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制管理辦法

2009-07-13 04:10
新華月報·下 2009年8期
關鍵詞:核驗總署行政部門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管理,促進我國復制業健康發展,根據《出版管理條例》和《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光盤、磁帶磁盤以及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的其他存儲介質形態(以下簡稱其他介質)的復制經營活動。

本辦法所稱光盤包括只讀類光盤和可錄類光盤。其中,只讀類光盤是指存儲有內容的光盤;可錄類光盤是指空白光盤。

本辦法所稱復制經營活動,包括經營性的光盤復制生產和存儲有內容的磁帶磁盤復制等活動。

本辦法所稱復制單位是指從事光盤、磁帶磁盤和其他介質復制經營活動的單位。

第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復制含有以下內容的復制品: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四條 新聞出版總署主管全國光盤、磁帶磁盤以及其他介質復制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只讀類光盤設立的審批。

縣級以上地方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光盤、磁帶磁盤以及其他介質復制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其中,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負責可錄類光盤生產單位和磁帶磁盤復制單位設立的審批。

第五條 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違法從事復制經營活動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檢查與違法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與違法活動有關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六條 復制單位應當建立質量保障體系,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第七條 復制行業的社會團體按照其章程,在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實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 復制單位的設立

第八條 國家對復制經營活動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復制經營活動。

設立復制單位須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核發復制經營許可證,并經工商行政部門登記注冊后方可進行生產。設立外商投資復制單位,除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批準外,還須報商務部審批并頒發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第九條 設立復制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復制單位的名稱、章程;

(二)有確定的業務范圍;

(三)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資金、設備等生產經營條件。其中,只讀類光盤復制單位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500萬元;可錄類光盤生產單位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000萬元;磁帶磁盤復制單位注冊資本不得低于50萬元;

(四)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和人員;

(五)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審批設立復制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外,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復制單位總量、結構和布局的規劃。

第十條 設立復制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申請文件:

(一)按要求填寫的申請表;

(二)企業章程;

(三)可行性研究報告;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和履歷證明;

(五)法定驗資機構出具的資金信用證明;

(六)經營場所和必備的生產條件證明;

(七)新設立企業的,須提交工商部門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第十一條 申請設立只讀類光盤復制單位的,由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后,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并提交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初審文件和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申請文件。新聞出版總署應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并由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通知申請人;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申請設立可錄類光盤生產單位和磁帶磁盤復制單位的,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并通知申請人;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 國家允許設立外商投資可錄類光盤生產單位,允許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只讀類光盤和磁帶磁盤復制單位,但中方必須控股或占主導地位。國家禁止設立外商獨資只讀類光盤和磁帶磁盤復制單位。

第十三條 經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批準設立的復制單位,其復制生產設備安裝調試完畢,經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并發給復制經營許可證后,方可投產。

復制單位應當在60日內持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有關批準文件或復制經營許可證到所在地工商行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 復制單位申請兼營或者變更業務范圍,或者兼并其他復制單位,或者因合并、分立而設立新的復制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第九條至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審批登記手續。

復制單位變更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或者終止復制經營活動的,應當到原登記的工商行政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由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批準設立的復制單位,應在工商機關登記后30日內直接向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由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設立的復制單位,應在工商機關登記后20日內向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交備案申請,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20日內向新聞出版總署備案;備案機關進行備案后變更或者注銷復制經營許可證。

第三章 復制生產設備管理

第十五條 國家對光盤復制生產設備實行審批管理。

本辦法所稱的光盤復制生產設備是指從事光盤母盤刻錄生產和子盤復制生產的設備。包括下列主要部分:用于光盤生產的金屬母盤生產設備、精密注塑機、真空金屬濺鍍機、粘合機、保護膠涂覆機、染料層旋涂機、專用模具、盤面印刷機和光盤質量在線檢測儀、離線檢測儀等。

