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價值鏈的企業成本管理探索

2009-05-14 08:02
魅力中國 2009年32期
關鍵詞:價值鏈成本價值

張 彪

摘要: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了以知識經濟為背景的信息化、技術化社會,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價值競爭已成為當今新的競爭形式,作為價值管理的有效工具,價值鏈會計理論為重構成本管理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指明了發展方向。

關鍵詞:價值鏈 成本管理

為每一種產品或服務從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直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要經歷無數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活動,這些活動的載體稱為作業,每一作業都要消耗一定的資源,同時形成一定的價值添加,轉移到下一作業,直至最后通過顧客的認知實現企業的收入,這種價

值傳遞系統稱之為價值鏈。其特征為:

1.價值鏈管理是增值鏈的管理。在價值鏈上除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以外,根本的是要有增值流,價值鏈本質上是增值鏈。價值鏈上每一環節增值與否、增值大小都會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所以,企業在進行價值鏈管理時,要分析整條價值鏈,消除不增值環節;不僅要分析本公司內部價值鏈,還要延伸至上下游企業,整合整條產業鏈,真正做到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在每一個過程實現最合理的增值。

2.價值鏈管理是協作鏈的管理。價值鏈上任何一個環節的決策都會影響其它環節決策,以企業的生產計劃與庫存優化管理為例,一個企業的生產計劃與庫存優化控制不但要考慮其內部的業務流程和資源,更要從價值鏈整體出發,審視渠道機制和客情關系,進行全面的優化與控制。因此,價值鏈管理要求企業能夠消除內部界限,向上、向下主動管理供應商與顧客的相關成本,實現與其協同工作,從交易型向合作型轉變,從“雙贏”走向“多贏”。

3.價值鏈管理是信息鏈的管理。價值鏈管理要求信息的及時性與可見性,最大程度減少各環節的庫存量及資金占用。此外,企業需要了解客戶的需求與供應商在經營上協調一致,實現信息的共享與集成,以顧客化的需求驅動顧客化的生產計劃,獲得更大的競爭能力。

綜上可見,價值鏈管理思想的重大意義在于它明確揭示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價值鏈管理超越了傳統的企業資源計劃管理,拓展了供應鏈管理的范圍集成了客戶資源管理。它注重客戶的需求,強調企業間的聯盟和協同,建立了企業的橫向和縱向聯盟,實現從生產領域到流通領域的全業務過程管理的增值,從而具備了敏捷和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和控制能力,提升了顧客的滿意度。

一、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本質

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是根據價值鏈會計理論而提出的,通過將價值鏈會計與成本管理的有機融合,運用價值鏈會計管理的思想優化成本管理,使其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要求。因此,它不僅體現出較鮮明的價值鏈會計的特色,而且也體現出所處的時代特色?;诖?將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界定為:在特定時期內,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核心企業為龍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對企業成本價值鏈上各作業活動的成本價值信息進行實時跟蹤、收集、整理、分析和評價,為企業成本價值鏈上的各級決策者實時提供決策有用的成本價值信息,進而及時作出成本優化決策,優化作業流程和成本價值鏈,從而協調各作業間的協作關系,實現企業成本價值鏈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合理、高效、良性運轉以及對企業成本價值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管理和控制,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并帶動成本價值鏈聯盟上的相關企業進行成本價值管理,從而實現企業和成本價值鏈聯盟價值增值最大化的一種成本管理模式。

二、價值鏈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標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成本管理目標服從和服務于企業管理目標。目前,價值管理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企業經營目標已從利潤最大化發展成為價值增值最大化。從價值的運動來看,價值從上游企業經由若干企業向最終顧客流動,并在各節點企業之間進行分配,企業關心的將不僅包括企業自身,而且也包括它所置身其中的成本價值鏈聯盟,合作伙伴之間共同的利益將使企業對各個環節的成敗加以關注。因此,實現企業和成本價值鏈聯盟的價值增值最大化構成了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標。

