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醫療建筑設計如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

2009-06-08 08:51粟維琥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9年9期
關鍵詞:以人為本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建筑的設計得到了更多關注。文章探討了醫院建筑設計中的服務主體、交通組織,認為建筑設計應不斷適應醫療模式的變化,并提出了初步的解決設想。

關鍵詞:醫療建筑設計;以人為本;人車分流;醫患分流

中圖分類號:TU2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09-0123-0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設施包括醫院建筑的設計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醫療建筑的設計,時刻要做到“以人為中心”、“與時俱進”,才能不斷地提高。以下就是筆者這幾年從事醫療建筑設計方面的一些工作經驗和體會,以及對醫療建筑未來發展的趨勢,來討論醫療建筑設計如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這個話題。

一座醫院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發展史。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建筑的設計越來越重視。本文試圖涉及以下問題的探討:走出傳統醫院建筑設計的觀念,引導一條新型的醫院建筑設計方向。

一、醫院建筑設計中的服務主體

醫院建筑設計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明確醫院建筑設計中的服務主體,指導建筑設計。新世紀的建筑,無論是從物質上還是從精神上“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已是無可爭論的。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設計時要考慮的第一要素。正確劃分被服務者(患者),服務者(醫務人員)的空間,創建幽雅,寧靜,富有人情味的醫療環境,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建筑師的職責。

近年來,我國醫院建設有了空前的發展,但許多新建醫院只滿足于一般的功能關系,只注重建筑設計的堂皇與華麗,而忽視了對病人的心理與生理特殊性的考慮。

(一)病房個人領域空間的限定

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遠離外界干擾,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環境,維護個體的私密性。如果在多床間病房的設計中,變化平常布局形式為病人提供明確的個人領域空間,就能更好地滿足病人對私密性的要求。

(二)公共交流空間的創造

病人是社會的人,需要與他人進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溝通。人在患病的情況下,更需要與他人交流,這樣,可以減輕痛苦的困擾,緩解心理壓力,對康復極為有利。

二、構筑通暢的交通流線

醫院的交通流線是否通暢,直接關系到醫療行為和就醫流線的便捷和效率。醫院的交通組織,除應符合一般的交通組織原理外,還應符合醫院的醫療流程,并充分考慮到醫院組織模式的可變性,為醫療流程的變化留有余地。

(一)組織便捷的建筑外部交通

建筑外部動態交通從主要形式分,可分為車流和人流兩種。細分可將車流分為急救車流、門診車流、出租車流和服務車流。人流可分為醫護、門診、急救和探視。

在一般的醫院中,車流與人流重復交叉,不作分流處理,往往人車混雜,交通環境惡化。并且車流與車流之間、人流與人流之間也難以有效組織,造成人流流線復雜,不能迅速抵達目的地。

外部交通的徹底解決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嘗試,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法:

1.總平面布置中可考慮急診與門診入口分設,單獨留出急診“綠色通道”。

2.留出醫護人員單獨出入口,突現醫患分流。

(二)設計流暢的建筑內部交通

在醫院建筑的功能組織中,內部人流交通組織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牽扯到醫院的醫療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與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著極大的關系。在交通組織中,也要動態得考慮醫院的發展變化,為新的運行機制留有余地。

創造出良好的建筑就醫環境為病人服務。在設計中,應明確醫護人員完整獨立的工作區域,符合專業學科細分,邊緣學科滲透,功能區域可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最終達到如下目標:目標明確、流線清晰、聯系迅速、醫患分流、各自領域不被穿越,建立一個以病人為中心,醫護人員方便使用的醫院診療環境。

盡管醫院的使用功能十分復雜,然而,沒有一種不變的醫療模式可以引導醫院建筑建立一套固有的設計模式。使用功能的復雜性,不僅在于它的多樣性,復合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可變性,即可持續發展的特性。

只有充分考慮到醫院運行模式的可變性,分析醫院切實可行的建筑形式,考慮今后醫院的發展和醫療模式的變化,才能使醫院建筑順利運行,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粟維琥(1981-),男,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設計院助理建筑師,研究方向:建筑設計。

猜你喜歡
以人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青年理論的當前價值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