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農村改革開放歷史的深層脈動

2009-04-29 04:37金震茅
聲屏世界 2009年4期
關鍵詞:廣播節目市民廣播

金震茅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多數,因此必須把農業、農村、農民和農民工問題作為廣播宣傳中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對農廣播以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深刻地表現了農村改革大潮的歷史。本文剖析新世紀以來對農廣播的創新實踐及其科學發展的成功經驗,從中可以窺見農村改革的風云際會和歷史走向,也可以看到農村廣播對農村改革和新農村建設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見。

展現服務“三農”的無限生機

對農廣播節目吸引聽眾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貼近生活,增強節目的服務性。廣播服務要加強“三貼近”,立足“三農”,把政策送進農民腦海,把娛樂送到農民心口,把技術送到農民手中,把信息傳到農民耳邊,把財路鋪到農民腳下。

一、辦好專業農村廣播:在優化發展中不斷提升傳播形態。

陜西、山東、遼寧、吉林、湖南、黑龍江、河南、河北和安徽等地專業農村廣播的出現,讓農民擁有了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廣播頻率,成為支持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媒體力量。經歷三年發展歷程后,江西人民廣播電臺農村頻率提出了“綠色、科技、人文”的發展理念,確立了“鄉村民眾的互動天地,城市百姓的快樂空間”全新頻率定位。圍繞“提高頻率的專業性、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的目標和“做優資訊、做強服務、做精‘三農、做活娛樂”的總體思路,農村頻率將原有的《致富金橋》《養殖天地》《鄉村生活》三檔節目與新聞頻率50年老字號品牌欄目《對農廣播》強力整合為《江西對農廣播》,并與新聞頻率并機直播,使它成為覆蓋江西省的唯一一檔服務“三農”的專業廣播節目。安徽農村廣播自2005年7月開播以來,不僅及時傳遞黨的惠農政策,還向農民朋友傳播科技、法律知識和種養新技術、新信息,節目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親和力和互動性,深受農民朋友的喜愛。安徽農村廣播節目設置突出對象性、專業性、服務性、實用性和娛樂性。

二、實施節目多樣化互動:增強農村廣播的貼近性和吸引力。

首先,走出直播室到農村去,到農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河北電臺農村頻率成立一年多來,在面向基層、服務“三農”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其中《農博士來咱村》節目受到百姓的歡迎?!掇r博士來咱村》欄目自從2008年1月13日首赴趙縣以來,南下肥鄉、二下趙縣,足跡遍布正定、辛集、吳橋、新樂等地,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農民的熱烈歡迎,甚至出現“搶科技書”“搶農博士”的場面。安徽農村廣播將“宣傳服務三農”的口號落實到行動中,先后深入界首、渦陽、阜陽等地舉辦萬人宣傳直播活動,組織農業科研單位、法律部門的專家現場為農民朋友解答生產、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大大提高了農村廣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其次,組織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節目,為農民解疑釋惑。對農廣播根據農民的需求,組織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節目,直接與農民交流對話,為農民解疑釋惑。浙江嘉興廣電總臺城鄉生活頻率是全國唯一的城市臺對農專業頻率,頻率著力打造的《阿秀嫂的家常話》欄目,談農民身邊事、說農民心里話、幫農民解難題。近年來又聯合嘉興市農經部門合辦了《農經之聲》,與新居民事務局聯辦了為來嘉興務工人員打造就業、維權、傾訴平臺的《異鄉新嘉園》等欄目。再如邢臺電臺的《綠色田野》節目中的《專家熱線》欄目,每周兩次邀請市農業局的有關專家以及農業學校的高級講師做客直播間,通過熱線為農民朋友答疑解惑,幫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第三,滿足農民參與需求、追求自我表現的快樂。新時期農村受眾由追求溫飽型,到現在的追求“自我表現”“自我參與”,農民的需求呈多樣化趨勢。2007年2月10日河南電臺農村廣播舉行《中原首屆播客挑戰賽》頒獎盛會暨農村廣播新春聯誼會,晚會現場來自全省各地的廣大農民朋友熱情高漲,一起游戲、抽獎,和主持人互動,共同見證了三大獎項的產生。2004年9月,陜西農村廣播《農民說新聞》欄目開播,將最新鮮真實的鄉音、農事送上電波,請農民朋友做客直播間,與專家一起交流對最新涉農政策的理解、最新農村市場信息的把握等,這種深入農村、貼近農民的報道活動得到農民朋友的青睞。常熟電臺對農廣播節目中也開設了農民講故事欄目,邀請本地農民進直播室講民間故事,唱山歌,讓廣大農民一展身手,追求自我表現的快樂。

