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約南寧高新區發展的難題以及對策研究

2009-05-25 03:32李紹華
改革與戰略 2009年4期
關鍵詞:發展空間高新區融資

李紹華

[摘要]2008年是火炬計劃實施20周年,文章以南寧高新區為例,剖析了南寧高新區當前發展空間受限、建設資金緊張、體制機制不順、招商引資困難、三產配套不夠等一系列難題并提出解決對策,對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新區的發展有一定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新區;發展難題;發展空間;創新;融資

[中圖分類號]F127.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36X(2009)04-0115-03

南寧高新區到2008年已經成立20年了,成為國家級高新區也已有16年。應該說,高新區成長的每一步,都伴隨著思想的解放,甚至高新區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結晶。這20年來,南寧高新區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發展速度比較快,2007年,南寧高新區在全廣西,成為第一個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元的工業園區。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與先進高新區相比,南寧高新區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一、制約南寧高新區發展的難題

在發展過程中,南寧高新區也遇到了很多制約發展的瓶頸因素。如發展空間受限、建設資金緊張、體制機制不順、招商引資困難、三產配套不夠等一系列難題。

1發展空間受限。目前,在南寧高新區新擴區域內,可供開發使用的土地很少,一批已簽約項目無法開工建設,一大批新洽談項目也面臨著無地可供落戶的境地,南寧高新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地荒”。

2建設資金緊張。由于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先期投入巨大的資金要用于征地拆遷補償、場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建設,而從投入到最終完成吸引企業來園區購地投資、上交利稅等資金回收之間存在一個長期的時間差問題,所以先期的投入完全要靠高新區自籌資金解決。因此,在國家實行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建設資金緊張成了制約南寧高新區快速發展的瓶頸之一。

3體制機制不順。在高新區經濟起飛階段,南寧市政府曾下發正式文件授予高新區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對加快我區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高新區的規劃、土地、項目審批等權限逐漸被上收,使得辦事環節增加,辦事時限延長,給客商帶來了諸多不便,也使高新區多年來賴以生存、引以為榮的高效快捷的投資環境受到了較大影響。同時,由于高新區管委會是市政府派出機構,不是完整的一級政府,沒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卻又必須承擔起轄區的各項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責任,實質上承擔了縣一級政府的職能,使高新區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應付各種社會事務,卻仍然管不到位。這種“有責無權”的現狀,成為束縛高新區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瓶頸”。

4招商難度加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全國各地招商引資的競爭日趨激烈。東部地區具有產業化程度高、城市環境好、配套能力強、區域位置好等優勢,對資金特別是外資有極強的吸附力,利用外資的規模和能力高于中西部。同時,全市各縣區和開發區都在優化環境、改善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南寧高新區的“特區”優勢、政策優勢在逐漸弱化,使高新區的招商引資難度加大。

5功能配套不全。高新區作為一個科技新區,多年來主要致力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在定位上過于注重工業化,主要依賴城市功能的輻射,雖然區內配套建設了一些酒店、醫院、郵局、銀行、中小學、公交總站、住宅小區和商業網點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但隨著區內企業和常住人口的增多,這些設施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由于沒有第三產業的帶動,很難通過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的發展,不利于高新區的長遠發展。因此,功能配套不全也成為制約高新區發展的瓶頸之一。

二、破解制約南寧高新區發展難題的對策

在工作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并不可怕,任何一項事業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關鍵是我們要有勇氣正視困難和問題,有決心解放思想,用改革的思路、發展的辦法去解決問題。能不能破解經濟發展中出現的難題,能不能攻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碉堡”,正是對南寧高新區經濟工作者執政能力的重要考驗。

面對南寧高新區出現的這些困難和挑戰,只能解放思想,用發展的眼光破解發展難題,用創新的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創新與發展是經濟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改革創新是高新區的根、高新區的魂,也是高新區的本質特征,必須把改革創新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創出一條新路。

(一)調整用地思路,提高產出效益,爭取用地擴容,突破土地瓶頸

土地是項目的載體,沒有土地,高新區的發展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土地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節約利用土地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們堅持土地集約化利用,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利用空間和潛在價值,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集約利用土地。隨著可用土地的減少,必須調整用地指標,提高土地利用率。調整用地方式,提高用地效率。要求能建多層不建單層;分期建設項目,規定項目建設期限;逾期不開工項目,依法強制收回土地。調整用地門檻,提高用地效益。通過綠色門檻,嚴格控制污染企業進區;通過技術門檻,重點引進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企業;通過投資門檻,重點引進投資密度大、占地面積小的企業。

二是要盤活現有土地存量。對園區內土地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對逾期不開工項目,依法強制收回土地;對即將啟動建設的企業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將閑置用地規劃、項目建設計劃上報高新區管委會。對工程進展緩慢或停工企業,督促其恢復建設和加快建設進度,并視情況采取強制措施。此舉使有閑置用地的企業紛紛采取融資、尋找合作伙伴等方式對閑置用地進行規劃設計,積極落實建設項目,對建設進展緩慢的項目,要求企業提供項目建設保證金,并轉入區財政局專門賬戶,由區管委會和企業對建設資金實行雙控,切實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同時,要規范辦理土地證及土地出讓秩序和條款。針對企業圈地行為,要加強對企業用地的控制。

三是在企業用地方面,堅決按照規劃一塊建設一塊,建設一塊地發一塊土地證的原則,有效地遏止了企業圈地行為,防范企業用土地抵押貸款再建設的投機行為,規范了高新區土地市場秩序,規避了土地市場風險。南寧高新區以中國一東盟總部基地建設為標志,在通過標準廠房建設“筑巢引鳳”,以及充分利用閑置樓字廠房,實行“零地”引資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今后應繼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針,以整合資源、突出特色為重點,以商務樓為載體,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同時要創新土地報批方式,緩解土地供應矛盾。爭取土地擴容,抓緊擴區申報。

