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我國風險導向型審計的質量控制體系建立的

2009-05-14 08:02
魅力中國 2009年32期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

曹 華

摘要:當前構建和改進質量控制制度是一項迫切性工作,也是風險導向審計質量得以保證的前提。在目前的行業背景下,實務工作中考慮業務發展遠多于質量控制的現象還較為普遍,相信隨著市場體制的不斷完善與行業發展的逐漸規范,風險質量控制將會成為一項中心工作。

關鍵詞:風險導向 審計 質量控制體系

風險導向型審計是在賬項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審計模式,是指審計人員在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判斷、分析被審計單位的風險所在及其風險程度,通過審計風險模型,對風險進行量化,把審計資源集中于高風險的審計領域,對不同風險因素狀況、程度采取相應的審計策略,加強對高風險方面的實質性測試,將審計剩余風險降低到可按受水平,達到降低檢查風險,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樹立風險意識,實施推廣審計風險管理理念

就企業經營風險的風險導向審計,首要任務就是識別在企業經營中的各個風險源,樹立風險意識,與此同時才能做好審計質量控制工作。由于傳統的審計理念和模式,其更多的是為了關注財務報表風險而關注報表和企業賬目,而不是從企業經營風險,管理層風險管理的角度來關注財務報表,沒有真正識別風險源,因而無法實現審計風險控制的有效性,也使審計在整個財富價值鏈中的價值無法進一步得到體現。要真正實現風險導向審計質量控制,首先要識別風險導向審計的風險源,從企業經營風險,管理層風險管理的角度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

二、充分發揮政府監管部門的作用

政府監管部門對審計行業的發展乃至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我們要充分發揮政府監管部門改善外部環境的作用,降低外在因素風險,為審計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主要從以下方面:

(一)改善審計的外部執業環境

1.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公司治理結構。這是消除審計關系的失衡,形成真正的委托代理關系的基礎。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減少虛假的會計信息,并有助于形成一個需求高質量的注冊會計師服務的市場。

2.設立審計委員會制度,遏制上市公司造假。政府監管部門可以通過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這對于加強公司內部的分權治理,提高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的質量,提高外部審計的獨立性,進而提高審計質量都有積極的作用。

3.政府監管部門應轉變職能,消除權利的不當介入:(1)要政府監管部門改變對市場滲入太多,用行政職能代替市場的職能;(2)要改變政府監管部門不作為,使有關部門不能提供有效的市場機制與規則,不能夠對掠奪投資者財富的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還可考慮通過立法的形式來限制其權利。此外,在二板市場的帶動下,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也會越來越高,風險導向審計的質量控制的內在優勢也會隨之得到發揮。

4.推動法規建設,完善法律環境。政府監管部門必須加強對造假者的懲罰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增加財務造假的風險成本,降低其風險收益,遏制虛假信息的產生,改善審計環境。通過以上措施為審計提供良好的執業環境,對于輔助推進風險審計質量控制具有很重大的作用。

(二)強化政府部門監督

主要是政府監管部門要遠離市場但不能放棄監管??傮w來說,我國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實行的是以政府監管為主、行業自律管理為輔的管理體制。近幾年來,我國證券市場出現了“銀廣廈”、“瓊民源”等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件。會計市場事關社會公眾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利益,在社會公眾利益與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利益存在矛盾的情況下,利益的調和與平衡需要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政府監管干預的方式可以研究,但政府監管部門決不能對會計市場放任自流,在現階段,政府監管部門必須強化其監督。

三、建立健全風險導向審計質量控制執行的制度、法規

(一)改進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制度

就我國審計行業現在的制度而言,改進審計行業的制度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推進風險導向審計質量控制的完善。全力推行審計輪換制,審計輪換制在提高審計獨立性的同時也有利于后任審計師對前任審計師的監督。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普遍較小,合伙人數量有限,并且合伙人之間通常具有較為密切的私人關系,其串謀成本非常小,單純的審計師輪換極有可能形同虛設,所以采用事務所強制輪換制度,對于降低審計師與內部人合謀的概率應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完善風險導向審計質量控制執行相關法規和改進風險導向審計質量控制的上層制度,最終目標就是將法律風險合理化,為風險導向審計質量控制奠定基礎。

(二)改進注冊會計師審計行業管理,控制職業組織風險

雖然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組織在推進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改革和發展、服務于市場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還存在問題,如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行業監管法規政策尚不健全、行業自律機制薄弱等。

因此,改進行業管理有如下工作需要做:

1.理順行業監管體制;

2.加強職業組織建設,完善行業自律管理機制;

3.完善行業法制建設;

4.加強會計師事務所體制建設;

5.建立事務所質量評價體系;

6.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并舉;

7.加強審計質量信息管理。

通過審計行業管理改進工作的落實,使風險導向審計質量控制達到控制職業組織風險目的。

(三)加強會計事務所質量控制環節,規避事務所的整體風險

在加強會計事務所質量控制環節,規避事務所的整體風險方面,我們從以下著手:

1.強化審計質量意識。事務所的領導層必須樹立質量至上的意識,落實領導責任制,發揮領導人的帶頭示范作用,倡導并培育以質量為導向的事務所文化;

2.保證審計獨立性。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合理保證會計師事務所及其人員,包括聘用的專家和其他需要滿足獨立性要求的人員,保持職業道德規范要求的獨立性。會計師事務所通過事務所領導層的示范、教育和培訓、監控、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的處理等途徑強化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性,達到規避獨立性風險的作用;

3.提高專業勝任能力。事務所人力資源管理就是要根據其發展的總體目標,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理解和尊重員工的價值取向,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機制,形成一套科學、高效的招聘、業績評價、人員素質要求、專業勝任能力、職業發展、晉升、薪酬、人員需求預測等機制,在激發員工的最大潛能的基礎上,實現事務所效益的最大化,同時也避免因專業勝任能力問題而導致的專業勝任能力風險;

4.明確職業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規范包括執業質量標準和質量控制標準。獨立審計跟其他學科的專業一樣,要得到社會的普遍承認,都必須具備一套明確的專業標準,以清晰表明提供服務或產品應達到的質量水平。以此指導具體的項目審計活動和業務質量控制的活動,對審計項目管理風險進行控制;

5.健全審計市場??刂茖徲嬍袌龅姆稚⒑图谐潭?避免不正當競爭和壟斷,健全審計市場。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制定有關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承接與保持的政策和程序,會計師事務所,應對新客戶各個方面進行認真的評價;對于老客戶應定期進行再評價。通過評價確定可能涉及執業責任的相關客戶風險;確定會計師事務所是否具有專業勝任能力;避免潛在的利益沖突。

在樹立審計質量至上的核心思想,通過對獨立性風險,專業勝任能力風險,客戶風險,審計項目管理風險進行控制,并加強內部監控這一系列的控制活動中將風險審計質量控制落實到審計實務,會計事務所是首要陣地。

參考文獻:

[1]徐劍華.《我國實施風險導向型審計的相關問題探討》《商會會計》.2006年4月.下半月刊;

[2]蔡學雷、李新蕾.《新執業準則下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認定的思考》《商會會計》.2007年12月.第24期;

[3] 李雪、時毅.《審計質量評價體系的新建》《審計與經濟研究》.2007年5月.第22卷第3期。

猜你喜歡
風險導向審計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金融企業的應用
雙向立體思維構建高校內部審計全覆蓋體系
基于風險導向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
內部審計在企業境外投資中的運用研究
淺談工程結算審計的方法與實踐經驗
從國家治理看審計反腐倡廉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