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有大鵬翔九天

2009-06-26 05:16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09年5期
關鍵詞:農信聯社信用社

5月20日,是吉林農信2萬多名員工的重大節日。5年前的今天,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宣告成立,全省農村信用社從此有了自己的當家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銀監局、人民銀行的監管指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吉林農信高舉科學發展的旗幟,抖落50載的歷史塵埃,開始了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改革發展歷程。

5年,對于有著50多年歷史的吉林農信而言,只是短暫的一瞬,但恰恰是這5年,吉林農信完成了一次“鳳凰涅槃”式的重生。5年前的今天,農村信用社背負沉重的歷史包袱,艱難生存。資不抵債額102億元,各項存款286億元,各項貸款194億元,不良貸款率43.3%,所有者權益-52.64億元,歷年虧損掛賬63.8億元。

5年后的今天,全省農村信用社資產總額達到1468億元,各項存款達到1059億元,是五年前的3.7倍,各項貸款791億元,是五年前的4倍。2008年末,在全省金融機構排名,存款由第5位上升到第2位,在商業銀行中貸款由第6位上升到第1位。存、貸款增幅在全省金融機構中均排在第1位,在全國農村信用社綜合排名中由27位躍升到17位。5年累計盈余55.7億元,彌補歷年虧損掛賬37億元。通過五年的發展,農村信用社已經成為省內網點最多、服務范圍最廣、支農力度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短短5年時間,再造了兩個吉林省農村信用社,90%的縣級聯社(合作銀行)都已成為當地的第一大銀行。

“要把農村信用社辦成黨政放心、人民滿意、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金融機構”,這是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高繼泰代表理事會在第一屆社員代表大會上做出的莊嚴承諾。5年來,省聯社黨委一班人抓住發展不放松,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帶領全省2萬多名農信員工,勵精圖治,奮力拼搏,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吉林省農村信用社,在黑土地上崛起,撐起吉林農村金融的一片晴空,已成為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松江款款逶迤去,白山巍巍入眼來。如今,黑土地上的農村金融精銳之師,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鵬鳥,俯瞰白山松水,惠澤阡陌縱橫,披荊斬棘,高歌猛進,創造了吉林農村金融闊步邁向現代化的現世神話。

改革篇

當改革的沖鋒號吹響之時,作為試點省市之一的吉林農信,義無返顧地跑在最前面。未來的征程荊棘遍地、險象叢生。吉林農信人探索、創新、開拓,載著希望與信心破冰起航……

對于有著50多年歷史的農村信用社而言,改革探索從未停止過,但多年來的改革嘗試,似乎都無法使積重難返的農信社“起死回生”。農信社改革的路究竟在何方,似乎成為一道無解的難題。

2003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開啟了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新紀元。面對五十年發展留下的蒼桑,面對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吉林省委省政府,縱觀全局,審時度勢,果斷決策,發出率先改革的號角,使全省農村信用社搭上了“改革試點”的列車,開始了農村信用社改革新的征程。

農信社改革,不是一個單純的金融問題,而是事關農業、農村、農民和國民經濟全局的大問題。農村金融服務缺失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省委省政府深刻認識到,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不僅是解決農村信用社生存發展的有效辦法,更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性舉措。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要進一步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快小康建設進程,迫切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持。但當時農村金融網點服務快速收縮,大量資金外流。農村信用社雖然產權不清、體制不順、規模不大,但在50多年的支農服務中,形成了點多面廣,覆蓋城鄉的格局,與廣大農民結下了魚水深情。如果能抓住改革機遇,借助國家的優惠扶持政策,必將“鯉魚跳龍門”,實現脫胎換骨的轉變,成為真正的農村金融主力軍。

思想的統一,堅定了行動的步伐。省委省政府超前謀劃,積極做好改革試點的各項準備,成立了由常務副省長王儒林和主管農村工作副省長楊慶才為組長的改革領導小組,指導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并在稅收減免、資金支持、環境營造等方面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為了解決農村信用社入股難問題,省政府牽頭,號召各級領導帶頭入股,關鍵時期省政府每天一調度,5天一通報,部分市縣政府領導帶頭入股,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增資擴股63億元。 改到深處是產權。農村信用社改革核心和最終目的是建立產權明晰的現代金融企業,促進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經營機制轉換,使信用社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的市場主體。隨著“股份制”的引入,“投資股”與“資格股”的設立,讓人們看到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影子。塵封的社員代表大會從此金光顯現,成為農信社最高權力決策形式。