(二)廣開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提高資金效益,緩解資金壓力

充足的建設資金是保證高新區建設

快速推進的前提和保障,而建設資金緊缺一直是制約高新區建設的一個瓶頸。突破這個瓶頸,則可走活開發建設的全盤棋子。建立多渠道、寬領域的融資體系,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是破解資金難題的有效途徑。

一是積極向國家申請各項資金支持。二是加大力度向各融資機構申請貸款。三是加大對資金投入的前期預測工作,提高貸款質量。高新區以前貸款總是零打碎敲,需要資金時再向銀行融資貸款,因此由于放款至資金投入時間較緊,總是不能申請到大額的資金支持。近兩年高新區增加了對資金投入進行前期預測的工作,使資金的到位和投入都在宏觀掌握之中,解決了以前疲于應付各種臨時支付的問題。高新區財政局定期要求各工程管理部門上報資金使用方向及數額,按工程項目的輕重緩急申請上報管委會,并依據管委會的決策及資金的需求量提前向銀行申請貸款,既避免了匆忙貸款只能爭取少量金額的缺陷,又不會因為長期閑置貸款資金而增加貸款成本,同時還保證了各項重點工程的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四是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由于開發力度的加大,高新區各項征地補償及基礎設施建設要求的資金量也大幅度增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新區加大與各大金融機構的聯系,除國有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外。還同時與各家國有商業銀行,如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聯系溝通,爭取成為各銀行評定的3A級客戶,以爭取更大的資金支持。最近又同時與股份制銀行進行接洽。多渠道融資在幫助高新區解決資金瓶頸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是爭取信用貸款,節約貸款成本。高新區貸款原來多采用抵押擔保貸款方式,如前期的中長期基本建設貸款有的是用土地或固定資產進行抵押,有的是由區內大型企業進行擔保,這些貸款方式一方面手續繁雜,貸款到位緩慢,另一方面規定了土地的用途和固定資產的使用,不利于高新區土地和資產的綜合規劃和利用,還對擔保企業有諸多要求,限制了擔保企業的某些經營活動。近期,高新區充分利用高新區作為省市發展的重點區域這一優勢大力向銀行爭取信用貸款,這樣既避免了抵押貸款的繁雜手續,又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貸款成本,為解決開發資金問題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三)創新管理體制,優化運行機制,激發昂揚斗志,釋放工作潛能

體制機制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強大的影響力,經濟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包含了體制機制優化的成果。體制機制科學合理,創新與發展的要素就能得到優化配置,創新的活力就會被激發,發展的動力就會更強勁。體制機制的優化,是創新與發展的根本保障。

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要強化管理和服務功能,創新高新區體制機制,以開發建設為龍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搞好行政管理,為開發建設提供強有力保證,促使高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一是要始終牢牢把握開發建設和產業發展這一中心工作,領導的精力主要放在抓開發建設和經濟發展上。二是堅持“小政府、大社會”的體制格局,保持商新區“精簡、高效”的體制優勢。三是把高新區管委會當成一個大企業來經營,注入企業的動力機制與活動機制。在人少事多的情況下,為了提高管委會的工作效率,要通過機制創新,使機關內部的運行機制更加激活,充分調動和激發全區上下工作的激情。

(四)集中全區之力,使出渾身解數,調動一切資源,破解招商難題

發展是第一要務,工業是第一方略,開放型經濟是第一抓手。當前,招商引資已成為各地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固守傳統的招商思路和方式很難取得大的成效。為此,必須通過創新招商方式和拓寬招商渠道,充分調動一切招商資源,讓一切對外開放的活力競相進發,讓一切招商引資的能量充分涌流。

一是注重“項目立企、項目興區”。項目是產業轉移的對接點,是產業升級的落腳點,也是經濟發展的增長點。由政府為主招商逐步轉變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鼓勵企業策劃項目、開發項目、包裝項目,完善和充實項目儲備,用項目去吸引資金,用資金去建設項目。

二是廣開五條招商渠道。(1)實施規劃招商、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2)以商招商、企業招商、中介招商;(3)小分隊招商、駐點招商、網上招商;(4)委、辦、局招商,企事業單位招商;(5)借力、借腦、借人招商。

三是實施保值增值項目,為高新區儲備發展后勁。提前收儲土地,先做規劃,后做環境,再賣土地,綠地占著,產業固著,開發一塊,升值一片。

四是注重吸引投資的“三要素”和“四條件”。根據投資者注重的投資“三要素”,即產業鏈長、物流暢、服務好,我們全力為投資者創造發展的”四個條件”,即首期投資成本最省、運行成本最低、市場機會最多、效益回報最快最好。

五是重視引進明天的產品和產業。始終緊盯最新的科技發展潮流,引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項目。

六是創新招商措施與機制。進一步突出招商引資的抓手作用,強化領導和組織機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協力配合的招商氛圍,把專業招商和全民招商、產業招商和功能配套招商、工業招商和農業產業化招商有機統一起來。

(五)實施“三產旺區”戰略。完善園區功能配套,打造最佳生態環境,實現科技人文和諧發展

要按照“聚集人氣、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提升品牌”的原則,打造“人氣興旺、功能完備、經濟繁榮、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現代化科技新城區。

[責任編輯:李國燕]

猜你喜歡
發展空間高新區融資
聊城高新區多措并舉保障貧困戶“居住無憂”
融資
遂寧高新區
融資
7月重要融資事件
高新區:全國“雙創”示范生
淺談圖書館人員管理的“以人為本”
走出言語評價中的自卑情緒探討
海峽兩岸農產品貿易的現狀與發展研究
5月重要融資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