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市場模式下的高校后勤服務

2009-05-14 08:02李雪芹
魅力中國 2009年32期
關鍵詞:后勤服務高校

李雪芹

摘要:文章從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服務市場化視野,審視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現狀和困境,提出改變目前高校后勤改革過程中的“路徑依賴”。通過對高校后勤改革市場化,遵循市場機制;剝離后勤服務職能,遵循市場規律的論證,闡述市場模式下的高校后勤服務工作。

關鍵詞:市場模式 高校 后勤服務

目前,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大多數高校形成了“小機關,多實體”的模式,部分高校組建了后勤服務公司,也有部分高校引進了社會企業參與校內競爭。高校后勤的主要職能從辦后勤已經逐步轉向了管后勤。分析和評價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高校后勤服務市場的基本模式,審視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現狀和困境,對于進一步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高校后勤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內涵及意義

公共服務是指城市公共領域所提供的直接的和間接的服務的總稱,包括基礎設施、公共交通系統、公共教育、消防救災、信息服務等等。在傳統的公共服務體制中,政府承擔著組織和實現公共服務生產的全部責任。20世紀80 年代后,各國紛紛對公共服務領域進行市場化改革。從本質上說,公共服務市場化反映了公共服務供給領域政府職能的退縮和市場價值的回歸,它借助社會或市場的力量把服務的提供者或安排者與生產者分離開來,把本應該由社會承擔的那部分公共服務職能真正交由社會來行使。市場化使原有的政府決策投資并生產公共服務的模式,逐步轉變為以市場機制為杠桿吸引私人資本和社會資源,使得以往的一元格局為市場化的多元格局所取代。實踐表明,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的意義巨大,它改變了政府對公共服務“大包大攬”的局面,有利于政府緩解財政壓力;通過市場機制擴大了政府供給公共服務的資源及技術力量,降低了成本,提高公共服務生產效率,提升了公共服務的質量;使政府從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直接干預企業和社會的煩瑣事務中解脫出來,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制定規則、政策引導、依法監督等方面,這將有助于其真正意義上的職能轉變,即政府“ 掌舵”,市場“劃槳”,建立起以市場具體運作為依托,以政府宏觀管理為維系的公共服務運行機制,從而實現公共機制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

二、公共服務市場化視野下高校后勤改革的現狀和困境分析

(一)高校后勤實體壟斷經營,后勤運行效率低

許多高校的后勤社會化改革,主要還是把原有的行政事業化的后勤社會化、市場化。后勤服務公司是由原來的后勤部門轉換而來的,仍然是自辦后勤、獨家經營。 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后勤經營服務及管理活動明顯缺乏開放性,學校沒有選擇權,社會優質資源無法進入,后勤缺乏激勵機制,以致后勤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均較低。雖然有高校探索建立內部競爭機制,但是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自辦后勤,產權關系不明晰,大多數高校依然沒有擺脫辦后勤的負擔和辦企業的風險,一切經營管理和投資上的風險依然由學校承擔。

(二)高校后勤管理體制不合理, 后勤服務市場機制作用受控

由于后勤服務的質量和價格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情緒有著直接影響,容易誘發事端和影響學校乃至社會的穩定,導致許多高校管理部門和高校負責人過分強調后勤服務市場的屬性與一般社會服務市場的差異性,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穩定教育管理秩序,經常施之以非市場化的手段,這不但干擾了后勤企業的正常經營,而且使后勤服務市場的競爭機制、價格規律、供求關系等市場機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阻礙了改革的深化。

(三)高校后勤產權關系不明晰,高校擔負著不必要的風險

由于改革不到位,產權關系不明晰,大多數高校依然沒有擺脫辦后勤的負擔和辦企業的風險。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獨立核算、自主經營,但大多數后勤服務實體尚未注冊為獨立法人企業或注冊后也多數屬于學校獨資,未真正脫離學校。由于學校后勤實體自主經營權沒有真正企業化,加上社會資金的滲入,許多學校后勤產業發展較快,參與社會經營活動日益增多,社會融資、銀行貸款數額巨大。后勤實體賺錢自己支配,缺錢則以高校后勤姓“教”為借口向高校要,沒有“防火墻”,一切經營管理和投資上的風險依然由學校承擔。