按照銀監會關于“用5至10年時間,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分期分批逐步辦成產權明晰、經營有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的總體要求,省聯社根據縣級聯社的發展水平和區域經濟特點,積極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全省原51家縣級聯社除四平城區外,全部完成了統一法人。設立了理事會、經營班子和監事會,實行互相制衡、有效監督的內部管理體制。

“是銀行,卻從未叫過銀行”這是農信社的痛苦。雖說“好酒不怕巷子深”,可“農村信用社”這個帶有濃重的鄉土氣息的名字,還是讓其處在競爭洪流中多了幾分尷尬、少了幾分競爭力。踏上“銀行”之路,是幾代農信人的夢想。為了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吉林農信人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銀海競舟千帆渡,勇士弄潮破浪行。在各級人民銀行、銀監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05年10月24日,東北第1家合作銀行——公主嶺合行掛牌成立。2006年延吉、龍井、圖們3家聯社合并組建延邊農村合作銀行,還組建了長白山聯社。2008年12月18日東北第1家農村商業銀行—吉林九臺農村商業銀行掛牌開業。長春聯合營業部改制長春農村商業銀行開業在即。47家縣

聯社陸續兌付了專項票據,兌付資金50.2億元,兌付率98%。

發展篇

一個個代表改革成果的數字彰顯著省聯社領導班子的睿智、膽識和魄力,一串串豐收的果實映襯著2萬多名員工的汗水、奉獻和忠誠。驕人業績寫在黑土地上,寫在農民兄弟心中。太陽果花璀然怒放,實現了千百萬農民致富的希望。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市場經濟環境下不變的法則。國家為農村信用社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必要的扶持,接下來的發展道路只能夠靠農信社自己去走,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學會博浪擊水、適應市場,并且能從容應對、游刃有余,否則只有被淘汰出局。發展是永恒的主題,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核心和關鍵。謀求生存靠發展,強身壯體靠發展。只有發展,才能有效化解歷史包袱,才能解決歷史和現實問題;只有發展,才能凝聚人心,才能積聚力量。在難得的歷史機遇面前,吉林農信人服務“三農”不動搖,殫精竭慮謀發展。

省聯社成立后,針對全省農村信用社的實際,確定了以服務“三農”為方向,以發展、創新、規范為主題,以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的工作思路,著力在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深化改革,完善內控等方面推進工作,取得了經營成果的歷史性突破,省聯社成立當年就實現利潤1.53億元,結束了連續16年虧損的歷史,從此走上了持續增盈的道路。5年來,累計實現盈余55.7億元。

——增加存款規模,壯大資金實力,是吉林農信發展的基礎。為了增強發展實力。全省農信社通過增設城區營業網點、籌集城市資金回流農村、延時服務、激勵政策傾斜等措施,與縣(市、區)政府合作開展政務大廳建設,吸收政府對公存款,大力組織資金,實現了資金自給,扭轉了靠拆借資金發放貸款的被動局面。截止2009年4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存款總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59.8億元,是改革初的3.7倍。

——增加貸款規模,提高盈余能力,是吉林農信發展的前提。2002年末全省虧損掛賬高達59.8億元,正常貸款科目中還隱藏了大量不良。全省農村信用社抓住國家延長減免稅政策的有利時機,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2006年下半年,實施了“三年補虧”計劃,推行“近期占領,遠期站穩”的市場戰略,通過擴大業務規模提高盈余能力,消化歷史包袱,促進信用社良性發展。3年累計發放貸款1583.6億元,累計實現利潤51億元,彌補虧損31.4億元,占改革之初虧損掛賬余額的43%。剔除接收城市信用社增加虧損9.9億元,全省歷年虧損掛賬降至16.5億元。

