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什么倡導精英教育

2009-07-15 04:42鐘岷源
南風窗 2009年13期
關鍵詞:廈大南風窗廈門大學

鐘岷源

“他總是讓人感覺親切,并深深感受到他的樸實和厚淳,他平實而不平凡,他有著不一般的人格魅力?!薄@是廈大的一位學生所描述的自己眼中的朱崇實校長。

正是這位校長,在接受本刊記者的采訪時,富有感情地說了這么一句,“我的今生,注定要與廈大緊緊相連?!?/p>

朱崇實于1978年考入廈門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其后由國家公派赴南斯拉夫等留學,并獲貝爾格萊德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學成回國后一直在廈大從事教學,先后任廈大8年的副校長,7年前出任校長。他說,“我在廈大整整32年了。32年里,我走過許多地方、許多大學,可最讓我珍惜的還是能夠在廈大美麗的校園里,安安靜靜地做學問做事業?!?/p>

坐落于鷺島東南之濱的廈門大學,創立于1921年,花園式的校園依山傍海,自然的景致與人文的底蘊和諧交錯。在此平靜而宜人的氛圍之中,本刊記者就高校改革的熱點和趨勢,與朱崇實校長進行了深入的對話。

1%的大學應有更高的目標追求

《南風窗》:4年前,你在山東大學的一次演講,引發了“高爾夫該不該進校園”的爭論,一向低調的你不經意間成了名人。

朱崇實:是啊,但當時的輿論忽略了我說的一句重要的話,“精英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特別要注意的問題”。

《南風窗》:在社會強調教育公平的語境中,你卻倡導精英教育,為什么?

朱崇實:我想首先應對什么是精英要有準確的理解?,F在有人把精英等同于貴族,把精英理解為高高在上、和人民大眾相對立的群體,這是完全錯誤的理解。什么是精英?我的理解:精英就是這樣的一種人,他們具有遠大的理想,愿意為社會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切,他們不僅有理想,而且能夠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并能以自己為榜樣帶動自己周圍的人去為理想而奮斗。在大眾化教育階段,要緊緊地按照市場的規律去辦學,但千萬千萬要注意,我們的教育不能完全跟著市場走,甚至被市場牽著鼻子走。這就是我理解的精英教育,它既要根植于市場,同時又要高于市場。

《南風窗》:記得你說過,中國至少要有1%的大學為未來培養領袖型的人才。

朱崇實:沒錯。不同類型的大學,應當有不同的目標。我覺得,中國現在有2000多所大學,99%都應該以市場為導向,讓畢業生將來有自己的就業崗位。但是至少要有1%的大學或是四五十所高水平的大學,目標要和國外那些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一樣,志在培養領袖型人才。

《南風窗》:就是說,我們的名牌高校應該和國際接軌了?

朱崇實:是的。中國一流的大學若不能與國際接軌,那么中國如何能夠成為推動世界進步的主要力量呢?美國不少大學校長就明確提出,他希望所培養的學生不單單是在自己的國家和社會成為領袖型的人,而且要成為世界的領袖,他主張他的學生要有國際視野和全球化的思維。如果我們中國沒有這樣一批學校,沒有這樣一批校長具有這種眼光,而只是焦慮我的學生將來出去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那是不符合國家根本利益的。

創新型人才全球標準相似

《南風窗》:全世界的大學都在說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怎么理解創新的概念?

朱崇實:所謂創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經創造成果的基礎上,能夠作出新的突破,包括作出新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創造新的事物或作出創造性的應用。創新包括兩種類型:發現和發明,即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事物和創造過去不曾存在的事物。也就是發現事物之間的新關系,并按新關系創造形成新的作品。

應該說,創新型人才,就是具備這些素質和能力的人。而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就是培養學生具備能夠發現事物之間的新關系,并按新關系,創造形成新的成果的素質和能力。

《南風窗》:有量化的標準嗎?