第四,做好互動節目的場外和后續服務,構建服務新渠道。對農廣播熱線互動節目中農民提的問題,有一部分是只需要現場給予解答的,如莊稼出現病蟲害需用什么藥,家禽家畜選什么品種好等。但還有一部分問題僅靠解答是不夠的,需要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渠道、辦法和場所。因此,構建對農廣播互動節目場外和后續服務的新渠道,是農村節目為“三農”提供優質服務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方面。陜西農村廣播幫助農戶切實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為客商、果品經紀人和瓜農牽線搭橋,聯合西安朱雀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組織“西瓜快車——蒲城行”活動,為蒲城縣黨睦鎮、龍陽鎮、龍池鄉等地的近300戶瓜農解決了大約1000噸西瓜的銷路問題,深受瓜農的歡迎。

三、搭建新型的服務三農平臺:突出政策宣傳、科技宣傳、信息發布。

對農廣播要深入挖掘各地農業發展的典型經驗,報道各地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新思路、新舉措、新動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借鑒。在服務“三農”上,這種意識自覺和實踐自覺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江西電臺、江西省農業廳2008年11月14日簽署共建《惠農直播室》協議,力圖把《惠農直播室》建設成為全省農業生產的主要指揮平臺、農業政策的重要發布平臺、農業科技的強勢推廣平臺、農業信息的有效傳播平臺,促進全省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直播室開播后,每周五中午開通1小時熱線直播節目,有政策法律服務、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等方面內容?!痘蒉r直播室》的所有內容都在“今視網”和“江西農業信息網”上進行視頻同步直播。陜西農村廣播《農科新干線》是一檔幫助農民朋友指導農事生產的服務型節目,以“面向三農生產、傳播科技信息”為節目方針,為農民朋友講解農業實用生產技術,解答大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根據聽眾的需求,《農科新干線》每周節目版塊設置為農資篇、農作物篇、養殖篇、瓜菜篇、果樹篇、致富篇等。由于能較好地與當地文化背景相結合,與當地資源相結合,與生產和市場相結合,因此《農科新干線》吸引了廣大農民的收聽,已成為農民的知心朋友。

描繪科學發展的和諧新景

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農村改革仍然是我國改革的關鍵環節,農業農村發展仍然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基礎。對農廣播必須適應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順應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毫不松懈地繼續推進對農廣播改革發展,努力開創對農廣播的新局面。

一、從鄉下人進城的敘述聽新市民報道。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擴展,“鄉下人進城”為對農廣播提供了最新鮮的中國經驗,越來越多融入城市的“新市民”受眾的價值取向、行為需求、審美需求發生了變化,針對這一情況,對農廣播要積極創新“新市民”廣播節目體系。首先,對農廣播要展示“新市民”受眾的生存狀態,表達他們的心聲,要從關注“新市民”的角度,增強“三貼近”,著力反映“新市民”關注的焦點問題,如與“新市民”相關的收入分配、生存空間、投資理財、就業謀職、物價變動、社會保障、教育學習、權益保護等一系列問題,廣播有責任和義務積極為“新市民”受眾鼓與呼。其次,對農廣播要研究“新市民”受眾的興趣和需要,及時調整傳播策略,改善傳播效果。要多策劃編排“新市民”受眾喜聞樂聽的節目,讓“新市民”受眾參與廣播節目,講述自己的故事,豐富“新市民”受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在工業化和信息化較高的城市,信息類節目易于獲得“新市民”受眾較高的滿意度和喜愛度。對農廣播要把開設信息服務節目作為創新“新市民”節目的一個突破口,以“新市民”視角反映他們的信息需求,為“新市民”受眾提供切實有用的信息,幫助指導“新市民”受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第四,對農廣播要進一步辦好文明市民廣播學校。要以“新市民”受眾需求為取向,開設專題欄目,滾動播出文明常識、科技知識、衛生健康知識、市場信息、政策法規等知識,要把文明市民廣播學校建設成為廣大“新市民”受眾了解居住城市,熟悉地方文化,接受現代文明教育的重要課堂。

