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余賽事隨想

2009-04-21 05:17席艷艷
棋藝 2009年7期
關鍵詞:晚報業余棋手

[編者按]作者席艷艷,現任河南棋院副院長,多年來組織參與多項業余賽事,本期我們特別邀請席艷艷對業余賽事的營銷和組織談談她的見解。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于沖段少年參加業余比賽的話題,似乎成為了一個熱點。報刊雜志,博客論壇,經??梢钥吹接嘘P的文章。無論是具備官方色彩的相關媒體,還是極富自由特征的草根一族。時時都發出爭論的聲音。如果說開“拒絕十八歲以下未成年人參賽”先河的涼都杯只是一次試驗,歷來穩居“中國業余第一賽”地位的晚報杯做出“限制沖段少年”的舉動,則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那么,沖段少年參加業余比賽到底有何弊端,導致舉辦方要使出這樣的“殺手锏”呢?

首先我們看幾個數字:

2007年潮州晚報杯:參賽棋手162人,其中成年棋手不足60人

2008年青島晚報杯:參賽棋手156人,其中成年棋手不足50人

備注:以上含港澳臺參賽選手

中國業余圍棋賽中,晚報杯和黃河杯(美羅杯)歷來被公認為最悠久、最權威的兩大賽事。如果說晚報杯因其行業協會的特征而對報名資格、參賽人數有一定限制的話,大獎賽性質的黃河杯則沒有此類約束,屬于公開、自由報名的比賽。也因此故,近年來黃河杯的參賽人數屢創新高。

2007年準格爾旗黃河杯:參賽棋手249人,其中成年棋手不足60人

2008年紹興黃河杯:參賽棋手340人,其中成年棋手不足80人

備注:中國圍棋協會規定,參加女子定段賽的年齡上限是20周歲,因此,在本次統計中,未滿20周歲的女棋手被納入“非成年棋手(沖段少年)”行列。又,為論述方便,“沖段少年”的定義里,包含年齡在13歲以下的、經批準參加業余比賽(晚報杯)的職業初段。

由上可知,晚報杯成年棋手和沖段少年的人數比大概在1:3左右,黃河杯則要低于1:4。而在2005年晚報杯的時候,成年棋手和沖段少年大致是1:1。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沖段少年迎來了他們的“井噴期”。2003、2004年,成年棋手和沖段少年人數比大致是1.5:1到2:1之間,印象中,此段時期中“沖段少年”這個名字開始被叫響并得以廣泛流傳,迄今成為一個專用的名詞;2000年起,沖段少年開始在賽場上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之前,則基本是成年棋手的天下,其間雖有個別少年對他們有所沖擊,尚未形成氣候。(以上數據來源于互聯網)

的確可以說,沖段少年們的崛起,侵占了原本屬于成年棋手的一大片陣地,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面對沖段少年們的強勢。越來越多的成年棋手選擇了退避三舍。2008年的“神木杯”全國業余圍棋棋王爭霸賽是當年獎金最高的比賽,冠亞季軍獲得者分別可拿到6萬元、2萬元、1萬元,可參賽選手中成年棋手寥寥無幾,剛滿23歲的前沖段少年盧寧居然成為了該項賽事最“高齡”的選手!

因此之故,2006年還在對“大江晚報3名參賽隊員年齡相加只有22歲”叫好的中國圍棋協會如今來個緊急叫停,也就不難理解了。再此下去,業余圍棋賽真的有可能變成“沖段少年賽”或“準職業棋手賽”了。(將沖段少年看成“準職業棋手”,并非本人的發明。08年《棋藝》上就有此提法。韓國資深圍棋撰稿人樸治文先生對韓國棋院的研究生——類似于我國的沖段少年——也冠之于同樣的頭銜?;蚴枪沧R?)

