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當代大學生犯罪特點及成因

2009-05-14 08:02
魅力中國 2009年32期
關鍵詞:犯罪行為犯罪家庭

陳 潔

近年來,一些被人們視為“天子驕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質、高層次的大學生們紛紛觸犯法律,身陷囹圄,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應該說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高校學子違法犯罪現象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這就不能不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

一、當代大學生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情緒特征

1.缺少社會情感。大學生犯罪行為人對人缺乏起碼的仁慈和同情心;情緒體驗低級、庸俗,不擇手段的追求物質享受,沉醉于不良的精神需要。

2.不良傾向的消極情感情緒。大學生犯罪行為人對同伙講義氣、重感情,對正常人則冷漠、界碑,遇有沖突易導致攻擊行為。

3.自尊與自卑共存。大學生犯罪行為人多數逞強好勝,妄自尊大;另方面在外界評價的影響下,具有明顯的自卑感。二者并存于一體,使大學生犯罪行為人經常發生內心的情緒沖突。

4.情緒突發性。大學生犯罪行為人情緒極不成熟,喜怒無常,極好沖動,經常為些小事爆發激情,造成嚴重后果。

(二)大學生的追求從道德自我完善轉型為商業成功

與高考制度恢復后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學生發憤苦讀,社會評價普遍較高相對比,上世紀90年代后的大學生群體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確實表現出巨大的反差。大學生的公共形象大致呈現三個軌跡:第一,從精英到大眾的轉變;第二,從純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傾向的轉變,大學生群體現在不能超脫于享樂主義的影響,物質欲望超過了實際的消費能力,所以在公眾看來,大學生從精神跌到物質,是完全符合邏輯的;第三是從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誠信危機。

二、當代大學生犯罪的原因

(一)社會經濟負面效應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全面進步。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傾向。于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坑蒙拐騙、以權謀私等社會不良現象時有發生。正是社會上這種盲目追求物質利益的不良風氣刮進了校園,動搖了“象牙塔”內眾多學子純潔上進的思想,使得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錯位。

(二)大學生心理不成熟

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還沒有成熟。他們感情豐富,心理起伏大,易沖動,自控能力差;他們沒有走向社會卻渴望走向社會;他們缺乏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但社會卻紛繁復雜,所以,如果沒有正確引導的話,大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心理脆弱,無法應對挫折。大學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較差,心理脆弱,無法應對挫折。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是絕大多數,遠離父母獨立生活之后,對挫折沒有準備,一旦遇到比較大的事件,容易產生過激行為。

2.心理迷亂,情緒失控。恩格斯曾說:“我們的意識和思維,不論他看起來是多么超感覺的,總是物質的、肉體的器官即人腦的產物?!彪S著高校擴招步伐的逐漸加快,大學生失業現象也日益頻繁,許多大學生的自我預期值開始下降。他們不再擁有昔日大學生身為少量“社會精英”的自豪,而是對前途充滿渺茫,這就使他們極易產生消極頹廢心理,導致心理迷亂,情緒失控,失足犯罪。

3.對社會不滿,報復心強。大學生尚年輕,但卻渴望自立、自尊,獲得別人的平等相待,不愿受管束,希望無拘無束的生活。這種心理特點,隨著年齡的成熟而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當他們具有一些不良品行時,誰如果管教他們,輕則反感、對抗,重則予以報復。

4.生理不健康。情緒發生的速度和強度,均與個體的年齡、性別、神經類型、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身體素質等生理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從青春期開始的逐漸性成熟以及性意識的增強必然使這些剛剛成年的年輕人關注異性。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引導他們形成良好、正常的性道德觀念,再加上受到各種暴力、色情文化的不良影響,就有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性犯罪行為。

(三)受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

優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們奮發上進,低級、庸俗的文化會腐蝕人的靈魂,阻礙社會文明的進步。有些大學生由于意志比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響,而對于不良現象和行為,也往往缺乏辨別能力而躍躍欲試。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電子游藝廳、黑網吧的侵襲,都是產生大學生犯罪的不良社會因素。

(四)學校教育體制不健全

從學校方面的因素來看,學校教育體制存在缺陷。學校教育觀的偏頗、教師素質問題以及校園暴力都會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此外,一些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導致一些大學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別是學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而校方對學生的管理卻未加強,存在重知識“輸入”而輕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有的學生夜不歸宿、逃課曠課、賭博醉酒等也無人過問。

(五)受婚姻、家庭的影響

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家庭的教育培養,深刻影響著子女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著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大學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教養方式造成的不良影響。據專家分析,處于溺愛型家庭、打罵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問題家庭”的大學生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原因就是缺乏適當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所以社會在研究“問題大學生”時,也不應忽略了其背后的“問題制造者”,家庭教育是影響大學生犯罪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三、犯罪預防

正確道德觀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預防是減少大學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徑。預防大學生犯罪是對人才的珍惜,是對社會的責任。每個大學生犯罪案件都是個人、家庭、學?;蛘呱鐣榷喾矫嬖蚓C合作用的產物,是社會多方面消極因素的綜合體現。

(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人的道德養成是個長期的過程,應當從小就開始。很多人的價值觀在進入大學之前就有了牢固的框架。中小學一向重分數輕德育。特別是中小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對青少年形成健全獨立的人格是極端不利的。另外,缺乏誠信、貪圖物欲等現象在社會中普遍存在,會對大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大學期間對于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至關重要。

(二)做好堵塞性預防工作

堵塞性預防是指通過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減少和消除實施犯罪的條件,達到犯罪預防的措施。因此要多給大學生進行普法教育,強化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全面教育。

(三)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工作

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肅清一切腐朽思想、觀念的流毒,杜絕各種社會丑惡現象,開展積極進步的社會活動,倡導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給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文明、潔凈的社會環境。

(四)司法機關的積極協助

司法機關對大學生犯罪應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以法律效果為基礎,以政治效果為原則,以社會效果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幫教手段,挽救這些失足青年,使他們能夠重新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對罪行并不嚴重,且有悔改之意的,應采取微罪不訴或建議法院單處罰金的方法,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定期聯系,幫助學校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同時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

(五)家長有針對性的引導

大文豪老舍說過,"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老舍出身寒門,終成一代文豪,就是她母親對他進行嚴格教育的結果。學校對大學生的引導是整體上的、普遍性的引導,而對大學生有針對性、個別性的引導則要靠家長了。因此,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在配合學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健康、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

猜你喜歡
犯罪行為犯罪家庭
Televisions
家庭“煮”夫
環境犯罪的崛起
網絡傳播失范行為概念與具體情境適用
戀練有詞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犯罪”種種
有些行為不算犯罪
貪污罪的心理誘因之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