安全的天險。在現代戰略導彈和轟炸機出現之前,幾乎用不著去擔心英會有外部敵人入侵英倫三島的危險。這樣,在進行戰略選擇時,英國與它的對手或盟友比較,有較大自由和周旋的空間。它大陸上的對手或盟友,則沒有這么幸運。要么將戰爭推到鄰近敵國的領土上去進行,這當然是比較理想的;要么是被迫接受在自己的領土上同入侵的敵人作戰。想選擇通過在大陸以外的地方打擊對手,從而達到打敗或控制競爭者的目的,是難以設想的。

當然,在做戰略選擇時,英國也不是沒有自己的難處。

到底應該以什么樣的戰略路線和最經濟的方法去戰勝和遏制敵人?這事實上是自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以后,英國一直在探索和實踐的一個問題?!捌吣陸馉帯?1756~1763年)中,老威廉·皮特提出并實踐了他的戰略構想,取得巨大成功。皮特認為,英國在同法國及其盟友西班牙作戰時,不必向歐洲大陸投入其主力部隊,而是向其盟友提供武器、財政和其他幫助。大陸上的戰爭,讓大陸上的國家去打,英國則利用其海軍優勢,對敵國實行海上封鎖,破壞敵人的海上貿易,攻擊敵人的海外殖民地。這樣,英國以極小的代價,贏得了“七年戰爭”,成功地遏制了法國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擴張,摧毀了法國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位。皮特的戰略,是對近兩個世紀來英國戰略路線的總結,為大英帝國地位的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的這條戰略路線,被稱為“邊緣戰略”或“迂回戰略”,利德爾—哈特先生則將其稱之為“間接路線”。所以,在過去英國所卷入的歐洲同盟戰爭中,英國“從來也不是它的盟友所安排的打倒優勢敵人的軍事工具,它是一個大陸盟友的鼓舞者和復活者,它是一頭‘好的奶牛。從這頭奶牛的身上,它的盟友在恢復名譽和尊嚴的過程中,吸取取之不盡的養分”。它在戰略上的作用,往往是選擇歐洲外圍某一點或幾點來打擊敵人,同時對敵人實施海上封鎖,對盟友提供財政和武器裝備方面的支持。

在分析和檢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戰略時,另外三個方面的背景或特點,也是我們不得不關注的。

第一,在英國軍事力量的構成中,長期以來,海上的力量無比強大,但陸軍的力量卻相對弱小。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原因之一,是上述業已提到的,即英國本土的相對安全,沒有必要保持一支數量龐大的常備軍;原因之二,是源于英國文化中反常備軍的傳統。在封建社會早期,英國的每個自由民都是民兵。1118年的《武器法》規定:每個自由民都應起誓,以他手中的武器效忠國王陛下,應召服役。進入17世紀之后,各殖民大國廣泛地進行殖民戰爭,只能短期作戰的民兵不再適用需要,英國也像其他大國一樣,民兵制逐漸走向衰落。但相比而言,英國的常備軍力量一直是比較弱小的。因為查理一世利用手中軍隊鎮壓進步力量和革命者的歷史事實,“護國主”克倫威爾毫不遲疑地動用軍隊清洗國會的行為,使人對常備軍的存在長期懷有一種恐懼感。

第二,英國在時間上比它的對手更能受得住拖延。與其說,英國愿意打短而快的戰爭,還不如說,英國更能夠打持久戰。它要利用海軍的優勢封鎖和絞殺對手,但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是需要時間的。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也需要對國內的資源進行廣泛的動員和準備。檢討英國在近代以來所從事的一些重大戰爭,其特點之一,雖不能說它像喬治·馬歇爾將軍所描述的美國的情形一樣,是“先宣戰,后準備”,但與“布匿戰爭”中羅馬統帥“延宕者”費邊的“消耗戰略”是可以比一比的。

第三,英國的大攤子格局。作為殖民帝國,英國的利益分布于世界各地。和平時期,這些殖民地向英國源源不斷地輸送財富,但在戰爭中,如何有效地保護這些殖民地,卻是一個不容易應付的問題。英國所具有的人力、物力資源,不足以同時在世界各地控制局勢,但又不得不分散力量到一些最關鍵的地方進行戰爭。

