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爾,書海酒瓶中的人生

2009-04-07 06:14
都市文萃 2009年12期
關鍵詞:公務員考試韓國

李 磊

“人生下來要送到首爾,馬生下來要送到濟州島?!边@句韓國俗語最能說明首爾這個城市之于韓國的意義和價值。自古以來,韓國人就把科舉得中當官赴首爾,作為家族最大的榮耀。因此,與馬的產地濟州島作類比,便有了這樣的說法。首爾面積只占韓國的0.6%,卻集中了韓國人口的五分之一,金融企業的四分之一。對韓國人來說,首爾意味著最好、最大、最尖端,意味著發展和飛躍,所以,只要前邊有首爾二字,就意味著成了最好的學校、最好的醫院、最棒的設施。

大學畢業后,我決定去韓國讀研,正值同屋在申請美國的學校,見她展一卷美國全圖,將網撒向不同經緯度的10所院校,我便學著她的樣子,展一卷韓國全圖,從南到北分別選了釜山、大邱、首爾的三所國立大學,當時感覺部署相當嚴謹。后來有幸被首爾大學錄取,談及這段申請經歷,卻在韓國朋友中傳為笑談,那時才知韓國的大學,首都與地方根本不能相提并論,首爾的大學,即便不是一流,也比地方強許多,這和中國、美國的規則完全不同。于是,首爾成了一個學校多,機會多,學生多,畢業生多,找工作的人多,找不到工作的人更多,考試多,考證的人多,畢業后留守學校的人多的地方。

在首爾,待業青年稱自已為“白手”,大概來自于“白手起家”一詞,為了“起家”他們留守大學,泡圖書館,進駐備考地帶,在無涯學海中以“考”作舟。人學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在韓國似乎都成了普及教育,讀博就像購買奢侈品,養家糊口的教育另有所在,外語、公務員、司法、電視臺編導、記者,留學、甚至本國語,名目繁多的資格考試和因考試而形成的備考地區以及考試族形成了氣候。

某項考試的培訓學校聚集的地方會形成特色鮮明的備考地帶,很有首爾特色。韓國人愛扎堆,難怪在北京會形成望京韓國村。首爾大學旁邊的新林9洞是高級公務員考試備考地,鷺梁津地區是普通公務員考試備考地,鐘閣地區是外語培訓學校聚集地。初到以上地點,會很納悶年輕人為何經常同一時段從不同的建筑物中涌出,同一時段在街上晃悠,又同一時間消失,分明是一個沒有圍墻但組織嚴格的大學校。這些區域的飲食廉價,講座海報鋪天蓋地,電子游戲房、迷你卡拉OK房、小酒館泛濫;這些區域的人一般表情呆滯,戴耳機趕路,性格暴躁,狀態不佳。從地方大學畢業的小樸辭掉工作,在鷺梁津地區租了一個鴿子窩般大小的“考試院”加入了9級公務員的備考大軍,三年中每次見面都能感受到性格和精神狀態的每況愈下,萬幸他在崩潰之前考中9級公務員,欣喜上任,人生總算步人正軌。這個過程活生生是個現代版的科舉之路。

韓國男人要參軍兩年半,再加上準備考試,通常出道很晚,奔三的人在公司還都是小字輩。曾看到一篇漫畫描繪中韓年輕人的差別,中國25歲男青年說:今天的會議很有成效;韓國25歲男青年卻說:今天食堂的午飯不錯……但是一旦通過高級公務員考試,就可直接成為正處級干部,人生將從此改寫,奮斗史從此縮短20年。但此類考試競爭白熱化,萬里挑一,準備10年都很正常。單位里的何處長就考了10年,據說他以前是街上擺攤賣水果的,由于未婚而且長得機靈,在小區內頗有名氣,被稱為“水果靚仔”,生意自然興隆,照顧他生意的阿主媽(中年已婚婦女)買完水果通常不忘在他屁股上揩兩下油。從水果小販一躍成為處長,穩定的收入、公派留學的機會、受尊敬的社會地位都隨之而來,三十多年的光棍也在上任不久后覓到佳妻,真可謂十年寒窗苦,一朝躍龍門。然而,這種考試制度也存在很大缺陷,十年與世隔絕的苦讀,讓人遠離社會,缺乏與人交流的技能和實踐經驗,他一上任就成為處級領導,專業知識不懂,各層關系不好協調,給下屬增加了很多麻煩。何處長工作了一年,受盡了下屬的不待見,終于在不久前被調到其他部門去了。

