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

2009-04-28 09:06胡方虎
商情 2009年48期
關鍵詞:教學情境初中歷史

胡方虎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物情境、多媒體教學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問題情境等眾多的情境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初中歷史課堂,對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實踐新課標理念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情境的創設與教學目標和初中生認知特征等方面談談如何科學合理的創設情境。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情境 有效創設

九年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隨著本次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歷史教師依據新課標這一要求,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成為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和誘導下,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相互交流,從而學會學習并建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新課標強調知識獲取的過程,倡導對歷史學習的體驗與感悟,在解決歷史問題的過程中,構建歷史認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情感價值觀,而“創設情境是解決問題、構建新知的前提”。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創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動新課程理念實施的重要方法。

所謂教學情境,即指能充分調動、激發學生學習情緒和情感的氛圍與環境。采用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和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針對具體教學目的和內容,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創設特定的歷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優化認知過程,構建歷史知識,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具體、形象、生動是教學情境的顯著特征。初中學生正是形象思維成熟、抽象思維發展的時期,他們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思想活躍,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強,而且想象力豐富,求知欲強烈,形象生動的情境教學正符合初中學生這種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陶冶他們的情操。同時由于歷史史實具有很強的過去性,學生不可能親身經歷和感受。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往往能把歷史事件的全貌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增強歷史的親近感、真實感,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實施歷史情境教學越來越受到更多的歷史教師的關注和青睞,有力地推動著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推動著新課程理念的實施。但也無庸諱言,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據筆者所見,許多老師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上也存在著諸多的誤區。大體表現為:一是在一堂課中,創設情境太多太雜,學生面對情境中豐富的歷史信息而無暇思考分析,導致情境的無效創設;二是創設情境中蘊含的有效信息量太少,無以促動學生的深層思維;三是情境的創設未能切中課堂的重點難點,情境創設走偏了課堂;四是情境的創設脫離學情(即學生的實際水平狀況),導致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

那么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科學合理地創設情境,筆者就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教師在備課中要認真準備,不能在課堂上臨時發揮。無論是引用材料創設問題情境,還是應用多媒體創設聲像情境,抑或是學生的角色扮演,都應作周密的計劃與安排,否則創設的情境失真,也就起不到情境教學應有的生動形象效果,導致情境創設的無效。

第二,情境的創設應圍繞課堂教學的目標精確切入。我們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求學生對情境中蘊含的歷史信息進行思考和探究,從而解決課堂中的問題,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因此,創設的情境不能游離于教學目標之外。當然,圍繞教學目的創設的情境也不能太龐雜。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認知發展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所在。

第三,情境的創設應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目的。歷史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學科,素有“文科中的數學”之稱,這就要求我們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要極具啟發性、誘導性、探究性,要蘊含一定的思維深度,富含激發學生想象的信息,以此去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并積極引導學生分析情境信息,強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如筆者在教學《同仇敵愾,抗戰到底》一課時,首先播放電影《血戰臺兒莊》片段,學生很快就置身于那血與火的戰爭場景中,然后要求學生觀察《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形勢圖》并找出日軍進攻的方向,接著啟發提問:1.日軍向徐州進軍的目的是什么?2.徐州保衛戰的指揮官是誰?3.徐州戰略要地在哪里?最后要求學生歸納分析,敵我雙方爭奪臺兒莊,血戰臺兒莊的重要意義。在這一情境教學中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學習情緒被充分激發出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情境創設必須有利于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能否突出,難點能否突破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創設歷史情境,就是為了幫助解決課堂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情境的創設要能突出教學主題,緊扣教學的重難點,否則情境的創設只能是流于形式。如某老師在《秦的統一》一課的教學中,把大面積時間用來展示秦滅六國的軍事戰爭的壯觀場面中,而未能在本課的重點秦鞏固統一的措施上創設情境,導致喧兵奪主,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情境創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常用的歷史情境有實物情境、問題情境、運用多媒體聲像情境等等,但無論哪種情境的創設,都不能使學生只做“聽客”和“看客”,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情境教學中來,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展示個性,展示綜合素質,建立起“我能學”的自信心,實現“我會學”的信念,增強學生學習的責任感,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歷史是一門培養思維能力的有用學科,使歷史課堂真正成為鮮活、生動、有趣的課堂。

總之,實踐證明科學合理、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歷史情境教學能有效推動新課標的實施,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體現了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歷史情境教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還有待我們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地加以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歷史教育心理學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

[3]龐友海.課程改革:對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4,(5).

猜你喜歡
教學情境初中歷史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歷史探究能力, 促進課堂自主學習
微課助力,讓小學語文教學大放光彩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