——提高資產質量,優化資產結構,是吉林農信發展的根本保障。一方面,完善業務流程,層層審批,規范操作,實行貸款損失率和不良率控制,嚴把貸款投放質量關。另一方面,下大氣力盤活不良資產。2008年,全省集中開展了不良貸款還原工作,逐筆核查,對外確權,對內認責。省政府對農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貸款給予大力支持,2008年9月16日,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在全省范圍內集中開展清收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積極支持配合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清收工作,化解歷史包袱,打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當年清收不良貸款56億元,5年累計收回不良貸款168億元。對100家不良貸款占比較高的基層信用社進行綜合整治,動態管理,逐社制定了綜合治理方案,在班子建設、員工管理、貸款投向、不良貸款清收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并采取省市縣三級聯社領導班子成員包保等方式,限期改變面貌。目前已有28家順利實現“摘帽”。

管理篇

改革使農信社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而更為長遠的目標——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治理結構,還期待著她堅實的步履,充滿未知的路在腳下延伸。 “固本強基定方圓,創新突破謀大成”?,F代化的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為從根本上解決內部發展動力問題,省聯社銳意改革進取,不斷在內部機制建設上尋求創新突破。

——薪酬分配推行績效工資制。打破傳統的平均主義分配方式,把對企業貢獻的大小作為決定員工收入多少的依據,有效解決了“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問題。建立起薪酬與經營效益、個人業績緊密聯系的激勵機制,拉開了員工收入檔次。對機關人員建立績效考評體系,提高各級機關的工作效率。2008年末全省農信員工年平均收入比2003年增長3.3倍,經營效益增長11.5倍,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與個人收入同步增長,形成了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成才靠學習、業績靠努力的局面。

——干部管理實行任期制。高管人員3年一個任期,到期重新競聘,有效解決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問題。把黨管干部原則與市場機制選人結合起來,公開、公平、公正選拔高管人員,通過民主推薦、統一考試、公開答辯、組織考核,增強干部選拔工作的透明度,為素質好、有能力、干實事的干部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5年來,共提拔任用和調整市級聯社班子成員和縣級聯社正職干部156人次。建立高管人員考核評價體系,實行崗位交流、黃牌警告和末位淘汰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對不合格干部隨時調整,使在職的干部有壓力,不在職的干部有機遇,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廣大干部干成事、謀發展的積極性。

——素質提高實行全員培訓制。通過舉辦培訓班,學習考察,掛職鍛煉,聯合辦學,職工夜校等方式強化干部員工的管理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五年來先后培訓各級高管人員1,700多人次,到境外培訓高管82人,到省內外掛職鍛煉71人。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培養后備干部211名、優秀年輕干部400名,選拔100名優秀員工到清華大學學習深造。

——員工管理實行末位淘汰制。推行凡進必考、競爭上崗,有效解決了“員工能進不能出”的問題。不斷優化員工隊伍。5年時間,通過末位淘汰、解除勞動關系、開除違規違紀人員、勞動關系置換等措施處理安置低效人員5122人。新招錄大中專畢業生1560人。一進一出,使四分之一的員工得到更新,員工的年齡和知識機構不斷改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目前,全系統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占總人數的比例達到47.7%,比2003年提高19.7個百分點。

——機構管理實行等級制。建立合理的指標體系,對全省縣級機構進行考核評價,根據不同分數檔次確定不同等級,對等級實行定期評定,動態管理。把等級與高管升降、員工收入、信貸授信、費用開支、崗位定員等掛起鉤來,實行差異化管理,使管理更精細、更科學、更符合現代銀行業管理的要求。

——風險管理實行問責制。組建了垂直管理的稽核體系,推行了問責風暴,建立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掛兩級、問責到位”的全員風險問責制,對違規違紀行為嚴查重處。設置十條“高壓線”,開展“三批一隨時”、“五查一整改”等專項檢查活動。每年對信貸質量和經營成果真實性進行專項檢查,對日常經營管理不定期抽查,下發整改意見,并對違規違紀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查”、“回頭看”,保證整改意見落到實處、收到效果。5年來,共查處案件68起,其中有63起是改革前的陳案。查處違規違紀人員5354人次,召開公開處理大會6次。通過幾年的規范整治,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明顯增強,依法合規經營的風氣逐步形成。吉林省聯社案件專項治理的做法,得到了銀監會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國的會議上做了經驗介紹。

