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議《最后一課》的插圖

2009-06-10 12:07黃朝陽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09年5期
關鍵詞:最后一課韓麥爾蘇教版

張 輝 黃朝陽

我曾針對人教版《最后一課》插圖的不足,在《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3年第8期上發表了《對(最后一課)插圖的異議》一文,現蘇教版對原人教版插圖作了修改。蘇教版依據課文內容將原插圖中幾處明顯與文章內容不符的地方作了修改,如:韓麥爾先生的禮帽、禮服、韓麥爾先生的花白頭發。

但蘇教版將韓麥爾先生最后一課的最后形象定格為:頭靠在黑板上,面部掩藏起來,將一個背部形象留給學生,一個揮手的姿勢讓學生“散學”。我覺得這樣描繪韓麥爾先生的最后形象,沒有把韓麥爾先生的至高無上的愛國師者形象充分地展現出來,插圖的視覺效應沒充分表現出來,沒有達到文章運用插圖的效果。

首先,蘇教版將韓麥爾先生的最后形象定格為一個背部形象與課文內容有些不符,并且背部形象不能刻畫出韓麥爾先生偉大的愛國形象。文中這樣說道:“韓麥爾先生……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表n麥爾先生既然要用眼睛帶走教室里所有東西,那他絕對不會放過最后一刻將學生裝在自己的眼睛里,并且韓麥爾先生還要通過眼神和表情最后完成自己的愛國教學任務。課文最后也這樣寫:“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薄邦^靠著墻”可以是前額靠墻,也可以是后腦勺靠墻,但緊接著的“話也不說”,表明學生看到了他的嘴部,也就是看到了他的正面,所以這時應該是韓麥爾先生最后一刻留給學生的正面形象。從整篇文章看,韓麥爾先生從上課開始到課中一直到下課前在黑板上寫“法蘭西萬歲”的大字,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精心策劃,精心安排的,他在這最后一天的授課中既要把愛國思想傳輸到學生心中,又要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將愛國形象印在學生的腦海中。我想韓麥爾先生設計的最后一課留給學生的形象絕不是一個背部形象,韓麥爾先生是非常理智地來完成他這一天教學的,背部形象使韓麥爾先生顯得有些失禮,也使這一偉大的愛國形象顯得無力。與課文中的“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這一內容明顯不符。

其次,從刻畫人物的方法上看,一個背部形象不足以刻畫出一個有理智的愛國者的高大形象,我們知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寫一個人最簡潔的辦法就是寫他的眼睛,一幅畫更是這樣,韓麥爾先生的這一最后形象應是最后一課的高潮,這一形象應銘刻在學生腦海永遠不忘,這一形象不通過正面形象是無法表現出來的,只有通過充分描繪韓麥爾先生的面部表情、眼神,來展示他豐富的思想和內心世界,描繪出他至高無上的愛國形象,蘇教版所畫的背部形象顯然沒有表現出韓麥爾先生的高大的愛國形象。

再次,背部形象不符合當時歐洲人的禮貌和風度,歐洲人在《最后一課》寫作前后是有“紳士風度”這種做法的。一個有修養的人,在社會上非常注重禮節,一個人不管如何高興或悲傷都會有禮貌地待人接物,不失其風度,我想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的最后不會留給學生這樣一個不禮貌的形象吧。

總之,韓麥爾先生的最后形象不應是一個背部形象,而應是一個正面形象,通過畫韓麥爾先生的眼睛和面部表情。將他的憤怒、悲哀、痛苦、無可奈何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懷通過視覺效應充分展示出來,通過眼睛和面部表情刻畫出韓麥爾先生最高大的形象。另外應讓黑板上的大字完全展現出來,韓麥爾先生高大的正面愛國形象與“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共同奏響最后一課的結束曲,共同完成最后一課的愛國教學任務。也給學生留下最后一課的永世不忘的一幕。

猜你喜歡
最后一課韓麥爾蘇教版
下課之后
《最后一課》課堂實錄
幾何背景在不等式學習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蘇教版高中數學教科書為例
課本題改編練習(常用邏輯用語、函數)
課本題改編練習(推理與證明、復數)
蘇教版化學必修模塊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