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操作活動的調控

2009-05-22 09:22郭雙如
教壇聚焦 2009年8期
關鍵詞:加數學具新知

郭雙如

數學知識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嚴密的抽象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學具操作活動的調控,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對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加上低年級學生又有好動、好奇的特點,往往出現學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興趣轉移、手腦脫節等現象。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操作活動中,教師必須進行恰當的引導與調控。

一、操作時間的調控——突出重點

現代教學認為:一堂課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5-20分鐘。在這段時間里,學生的學習處于最佳活動狀態,對外來的信息接受快、記憶深刻、思維活躍。為了確保新授知識能在最佳時間被揭示出來,使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暢通無阻,以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根據低年級數學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征,對引導學生學具操作的時間安排,必須進行科學調控,使教學重點在最佳時間內突出。

例如“乘法的初步認識”例1“擺一擺,算一算”,可先要求學生2朵2朵地擺黃花,擺3對,然后讓學生用加法來算一算:一共擺了幾朵花?(2+2+2=6)接著根據算式再來說一說:這里的相同加數是什么?相同加數的個數是幾?在讓學生頭腦中對新知初步形成一個直觀印象后,教師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讀寫,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分別表述為:(指上面加法算式)“這里3個2相加得6”;“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乘法來計算(板書:×),讀作‘乘以”;“用乘法計算時,把相同加數寫在乘號的前面,相同加數的個數寫在乘號的后面(板書:2×3),讀作2乘以3”;“2乘以3,表示有3個2相加”。緊接著,要讓學生再次感知,要求學生3個3個地擺方塊,擺4組;4個4個地擺圓片,擺5組。每次擺好后,讓學生分別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從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來。為了進一步鞏固和驗證乘法的含義,練習中要讓學生根據算式再來擺一擺……這樣的教學安排,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又避免了課上操作時間過長而導致主次不分、操作時間過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傾向,使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徹,記憶牢固。

二、操作難度的調控——分散難點

讓學生動手操作,是一項較有難度的思維活動。因為學生的正確操作是借助思維的緊張活動而進行的。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對操作難度的調控,以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我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兩種方法對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調控:一是教師先作操作演示,明確操作過程和動態變化,讓學生從中發現操作中應注意什么問題,有什么技巧;二是讓幾名不同層次的學生直接參與操作,教師審時度勢地針對學生在操作中所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指導,加以調控。

例如“除法的初步認識”的第一種分法:教學一開始,教師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個蘿卜平均分給4只小兔的故事來揭示課題,教師邊講故事邊在幻燈上進行操作演示:先把8個蘿卜一個一個地分給4只小兔,第一次沒分完,接著把剩下的蘿卜再一個一個地分給這4只小兔,分完后揭示“平均分”這個概念。接著教學“例1”時,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分桃;學生進行模仿操作后,在“例2”的教學中,再指名幾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磁性黑板

上操作,教師要針對學生操作中的典型錯例進行集體糾正……通過這樣的操作調控,可以分散教學中“平均分”

這一教學難點,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操作過程的調控——明確程序

為使課堂教學中學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學生盲目操作和漫無邊際的思考,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對操作過程進行全面有效的調控,使學生思維有目標、操作有方向,準確全面地認識和掌握新知。為此,教師在學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東西;(2)怎樣進行操作;(3)操作的具體數量是多少。

例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用三角形與圓片比多少。操作時,先要求學生第一行擺三角形,擺10個,每個三角形之間空開一點;待學生擺完后,再提出第二個要求:第二行擺圓片,從左往右擺6個,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圓片要一個一個地對齊……經過這樣的要求控制,學生操作有序,過程清晰,明確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時出現五花八門擺放的現象。操作圖形的整齊美觀,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為學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數量關系。

四、操作效果的調控——實現轉化

所謂操作效果,即指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實際操作,使其積聚的感性知識有效地抽象轉化為理性知識。學具的操作,僅僅是把學習數學知識應用的智力活動方式“外化”為動手操作的過程,但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過這一外部程序“內化”為學生的智力活動形式,從而準確抽象出理性的結論,避免概括前的思維斷層。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幫助學生對操作結果認真總結,準確歸納,完成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實現具體動作思維逐步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飛躍。

(作者單位:河北省武安市康二城鎮大旺村學校)

猜你喜歡
加數學具新知
根據常用關系來推算
奇數湊20
以低成本學具助力初中生物學教學
加減法的錯中求解
利用學具構造一道幾何反例圖形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喜羊羊的比較方法
新知
新知速遞
編后絮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