——日常管理實行流程制。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100多項,規范各項業務、各項工作的具體操作流程,一切按流程辦事。把業務、財務、人事、稽核、政務、保衛等工作全部納入流程管理范圍,明確具體操作流程,用制度管人、按流程工作,促進各項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標準化。

服務篇

文明規范服務,是銀行業競爭的生命線。農業、農村、農民、農信,一個“農”字,維系著農信人與“三農”的魚水深情。為“三農”服務,是歷史賦予農信人的神圣職責。

為“三農”服務,是歷史賦予農信人的神圣職責。省聯社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立足三農、面向社區、服務城鄉”的市場定位,不斷加大貸款投放力度,積極改善服務手段,創新業務品種,擴大貸款覆蓋面,積極支持縣域經濟突破,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有力地支持了全省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信社員工的真情,換來了廣大農民的擁戴和贊譽,實現了農信發展與農民增收致富的“雙贏”。

——全力滿足廣大客戶的資金需求。為了滿足廣大城鄉日益增長的信貸需求,農村信用社主動上門營銷,宣傳信貸政策,推介信貸產品,大力開拓城鄉市場,貸款規模穩步增長。在貸款投放的順序上,堅持先小額、后大額,先糧食、后其他,先農村、后城區。在客戶選擇上,只要有合理貸款需求、在信用社沒有不良記錄的農戶,都給予貸款支持。在貸款額度上,根據農民的綜合還款能力,逐步提高授信額度,單戶農戶貸款最高可獲得5—10萬元貸款。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農村信用社每年拆借60多億元,全力滿足信貸市場需求。5年間,累計投放貸款2393億元,其中農業貸款1485億元,農業貸款投放量占全省各金融機構農業貸款總額的90%以上。貸款農戶達到267萬戶,占農戶總數的70%,較2003年增加107萬戶,增長67%。戶均貸款1.46萬元,增長102%,全省農業生產資金基本得到滿足。在滿足傳統農業貸款同時,積極拓展城區信貸市場,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給予大力信貸支持。五年累計發放中小企業貸款549.07億元,

——積極培育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金融機構的良性發展,離不開良好的信用環境。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送金融知識進農家活動”。通過入戶宣講,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政策、信貸品種、辦貸要求以及金融常識,使農民朋友更多地了解農村信用社,掌握金融知識。廣泛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評定活動,對信用戶實行“貸款優先、額度放寬、利率優惠、手續簡便”的優惠政策。通過政策宣傳、利益驅動等方法,引導廣大農民樹立按用途貸款、按約期還款,打造誠實守信、履約踐諾的信用環境。目前,全省共評定信用戶120萬戶,占全省農戶總數的32%,這項以“練內功、樹形象、促發展”為主旨的改革活動,如綿綿細雨,播灑在廣袤的吉林大地上,滋潤著百萬農民的心田。

——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在信貸投放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全省農村信用社著重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切實提高支農服務質量和水平。全面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在保證資金安全的情況下,簡化辦貸手續,實行窗口辦貸,窗口還貸;改變傳統的春貸秋收的經營模式,常放常收,使貸款發放和回收形成常態。根據糧食、畜牧業生產、加工和銷售周期,合理確定貸款約期,減輕農民還貸壓力。對因農業受災不能按期還款的農戶,允許其辦理展期,并實行特殊貸款扶持政策,保證廣大農民基本生產資金的需求。針對地方特點,開發“菌農樂”、“保石捷”、“貸捷利”等信貸產品,滿足農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通過農村信用社信貸支持,一批人參、蔬菜、食用菌、畜牧養殖等專業基地蓬勃發展,撫松的萬良、蛟河的黃松甸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人參種植和食用菌生產基地。

——改進服務手段。加強電子化建設,自主研發的綜合業務系統于2007年4月全部上線運行,結束了農村信用社手工操作、單機操作的歷史,實現了全國范圍內辦理跨行存取款業務,全省實現數據大集中和通存通兌,極大地方便了客戶。自助銀行、電話銀行相繼投入使用。全省發行“吉卡”260萬張,外匯、理財等業務品種逐步推出。吉林農信用3年的時間,與其他專業銀行站在了同一水平線上。

