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民工對我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2009-06-26 05:16王永濤湯華然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09年5期
關鍵詞:就業結構農民工

王永濤 湯華然

【摘要】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民工群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對我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響。農民工在推動我國GDP快速增長、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優化、促進農村現代化、推動勞動力流動政策變革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已經成為推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就業結構;勞動力流動政策

“農民工”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戶籍身份還是農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從事非農產業、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人員。狹義的農民工,一般指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人員。廣義的農民工,既包括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也包括在縣域內二、三產業就業的農村勞動力。[1]從世界發展的歷史來看,每次人口的遷移都會給社會經濟、政治甚至文化等方面帶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農民工”現象也不例外。農民工數量從小到大直到當今成為中國最大的一個社會群體,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結構變革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一、農民工成為推動我國GDP增長的重要貢獻者

假如每個勞動力(在這里等同于就業人員) 創造的GDP 是相等的,通過以下公[2]式可以推算出農村外出務工農民工(數量:nmg)所創造的GDP份額(見表1)

在表1中,對于2005-2007年的農民工數量,由于找不到相關的精確數據,所以采用了平均每年增加700萬人的數量。據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2007),最近5年來(2002-2007),全國農民工數量每年增加600萬~800萬人。這說明采用這種方法處理每年的農民工數量是有根據的。由表1可知,2001年以來農民工對GDP的貢獻均在10%以上,而且呈遞增趨勢,2007年達到了14.9%。但由于農業勞動生產率比較低,農民工主要從事的是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制造業、建筑業和部分第三產業,這種不分行業、平均推算的方法顯然低估了農民工創造的GDP 的份額。在農民工對我國GDP增長貢獻的有關文獻里,有的指出當前我國農民工創造的GDP份額已經達到了20%左右。也有學者估計, 勞動力流動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年均9.2%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為16.3%, 在今后的30年里, 如果勞動力由農村向城鎮遷移的種種障礙能逐漸被清除, 勞動力在部門間轉移可為每年經濟增長率貢獻到2到3個百分點。[3]

二、農民工務工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農民工資性收入占其純收入的比重除若干年份外,呈現出遞增的趨勢。工資性收入保持平穩增長,主要是由兩方面因素推動的。一是宏觀因素。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家相關政策的適時調整等為農民外出務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二是微觀因素。農民長年在外務工,其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得到了提高,導致其月薪增加。

三、農民工促進了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農業中大量存在的“ 零值農業勞動力” 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額外的推動力。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得到明顯優化。1978年,我國全部就業人員中,從事第一產業的28318萬人,占70.5%;從事第二產業的6945萬人,占17.3%;從事第三產業的4890萬人,占12.2%。到2007年,從事第一產業的人員31444萬人,占40.8%;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員20629萬人,占26.8%;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24917萬人,占32.4%。與1978年相比,第一產業下降了29.7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分別上升9.5和20.2個百分點。從增減的絕對量看,第一產業增加3126萬人,年均增長0.4%;第二產業增加13684萬人,年均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20027萬人,年均增長5.8%。近30年來,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不斷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第三產業成為就業人數增長最快的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一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33.2%降到11.1%,而第二產業則由44.4%上升到48.5%,第三產業由22.4%上升到40.4%;從構成看,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F代經濟的結構性特征越來越明顯。[4]

四、農民工推動了我國勞動力流動政策的變革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政策經歷了從限制流動到允許流動,從控制盲目流動到引導有序轉移,直到實行城鄉統籌就業,推動城鄉勞動力市場逐步一體化的發展過程。1978年以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微觀經濟體制改革,帶來農業勞動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勞動生產率的迅猛提高,使得以往潛化在極其有限的農業資源里的大量剩余農業勞動力顯現化,開始了農民從農業向非農業、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新時代。

伴隨著政策措施的逐步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入較快增長期。據統計,1985年農村外出勞動力達到2000萬人。1991年5月,原勞動部、農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推動了“中國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試點項目”,開始探索統籌城鄉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途徑。1993年以來,施行了“農村勞動力流動有序化工程”,在全國開始實施以就業證卡管理為中心的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的就業制度,并對小城鎮的戶籍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

隨著農民工這一龐大的社會群體大規模、大范圍跨區域流動,出現了諸如農民工身份轉換難、勞動就業不公平、社會保障待遇普遍缺失、維權工作困難重重等一系列問題,其中有些已經到了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嚴重程度。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各地開始逐步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各種不合理限制,積極推進涉及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就業、保障、戶籍、教育、住房、小城鎮建設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流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2006年,統籌城鄉就業、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被列為“十一五”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任務,統籌城鄉就業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民工就業帶來重大沖擊的條件下,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在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和“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創業”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起草組.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R].2007.

[2]嚴于龍,李小云.農民工對經濟增長貢獻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測量[ J ] .統計研究, 2007, (1).

[3] 振華.1億農民工的六大貢獻[ J ] .經濟與社會, 2005, (1).

[4] 國家統計局.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中實現了重大調整[R] .2008.

作者簡介:

王永濤,男,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勞動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勞動經濟理論和政策。

湯華然,男,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勞動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猜你喜歡
就業結構農民工
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點對點”幫2萬名農民工返崗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結構變化關系的研究
——以重慶市為例
陜西省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實證研究
欠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分析——基于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貴州省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同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