二、人文關懷成為對農節目敘事的倫理基礎。

從人文角度看,對農廣播的關懷對象顯然是農民,而這種關懷的本質就是對農民的關注、尊重、理解和維護。在過去的對農節目中,對農村和農民關注不夠,報道中缺少農民形象,缺乏農村生活,往往是工作視角、領導視角,因而對農廣播節目并不受農民歡迎。對農廣播怎樣才能實現對農民的人文關懷?首先,農民是對農廣播的主體,對農廣播就應該更多地從農民的角度來選題和報道。對農廣播應該把話筒直接對準農民,讓農民說話,并通過節目反映農民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揭示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心理特征、行為方式與價值取向。其次,滿足農民多層次的需求。如今的農民對新聞與信息技術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因此,在對農廣播選題過程中要充分研究他們的求近、求新、求實、求富、求知、平等和消費的心理,充分考慮他們對節目需求的多樣性、復雜性,拓寬對農報道的內容。有部分“新市民”進城后有一種不適感,這一點對進城的外來務工人員尤其突出。廣播播放的音樂和文藝節目成為他們消除疲勞和孤獨感的精神寄托,也是他們主要的文化娛樂生活。第三,和農民平等地進行交流。目前對農廣播節目三分之二以上開設有參與互動平臺,有熱線、短信、聽眾調查等,和農民平等地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陜西農村廣播開辦的晚間談話類節目《今夜心語》,被譽為是農民講述心聲的地方?!督褚剐恼Z》是廣大農民聽眾心靈的家園、精神的港灣。這檔節目關注農民的喜、怒、哀、樂和人情世故,圍繞工作、生活、學習、情感,和廣大農民聽眾交流思想、探討人生、品位真情,讓農民聽眾暢所欲言自己生活的點

點滴滴,深受農民的歡迎。

三、打造深受農民喜愛的名牌節目。

對農村廣播應按照“三貼近”原則,打造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名牌節目。江西電臺農村頻率從2008年9月8號起,隆重推出《江西對農廣播》《老表有話說》《天天說法》三大全新改版節目。它們以“打造江西老表最可信賴的話語平臺”為己任,將《老表心里話》更名為《老表有話說》進行擴版,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擴版后的《老表有話說》晚間版除了提高早間版熱線問題和投訴的回復效率外,還從政策的高度、法制的層面、道德的角度對熱點、疑難問題作適度評點,力求在第一時間里,爭奪對社會影響力大的新聞題材的發言權?!短焯煺f法》老欄目也在節目形態和內容設置上進一步優化,通過優質的法律服務,“做聽眾第一個想到的法律幫手”。

嘉興廣播電視總臺的《阿秀嫂的家常話》將報道視角聚焦當地,通過阿秀嫂、阿娟、阿華等虛擬人物拉家常、說故事的方式,間接向農民聽眾講政策、談農技、話致富,成功融“貼近性、服務性、可聽性”于一體。在欄目形式方面,《阿秀嫂的家常話》節目語言上避免了字正腔圓的播報腔,采用普通話夾方言形式,同時充分利用音樂、快板、俗語、諺語、歇后語等多種表現形式,帶給聽眾強烈的親切感。節目從2000年4月開辦以來,影響力日益擴大,“阿秀嫂”成了農村聽眾的知心大嫂。

(作者單位:常熟人民廣播電臺)

參考資料:

1.左瀚穎:《農村廣播發展情況概述》,人民網,2008年10月8日。

2.鄭維麗:《廣播節目服務“三農”新途徑》,人民網,2006年9月8日。

猜你喜歡
廣播節目市民廣播
STK及IGS廣播星歷在BDS仿真中的應用
論微博、微信在廣播節目中的作用
廣播發射設備中平衡輸入與不平衡輸入的轉換
話劇的盛會·市民的節日
廣播節目創優策劃探析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網絡在現代廣播中的應用
最早的無線電廣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