拿破侖戰爭的爆發,對英國的戰爭能力和戰略路線都是一個實際的考驗。在與大陸國家的前三次結盟中,英國都在不同程度上運用了皮特的戰略思想。一方面,用其財力援助盟國,另一方面,在海上和世界其他地方,打擊敵國的艦隊和殖民地,封鎖法國及其盟國的經濟。拿破侖盡管一時未被打敗,但發現自己經常遭受挫折,幾在崩潰的邊緣。在第四次反法同盟中,英國在歐洲大陸投入了一支軍隊,與拿破侖的軍隊作戰,但英軍走的仍是間接路線?;蒽`頓取道伊比利亞半島,依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支持,從側翼進攻法國。與此同時,俄、普、奧的軍隊則從正面牽制和突破,拿破侖最終被打敗。英國自認為,它卷入歐洲大陸戰爭所取得的成功,“不在于它采用了任何大陸的戰爭模式,而在于它謹慎地維持了自己行動的自由”。記住這一點,對于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戰略是至關重要的。

英國的“間接路線”,受到大陸盟國的批評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當大陸盟國與敵人正在浴血奮戰的時候,英國卻往往在大陸以外的地方,利用其海軍優勢,攻城略地,占盡好處。其自私、唯利是圖的本性暴露無遺。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的“外圍戰略”學派建議重新采用皮特的戰略來對付德國的威脅,讓法國人、比利時人和俄國人去與德國硬碰硬地拼,英國則向盟國提供財政援助,對德國實行經濟封鎖,在海外打擊德國的力量。但這次“外圍戰略”遇到了“大陸學派”的挑戰和競爭,法國的軍政領導人強烈支持“大陸學派”的主張。大陸學派的理論依據,也是來自于第四次反法同盟的經驗。他們堅持認為,德國皇帝所面臨的困境,與當年拿破侖如出一轍。德軍面臨著東西兩面作戰的危險。英國對戰爭所能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派遣一支強大的軍隊,在歐洲大陸上與盟國軍隊協同作戰,以盡快取得戰爭

的勝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后,英國的軍事戰略,實際上是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展開。一方面,英國及時地向西歐派遣了軍隊,另一方面,其海軍力量立即封鎖了英吉利海峽,嚴密監視著德國海軍的一舉一動,封鎖德國的海外貿易。但英國在歐洲大陸上所投入的力量,與它的盟國相比,是比較有限的。下述的一些數字。就能說明這一點。

戰爭一爆發,德國就在西線投入了一支龐大的力量。1914年8月,在法國前線,德國投入了150萬人的大軍,法國的野戰軍也超過了100萬,而英國準備用于大陸軍事行動的兵力只有6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和1個騎兵旅,共12萬多人,加上后勤部隊和兵站部隊,也只有16萬人。1914年11月,法國人在西線防守的戰線為430英里,比利時人15英里,英國人則為21英里。英國擔當的任務非常有限。當然,以后英國在歐洲大陸投入的兵力不斷地增加,在西線戰斗中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1917年以后,法國的力量遭到沉重的打擊,士氣低落,英國的力量成為西線的信心所在。但如果從傷亡的數字來看在西線的貢獻和所投入的力量的話,英國的作用仍然是不應高估的。1915年,德軍在西線死亡、失蹤和受傷848228人,1916年為1192451人,1917年為1058467人;法國1915年為1300000,1916年為876000人,1917年為569000人;而同期英國的相應數字是:313021人,651662人,750249人。1914~1918年西線死亡總人數約為:英軍70萬人,德軍120萬人,法軍130萬人。