三、價值鏈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具體目標

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是由價值鏈會計與成本管理有機結合而成,革新了成本管理模式,更新了成本管理觀念,將成本管理視為成本信息系統和成本管理系統的有機結合體。首先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是一個成本信息系統,它向其服務的對象--企業決策者提供優化業務流程和成本價值鏈、實現價值增值決策所必需的成本價值信息,這些成本價值信息是圍繞成本價值鏈進行收集、加工、報告的,直接服務于決策者對成本價值鏈的價值增值活動的決策和控制,這里突出的是成本價值信息的有用性和實時性。從成本價值信息內容看,包括上游價值提供者-供應商和下游價值接受者-顧客的成本價值信息,甚至包括競爭者-同行企業的成本價值信息。因此,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具體目標之一是提供實時、有用的成本價值信息。其次,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是一個成本管理系統,主要體現在利用該模式實時提供成本價值鏈上的成本價值信息,服務于決策者做出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決策,以優化作業流程和成本價值鏈,表現為協調各作業間的協作關系,實現企業成本價值鏈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合理、高效、良性運轉以及對企業成本價值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控制和管理,最終實現價值增值最大化。所以,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具體目標之二是優化作業流程和成本價值鏈。鑒于此,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目標可以定位為:第一、基本目標,即企業和成本價值鏈聯盟價值增值最大化;第二、具體目標,包括提供實時、有用的成本價值信息和優化作業流程及成本價值鏈。

四、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核算

(一)對策分析

價值鏈管理模式的建立依賴于一組“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內容的行為原則(稱為3R原則),每一原則對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價值鏈管理模式的第一個原則是要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第二個原則是盡可能多次及盡可能多種方式地使用人們所買的東西;第三個原則是盡可能多地再利用或資源化。最合意的方法是原級資源化,即將消費者遺棄的廢棄物資源化后形成與原來相同的新產品。由此看出,價值鏈管理就是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延長和拓寬生產技術鏈,在生產企業內部進行污染物處理,盡可能減少污染物排放;對生產和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進行全面回收,循環使用;對生產企業無法處理的廢棄物集中回收,處理。它的最終要求是使利用再生資源的經濟效益高于利用初級資源的經濟效益。從以上可以看出,成本概念滲透在它的每一個環節中。簡單的說,把握住成本管理這個核心內容,價值鏈管理才能得以充分發展,才能由戰略轉化為事實。

(二)作業成本法的引入

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管理對象是成本價值鏈,由于現行的成本核算方法不適合成本價值鏈成本的核算,其無法準確掌握成本價值鏈費用與支出的實際情況,極大的影響了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運作效率及其目標的實現。因此,建立一個與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相適應的成本核算系統勢在必行。在目前,從因果關系出發更合理分配產品成本的成本核算系統-作業成本法成為較理想的選擇。作業成本法的產生最初是用來解決成本信息扭曲問題的。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簡稱ABC法),是一種以“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為前提,以“成本驅動因素”理論為基礎依據,根據企業經營或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和形成的產品與作業、作業鏈和價值鏈的關系,對成本發生的動因加以分析,選擇“作業”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經營費用的一種成本核算系統。其實質是一個以作業為基礎的核算系統,通過在資源耗費與產品耗費之間借助“作業”這一橋梁來分離、歸納、組合,根據成本動因形成相對準確的產品成本,它提供了更準確地計算產品成本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楊周南.《價值鏈會計管理信息化的變革》《會計研究》。2005年11月第一版;

[2]傅元略.《價值管理的新方法:基于價值流的戰略管理會計》《會計研究》.2004年第6期;

[3]王長蓮.《價值鏈框架下的成本管理探討》.商業時代49《商場現代化》2006年12月(中旬刊)總第488期。

猜你喜歡
價值鏈成本價值
數字化轉型與價值鏈成本管理研究
價值鏈會計研究的現狀和管理理論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價值鏈重構》
哲理漫畫
成本價值鏈理論對管理會計的影響分析
小黑羊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