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歷史評價

2009-06-08 08:03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上山下鄉知青評價

付 春

摘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應該歷史地實事求是地作出評價,簡不能簡單地否定或肯定。知青上山下鄉既功不可沒,又帶來了嚴重的后果。

關鍵詞:知青;上山下鄉;評價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應該歷史地實事求是地作出評價,簡單地否定或肯定,都是不適當的。

一、總體評價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出現在50年代。這一工作的開展,是與我國人口多,經濟、文化發展又不平衡,城鎮就業困難,廣大的農村和邊疆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建設人才等歷史條件聯系在一起的,它不是“文革”的產物?!拔母铩鼻暗闹R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政策是比較穩妥的,大多數下鄉知青的思想也是比較安定的。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歷史條件下,這個運動被宣傳為安排知識青年勞動就業和“反修防修”“縮小三大差別”而進行的是一場政治運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根本出發點是試圖把解決城鎮失業問題同改變農業生產落后的狀況結合起來,探索一條解決中國就業問題的道路。

二、知青上山下鄉功不可沒

(一)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在農村中的作為和貢獻。

首先,他們是活躍在農墾戰線的一支朝氣蓬勃的生力軍。當代中國的農墾事業是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腳步,不斷發展壯大起來的。全國2000多個國營農場像珍珠一樣鑲嵌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推進著農業現代化建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農墾事業的發展史上,上百萬城鎮知識青年以創業者、墾荒者、建設者的雄姿,投身到這一偉大的開拓性事業之中,成為中國農墾事業的一支生力軍。

其次,為建設新農村立下汗馬功勞。在1700多萬城鎮下鄉知識青年中,有83%的人是在當時的農村人民公社插隊,從事農村各項生產和社會活動。其一,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給廣大農村,特別是對那些邊遠偏僻的農村以勞動力的支援。其二,給農村以文化科學的支援。許多下鄉知青在普及文化、傳播科學知識、活躍文化生活、開展農業科研以及當家理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三,領導人才的支援。大批知識青年在插隊實踐中,逐步地成長起來,顯露了領導才干,逐步被選拔到農村基層的領導崗位。其四,他們將生命獻給了“第二故鄉”。那些獻出生命的知識青年,有些是為農村建設、維護國家或集體財產而犧牲的,有些是因天災、事故和疾病而喪身的。他們都是在上山下鄉這條道路上失去了青春的生命,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是一股催人奮進的巨大力量。

(二)廣大知識青年在農村得到了鍛煉。特殊的歷史時代塑造了上山下鄉知識青年這個特殊的群體。在這種艱苦磨煉的過程中,他們才逐步地對中國的國情有了比較接近實際的認識,才產生了強烈的變革農村的愿望和責任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改變農村貧困面貌的艱苦斗爭中去。也正是由于經歷了比較長期的艱苦磨煉,他們才真正懂得珍惜國家和個人今天來之不易的發展和變化。

(三)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前的20多年里,在我國國民經濟的周期性大上大下過程中,動員城鎮青年及城鎮其他人口下鄉,一直是各個經濟調整時期為了克服當時經濟困難所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它對減輕城市負擔、阻遏農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保證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知青上山下鄉的惡果

首先,大批知識青年在青春年華失去在學校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使許多有志青年更高的理想化為烏有。一大批本來可以成為專家、學者的苗子,被淹沒在上山下鄉的洪流之中,造成我國人才生長的斷層,給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帶來長遠的困難,這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影響是長遠的。

其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本來是一個就業問題,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 10年中 ,當成政治運動去搞,指導思想偏了,工作上有嚴重失誤,造成勞民傷財,人民不滿,也損壞了上山下鄉的聲譽。國家和企事業單位為安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所支出的經費超過100億元。青年的家長和部分地區的農民鄉也為此加重了負擔。這在當時成為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一些處境不順、生活拮據的老知青,在其求知的最好年華時,卻失去了求學的機會。當他們回到城市時,已經年齡偏大,又無一技之長,更無專業學歷可言,因此可供他們選擇的工作面是十分狹窄的,生活的挫折與煩惱依然撞擊著他們心靈。有些已經在工礦企業就業的人,或因優化組合而下崗,或因生產不景氣而重新待業。因此,他們的生活仍處于較為艱難的境況之中,這不能不說是上山下鄉帶來的后遺癥。這段歷史給不少人留下了痛苦的回憶,也發生過一些令人悲痛的事。其實,下鄉知青的特殊經歷,所造成的困境,對許多人來說并沒有因為返城而結束。當他們或因“病退”、“困退”回來,或隨返城大潮回到城鎮時,又一切感到難以名狀的陌生。不僅自身碰到一大堆難處,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家人的平靜生活。為工作,為住房,為孩子入托、上學,在不少知青家庭中引發了新的矛盾。

究竟如何評價這場持續1/4世紀的上山下鄉,改革開放以來人們一直在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反思。大家確信,歷史終將作出公正的結論。

參考文獻:

[1]顧洪章.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始末,人民日報出版社1997.

[2]王鳴劍.上山下鄉:一場決定3000萬中國人命運的運動之謎,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

[3][美]托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鄉: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知青運動,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歡
上山下鄉知青評價
上山下鄉
互聯網時代的“上山下鄉”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盛景網聯“上山下鄉”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把根留住
知青博物館:激情燃燒的歲月
李姐和她的湖南知青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