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的吉林農信人,為吉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用汗

水和心血,澆開了服務“三農”的太陽果花。

文化篇

資源是可以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它必將傳承永遠。吉林農信啟動“新文化工程”。經過脫胎換骨磨礪的農村信用社員工,如今,以全新的形象展示于世人。

樹無水分不能生長,鳥無翅膀不能飛翔,人無精神不能閃光,企業無精神不能輝煌。農信社50年的歷史,造就了農信社員工勤勞、樸實、正直、善良的特性,沉淀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但在今天,這些文化已不足以支撐快速發展的金融體系,不適應新的機制與體制和市場發展的要求。隨著改革的深化,全省農村信用社市場化、商業化進程進的加快,員工多年形成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經營理念已經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發展要求。一些員工素質較低,服務質量較差,合規經營意識不強,已經成為阻礙農村信用社又好又快發展的桎梏,急需建立起符合新時代、新形勢發展要求,具有吉林農信特點的優秀企業文化,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打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保證全省農村信用社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省聯社黨委審時度勢,做出了在全省范圍導入新的企業文化的戰略決策。

——堅持高起點運作,建立完整的企業文化體系。2006年4月,省聯社“新文化工程”正式啟動,聘請臺灣艾肯公司精心策劃獨具吉林農信特色的企業文化。形成了以核心文化為主體的9種文化,確立新的核心價值觀、理念體系和發展愿景,制定了陽光服務綱領,提煉出了“至誠至善,自律自強”的企業精神。重新設計企業視覺識別系統,按照“六統一”的原則,更新了標識、牌匾、室內裝修裝飾,一個嶄新的吉林農信形象展現在全省人民面前。

——強力推行實施,實現企業文化從形似到神似的轉變。為了把企業文化理念切實轉化為員工的實際行動,省聯社加大了學習、宣傳和推廣力度,將新的企業文化理念傳遞給了全省干部員工,成功舉辦了“文化特使培訓營”、“領導培訓營”以及“文化巡講活動”,精心編制了《企業文化手冊》和《服務文化手冊》。堅持從思想教育入手,使廣大干部員工逐步加深對新文化理念的理解,提高員工的發展意識、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合規意識。加大員工日常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明察暗訪,嚴格約束,使企業文化的推行由“勉強”逐步變成“習慣”。

——突出行業特點,打造吉林農信本土文化。為了實現企業文化的“本土化”,鼓勵和倡導愛崗敬業,依法經營,合規操作,在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了“忠誠勝于能力”的誠信文化;嚴查重處違規違紀行為,“事關信貸風險,就事關職業前途”、“道德風險斬立決”和“一念之差,終生后悔”的風險文化;推行末端檢查法、跟蹤督導,“一本經念到底,一件事抓出頭”的執行文化;倡導視客戶為衣食父母,打造“用心微笑,誠心待客”的服務文化。

——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增強員工的凝聚力、戰斗力、親和力。省聯社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演講比賽,組織員工文藝匯演,通過員工自編、自演,謳歌身邊的先進典型,弘揚正氣,營造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征文活動和提合理化建議活動,促進員工建言獻策,共謀發展。大力開展崗位技能比賽和員工隊列表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也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新文化工程開展以來,省聯社以及各地都利用適當時機和多種宣傳載體加大了宣傳力度,新的企業形象正逐步被民眾所了解和接受,吉林農信的社會形象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成績屬于過去,奮斗開創未來。過去的五年,農村信用社的熱門話題是“改革”。今天,發展成為農村信用社永恒的主題,創新成為不竭的動力源泉。

展望未來,吉林農信將繼續高舉科學發展大旗,堅持“三農”服務方向,以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為中心,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為動力,以建設現代化金融企業為目標,不斷向農村商業銀行邁進,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使全省70%以上的縣級聯社達到商業銀行標準。

宏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歷史不會停歇,吉林農信不會止步。他們將闊步前行,用辛勤的汗水譜寫新的華章,開創吉林農信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猜你喜歡
農信聯社信用社
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農信今年將投放470億元助力鄉村振興
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平泉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吉林省手工業合作聯社第九次代表大會在長春召開
岳池聯社開辦興趣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