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宋初詞壇的“富貴”氣

2009-06-08 08:03王滿軍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劉 策 王滿軍

摘要:北宋初期,為唐末五代久經戰亂之后的太平盛世,經濟文化繁榮,政治局面穩定,尚未開新舊黨爭之風,文人士大夫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北宋初期幾位著名詞人所創作的詞中,較多描寫節日歡慶場景,抒發自己的富貴閑愁,描寫自己的詩酒優游生活,而表達個人身世不幸,愁苦之音較少,透露出濃厚的“富貴氣”。

關鍵詞:北宋初期;詞壇;富貴氣

在結束晚唐五代之亂以后的趙宋王朝,為革漢唐以來強藩、宗王、外戚、武將干政之弊,任用的執政官員幾乎都以文官出身的士大夫為主。因此,后世謂:“蓋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碧媾d國三年曾刻誓碑,上書三條誓言立于太廟以密戒其子孫嗣帝位者。其一曰:“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宋代士人熱衷于議論朝政,有甚者也聚眾示威,但卻至多遭受牢獄之苦而無性命之憂,皇帝“未嘗輕殺一臣下”。 北宋建國的第二年,宋太祖在“杯酒釋兵權”的酒宴上曾發表一個勸樂宣言:“人生駒過隙耳,不如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主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既能恣意享樂,頤養天年,又能避免君主猜疑,遠禍避害,何樂而不為?正是在這種思想意識的誘導下,北宋初期的士大夫們普遍滋生了一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意識。對此,宋人沈括《夢溪筆談》(卷9)這樣記載說:“時天下無事,許臣僚擇勝燕飲。當時侍從文館士大夫各為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供帳為游息之地?!本捅彼纬跗谡麄€文人士大夫階層而言,這種對市井娛樂的生活追求是相當盛行的。就柳永來說,雖然一度也很落拓貧窘,可是當他因受生計驅迫而到南方飄蕩時,其詞中所寫及的舟船卻仍然硬要涂上一層人為的“夸富”色彩,如:“留戀處,蘭舟催發”(《雨霖鈴》),“一葉蘭舟,便懲急槳凌波去”(《采蓮令》),“乘興蘭掉東游”(《雙聲子》),“泛畫鵡翩翩,靈矍隱隱下前浦”(《引駕令》),“泛畫鵝,翩翩過南浦”(《夜半樂》),“畫舫相將,盈盈紅粉清商”(《如魚水》),“仙娥畫柯露漬紅芳交亂(《河傳》)停畫掉兩兩舟人語”(《安公子》),等等—他所乘坐的,明明是一葉普通的扁舟(他在《夜半樂》中就說了實話:“扁舟一葉,乘興離江諸”。而在《六么令》中也說:“昨夜扁舟泊處,枕底當灘債”),可在大多數場合,卻偏又要將它們美化成蘭舟(木蘭舟)、畫鵡(船頭畫著鵡鳥的大船)之類的華美游船(畫舫、畫柯),硬要是詞帶上一定的富貴氣。

此外,不少人之所以稱道柳詞,就在于它能用充滿富貴氣息的詞語表征出當時的“太平”景象。比如范鎮曾說:“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在翰苑十余載,不能出一語詠歌,乃于曹卿詞見之?!?祝穆《方輿勝覽》卷十一)又如例如柳永的《傾杯樂》,這首詞描寫汴京元夕的繁華景象,歌頌宋初太平盛世,具有濃厚的富貴氣。上片描寫禁中節日氣象?!敖┗ㄉ?繡工日永,蕙風布暖”寫時序交換,春風送暖,風和日麗,天氣十分宜人?!白兩鼐?、都門十二,元宵三五,銀蟾光滿”寫整個都城變得非常美好,充滿春天的氣息和節日的氣氛,元宵之夜,皓月當空,光滿生輝?!斑B云復道凌飛觀。聳皇居麗,嘉氣瑞煙蔥蒨?!?

