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陽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2009-06-26 05:16雙陽區新農辦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09年5期
關鍵詞:入社農民農村

雙陽區新農辦

2008年,我區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縣區。自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我區在學習和借鑒各兄弟縣(市)區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牢牢抓住“政府、社會、農民”這三個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重點在調動和發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農民主體”這三個方面作用上進行了一些嘗試,取到了一定的成效,并涌現出齊家鎮曙光村、奢嶺街道辦事處九三村等一些新農村建設典型。

走合作經營之路的齊家鎮曙光村

曙光村位于雙陽區齊家鎮西南部,幅員面積1.4平方公里,有3個自然屯,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33人,勞動力474人,耕地面積133公頃,為朝鮮族專業村,民俗旅游、勞務經濟和水稻生產三大支柱產業發展迅速,是雙陽區幅員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經濟收入最高的村之一,2008年人均收入7500元。

曙光村在農業綜合開發部門的支持下,建立了企業+基地+農戶,自愿聯合,利益共沾,風險共擔的經濟聯合體。2008年3月10日,注冊成立了農民合作社,合作社主要進行綠色水稻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

合作社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為目標,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建設高效生態農業基地為目標,按照“強龍頭、優基地、重特色、創品牌”的戰略,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項目為載體,創新機制、體制和技術為動力,按照自愿參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發揮區域優勢,實施農業科學化、標準化、產業化、機械化、安全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的生產和經營,促進農產品加工水平的大提高、品牌帶動能力的大提升和農村經濟的大發展,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對于加強農民間的合作、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2008年入社農民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實現了農民增收,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有效途徑。

目前,合作社已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設立了生產技術部、市場營銷部和財務管理部,建立了各項工作職責、規章制度,入社社員達到500人,入社資金200萬元,入社土地350公頃,基本建設投入資金690萬元,完成土地平整130公頃,農機示范基地管理房300平方米和農機庫900平方米,修筑水渠1.3公里,水泥路面的機耕路1.6公里,正在進行育苗生產基地建筑面積4980平方米現代化溫室大棚基礎建設和49套農機具訂購。2008年,合作社各個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實現了合作社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水稻坰產超過18000斤,實現利潤69萬元,為入社農民分紅20萬元,入社農民人均收入8000元,比2007年增收12%。

合作社的總體建設目標是建設吉林省最高標準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將綠色優質稻米做成雙陽優勢產業,將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都培育壯大,建成初具規模具有區域特色和品牌優勢的綠色農產品基地和水稻生產全程設施化、機械化、標準化的示范區,創立和培養品牌產品,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到2010年,全面完成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入社土地350公頃,社員發展到500人,實施全程機械化作業,公頃增收5700元,合作社年收入300萬元以上,入社社員通過入股分紅年人均增收4000元,實現人均純收入10000元以上,高出當地人均收入平均數67%,推動農業經濟的大發展。

在實現增收的基礎上,曙光村把環境整治,改善人居環境作為新農村建設中的重點來抓,在環境建設中,突出朝鮮族專業村的特點,加大了民俗新村建設力度。重點建設了“四項工程”和實現“四到農戶”,四項工程即村屯道路工程、民俗廣場工程、民居改造工程和綠化、美化工程。曙光村把這四個重點工程建設牢牢的把握在手里,2008年全年投入200余萬元,進一步完善了民俗廣場和民俗館等硬件設施建設,改造民居12所,道路硬化4.3公里,邊溝硬化8.6公里,同時投入23萬元對環境進行了美化。潔凈、小橋、流水、人家的民俗村現已初具雛形,年接待游人5000人以上,實現經濟收入50余萬元。四到農戶即 “自來水到戶、潔凈廁所到戶、有線電視到戶和清潔能源到戶”。目前,全村60戶村民喝上了潔凈的自來水,有線電視全部入戶,改造潔凈廁所75個,清潔能源到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幾年來,曙光村在新農村建設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后將繼續團結全村上下,頑強拼搏,開拓奮進,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推進全區新農村建設再做新的貢獻。

以環境建設為突破口的奢嶺街道辦事處九三村

九三村位于奢嶺的北部,有豐富的林木和砂石資源,與凈月潭旅游開發區相連。全村幅員面積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0公頃,山林地580公頃,河流及水面30公頃,全村1546口人,分布在五個自然屯,七個居民小組。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經濟為主,人均收入6500元。全村水泥路達到了戶戶通。2008年,九三村被確定為雙陽區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典型示范村,九三村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區新農村建設“五三六六”的發展戰略,突出經濟建設,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屯務理事會的作用,調動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九三村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扎實成效,得到省、市、區各級領導的認可,全市新農村建設現場會九三村是接受參觀檢驗的典型村之一,接待來自外市縣區的參觀考察6次。

九三村把發展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并取得了扎實的成效。一是積極招商引資,實現借勢發展。2007年,引進了東源商貿有限公司,主要以生產型煤為主。通過公司帶動,實行家庭式作坊生產,解決了剩余勞動力80多人。該公司又新建了占地面積2公頃的牧業小區一個,將各家各戶的牲畜集中到小區飼養,既增加了收入,又凈化了居住環境。二是針對村實際,科學調整產業結構。聘請農大的教授到村對種植業進行了科學的規劃和調整,根據九三村地形南北狹長,南部為平原,北部為山林地帶的特點,確定南部的3、4、5、6社主要種植玉米和大豆,北部的1、2社以制種和林下經濟為主。在種植業上農大教授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高產的品種,通過科學的管理,2008年玉米總產量達到2000萬斤,總收入約1000萬元,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增長了10%。在養殖業上,主要以養豬、養雞、養牛、養鹿為主,現有養殖大戶7戶,豬存欄1200頭,梅花鹿存欄280只,黃牛520頭,養殖業年收入將達15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

在新農村建設中,九三村把著眼點和落腳點放在群眾摸得見、看得到,能夠直接享受成果的建設項目上,注重規劃先行,把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改造、泥草房改造作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屯務理事會的作用,調動農民自主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農民主動投工、投勞,不計報酬,九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工作和泥草房改造都取得了扎實的成效。

在建設過程中,九三村注重規劃先行,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造之前,協調省林業設計院無償為九三村做了新農村建設規劃,使新農村建設目標明確、有章可循,確保各項建設工作科學、規范、有序、健康地向前發展。

在建設過程中,九三村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和意義,利用屯務理事會宣傳、組織農民清理衛生。在上級資金沒有撥付的情況下,積極協調企業老板,多方籌措資金,組織農民出工出勞,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過程中,農民積極主動出工、出勞、出物資,把新農村建設當作自己家的工程來建。

在綠化、美化上,九三村采取分段到戶的方法,自己家的地段,自己栽花種樹,自己管護,成材后收益歸自己。這樣充分的調動了群眾綠化美化的積極性,解決了成活率低和管護難的問題。在建后的管理整治上,九三村以建立長效環衛管理機制為目的,制定了《九三村村屯環境整治方案》,成立了村屯環境整治小組。

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九三村切實將泥草房改造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作來抓,2008年全部完成22戶泥草房改造任務。

2009年,九三村將繼續認真貫徹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作到點面結合,立足本地實際,實行重點突破,強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具有九三村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猜你喜歡
入社農民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淺論九三學社組織開展入社談話的方法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通往宗教人的神圣死亡路
——淺評《入社禮的儀式與象征:關于生與再生的秘儀》
全國42%的農戶加入了合作社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