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對策

2009-05-14 08:02宋琦宇
魅力中國 2009年32期
關鍵詞:財會人員資金財務管理

宋琦宇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它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生力軍的作用。在當今中國,中小企業已成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勁力量。但由中小企業產出規模小、競爭力弱、受傳統體制影響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財務管理工作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生存、發展和盈利就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科學地進行資本運營,而這一切都需強化財務管理。筆者擬就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改進和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業務發展方向不明確,投資缺乏可行性研究

1.中小企業片面追求“熱門”產業,不顧自身條件,無視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2.中小企業對外投資往往隨意性較大,不進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學的論證,只憑經驗盲目決策,從而增加投資風險。如遇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就影響資金的如期到位,企業就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二)自有資金不足,融資困難

由于企業規模的限制,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自有資金不足和融資困難的問題,制約了企業進行長期的戰略性投資。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

1.自于企業自身的素質,中小企業規模小,自有資金不足、信譽不高、信用等級低。

2.國有商業銀行對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審批權限過于集中,加上目前不良貸款比重較高,收貸難度大,而國家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方面尚不健全,使得金融機構無法對不良經營行為進行有效防范,為降低貸款風險,金融機構不得不持謹慎的態度。

3.中小企業缺乏正規民間融資渠道,在民間投資較多的地區大多數是采取民間集資的辦法來解決資金問題,完全靠個人信用和高利息,融資成本很高,風險相對來說要大得多。由此造成中小企業的資金嚴重不足,投資能力相對較弱,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會計管理機制不健全

1.忽視財務管理的作用。中小企業的投資者往往就是經營者,即企業的負責人,大多由于受企業規模特點、自身知識積淀的影響,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集經營管理決策于一身,不重視財務管理。

2.家族化管理職責不分。中小企業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四)財會人員素質偏低,財務機構設置不合理

許多中小企業財會人員都沒有經過專門化、系統化的知識教育,無證上崗的現象極其嚴重。財務與會計不分,沒有專職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的職能由會計人員或企業主管人員兼職,導致內部管理混亂,責任不明確。

二、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優化企業投資決策

1.穩健理財,適時擴大規模。由于自身的特點,中小企業應穩健理財,適時擴大規模。中小企業的成長過程充滿風險,中小企業要發展,首先是要穩健理財,科學投資。對風險大的項目、決策不確定性的方案應主動回避。在實踐中,中小企業應盡可能采取中、短期投資模式,注意對投資項目進行深入細致的可行性研究,組織各方面人員進行篩選、論證,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降低投資風險。要抓住有利時機實現發展,擴大規模。

2.集中優勢,專業經營。中小企業實力較弱,進行多種經營風險較大,但是可以集中力量進行專業化經營,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樣可以取得經營的成功。

3.采取靈活經營策略。拾遺補缺,用自己的產品去填補市場空白,充分利用小企業“船小好掉頭”的靈活性特點,按照“人無我有”的原則,尋找市場空白點進行投資,擴大生存空間,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4.中小企業投資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第一,對新產品試制的投資。中小企業的產品,其市場占有份額有限,要不斷有適銷對路的新產品上市,并不斷淘汰陳舊的老產品,這樣可在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不敗之地。第二,對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的投資應當重視應作為企業的一種長期策略。第三,人力資源的投資,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引進管理型和技術型人才,也可以通過對內部員工的培訓來提高他們的技能和素質。

(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1.政府應盡快完善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的政策。近年來,我國已經出臺了《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中小企業促進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應盡快制定和不斷完善政策法規,給中小企業的融資有更多平等競爭的環境。

2.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金規模有限,融資困難,籌資渠道少,應主要考慮對內投資,充實企業的主營業務,如新產品試產、對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產品營銷網絡拓寬和人力資源投資。

(三)加強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1.提高資金的營運效率,形成合理的資金結構。確定合理的負債比例,使資金應用得到最佳的效果,以保證日常資金運用的周轉靈活,預防市場波動和貸款困難的制約,確定最佳的現金持有量,避免資金閑置帶來的損失。當企業實際的現金余額大于最佳的現金持有量時,可采用償還債務、投資有價證券等策略來調節實際現金余額;反之當實際現金余額小于最佳現金持有量時,可以用短期籌資來調節實際現金余額。

2.明確現金流量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要以現金流量監控為重點,分門別類,加強對現金流量的分析預測,嚴格限制無預算的資金支出,實施大額資金的跟蹤監控,為企業管理者隨時提供企業的現金流動狀況,可以全面、系統、及時地掌握生產經營的主要過程與主要方面,使其在預測、決策、計劃、控制等各個環節發揮積極能動作用。

(四)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要采取各種措施,盡量地按期收回款項,否則會因拖欠時間過長而發生壞賬,使企業蒙受損失。對應收賬款進行賬齡分析,編制賬齡分析表,看有多少欠款在信用期內,有多少欠款超過了信用期。對不同時間的欠款,企業應采取不同的收賬方法,制定出經濟、可行的收賬政策,對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則應提前提取壞賬準備,充分估計這一因素對損益的影響。

(五)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提高企業全員的管理素質

有不少中小企業會計賬目記錄不規范,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企業設置賬外賬,弄虛作假,造成虛增虛減收入等。其原因:1.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又受制于領導,無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2.企業領導的法制觀念淡薄,忽視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和強制性。為解決好上述問題,中小企業管理層要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財務制度的嚴肅性,從嚴要求自己和企業的財務人員;企業的財會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學習《會計法》和新《企業會計準則》,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要求會計人員持證上崗;企業領導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只有通過企業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業財務管理狀況。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樹立現代化的財務管理觀念;拓展財務管理內容,加強企業財會人員的素質教育;拓展融資渠道,企業在投資和業務計劃中,應著重考慮財務匹配因素;保持合理的資產結構和負債比率,保證正常的資金周轉。這樣中小企業才能搞活資金,高效率地利用資金,科學地明確自己的投資方向,順利有效地開展財務活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逐漸做強做大。

猜你喜歡
財會人員資金財務管理
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公路施工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智能財務發展對財會人員的影響探究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財務專業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
加強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