由于英國對海上的控制,使得英國和其盟國能夠比較容易地拿下德國的海外殖民地。1914年8月,新西蘭的一支遠征部隊,輕松地占領了薩摩亞;9月,澳大利亞的海軍又拿下了新幾內亞。作為英國盟國的日本,很想趁機大撈一把,1914年8月,出兵攻打中國山東,占領德國在青島的海軍基地,將山東納入日本的勢力范圍。在非洲,英國也沒有費什么力氣就占領了德國殖民地多哥。1916年初,英、法聯合控制了喀麥隆。德屬西南非洲,則被南非占領。只是在德屬東非,英國遇到了一些麻煩。這里是德國最富庶的殖民地,德軍指揮官馮·萊托夫—沃貝克將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牽制英帝國20萬兵力,直到1917年年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展進程,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首先能夠被人們感受到的是兩點:一是戰爭延續的時間問題,一是作戰形式問題。

大戰爆發前,大多數的人包括軍人和政治家都認為,戰爭將是短暫的。很少有人相信,一次大戰能夠持續一年而國家的政治和財政卻不崩潰。所以,戰爭爆發以后,英國流行的口號是“照常工作”。只有兩個人似乎是一個例外。一個俾斯麥時期德軍的參謀總長老毛奇,另一個是猶太人銀行家布洛克。他們在19世紀末期對下一場戰爭做了預言式的推測,認為一場規模巨大的歐洲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F在戰爭真的如他們所推測的那樣拖下來了,交戰雙方陷入了持久的僵持局面。與此相呼應,雙方的作戰形式都非常呆板,尤其在西線。在一個有限的作戰空間里,交戰雙方擺下了數百萬軍隊,由戰壕、鐵絲網和機關槍所構成的陣地,堅不可摧。士兵在戰壕里相互對壘,機動和靈活沒有了,戰術也沒有了。有時為了爭奪幾平方公里的地盤,不得不付出幾十萬人傷亡和幾個月時間消耗的代價。戰場上血流成河,尸戈遍野。英國陸軍大臣吉欽納勛爵大發感慨:“我不知道還應該怎樣的做法——這根本上不是戰爭?!辈恍业氖?,這卻正是戰爭。

戰爭的延宕和僵化的陣地戰,對英國戰略的選擇和調整,影響是明顯的。

是將英國的戰爭努力主要投放在西線、繼續打大規模的陣地戰,還是應該避開西線德國的主力在歐洲的其他地方或邊緣開辟新的戰場?英國的政治領導人和部分軍人認為,英國的戰略方向,應該是在巴爾干和中東。通過在那里開辟戰場,先將德國的盟國——土耳其、奧匈和保加利亞打敗,同時協同俄國和意大利,最后從東南方向突入德國。但在更具體一些的作戰地點的選擇上,卻又有不同的主張。一個方案是遠征達達尼爾海峽,其直接目標是占領君士坦丁堡,打通地中海與黑海的水上通道。這一方案的優勢是,能夠更好地配合和支持俄國的戰爭努力。如果能夠達到戰爭目標的話,盟國支持俄國的武器裝備,不需再通過從北海經挪威海、巴倫支海到阿爾漢格爾斯克的北線,這條航線經常被中斷。俄國的糧食尤其是小麥,可以很容易地運到英國。因為戰爭,英國的糧食價格已經大大地提高了。這樣,也可以節省35萬噸本來就已緊張的英國海運能力。同時,那些還搖擺不定的巴爾干國家,也會堅定起來,支持協約國的戰爭努力。海軍大臣丘吉爾極力主張實施這一方案。另一選擇,則是在希臘的薩洛尼卡登陸,在希臘軍隊的配合下,直接目標是奧地利和多瑙河流域。財政大臣勞合·喬治贊成薩洛尼卡計劃。但因為在薩洛尼卡登陸,估計要使用大量的陸軍力量,而當時英國的陸軍力量用于應付在法國的局面都很緊張,因此,第二方案暫時被擱在一邊。另外,英國還決定發動兩個輔助性的戰役,一個在埃及,以保護蘇伊士運河;一個在波斯灣,保護在阿巴丹的英國石油公司的設備。