考了一兩年就成功的,同樣存在很多問題。研究生同學泰成,畢業后在國家機關當研究員,開始挺好,突然來了剛通過公務員高級考試、比自己還小五歲的黃毛丫頭做部門領導。泰成寫的轉業報告都要由她批,卑躬屈膝地迎合不說,還要忍受“泰成君,你來一下,把這個改了”的刻薄。最終,他心理上難以承受,停薪留職,重返校園,準備購買博士學位這個奢侈品。

然而,不管是“白手”還是已經“起家”,在酒桌上遨游是首爾人最尋常的消遣方式。矜持的清晨和放蕩的夜晚都在向人們講述這個城市對酒的鐘愛。一大早,年輕帥氣的業務員來辦公室談項目,一張嘴竟是未醒的酒氣,接下來我腦中不禁浮想聯翩,想到他昨晚的觥籌交錯,歌舞升平,想到他喝了一家又一家,想到他喝了啤酒喝燒酒再喝混合酒……但是,首爾人絕對不會因為喝酒而耽誤第二天的工作,明明看到他凌晨三點被別人架回家了,第二天八點他還是能紅光滿面地坐在這里談生意,就像眼前的這個小伙子。

入夜,街邊的酒館燈紅酒綠,填滿了飲酒男女,這叫的酒局大多是朋友或同事問的聚會,工作應酬的飯局在首爾更多地被安排在中午甚至早上。大家心甘情愿地飲酒,是從骨子里喜歡酒,喜歡醉酒的感覺和酒桌上的氣氛。從晚10點開始,地鐵里開始出現面紅耳赤、東倒西歪的醉酒者,清醒的乘客們對他們視而不見,習以為常,泰然自若地并肩相坐,看來人們對飲酒的理解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過了12點,地鐵站里出現橫躺在候車椅上的醉酒者,領帶蒙在臉上,準備在這里過夜。

在韓國的大學里而有一種叫做“MT(Member ship training)”的活動,本來是為促進同學間交流,增進感情而安排的外出旅游或野外訓練等集體活動,卻由于瘋狂的飲酒行為而被大學生新解為:MT,Ma xiao(韓語發音中“喝”的意思),然后Tu(吐)。中國留學生小肖對此深有感觸,第一次參加首爾大學的MT,跟著韓國同學和教授駕車3個小時來到春川,直奔烤雞排店喝啤酒,然后草草看過幾個景點就直赴晚餐場所烤肉店大干燒酒,接著去KTV喝啤酒,深夜又換到酒吧繼續喝,后來總算回到住處,本以為能鉆被窩睡了,沒想到一進屋,同學們就拿出早就備好的零食和啤酒繼續戰斗,后來就真的成為“喝了吐”的MT了。

其實,首爾人還有很多消遣方式,80后自己攢錢買房在首爾幾乎是天方夜譚,于是年輕人也幾乎放棄了這個念頭,買不起房就買“經歷”,海外旅游、看展覽、演出、音樂會,出入高檔餐廳都是人們喜歡買的經歷,然而喝酒和讀書是人們最離不開的。記得中國曾提倡“少喝酒,多讀書”,而在首爾,人們通常是“多喝酒,多讀書”兩不誤的行為,即使不為準備考試,全民間還是洋溢著學外語的熱潮,父輩的人還會捧著中文課本問我“看到”和“見面”的區別,部門領導學了不到一年中文后就要用中文去中國大學演講,這些好學精神都展示著這座城市進取的風貌,然而,豪飲作樂又闡述著人們渴望交流的心聲,首爾正是在這種進取中前行著。

(摘自《上海采風月刊》2009年第10期)

猜你喜歡
公務員考試韓國
“5+2”“白+黑”是否應鼓勵?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試焦慮嗎?
準備考試
揭秘韓國流
韓國的K1A1主戰坦克
揭秘韓國流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