只是,為什么沖段少年來了,成年棋手要跑呢?難道真的像某些朋友所說的,是因為沖段少年們太厲害,成年棋手抵擋不住?這也是對禁止或限制沖段少年參加業余比賽執反對意見者經常提到的一點:水平高而反受累,說不過去。

再看幾組數據:

以上是2003年-2008年晚報杯和黃河杯的前六名獲得者名單(05年資料不全)。在總共76個有效數據中,沖段少年共有40人次入圍,成年棋手有36人次入圍,沖段少年稍占上風;含金量對比中,沖段少年共獲38(晚報)+27(黃河)=65分,成年棋手共獲25(晚報)+25(黃河)=50分,(計算方法:獲一次冠軍得3分,一次亞軍得2分。第3到第6名均算1分)初看之下沖段少年優勢明顯,但如果考慮到未計算2009年南昌晚報杯上成年棋手在前6名中獲得5個席位并包攬冠亞軍以及2002年之前的成績,再考慮到胡煜清一人就得了18分,而且02年起黃河杯都進人了前六名,晚報杯05年起四次進入前三名??陀^來說,沖段少年對成年棋手的優勢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并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前沖段少年”如盧寧、李天罡、趙威、李夢石等加入成年棋手的行列之中,沖段少年的優勢還將減少。

所以筆者以為。說成年棋手是“打不過就跑”,未免稍嫌武斷。能在比賽中獲獎的,總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假如抱著“得不到名次”就不參賽的想法,那無論有沒有沖段少年,都沒有太大區別。上世紀90年代。不少職業退段棋手加入業余大軍,也沒受到“抵制”。說起來,他們的情況和現在的沖段少年有些相似,但沖擊或許更大:畢竟他們的棋力在當時明顯技高一籌,而現在成年棋手中佼佼者的水平并不在沖段少年之下。

在筆者看來,出現這種“成年棋手參賽的越來越少”的現象或因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參賽資格取得的困難,二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對比賽的本質產生了迷惑。

首先說第一點。沖段少年們是以“獲得職業段位”為現階段的主要目標,為此已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定段需要實力作為保障,而盡可能多地參加高水平的比賽無疑是提高自身實力的捷徑之一。因此沖段少年們對比賽本身具有相當的熱情,并導致了他們愿意為獲得一張“參賽券”付出更多的代價。就拿晚報杯來說。通常是應該由所代表的晚報提供參賽棋手的食宿、交通費用。有的還會給棋手以適當的獎勵。但據筆者所知,現在不少沖段少年是自費代表晚報參賽的。更有甚者,個別晚報還會要求棋手提供“記者費”,即是棋手在負擔自身的參賽費用之外,額外再拿出一筆錢來,算作記者的費用。而這對成年棋手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

第二點則牽涉到一個話題,就是業余比賽到底是為了什么而舉辦?意義何在?

個人以為,業余棋手參加比賽,和職業棋手有明顯的不同。職業棋手以此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而業余棋手卻不做此想,除了極少數者可以獲得獎金者,大部分人都要虧錢(需要為此請假,停工等);職業棋手以探索棋道為己任。提升技藝、留下傳世的棋譜是他們一生的追求,業余棋手雖然也有類似的愿望和動機,但限于各方面的因素,很難做到像職業棋手一樣,在這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業余棋手參加比賽,成績倒未必是第一位的,以棋會友則成為一大關鍵。

眾所周知,很多成年業余棋手,從事的是和圍棋教學相關的工作,以

及在當地棋協、棋院任職。在比賽之余,結交新老朋友,探討各地圍棋教學之間的經驗,甚至直接促成雙邊乃至多邊的交流和合作,這種情況并不少見。而當沖段少年們占據了賽場上絕大多數位置的時候,則失去了這種可能性。同時,也不必諱言,輸給名不見經傳的“小孩兒”,確有可能對成年棋手本身的利益造成損害。因此。當成年棋手發現比賽“變了味”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也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限制沖段少年參加業余比賽,可以說是有些不得已卻又蘊含著必然性的一種措施,業余賽事的組織者希望能籍此改變現狀。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干脆仿效日本和韓國,干脆來個“一刀切”,徹底禁止沖段少年們參加業余比賽呢?(日本的院生和韓國的研究生都不被允許參加本國的業余比賽)。

筆者以為,日韓的做法自然有他的道理(主要原因應該也是保護業余賽事),卻未必適合我國的情況?;蛟S以后可能會徹底地區分沖段少年和成年棋手,但現在的條件并不成熟:

一、沖段少年參賽,有助于業余棋手整體實力的提高?,F在的沖段少年大都在北京的道場修業,原因之一是國內一線的職業頂尖棋手都在北京,可以很方便地向他們討教,掌握最新的技術。而在參加業余比賽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將這些技術,“傳”給了大家。我國區域遼闊,這點和日韓有顯著的不同。也因此故,平時向職業棋手學習的機會要少得多。通過和沖段少年們的白刃對局、復盤研究,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等于間接地“學招”。雖然現在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資訊傳播快捷,但很多細微精巧的地方,只有通過實戰以及深層次地拆解研討,才能理解和體會的。

二、沖段少年自身的需要。不應忘記,沖段少年只是一個暫時的階段性的存在,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摘掉這頂帽子,或如愿以償成為職業棋手,或沖段失敗加入業余成年棋手行列之中。他們之中。已經走出了周睿羊、陳耀燁、樸文堯、時越,走出了盧寧、趙威、張博、李天罡,以后還將誕生更多的類似人物。而在他們還處于“沖段少年”的這一修業期間,他們需要更多的比賽來磨煉自己。而目前來說,可以讓他們參加的比賽并不多。(也就是從去年開始吧,才有了“道場杯”這一項專門為他們而設的賽事)雖說平時有內部的循環賽,可這種訓練性質的比賽其激烈性和真正的比賽無法同日而語。所以,哪怕是權宜之計,筆者也不贊成對他們關上業余比賽的大門。

三、此外,我國業余比賽的賽制和日韓也有所不同。以日本為例,他們絕大多數業余比賽都不是以高額獎金為重點,而是著眼于獲獎的人數。單位獎金并不高,但獎勵的種類和人數卻非常多。有些比賽,幾乎就是只要參加就會得獎。這和我國的大多數業余比賽正好相反,我們是獎金高,受眾面窄;他們是獎金低,受眾面廣。顯然這種賽制更注重于吸引更多的人的加入。而對于業余棋手中的佼佼者,也給予他們更進一步的機會,比如每年都給予非院生參加定段賽的指標,為一些有志于職業棋手道路的人留有空間。這點韓國更是走在了前面,三星杯和最近舉辦的BC卡杯等面向職業棋手的賽事都向業余棋手敞開了大門。我國的業余比賽則更側重于高水平之間的較量,類似于職業比賽的延伸。(單從這一點來說,限制沖段少年參賽并沒有太好的理由)

近年來我國的業余比賽越來越多,這自然是很可喜的現象。并且獎金也越設越高,兩年前冠軍獎金還普遍在一萬五、一萬八左右,到了去年就動輒五萬、六萬了。無形之中,它增高了舉辦業余賽事的門檻。個人和團體,光獎金一項的支出就要十幾二十萬,再加上管理費、場地費、宣傳費等各項開銷。很容易就突破三四十萬的數字。如果形成攀比風,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地方舉辦業余賽事的積極性。其次,這對賽事舉辦者的宣傳固然有利,也更能吸引高水平的棋手參加,但對更多的、拿不到獎金的普通業余棋手來說,卻未必有太大的號召力。

筆者比較欣賞“涼都杯”的模式:在確保前幾名能獲得一定獎金的前提下,給更多的參賽選手有獲獎的機會。(涼都杯有230人參賽,獎勵前108名。實際獲獎人次其實還不止,因為有“貴州最佳”“貴陽最佳”“六盤水最佳”等本地籍棋手的獎項)當然涼都杯冠軍獎金本身就很高,有五萬元;不過筆者以為,在這種模式下,就算前幾名的獎金調低一點,還是會吸引很多棋手參賽的。此外,如果能和職業比賽進行有機的結合(比如前幾名獲得參加某次職業比賽的資格),那就更完美了。

一家之言,如有引玉之效,筆者深感榮幸。

猜你喜歡
晚報業余棋手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級分
《圣誕夜》晚報
為業余棋手診脈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員單位
遮蔭有方等
業余棋手錯覺
業余棋手的錯覺
各家晚報報名題字大觀
巧組成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