突破達達尼爾海峽的重大障礙,是海峽左岸的加利波利半島。最初行動企圖僅僅依靠海軍的力量去單獨完成。1915年2月,由18艘英國主力艦和4艘法國戰列艦和輔助艦只所組成的英法聯合艦隊,駛進海峽的入口處,其艦隊被土耳其預先敷設的魚雷炸沉炸傷數艘,海上進攻流產。從4月開始,英法增援了大量的陸軍部隊,準備在加利波利半島強行登陸。4月25日,強行登陸開始,盡管英、法在炮火、人員和其他裝備方面占有優勢,但土耳其軍隊也做好了應敵的準備,憑借堅固的防御工事和險要的地形,進行頑強的抵抗,使聯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1915年,協約國有近50萬士兵送到加利波利,包括41萬英國部隊和8萬法國部隊,而傷亡人數卻達到50%,其中英國傷亡21萬余人,法國傷亡4萬多人。1916年被迫撤退。英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史家J.F.C.富勒,將遠征達達尼爾海峽的失敗看成是英國所進行的又一個薩拉托加戰役。而卡爾森則將其失敗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經發生過的最大災難”。

加利波利的失敗,并沒有產生足夠的教訓,無法阻止回避戰略的進一步發展。1915年秋,經英、法兩國政府商議,決定向巴爾干派出一支軍隊,目的是支援塞爾維亞。10月初,英、法聯軍15萬人在希臘的薩洛尼卡登陸,這就導致了另一個代價高昂的戰役。德國和她的同盟者保加利亞兵力不足,同時,考慮到在多山的巴爾干地區進行補給也相當困難,因而對登陸的英、法聯軍不采取積極進攻的行動,而只是以少量的兵力對敵人進行牽制。在德國為首的東歐集團看來,以少量

的兵力牽制幾十萬協約國的兵力于巴爾干。比之將其逐出巴爾干半島、趕到法國前線更加合算。聯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結果是不斷地向巴爾干增加兵力,一度達到60余萬。但在這里所造成的局面,與西線幾乎毫無差別。德國及其同盟者,憑險據守,使聯軍一籌莫展。直到戰爭行將結束,聯軍才獲得突破。聯軍幾十萬軍隊在此被圍困達三年之久。德國嘲笑協約國軍隊在巴爾干形成了一個最大的“集中營”,整個敵人都成了俘虜。因為地形復雜,氣候多變,英國在這一戰役中因病送往醫院治療的就達481262人。

1914年11月,一支英、印遠征軍占領了巴士拉。但英軍沒有到此止步,而是進一步沿兩河流域向前推進,目標是占領巴格達。但英國人低估了土耳其人的抵抗能力和抵抗的決心,加之氣候惡劣,補給困難,英軍推進非常艱難,損失巨大。英國先后在這里投入兵力40多萬人,但戰局長期處于一種僵持的狀態。

1915年1月,蘇伊士運河受到大約1.5萬名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混合部隊的威脅,這是比較容易對付的。1916年底,這種威脅基本就解除了。但新任的首相勞合·喬治,想尋找驚人勝利的機會,以鞏固統治,鼓舞開始走向低落的士氣,這便使在蘇伊士運河區所進行的戰爭,擴展到整個巴勒斯坦,并以奪取耶路撒冷為目標。英國在這里投入了34萬部隊,戰役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英國發動這些戰役的目的,意在避開西線代價高昂的陣地戰,從邊緣突破來打擊和消耗敵人,但結果很不理想。自己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特別巨大,損失也很慘重。而決定戰爭最后結局的,也不是這些邊緣行動,而是西線戰場。

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戰略的檢討和爭論,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戰時英國的戰略,是應該由政治領導人選擇和決策還是應該由軍事領導人選擇和決策?第二,從技術上講,英國的“西線戰略”或“大陸戰略”更恰當,還是“東方戰略”或“巴爾干戰略”更恰當?第三,英國在戰略上應該保持獨立和靈活性,還是應該與盟國密切配合和合作?

