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著是如何命題考查的

2009-04-29 04:37李弗不黃艷紅
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交朋友參考答案名著

李弗不 黃艷紅

一年一度的中考雖然早落下了帷幕,但對于指導中考的語文教師和要參加2009年中考的學生來說,就不能不關注上一年度的中考試題了。這里我們不說其他的方面,單來說說中考語文試卷中的名著考查題吧。

年年考名著,卷卷考名著,這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了。既然一定要考名著,一定會考到名著,那我們就要關注上一年度的命題,研究上一年度的命題。只有認真、深入地研究上一年度的名著命題,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信息,比較準確地預測來年該類題的命題走向。2008年中考過后,我收集了全國各地的50套語文試卷,并對這50套語文試卷進行了比較、歸納、分類等分析。為了更好更醒目地看清楚2008年的中考語文名著考查題的情況,我們不妨先看看下表再來分析解說。

2008年全國各地50套中考語文試卷名著考查題統計表

從上表我們起碼可以得到以下幾點情況:

一是卷卷考名著。名著考查已成為近年來中考的熱題,從我所收集的50套語文試卷看,無一不考名著。近年來,特別是隨著語文新課改的深入,要求熟悉名著,閱讀名著,很好地把握、評價名著,已成了一種普遍的基本的要求,中考語文試卷中考查名著,就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了。

二是首考我國四大名著。從上表可以看出,考得最多的就是《水滸傳》,50套試卷,竟然有48套都考到了《水滸傳》。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水滸傳》是命題者的首選命題名著。當然,另外三部名著考查出題,也明顯比其他名著多?!段饔斡洝酚?4套試卷考到,《三國演義》有21套試卷考到,《紅樓夢》也有9套試卷考到。

三是命題形式比較固定。所有名著考查題的命題形式,基本上都是這么四類:填空、選擇、簡答、評價。填空、選擇多是就名著的基本常識方面進行的,而簡答、評價則多是就名著的人物和內容方面進行的。作為一個初中生,不會要求很高,只要能基本熟讀、了解名著的常識和其人物或內容方面的情況即可,所以命制評價題的試卷都不是很多,評價題也不是很難,一般都是圍繞填空、選擇、簡答方面來命題的。

四是所考名著都在要求閱讀的15部之內。從上表來看,就考到了13部名著的知識。初中生要求閱讀多少部名著呢?一般都是要求閱讀15部(詳見后面的附錄)。這15部名著是要求熟讀的,也就是說,對要求閱讀的某部名著的所有內容都要熟悉,包括作者、國籍、人物、故事情節等等,都要非常熟悉,熟悉到一提便知曉的程度。當然,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整個初中階段,并不是只讀這15部名著就萬事大吉了,課文所涉及的名篇,也算是名著考查的內容。

分析名著考查題后的幾點啟發:

一是復習備考,一定要復習到要求考的名著?,F在的中考語文,不是說會不會考名著的問題,而是一定會考名著,所以,把要求考的名著,進行全面地熟讀、復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是正確的做法。

二是立足課內,拓展課外。整個初中階段的語文課文,要接觸到很多名作名篇,這些名作名篇,也屬于名著考查的范圍。名著考查題的填空、選擇題常常就是對課文名作名篇的考查。當然,考名著的題目,多數是出自15部名著的內容,所以,應該把課外的15部名著進行通讀通解,力爭有相當的熟悉程度。只有這樣課內、課外地結合起來,才算備戰了來年的名著考查題。

三是主攻我國四大古典名著?!端疂G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這四部古典名著,歷年來都是中考語文名著考查的重點出題范圍。對于這四部名著,我們不能只做到讀讀大概,了解梗概即可的地步,我們必須更進一步,力爭了解、掌握這四大名著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的知識。也就是說,對于這四大名著,我們要讀得滾瓜爛熟,甚至要了如指掌。平時一定要沉下心來,仔細地認真地閱讀這四大名著,讀一遍不熟悉的話,還應該多讀一遍,甚至讀上四五遍,不要怕花時間,把名著讀熟悉,不光能取到備考名著知識考查的效果,還會無形當中提高我們的能力,特別有助于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甚至更有助于我們的寫作能力的提升。熟讀名著,可謂是一舉數得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四是注意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評價。隨著新語文課改的推進,名著考查題的難度也有所加大,一個明顯的出題方向,就是對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評價。比如2008年中考江蘇南通卷名著題的第二問:“請從‘宋江、祥子、格列佛、湯姆·索亞5個人物中任選一個談談你的評價(結合作品內容,50字左右)?!本褪且粋€標準的人物評價題;再如2008年中考廣東汕頭卷名著題的第三問:“B段文字突出了魯智深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边@也明顯是對人物的評價題。小說就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所以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評價就是很正常的事了。這類題目對一個初中生來說有點難度,但既然有這樣的命題,那我們就應該積極地去應對,努力熟悉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力爭熟悉到能對某個人物做出恰當評價的地步。