增加、進口、購買、變更光盤復制生產設備,須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其中增加、進口、購買、變更只讀類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增加、進口、購買、變更可錄類光盤生產設備,由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報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十六條 光盤復制生產設備進口管理流程依據新聞出版總署、商務部、海關總署有關規定執行。

禁止進口舊(二手)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禁止舊(二手)光盤復制生產設備進入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海關監管特殊區域。

第十七條 被查處關閉光盤復制單位和被查繳的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處理,由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在本轄區內定向審批。需要跨省處理的,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可報新聞出版總署在省際之間調劑,由同意接收或收購的光盤復制單位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接收或收購上述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單位,必須是現有的合法光盤復制單位在許可經營的范圍內接收或收購對應的生產設備,超出原許可經營范圍的,應按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被查處關閉光盤復制單位的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價格,由買賣雙方協商解決;被查繳的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價格,由有關部門評估定價。

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在審批后20日內向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申請單位向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憑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批準文件按上述程序辦理有關設備的交接手續。

第十八條 進口用于國產設備制造或者其他科研用途的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依照本辦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九條 國家對國產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生產和銷售實行備案管理。國產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生產和銷售后,應分別在30日內向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備案內容包括生產和銷售國產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時間、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設備數量和銷售對象等。

第二十條 從事只讀類光盤復制,必須使用蝕刻有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光盤來源識別碼(SID碼)的注塑模具。

光盤復制單位蝕刻SID碼,應當向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部門報新聞出版總署核發SID碼;復制單位應于收到核發文件之日起20日內到指定刻碼單位進行蝕刻,并在刻碼后按有關規定向光盤生產源鑒定機構報送樣盤。

刻碼單位應將蝕刻SID碼的情況通報新聞出版總署,光盤生產源鑒定機構應將樣盤報送情況通報新聞出版總署。

第二十一條 復制生產設備的技術、質量指標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

第四章 復制經營活動管理

第二十二條 復制單位必須嚴格按所批準的經營范圍進行復制經營,不得超范圍復制經營。

第二十三條 國家對復制經營活動實行復制委托書制度。

復制單位接受委托復制音像制品或者電子出版物的,應當驗證委托的出版單位蓋章的復制委托書及其他法定文書。

接受委托復制屬于非賣品或計算機軟件的,應當驗證經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核發并由委托單位蓋章的復制委托書。

第二十四條 復制單位接受委托復制境外產品的,應當事先將該樣品及有關證明文件報經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復制的產品除樣品外應當全部出境。

加工貿易項下只讀類光盤的進出口管理,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 復制單位不得接受非音像出版單位、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或者個人的委托復制經營性的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不得擅自復制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計算機軟件、音像非賣品、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等。

第二十六條 復制單位應該建立和保存完整清晰的復制業務檔案,包括委托方按本辦法有關規定所提交的復制委托書和其他法定文書以及復制樣品、生產單據、發貨記錄等。保存期為2年,以備查驗。

第二十七條 復制單位對委托加工的產品除樣品外必須全部交付委托單位,不得擅自加制,不得將委托單位提供的母盤、母帶、樣品等以任何方式轉讓或出售、復制給任何單位和個人。

第二十八條 復制單位所復制的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

第二十九條 復制單位必須依照國家有關統計法規和規定按時填報有關統計報表,并由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匯總后上報新聞出版總署。

第三十條 復制單位在復制生產過程中,如發現所復制的產品涉及本辦法第三條內容或與委托證明文件所規定的內容不符,或復制的產品被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明令查禁、停止復制的,應立即停止復制,及時報告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并按要求上繳或封存,不得拖延或隱匿。

第三十一條 復制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應當接受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組織的崗位培訓。

第三十二條 復制單位實行年度核驗制度,年度核驗每兩年逢單數年進行一次。新聞出版總署負責指導年度核驗,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復制單位實施年度核驗。核驗內容包括復制單位的登記項目、設立條件、經營狀況、資產變化、技術設備、產品質量、人員培訓、遵紀守法情況等。

