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農村“土地保姆”現象

2009-04-23 08:12劉永華
現代農業科技 2009年4期
關鍵詞:農村發展競爭力

劉永華

摘要介紹了“土地保姆”雛形顯現時的社會背景,分析了“土地保姆”產生的原因,并就農村“土地保姆”現象作了評價,以期引起政府重視,引導農民增收、農業發展。

關鍵詞土地保姆;競爭力;農村發展;土地價格

中圖分類號F32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4-0256-01

“土地保姆”是指為有地農戶或非農戶服務,幫助其照看土地,進行田間勞務輸出的人群?,F在農村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不斷降低,許多種地的人不再是農民,選擇不再自己種地的農民便成了“土地保姆”。

1“土地保姆”雛形顯現的社會背景

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產區,農民仍然靠種地維持其基本生活,并且1年只能種一茬地,冬天大都是閑暇時間。10多年前,農民還是可以種得起地的,那時候各家各戶都有些許土地,有的是承包地,有的是自家土地。但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

(1)政府出售土地。各個地區的政府把土地當作產品,以一定的壟斷價格進行銷售,其價格是逐年遞增,從開始1m2 1 000多元到現在3 000多元。每級政府在年初還要有賣地的收入指標,政府經營土地活動具有的某種“內部性”開始顯現出來。由于對官員們要進行業績考核,而個別領導干2~3年就可能要轉到其他部門,因此,各地官員在進行農林水利規劃建設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短視行為,致使政府經營土地的無效率性不可避免地發生。土地壟斷價格越高,農民收入就越少。

(2)機械化覆蓋面不高。國家的一些主產糧區,近幾年新修建了大型的國家儲備糧庫,那里大多是平原,特別適合大型機械化作業。許多大的機械設備多以貸款形式購入,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的設備對每個農民來說都是長期負擔。由于技術的進步,機械設備淘汰的速度很快,機械維修成本也很大,這都加大了貸款買設備的風險。雖然農作物主產區的機械設備不少,并且很多是現代化設備,機械化程度較高,所以農民雖逐漸擺脫了以前牲畜耕作或小機械作業的方式,但收益依然不高。農民一般買不起那些昂貴的農機設備和器具,只能在農忙時期以“租”的方式來進行使用。

(3)青壯年“外逃”嚴重。在農村除了各鄉間通的高速公路,以及家里多的幾個電器讓人們感受到了現代化的氣息,其他的一切好像10多年來都沒有改變過。農民的購買力不高,可支配收入依然很低。許多青壯年為了出去見世面,背井離鄉,獨自出門闖蕩,從農民轉變成了“工人”。隨著交通通訊技術的發達,農村剩余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外逃”,因為外出務工比在家里種地“體面”并且還有不少收入。剩下的少許年輕人結婚年齡越來越晚,不結婚的越來越多,結婚后更愿意生女孩,認為生女孩是一種福分并可以減少家庭支出,從而造成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減少。

(4)農民整體教育水平低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年青人大都會到大城市發展;當地老一輩農村人口素質本來就不高;余下的青壯年受教育水平大多止于九年義務教育,這些都會不斷地成為下一代農村人口知識水平提高的障礙,同時也是科學種田、機械化生產的障礙,更是農村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以上社會背景的出現產生了以下結果:一是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不斷降低。每年政府要將土地以一定的價格出售給農民,這本應是農民得實惠的好事情,但隨著土地壟斷價格不斷上漲,生產要素價格不斷攀升,生活資料價格暴漲,收益的壓縮使得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不斷降低。二是農民不會冒大風險貸款種地。多數農民只能種上幾公頃土地,甚至更少。種得少,盈利就??;種得少,就沒必要機械化。農民不可能冒險借錢種地,或有膽大者卻多是欠債的下場。農民在好年景1hm2最多賺幾千元,并且這個數字在國家沒有增加農民補貼時,呈不斷下降的趨勢。農民是靠天吃飯的,若遇到自然災害,農民下一年種地就要成問題,畢竟不可能所有土地都旱澇保收,風調雨順的年景也不會很多。如果再算上種地、看病、上學的錢,那么農民就連吃穿都成了很大問題。三是農民不再單純靠種地為生。農民在種地的同時不斷地摸索其他經濟來源,轉向采取小買賣、出門務工、開車拉客、買彩票等多種謀生手段。這其中有許多人會選擇在農忙時下地幫助別人除草、插秧、施肥等,以增加平時的收入。種糧食的收入在各種收入中的比例逐漸下降,“土地保姆”的雛形開始顯現。農民開始認識到了自身種地的局限性,已經開始從自己種地轉向專門為其他種地人打工。