柳永的另一首《迎新春》,可以說是《傾杯樂》的姊妹篇,這首元宵詞,描寫北宋初期開封元宵節的盛況?!皯c嘉節、當三五?!秉c出燈節,概寫喜慶佳節?!傲腥A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眲t具體描寫元宵節的場景?;饦溷y花,流光溢彩,燈山聳立,異彩紛呈,鼓樂喧天,熱鬧非凡,整座城市如同仙境。寫篇寫人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已至午夜。夜空如洗,皓月當空,夜色靜美,人自賞燈來,又轉入各自尋歡覓樂,青年男女,竊竊私語,談情說愛,傾訴衷情。世人面對如此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讓人樂而忘返,不忍歸去?!疤綍r、朝野多歡民康阜”,總束以上,贊頌朝野多歡,民康物阜,的“太平景象”。

對于這首詞的史料價值,歷得評家贊譽。黃裳在《書樂章集后》說:“予觀柳氏樂章,喜其能道嘉祐中太平氣象,如觀杜甫詩,典雅文華,無所不有。是時予方為兒,猶想見其風俗歡聲和氣,洋溢道路之間,動植咸若。令人歌柳詞,聞其聲,聽其詞,如丁斯時,使人慨然有感。嗚呼!太平氣象,柳能一寫于樂章,所謂詞人盛世之黼藻,豈可廢耶?”再如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云:“柳詞格固不高,而音律諧婉,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p>

再如,對于晏殊、晏幾道父子的詞,宋人也頗注目于它們的“富貴氣”。如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五中說:“晏元獻公雖起田里而文章富貴,出于天然?!边@可以見出論者對晏殊詞所散發出的富貴氣度之欽羨和贊賞。從史料記載看,當時不論是一代名臣,還是一般文人官僚,都熱衷于詩酒宴樂,其中的典型代表要數晏殊了。晏殊生活在太平無事的北宋初期,富貴至極。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說“(晏殊)喜賓客,未嘗一日不宴飲,每有嘉客必留……一亦必以歌樂相佐,談笑雜出。數行之后宴上已燦然矣。稍闌,即罷遣歌樂,曰‘汝曹呈藝已遍.吾當呈藝乃具筆札.相與賦詩?!倍凇吨橛裨~》中,多為尊前所作,故多為詩酒流連,及時行樂之作。如他的《木蘭花》,這首詞作于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年),正月初一。當天,身為宰相的晏殊在他的私宅大擺酒席,宴請中書省和樞密院的眾位官員。席上,晏殊帶頭填詞,寫出了這首《木蘭花》。作詞的這一天既是元日,前一天又剛好是立春之日,前一天又剛好是立春之日,故詞的上片即用形象化的筆觸,寫出東風初來之際的美好景象。下片寫宴飲,不直接說勸酒的話,卻又融入雁去燕歸的景物,巧妙地托出“且盡今日之歡”,及時行樂的題旨。

由于一生富貴,仕途風順,在晏殊的詞里,很難找到對某種事物的執著、激情,也很難找到對理想的追求、苦痛,就連常人所具的節日狂歡和功成名就后的沾沾自喜也沒有。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脈脈的溫情,點點的閑雅,淡淡的哀愁以及對人生的無奈和寂寥,在那首知名的《浣溪沙》中,沒有張先“臨晚境,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天仙子》) 那英雄暮年、懷才不遇的哀嘆;也沒有蘇軾“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 的悲壯感嘆。有的是對詩酒生活的寂寥,以及酒后淡淡的愁緒。新詞、美酒,這些東西讓人感到心情輕松喜悅,突然間感到,去年好象和今年是一樣的天氣,一樣的亭臺,似乎一切依舊,似乎又明顯地感覺到有些東西不一樣了,而且是再也無重現的,良辰美境可以再來,但時光的流逝卻是一去不復返,透出了淡淡的閑愁。

晏殊《珠玉詞》中,有一部分為祝壽詞。他的壽詞,設色秾艷,更注重富貴氣象的渲染。如《木蘭花》:

紫薇朱槿繁開后,枕簟微涼生玉漏。玳筵初啟日穿簾,檀板欲開香滿袖。紅衫侍女頻傾酒,龜鶴仙人來獻壽。歡聲喜氣逐時新,青鬟玉顏長似舊。

與晏殊同一時代的宋祁,以一首“紅杏枝頭春意鬧”而知名,人稱紅杏郎中。宋祁作詞,以娛賓遣興為宗旨,因此在其宴飲歡樂的抒寫中,他擯棄了悲情閑愁,宣揚了承平之際“樂”的審美取向。這與傳統詩學“以悲為美”的審美觀大相徑庭,揭示了傳統詩學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在宋祁詞里,他抒寫的多是宴飲娛樂,流連光景的幽情,主要的即是人生之樂。請看下面這一首《玉樓春》:

東城漸覺春光好??e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蠍矍Ы疠p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此詞上片寫景,首句揭示主題“風光好”,在這樣的大好春天,春水漸漲漸綠,波光瀲滟,“綠楊”二句是寫春景的主體,對仗秾麗。一則是遠景,所以望之楊柳如煙;一則是近景,專為杏花枝頭作特寫?!皶院p”說氣候宜人,也正寫春意漸濃,自然引出下句來?!按阂怍[”是指紅杏盛開,爭奇斗艷,似蒸霞噴火般的熱鬧景象,是枝頭鵲噪鶯啼,“蜂圍蝶陣亂紛紛”的喧鬧狀態。一個“鬧”字寫活了生機盎然、蓬蓬勃勃的春意,所以王國維稱此句“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人間詞話》)下片抒情,先說人生飄忽不定,常恨樂少苦多,所以詞人勸說要及時行樂,詞尾借李義山詩句,化用其意,將斜陽擬人,持酒勸其且留美好的晚照于“花間”,也就是有著眾多紅巾翠袖的筵席之間,極力抒發了歷代文人士大夫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正如前文提到的《玉樓春》詞,宋祁極力描寫了春日杏花爭放,蜂圍蝶舞的歡鬧景象,宣揚了一種“樂”的主題,這在詞作中是很少的,在歐秦等集中,詠春之作,總不免為離情愁緒所縈繞,而深透著詩人悲惋的意緒。而宋祁詞則只見春日之酣樂,令人心醉。晏殊詞中多歌詠閑愁,而他則更直接地宣揚了那種詩酒歡會之樂,即是有歌舞相佐,花團錦簇,詩酒佐歡的宴飲之樂。這是宋初歌舞升平氣象的顯現,更是宋祁自身喜好宴飲,追求詩酒風流本性的直接顯現。宋祁作品多夸詠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以清婉典雅的筆調歌詠從容閑雅、娛樂適性的‘富貴生活,具有濃重的“富貴氣”。

宋祁的這種才性氣質與張先極為相似,張先性格疏放,生活浪漫,為人“善戲謔,有風味”(蘇軾《東坡題跋》),葉夢得《石林詩話》中嘗記載:東坡倅杭時,“先已八十余,視聽尚精強,猶有聲妓。東坡嘗贈詩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蓋用張氏故事戲之?!彼簧蔚胤焦?入京任都官郎中時大約已七十二歲,這時入京與宋祁、歐陽修交從甚密。有典故說:“景文過子野家,將命者曰:‘尚書欲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子野內應曰:‘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耶?”(《詞林紀事》引《古今詞話》)這說明他與宋祁的交情非淺,而且各自對對方的詞風甚有知悉。因此他們相見如歡,在張先七十二歲入京后,他們開始了密切的交往,宋祁因此也尋覓到了其詞作中的一大知己。

張先在人格和詞格上,也呈現出“樂”的審美傾向,他的擅戲謔,多聲伎即是其表現,不過這是“樂”主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他們與后來邵雍的觀物之樂,蘇軾的寓物任真之樂不同,后者沿襲了宋初晏殊、宋祁等的宴飲風流之樂而有所發展,而張先的戲謔詼諧、風流瀟灑卻與宋祁有著同一性。

宋初為太平盛世,經濟文化繁榮,尚未開黨爭之風,加之詞人受花間遺風的影響,多富貴氣。故宋初詞風絕少宋代中后期秦觀等詞人之悲苦之音,且無南宋辛棄疾等詞人之郁郁悲憤不平之氣,更未有南宋末年劉辰翁等遺民詞人之黍離之悲。多表現為詩酒流連,筵游享樂之致,具有濃郁的閑適富貴之氣。

參考文獻:

[1]張惠民.宋代詞學資料匯編[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年.

[2]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3]王灼.碧雞漫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4]易蓉,陳揚燕.宋代節序詞研究與欣賞[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