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私學的特性及其社會教化功能

2009-04-13 10:00閆利雅
文教資料 2009年35期
關鍵詞:私學白鹿洞官學

閆利雅

摘要:宋代私學的特性主要有半獨立性、融合性、獨特的“書院”經營制度及其對自然科學教育的忽視。宋代私學與官學相互輝映,同時保持著對政府的經濟依賴性。隱現于山水之間宋代書院成就了一批批名師大儒,他們的學術活動以其自由學風、開放思想、求真務實、耿介正直的學術風骨影響與教化了世間的讀書人。其“有教無類”的教育形式與官學的“貴族化”形成鮮明對比,對文化下移、平民子弟的學術理想有落實之地。

關鍵詞:宋代私學書院社會教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對私學的理解有如下幾種:第一,與先秦以前“學在官府”所對應的私學,主要是指作為顯學的孔子私學;第二,以私人講學為主的私學,包括以社會教化為主、家庭教育為主或專人教育為主的私人講學;第三,官學產生以后,與之相對應的私學。本文中所講的私學主要指與官學相對應的,經政府允許,由社會上知名人士講學而形成的特殊的私學,它受官學的影響并接受一定的政府資助,但不納入國家官學體系的私人教學活動。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那時的私學獨具特色。

一、宋代私學的特性

1.宋代私學的半獨立性。

宋代,政府通過賜書、賜匾額、賜學田等手段逐漸加強了對私學的控制。宋代的幾所影響力較大的私學,包括聞名天下的“四大書院”,在大多數時間里都不是私人興辦的。如宋初六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從南唐滅亡到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77),白鹿洞書院有五年獨立發展的時期,但太平興國五年,洞主明起要求將白鹿洞田產入官,宋太宗允準,并任命明起為褒信縣主簿,這樣,白鹿洞書院又歸了官。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曾敕令重加修膳,說明此時書院仍為官辦。但此后“既乏供饋,學徒日散,室廬隳壞,因而廢焉”。南宋淳熙六年,朱熹以知軍的身份重建書院,他在重建過程中曾向朝廷奏報此事,并請得“賜降敕額”,所用興建及置買田產費用都是地方官府籌措。顯然,此次重建之白鹿洞書院并非私人之學,而是地方官學。朱熹離任后,各繼任者也為白鹿洞書院建設作出了不少貢獻,如增加房舍、田產等,也是用官府的資財。所以,白鹿洞書院在大多數時間里是地方官學而非私學。但是,在教育方針和教學方法上,書院仍有較為充分的獨立性,保留著私學教育的鮮明特點。

宋代的私學教育得到朝廷的積極贊助或默許,既允許獨立自主授徒講學,又盡可能給予鼓勵和幫助,并注意吸收和推廣私學教育的經驗,運用于官學教育之中,還常常聘請私學教育有成就的學者到各級官學任教。在不觸犯統治者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即使私學教育家與當權者意見相左,朝廷也要出面保護學者。這也是宋代私學教育得以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私學教育也就與統治者的意識形態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并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一種獨特的個性,這就造成私學本身的弱點。

2.宋代私學教育的強大融合性。

魏晉以來,佛、儒、道雖有矛盾,然總的趨勢仍是三家在相互融合、吸收、依附中演進。宋代理學思想即是以融佛、道于儒家思想為基礎的。融合意味著思想的自由交流、對話、碰撞和相互吸收。宋代是一個哲人輩出的時代,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在交鋒與碰撞之中融合產生出新的智慧,一代代的大師,就在這種文化之中孕育出來。

大師辦私學,熱衷于學術思想的創新和傳播,成為了一種激揚人生的事業,他們倡導的學術思想,許多匯聚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博大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成為社會的財富。私學書院之山林隱逸文化風范,在于一批憤世嫉俗、特立獨行的耿介正直之士,在喪亂年代隱居不仕,于官府政治鞭長難及的山林僻野堅持理想信念,從事傳道授業的講學活動。他們高尚的山林情操對于一代士人學風、士氣、風骨的形成,對于中國古代士人人格的塑造、精神的熔鑄、理想的構建皆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游學、講學是私學區別于官學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私學和官學的教育對象的根本不同,即前者面向下層社會,后者面向上層社會,因此決定了私學不是應試教育,不是把仕進科舉作為辦學的目標,而是以普及和提高文化素質的基礎教育為方向。同時,由于私學沒有官場習氣,師生關系親切融洽,品德相互砥礪,形成了官學所不具有的學術師承關系和學術風氣。

歷代官學均有貴族化特征。私學的“有教無類”沖破了種族、地域和階級界限,平民布衣受教育的機會顯著增加。教學內容異彩紛呈,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多樣。由于私學大多有自己獨立的學術追求,又由于教育對象的廣泛性,私學教育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方式上,都具有多樣化的特征。

3.宋代書院制度——宋代私學的中流砥柱。

書院萌芽于唐末,但作為一種教育制度的形成和興盛則在宋代。宋初由于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書院非常興盛,出現了“天下四大書院”的盛況。宋代以后的書院的學術與教育自由講學相互緊密聯系的特點,使書院成為學術思潮傳播和發展的重要基地。書院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以前大多高深學問的探求僅是個人努力的局面,且書院三大功能(講學、藏書、祭祀)之一的祭祀,就體現了學術流派的特色與傳統。其目的是崇道尚教、標榜學派學風,激勵后學繼承發揚學術思想特色。