先討論第一個問題。

從實質上講,這是政治與軍事的關系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論述,最權威和最經典的當然是克勞塞維茨。戰爭是政治在另一條件下的繼續,是克勞塞維茨的至理名言。沒有人試圖去否認它。但問題是,一旦戰爭開始了,戰爭是否應該按照它本身的法則去進行?尤其是在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樣的總體戰條件下,各交戰的國家,一切都在為贏得戰爭的勝利而努力,戰爭事實上成為最大的政治或政治本身,那么,我們是否還應該將這時的戰爭看成是政治的附屬物?克勞塞維茨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他指出:“戰爭的動機越大、越強,戰爭同整個民族生存的關系越大,戰前的局勢越緊張,戰爭就越接近它的抽象形態,一切就越是為了打垮敵人,政治目的和戰爭目標就越是一致,戰爭看來就越是純軍事的,而不是政治的?!钡又?,克勞塞維茨又指出,這種“純軍事的”“抽象形態的”的戰爭,只是“哲學上的”“純粹邏輯上的趨向”,“即使政治真的在某一種戰爭中好象完全消失了”,戰爭“同樣是政治的”。奇怪的是,克勞塞維茨的論述,在他自己同胞那里,并沒有得到應有重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軍人控制深刻地影響著德國的政治,主張“戰爭期間軍事第一”的信念,大有市場。而威廉二世還高喊著:“戰爭期間政治閉嘴,直到戰略允其重新講話為止”。小毛奇鼓勵自己的兒子不去讀《戰爭論》,而興登堡卻還斷定:克勞塞維茨“告誡不讓政治侵擾戰爭的操作”。真是不可思議。

當然,戰爭中到底應該由政治家還是由軍人來選擇和決定軍事戰略的問題要簡單得多,但評論家們卻往往容易走向極端和對立,好像二者之間是完全不相容的。實際的情形,恐怕是兩種因素的一種綜合或妥協。一些情況下,也許是軍人提出幾個可供選擇的建議,最后由政治家來拍板定奪。另一些情況下,也許政治家只向軍人提出國家的武裝力量要達到的政治目標,采取什么樣的軍事戰略去實現這些目標,則由軍人去做選擇和決定。還有一種情況,這就是政治家的企圖和軍人的意圖妥協。

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的軍事戰略選擇和決定問題,批評者往往很偏激。有的評論家認為,在戰爭中,帝國總參謀長威廉·羅伯遜爵士和英國在法作戰的軍隊總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爵士控制了英國軍事戰略的制定權,至少在戰爭的前三年是這樣。在戴維·R·伍德沃德的眼里,羅伯遜是一個粗魯、固執的北方佬,控制著阿斯奎斯政府的英國戰爭議事會。他堅定地相信,“不論走多遠,戰爭戰略都要絕對地由軍人控制,他憎恨和抵制來自民間方面的干涉”。而黑格也和羅伯遜一樣,不喜歡英國政治領導人,尤其是不喜歡自由黨人。他認為:“提出世界戰略是羅伯遜的責任?!苯Y果,在戰爭的前三年,軍隊領導人“取得了對軍事政策的控制地位”,并且接受了一個簡單的直接戰略,這就是:“英國軍隊壓倒一切的任務是支持法國和在西線獲得決定性的勝利?!焙茱@然,這種批評是同對“西線戰略”或“正面突破戰略”的否定聯系在一起的。另一種意見則是批評政治領導人,說他們沒有負起法律賦予他們的指導戰爭的責任,無論是阿斯奎斯政府還是繼任的勞合·喬治政府,都沒有積極干涉羅伯遜和黑格的工作,而是放手讓他們在西線打大規模的陣地戰,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這種批評有欠公正。派遣英國軍隊去法國作戰,是戰爭爆發前就已協商好了的方針。作為帝國總參謀長的羅伯遜和派遣軍總司令的黑格,代表陸軍和西線戰略、堅持向西線投人更多的兵力,恐怕不可避免,就像海軍會代表海軍說話和贊成邊緣進攻一樣。同時,要求英國加強在西線的力量,法國政府也施加了壓力,不能將責任全部推在陸軍的身上。但從戰時英國戰略執行的實際情形來看,可以說“西線戰略”和“東方戰略”基本上是平行展開的。加利波利戰役和薩洛尼卡登陸作戰,都來自丘吉爾、吉欽納和勞合·喬治這些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們的倡議。巴勒斯坦戰役和美索布達米亞戰役,也是政治家們所熱衷于進行的。因此,說戰時英國的戰略被軍方所控制,完全不符合事實,不能令人信服。

