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09-05-21 01:56石海寧
現代教育科研論壇 2009年12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合作創新能力

石海寧

【摘要】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的民主自由氛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同時誘發以需要為核心,以興趣、情感為基本內容的心理動因,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民主氛圍;心理動因;參與實踐;合作;交流;創新能力

O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reative Ability

Shi Haining

【Abstract】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the main front,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in the creation of an atmosphere, in order to foster creativity in our student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a good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ame time, induced by the need for the core, with interest, emotion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for students to innovation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providing good conditions.

【Key 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Ademocratic atmosphere;Psychological motivation;Participation in practice; Cooperation; Exchange;Innovation capability

在進入希望與挑戰共存的新世紀之際,人們不得不思考:教育應該為新世紀培養怎樣的人才?“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的水平提高了,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才有后勁?!迸囵B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作為教師,應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上下功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樹立學生創造的信心和勇氣,鼓勵學生“我會學”

要使學習獲得成功,首要的是樹立信心和勇氣,創造能力的培養也如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帶有激勵性、期望性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例如“你的想法真妙”、“你為同學們樹立了榜樣”、“誰還有更多的更好的解法?”等。這些充滿激情的語言,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除此以外,還要注意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對一些學生提出的怪想法,不要訓斥,輕易否定。那些看起來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師意料之外的想法或問題,正是學生一瞬間產生的實現創造思維的火花?!皩W會”是學生側重于接受知識,累積知識,以提高學生解決題的能力,而“會學”是學生側重于掌握學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于發現新知識,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皩W會”是會學的前提,“會學”是“學會”的創造。因此,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堅持把教師的“教”變成教師的“引”,把學會上被動地“學”變成主動的“學”。教師的“引”是前提,學生的“會學”是升華,是創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十分注意“引”的設計。引導要符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實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容易受到啟發,創設學生勤于動腦,富于想象的氛圍,“引”的深度、廣度、坡度要適宜,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喜歡從問題相關的各個方面去積極思考,尋根挖底等等。在設計好教師“引”的前提下,我還十分注意學生“學”的設計;一是讓學生帶著教師“引”的問題自學,其目的是使學生對新知識達到懂和會,即求“會”,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帶著“為什么”去自學,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不同的理解,達到對新知識解決問題辦法的認同,即求“同”,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渡;三是帶著“這是唯一的嗎?”質疑去自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于無疑處見有疑,從而激發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其它途徑和辦法,即求“新”,這是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當然,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不是一題一課所能完成的,只有堅持持久,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學生創新意識是會逐步形成的。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創新學習這種活動來實現的,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構建新知識的過程,通過學生積極努力的探索而產生“新的結果”。就是說,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在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探索中產生,并在學生主動探索中不斷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但是,學生主體地位的確主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現的,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組織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這里,既不能忽視“導”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師的“導”來取代學生的“學”。那么,如何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就成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要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問題。首先教師在更新教育觀念時,要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學生,把學生視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潛力的人,相信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動發展;其次要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用探討、商量式的口吻組織教學,使學生敢于參與也樂于參與探討與學習;尤為重要的是要重視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和組織作用,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3.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合作、交流

“探究活動”就是讓學生通過這種實驗來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師要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這對發展兒童科學的志趣,培養兒童獲取知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路線的。兒童出于好奇心,對新異事物具有進行探究的強烈心向,又能按自己的意愿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學中,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系統材料和問題展開研討和交流,這樣學習好的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中等學生可以得到鍛煉,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指導,群體之間可以發揮互補作用。

創新,既需要智力的參與,也離不開情感的支持。教師是保護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監護人"。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情感的培養,鼓勵學生發揚"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學生的情感十分豐富,如熱愛、美感、羨慕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創新的動機。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學過程需要教師真摯情感的灌注。

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綜觀全局,充分協調教學中的各種因素,創設民主氛圍,確保學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學技法,激活思維能力,運用人格力量,弘揚學生個性。惟其如此,學生創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數學課堂教學這塊沃土上結出豐碩之果。

收稿日期:2009-11-10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教學合作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淺談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讓問題設計為數學教學創新綻放精彩
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淺議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校地合作促進居民健身的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