宋代書院多,規模并不是很大,而且時興時廢,但它給中國古代的教育事業增添了異樣的光彩。它立精舍于山林之間,與大師聯系在一起,成了文化與智慧的象征,它的學規、章程是以后歷代讀書之人的學規。北宋的三次興學,政府把關注點放在了官學身上,對書院不再熱心提倡,讀書士子看到只有通過官學才能進入仕途,書院也就被冷落了。另外,中國古代的書院沒有持續性的經濟支援,大多是隨興的捐贈,而且到書院讀書的人不交學費,反而要書院承擔他們的住宿、膳食,這也是書院沉寂的原因,一旦離開經濟的支撐,書院的維持就很艱難。

4.宋代私學的盲區——科學技術教育。

雖然中國歷代社會都忽視科學技術教育,但是宋代卻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它的科學非常發達。四大發明之中,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的使用都是在宋代最后完成。那個時代的教育家,把自己的全身精力都投入到理學中,沒有把自然科學納入到私學的教學之中,因此,從本質上說,他們仍然沒有走出中國古老的思維方式。而朱熹宋明理學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欲”等,又被人們斷章取義地認為是對人性的摧殘。因此,宋代的私學就與科學技術在兩條平行但不等長的軌道上發展。眾多的科學成就,竟然沒有通過私學的方式延續下去,實為可惜。

二、宋代私學的社會教化功能

1.宋代私學是重要的學術中心,形成自由、務實的精神風尚。

宋代的學術思想流派眾多,私學教育的內容和學風也不盡相同,各學派都以私學為自己的學術陣地,重視發展自己的學術方向,形成在不同的學術上的師承關系。各學派之間常常因為學術問題而發生激烈的爭論,但又注重相互尊重,保持深厚的友誼。書院“講會”制度多模仿佛教升座講學的制度?!赌咸茣ぶ戾鰝鳌份d:朱弼“每升

堂講說,生徒環立,各執疑難,問辨峰起”。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在白鹿洞書院首創“講會”制度,邀請陸九淵來開講“君子喻于禮,小人喻于利”一章。朱陸學術相左,曾在鵝湖寺進行激烈論辯,然朱卻請陸講學,并將其講義刻石立于院門。這不僅成為不同學派在書院講學的濫觴,而且將書院與社會學術論爭與動向緊密相聯。書院講學允許不同觀點自由講論,學生也可自由來去,不受任何限制。這種講學與講求實學風氣,不僅是對趨附科舉、思想僵化、不求實學的壞風氣的一種抵制,而且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產生強烈影響。有學者指出:“宋朝風俗醇厚,氣節高尚是與書院講學大有關系的?!憋L起云涌的學派思潮與學術精神展現了中國古代教育的自由開放和古代文人學者的思想精髓,而中國古代的私學的寬松文化氛圍是孕育、滋潤和培養生長學術思潮的搖籃。這是要求一統而思想僵化、精神桎梏、利欲薰心的官學所望其項背的。

2.私學教育為宋代的人才培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說官學的發展為宋代培養出大批知識人才和各級官吏,那么,私學教育為宋代培養出大批學者,許多名師鴻儒都與私學教育有不解之緣,有些人就學于私學,又從事私學教育,學者之間有很深的師緣關系。私學造就了學者,學者的學術活動又推動了私學的發展。以朱熹為例,朱熹及其門人在福建武夷山建陽一帶活動。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因為受到政敵的攻擊而被解除職務,他回到福建,在武夷山修建無疑精舍(后稱武夷書院、紫陽書院),廣泛招收門徒,繼續傳播理學。朱熹死后,他的弟子繼續在各地創辦學院。如門人熊世基、熊世琦在豐水建龍光書院。真德秀建西山精舍,又曾興建明道書院,作《明道書院記》。真德秀是繼朱熹之后朝野最有聲望的重要理學家。在傳弟子江萬里在廬陵創辦白鷺洲書院,聘請理學家歐陽守道主教,文天祥、鄧光薦便是這所書院的學生。

3.宋代私學教育為社會讀書風尚開啟源泉。

朱熹等人建立的書院、訂立的學規,成為規范的學規。其中的思想也成為我國古代讀書人恪守的思想,其讀書精神對今天的學生仍然有指導意義。書院成為一種文化教育的形式,成為中華民族教育發達的見證,雖然以當今的教育理念觀照宋代的書院,其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但在當時發揮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磨滅的,它依然是中華儒學精神的載體,是一種文化教育的傳承。它的學術自由,它的獨立探究,它的門戶開放精神,給了我們無限的精神財富。給了我們歷史繼承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高時良.中國教育史綱(古代之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江堤.書院中國[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吳霓著.中國古代私學在教育史上所發揮的作用[J].教育研究,1997,(3).

[4]王均,雷偉.宋代民間辦學的創舉——一書院制度[J]延安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2).

猜你喜歡
私學白鹿洞官學
鹿拓霧來白鹿洞書院文化APP交互設計
治理的技藝:三代王官學新說
白鹿洞書院八字學規被刻在聯合國總部墻上?
白鹿洞書院記
金代的官學教育
宋代官學教育經費及其政策
淺析東漢的私學與士人
“六藝”之“五射”新考
中國古代私學管理對當今教育的意義
白鹿洞書院藏書目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