接下來,我們需要拷問的是,到底是“東方戰略”更可取還是“西線戰略”更可取?誠然,英國在西線所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根據統計,英國在大戰損失的100萬人員中,西線占了70%。到1918年1月,在包括本土在內的2837315人中,只有888315人部署在法國以外的地方。部署在法國的力量,占了英國軍隊的大多數。但同樣不容否認的是,在東方的幾次戰役中,英國所投入的兵力,就像上述已經指明的那樣,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決定最后戰爭結局的,還是在西線戰場。英國在西線的付出與戰爭的結果是相適應的。相反,在東方的投入和消耗,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并沒有產生所期望的效果。我們很難設想,如果英國不是持續不斷地在東方

分散力量,而是將投入東方的力量及時投入西線的話,對大戰的進程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但有一點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這種人力的浪費實為戰爭延長的主要原因?!?/p>

在對戰時英國戰略的評論中,包括像丘吉爾這樣的政治家的戰爭回憶錄,很少有人批評“東線戰略”。只有著名軍事評論家和軍事史家富勒似乎是一個例外。他在他的代表性著作《西洋世界軍事史》和《戰爭指導》中,指出“東方戰略”是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是得不償失的行動。多數人則認為,“東方戰略”沒有取得成功,關鍵不是戰略路線的不明智,而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沒有抓住時機。這樣的說辭,明顯地帶著為戰時英國維護自己的勢力范圍而采取的分散行動做辯護的痕跡。

實際上,從軍事的角度講,英國的“東方戰略”,并不是可取的路線。這是因為:第一,巴爾干地理條件復雜,易守難攻,很不容易突破。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方的武器裝備都大大地改善了,使得地理條件對戰爭的影響降低了,但正如道格拉斯在其著作《大戰中的地形與戰略》一書的前言中所指出的:“在戰斗計劃和軍隊移動中,地形所起的作用,今天同古代一樣重要?!痹谕炼湔Z中,巴爾干即多山之意。半島70%為山地,地表被強烈地切割,并由此而形成一些谷地。半島的交通干線多沿谷地通行,極容易被切斷。在這里開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其地形條件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英國的行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美在多山的意大利的行動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中東地區雖然地勢平坦,但這里的氣候條件惡劣,風沙大,疾病流行,不是長期在這里生活的人,不容易適應這里的環境。第二,后勤供應不容易得到保障。無論在巴爾干作戰還是在中東作戰,都離英國本土路途遙遠,所需的武器彈藥、食品、醫療設備,都不能在當地就地取材解決,而需要從英國本土輸送過來。這使戰爭時期本來就比較緊張的運輸條件雪上加霜,增加了船舶周轉的困難。第三,即使在加利波利和薩洛尼卡取得突破,是否就能輕松地拿下君士坦丁堡或順利地向多瑙河進軍,也是值得懷疑的事情。就是打通了從地中海到黑海的通道,英國是否有多余的武器彈藥去支持俄國,也是不敢保證的問題。英國推行“東方戰略”的實質,是維護英國的勢力范圍。

最后,我們從同盟戰爭的層面對戰時英國的戰略進行審視。這是涉及英國的戰略路線是否應該與盟國協調一致的問題。在爭論中,不少論者從維護“東方戰略”的角度出發,指出,戰時英國的戰略路線,不應該受僵化的盟國義務的牽制,而應該根據英國的利益,隨時調整和變更部署。