為了更直觀地感受到名著是如何命題的或是具體的題型如何,我們不妨再來看幾道2008年的中考名著真題吧。

【2008年中考河南卷】

班級舉行“我愿與他交朋友”的讀書活動。請從下面五個人物中任選一個,先寫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結合名著內容,闡述你愿與他交朋友的理由。

備選人物:沙僧、魯智深、星期五、阿廖沙、保爾·柯察金

我愿與_______交朋友,他是《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我愿與他交朋友的理由是:_______。(50字左右)

【解析】這道題看似填空題,實際上它要求能夠對人物進行評價。是以填空和評價兩種形式出現的。

【參考答案】示例1:沙僧,西游記,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誠地跟隨著師傅,打點行李,問路化緣,沖鋒陷陣。他為人忠厚,做事認真,我愿與他交朋友。示例2:阿廖沙,童年,阿廖沙生活在彌漫著暴力和仇恨的家庭里,我愿與他交朋友,給他一些幫助,讓他在成長的路上多一些溫暖和快樂。

【2008年中考黑龍江哈爾濱卷】

對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節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悟空曾被封為齊天大圣,豬八戒原是天蓬元帥,沙僧做過卷簾大將,但后來他們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隨唐僧西天取經。(《西游記》)

B.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戰役的勝利,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連營七百里等。(《三國演義》)

C.武松是一位豪俠之士,他景陽岡打虎是“勇”的表現,醉打蔣門神是“義”的驅使,斗殺西門慶是“恨”的宣泄。(《水滸傳》)

D.賈寶玉在神游太虛幻境時,曾聽到這樣兩句唱詞:“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逼渲械摹敖鹩窳家觥敝傅氖茄氣O與賈寶玉的姻緣,而“木石前盟”指的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紅樓夢》)

【解析】這是一個選擇題,但涉及多部名著的內容。

【參考答案】B(“火燒赤壁”的是周瑜)

【2008年中考湖北恩施卷】

名著導讀。請你就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使南人永不復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點評。

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第八十七至九十回這樣寫道: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為報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諸葛亮以蔣琬為參軍,費祎為長史,趙云、魏延為大將,率蜀兵五十萬,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南征犯境侵掠的蠻王孟獲。經七擒七縱,終使孟獲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匍匐帳下,肉袒謝罪,永不復反。諸葛亮乃請孟獲上帳,設宴慶賀,令其永為洞主。所奪之地,盡皆退還。

【點評】_______

【解析】讀原著后要求點評的題目是比較難的一種,但不管怎樣,仔細閱讀以后,還是可以回答的。

【參考答案】示例:諸葛亮正確地處理蜀漢政權與蠻王孟獲的關系。評分說明:抓住這一點進行點評給滿分。

【2008年中考湖北黃岡卷】

學校文學社編輯部在九年級組織了“讀《水滸》話英雄”的活動。請你幫助小文完成下面內容。(從小說描寫的眾多人物中任選兩個,初中課文中出現的人物除外)(2分)

英雄姓名:_______

英雄姓名:_______

相關故事:_______

【解析】小說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故事組成的,而故事是一定要牽涉的人物的,說出一個人物,寫出其相關的故事,應該是不很難的。

【參考答案】示例一:人物——魯智深(0.5分);相關故事:“拳打鎮關西”或“倒拔垂楊柳”。(0.5分)示例二:人物——武松(0.5分);相關故事:“斗殺西門慶”或“醉打蔣門神”或“大鬧飛云浦”或“血濺鴛鴦樓”。(0.5分)

【2008年中考湖北荊州卷】

讀《紅樓夢》片段,寫出其中談及的四位詩人姓名:_______

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p>

【解析】解答這道題,要熟悉人物的字、號等知識。

參考答案:陸游、王維、杜甫、李白

附:

【初中必讀的15部課外名著】

1.《三國演義》(羅貫中)

2.《水滸傳》(施耐庵)

3.《西游記》(吳承恩)

4.《紅樓夢》(曹雪芹)

5.《朝花夕拾》(魯迅)

6.《繁星·春水》(冰心)

7.《駱駝祥子》(老舍)

8.《愛的教育》(亞米契斯)

9.《伊索寓言》(伊索)

10.《魯濱遜漂流記》(笛福)

11.《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12.《名人傳》(羅曼·羅蘭)

13.《童年》(高爾基)

14.《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克·吐溫)

1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猜你喜歡
交朋友參考答案名著
與“都”交朋友
與『和』交朋友
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決定了你這一生是什么樣的人
國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們”字交朋友
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名著,我想挽著你的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