2“土地保姆”產生的原因

(1)土地價格是根源。按超過3 000元/hm2的土地價格計算,農民種植農作物很難獲取高收入,農民種田的利潤并不會隨著種地數量的增加而提高,種地的意愿變得越來越小。與新興種地人相比,農民在科學種田和科學管理上都處于落后地位,農民種地的競爭力很小,農民種的糧食沒有市場競爭力。農民種的糧食,不管是什么價格,不賣也得賣??梢赃@樣說:“農民養不起地”。

(2)種地人發生變化。當地政府有一定的賣地收入指標,所以在年初的時候只能將地賣給那些可以買得起地的人,也只有那些有經濟實力的人才能買得起地,甚至是一些政府官員成了農地的主人。這些人在種地的時候可能會享有一些地方的優惠政策,也只有那些能種起地的人在大機械化作業、科學管理方面才有競爭優勢。地,總是要有人種的;農民,成了種不起地的人。

(3)種植作物改變。那些原來不種地卻買地種的人更傾向于種植利潤大的作物。例如,這幾年種水稻的利潤大些,水稻種植量就會不斷擴大,這時,買地種的人就需要幫工,有種地經驗而種不起地的農民成為了最好選擇。農民不靠種地而靠給別人打工獲得的收入甚至比自己1年的種地收入還要多,并且是旱澇保收。農民不僅有了穩定的收益,農業風險還由種地的人承擔了。由于機械化覆蓋面不高,對種地零工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再加上土地肥性流失的情況,土地越來越貧瘠,糧食產量要靠化肥作保證,而施化肥就意味著增加投入,所以就會有農民專職于打工,而不再自己買地種了。

(4)“專門”打工組織形成。這個專門組織并沒有完善的體系,政府也并不承認該組織,它是由村民們自發組建起來的,組織管理比較松散,由一些種地或產地能手擔任領導,當別人急需用人時,這些人便會組織起來,大家互相聯系、相互照應。這樣可以將務工農民形成一個整體,有利于農民進行整體抗衡。該自發組織的形成預示著農民已經看清了自身生活生產狀況,農民從以前的務農轉變成了務工。越來越少的農民會自己種地,越來越多的農民會選擇給別人打工。

3結語

市場經濟就是要求優勝劣汰,農民自身幾乎不具有種地優勢,他們是弱勢群體;而農村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幾年十幾年就能發展起來的。從現在的市場經濟情況考慮,讓農民為別人打工更好,這是一種帕累托改進,只要農民打工賺取的錢比自己種地賺的多就是好的,也就更有利于農民暫時的生活提高。但是從長遠角度考慮,這種耕作方式,并不能實現帕累托最優,農民種地數量的減少直接影響農民的收入,以及從國家補貼當中得到的實惠;農民自身的利益也得不到更多的保障,農民的身體狀況、子女上學等情況會給農民帶來更大的負擔,對于國家來說也是一種長期負擔。

農民種地的出路主要依靠政府。政府官員必須改變原有思路,不僅要加大對農民創業的扶持,更要領導農民來創業,從而幫助農民擴大經濟來源,從而全面改善農民的生活。政府官員要在改善民生上花更多的心思。糧食安全問題已經成為21世紀每個國家、特別是人口大國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我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問題更是絲毫不能放松,農民生產生活就更應該得到保障。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城鄉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一系列積極的農業政策,在政府加大農業投資力度、加強農民科學教育、加快農村產業經濟改革的同時,各地要充分利用地方的資源優勢,發展有特色的地方經濟。

4參考文獻

[1] 劉明月.“土地保姆”競風流[J].農家顧問,2006(3):11.

猜你喜歡
農村發展競爭力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連接農村,面向城鎮大型公益化APP開發基礎分析
四川省“貧困片區”全面小康發展狀況與日標測算
責任競爭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的必選項
中國城市競爭力最新排名
農村發展中農村經濟管理的影響研究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