第三十三條 復制單位進行年度核驗,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復制單位年度核驗登記表;

(二)復制單位按照年度核驗要求提交的自檢報告;

(三)復制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有關企業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第三十四條 復制單位年度核驗程序:

(一)復制單位應于核驗年度1月15日前向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交年度核驗材料;

(二)各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復制單位情況進行全面審核,并于該年度2月底前完成年度核驗工作。對符合要求的單位予以通過年度核驗;對不符合要求的單位暫緩年度核驗;

(三)各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于該年度3月底前將年度核驗情況報送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三十五條 復制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暫緩年度核驗:

(一)不具備本辦法第九條規定條件的;

(二)因違反規定正在限期停業整頓的;

(三)發現有違法行為應予處罰的;

(四)經營惡化不能正常開展復制經營活動的;

(五)存在其他違法嫌疑活動需要進一步核查的。

暫緩年度核驗的期限由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確定,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期間,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當督促、指導暫緩年度核驗的復制單位進行整改。暫緩年度核驗期滿,達到要求的復制單位予以通過年度核驗;仍未達到要求的復制單位,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注銷登記意見,由原發證機關撤銷復制經營許可證。

第三十六條 不按規定參加年度核驗的復制單位,經書面催告仍未參加年度核驗的,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注銷登記意見,由原發證機關撤銷復制經營許可證。

第三十七條 對非法干擾、阻止和破壞復制經營活動的,縣級以上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未經批準,擅自設立復制單位或擅自從事復制業務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工商行政部門依照法定職權予以取締;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沒收違法經營的復制產品和違法所得以及進行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復制明知或者應知含有本辦法第三條所列內容產品或其他非法出版物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批準設立的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吊銷其復制經營許可證。如果當事人對所復制產品的來源作出說明、指認,經查證屬實的,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其他行政處罰。

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經營的產品和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新聞出版總署吊銷其復制經營許可證:

(一)復制單位未依照本辦法的規定驗證復制委托書及其他法定文書的;

(二)復制單位擅自復制他人的只讀類光盤和磁帶磁盤的;

(三)復制單位接受非音像出版單位、電子出版物單位或者個人委托復制經營性的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或者自行復制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的;

(四)復制單位未履行法定手續復制境外產品的,或者復制的境外產品沒有全部運輸出境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并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新聞出版總署吊銷其復制經營許可證:

(一)復制單位變更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業務范圍等,未依照本辦法規定辦理審批、備案手續的;

(二)復制單位未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留存備查的材料的;

(三)光盤復制單位使用未蝕刻或者未按本辦法規定蝕刻SID碼的注塑模具復制只讀類光盤的。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光盤復制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未經審批,擅自增加、進口、購買、變更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

(二)國產光盤復制生產設備的生產商未按本辦法第十九條的要求報送備案的;

(三)光盤復制單位未按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報送樣盤的;

(四)復制生產設備或復制產品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

(五)復制單位的有關人員未按本辦法第三十一條參加崗位培訓的;

(六)違反本辦法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三條 復制單位違反本辦法被處以吊銷許可證行政處罰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許可證被吊銷之日起10年內不得擔任復制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1996年2月1日新聞出版署發布的《音像制品復制管理辦法》同時廢止。其他有關復制管理規定,凡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準。

(7月9日《中國新聞出版報》)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2009年6月30日簽署第42號新聞出版總署令,發布《復制管理辦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刊編者

猜你喜歡
核驗總署行政部門
上海啟動房源價格信息核驗
英稅務總署為道歉買花耗費上萬英鎊
三步讓你安心住好房
行政部門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構建及實現研究
江蘇:對虛假鑒定“零容忍”
試論企業行政部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公示
《發明與創新》雜志社新聞記者證2015年度核驗公示
平衡計分卡在高職行政部門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中央調整新聞出版總署領導班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