的確,在一場大規模的同盟戰爭中,協調和確立同盟的共同戰略路線,常常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原因是,參加同盟的各個國家,與敵人的關系往往并不平衡,而同盟的各成員,又都有自己需要維護的利益和要達到的戰爭目標。因此,在達成同盟的共同目標和共同戰略方面,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既然是同盟國家,就必然會存在某一種共同的利害關系。這種共同的利害關系,是維護同盟的紐帶。在確立同盟的目標和共同戰略時,只能盡可能地從維護同盟的共同利益著想,而不能只從單個的民族和國家利益出發,當反映和代表不同國家利益的戰略發生沖突時,則應該選擇能夠更多地反映同盟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戰略?!?/p>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各成員國,都有著自己不同的國家利益需要維護,但它們又有著一個共同的利害關系,即各成員國都受到德國為首的東歐集團的威脅。從這種共同的利害關系出發,協約國共同的戰爭目標,就是盡快以最有效的方式打敗德國集團。能夠盡快打敗德國集團、結束戰爭的戰略路線,也就是“最能反映和代表同盟共同利益的戰略路線,從而,也就是同盟國家應該采取的戰略路線”。

在敵人也結成同盟集團的情況下,在戰略上存在一個選擇先打敵對集團中的強國還是先打敵對集團中的弱國的問題??藙谌S茨認為,首先應該搞清楚敵對集團內部的力量組合關系。如果敵對集團中的一個國家是主要的,其他國家的利益和力量只依附于這一個國家和力量,那么,打垮這個敵人就必然是戰爭的目標,因為擊中了這個敵人,也就是“擊中了整個戰爭的重心”。當然,戰略理論家們并不都持克勞塞維茨的立場。利德爾—哈特先生認為,戰爭中,如果敵人是由幾個國家或幾支軍隊組成的,那么,“最好的辦法是首先集中打擊對方最弱的一個伙伴,而不是首先企圖去殲滅對方最強大的敵人。不要以為最強大的那個敵人失敗以后,其余較小的伙伴也會隨之而自行崩潰”。

在一場具體的戰爭中,到底應該是先打強敵還是應該先打弱敵,只能視實際情況而定,不可概而論之。如果戰爭的格局,能夠確定一個敵人陣營的重心,并且有能力或者說同盟力量的布局,不得不選擇先打擊這個重心的話,那就應該集中力量,先打垮這個重心。這個重心打垮了,其他次要的力量就比較容易收拾了。但如果一時難以確定敵對陣營的重心,或者說雖然能夠確定敵對陣營的重心,但自己方面力量的分布不適宜于先打擊這個重心,或者說首先根本無力打擊這個重心,那么,就只有選擇先打敵對集團中的“最弱的伙伴”了。

對于協約國集團來說,德國是東歐集團的重心和支柱,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如果打垮了德國,意味著戰爭的主要問題就解決了。從戰爭的格局和協約國的力量分布來看,英國的兩個主要盟國——俄國和法國,一個在德國的東邊,一個在德國的西線,恰好對德國在戰略上形成夾擊之勢。另外,從戰略上講,完全不可能想象,俄國和法國能夠避開與德國軍隊的正面較量而先將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次要的戰場上。在這種情形下,英國對戰爭可能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面對現實,與盟國相配合,首先集中力量,打垮德國這個最主要的敵人,而不是不斷地分散力量去打擊敵人的邊緣。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戰略,孕育于英國的戰略傳統之中,但始終如一的目的,是服務于英國的國家利益。戰爭中,英國在西線戰場投入了大部分的兵力,傷亡慘重,為最后打敗德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與此同時,為了維護英國傳統的勢力范圍和奪取新的地盤,又經常不斷地分散力量,到敵人的邊緣區域作戰。這些分散行動投入的力量不少,但對整個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卻沒有產生什么影響。從維護英國國家利益的角度看,英國在邊緣上所采取的這些行動,是可以理解的。但從盡快打敗德國這個主要的敵人、結束戰爭的角度看,英國的這些分散行動,“實為戰爭延長的主要原因”。如果說,對英國來講,盡快打敗德國是英國的最大利益的話,那么,就是從維護英國利益的角度分析,這些分散的邊緣行動也是不可取的。

責任編輯:侯林莉

猜你喜歡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黎和會時期北京政府索賠決策的轉變:從參與到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停戰一百年之后,美國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普遍記憶仍離不開史努比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數字對調
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西班牙流感”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考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