三、公共服務市場化視野下進一步推進高校后勤改革

(一)明確市場化原則,遵循市場機制把高校后勤徹底改革

高校后勤社會化的目標是將高校后勤服務由封閉經營納入到整個市場經濟大環境中來,與社會各種服務主體一道形成共同的服務市場。實現后勤服務市場化,必須引入市場機制。通過有目的、有選擇、有步驟地引進社會力量,適時適度地開放后勤市場,讓其與社會上的服務機構參與平等競爭,這不但有利于高校后勤服務實體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而且可以打破單位制下的各種自成體系、自我配套、自行封閉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資源配置方式和服務壟斷格局,即改變內部服務的縱向一體化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社會的橫向服務機制。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改善和提高后勤服務質量, 降低成本損耗,節約高校辦學資金,使后勤服務真正走向市場化、多元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

(二)逐步脫離后高校的后勤服務應自覺遵循市場規律

公共服務市場化把服務的提供者或安排者與生產者分離開來,借助于社會或市場的力量來提供公共服務,把本應該由社會承擔的那部分公共服務職能真正交由社會來行使,反映了公共服務供給領域政府職能的退縮和市場價值的回歸。高校后勤服務屬于社會第三產業范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高校后勤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病癥,限制了服務商品的使用價值和節約功能的發揮。剝離高校辦后勤職能,是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和商品經濟法則,把高校后勤這些商品屬性很強的“行業”回歸到社會中,使其恢復原有的商品化的屬性和功能,將自我服務轉變為社會服務,社會承擔的功能盡可能交給社會去辦,為建立規范的后勤服務市場機制創造條件,并使高校規避辦企業的風險。

(三)加強政府的主導和管理作用,確保改革公共服務市場化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從表面上看是單項改革,實際涉及政府的計劃、財政、建設、稅務、土地管理、金融、建筑、房產管理等社會許多方面,政策性很強,實踐要求很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地政府對高校后勤社會化的重視程度、支持高校改革的力度以及給予優惠政策的寬度都影響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的進程。多年來的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實踐證明,政府主導作用發揮好的,這個地區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展就好,如上海、湖北、陜西。盡管國外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不盡相同,但社會化程度都比較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因此,在當前高校后勤改革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的時候,支持和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仍然是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府要以一個主動的角色出現,把高校后勤改革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范疇,組建。 政府要以一個主動的角色出現,把高校后勤改革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范疇,組建由有關職能部門和學校參加的后勤改革協調小組進行組織和協調,制定高校后勤改革規劃和政策法規等實施辦法;要在資源配置以及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傾斜;要在政策上扶持和關心后勤改革,特別是在改革過程中涉及到的土地、稅費及手續環節上給予大力支持;要提供優惠條件促進高校后勤經濟實體加快向現代企業轉變的步伐;要把高教事業的發展同城市區域發展緊密結合,合力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的進程。

后勤行業協會的定位應該是各類學校后勤實體以及企業組成的自律組織,它以行業服務、行業自律、行業代表、行業協調為基本職能,通過行業協會的形式,建立起符合高校后勤服務的一系列行業標準,包括制定服務規范、收費限額、安全衛生和質量標準等等,發揮行業指導的作用。同時開展后勤人員培訓、政策咨詢、信息交流、檢查評估等工作,實施行業管理。后勤行業協會的建設和發展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規范后勤管理、促進后勤行業自律,是加強后勤管理的新平臺。

參考文獻:

[1]程詳國、韓藝.《西方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啟示與反思》[J].江西社會科學.2004(4);

[2]劉繼安.《高校后勤社會化面對4 道解析題》[N].中國教育報,2002.02.03(4);

[3]張德俊、高厚禮.《國外高校后勤運作對我國高校后勤改革的借鑒》;

[4]黃士安.《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偏差及修正[EB/OL]》.中國院校后勤信息網。

猜你喜歡
后勤服務高校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后勤服務信息化建設初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關于煤炭企業實施后勤服務外包的思考
淺談高職后勤服務工作精細化
醫院后勤管理社會化是必然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