朱崇實:當然有,具體到本科生培養層面,普林斯頓大學提出的本科畢業生12項標準和哈佛大學文理學院提出的本科畢業生5項標準,都蘊涵著創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其基本要素包括人格、智能和身心三個方面。

《南風窗》:這些指標對中國高校有何借鑒意義?

朱崇實:歸納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本科畢業生標準,可以認為,我國大學要培養的創新型人才,起碼應該具備這樣五項基本特征:一是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二是具有良好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三是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扎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四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與他人合作或共處。五是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身體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

一流師資成就一流大學

《南風窗》:怎么看待高校里頭‘大樓與大師的關系?也就是說,師資水平的高低對一所大學的影響。

朱崇實: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成為一流大學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了一流的師資隊伍就等于有了一流的學術成就,有了培養一流人才的基礎。綜觀當今世界一流大學,它們都薈萃了一批各個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他們從事著人類最尖端的科研工作,其中一些人所做的工作已成為科技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南風窗》:廈大的情況呢?

朱崇實:廈門大學自建校開始,就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學校建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早在私立大學時期,校主陳嘉庚就主張聘用一流的教師。他認為,“無為之費,一文宜吝;正當之用,千金慷慨?!眲撔V?,學校規定教授月薪最高可達洋銀400圓,講師可達200圓,助教可達150圓,均比一般學校高。經學校重金禮聘,私立時期的廈大,著名教授云集。改革開放以來,廈大狠抓隊伍建設,吸引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南風窗》:你認為一流大學的表現狀態該是怎樣的?

朱崇實:有遠大理想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狂躁不已,而是要在奮斗中充滿執著,在充滿奮斗激情的同時不失平和與理性。遠大的理想加平和的心態再加理性的思維,這是大學教育所應追求的狀態。

學校是世界上最寬容的地方

《南風窗》:你曾說,只有學校是世界上最寬容的地方。是在怎樣的場景下說這番話的?與學生談心時?

朱崇實:不是,是在2007屆研究生畢業典禮上,在我即席發言時提到。我是有感而發,是向臺下即將畢業的研究生提出忠告,同學們非常認可。

《南風窗》:為什么?

朱崇實:那時,我剛好看到臺灣《中國時報》一篇新聞,題目是:《歷數高學歷新人七大罪狀:“藍領勞工”狀信震動臺大校長》。文章說,有些社會新人,活在高學歷的光環下,有著過于自私,沒有時間觀念,身段不夠軟,缺乏謙虛,沒有敬業精神,不夠尊重工作,借口太多等七大缺點。我感到,這個問題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也值得同學們深深思考。

可以說,當學生時,在校園里表現得散漫一點、個性化一點,說話出格一點,甚至犯一些錯,都可以接受,但走上社會就完

全不同了。所以我對同學們說,你們有理想有抱負,也有知識和本領,但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還要有正確對待人生、正確對待工作的態度。在我看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也是精英教育的應有之義。

《南風窗》:你提倡盡最大可能讓學生自由發展,具體如何?

朱崇實:近年來我們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按大類招生兩年后,根據學生的興趣與學習潛力分專業;加強研究性課程與實踐性課程的建設,引導本科生參與科研;重視課堂外的學習效果,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領導才干、社會活動能力、思維表達能力;加強體育工作,健康體魄、健康心理使人更加自信、寬容,能夠承受更加艱巨的工作或任務;推行校院二級管理制、本科生導師制,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教學中;加強宿舍的建設與管理,希望宿舍成為同學們喜愛的家;專業實驗室等向本科生開放,建設好的圖書、資料、信息網絡系統;建設開放的理工科實習車間和社會實踐基地等。

應尊重和維護大學自主權

《南風窗》:怎么看待大學校長這個角色?他是官嗎?

朱崇實:“官”是有特定含義的,大學校長不是官,也不應該是官。大學校長是這樣的一個職務,他要對學校的全面發展負責,要負責行政管理,更要把握學校的學術方向和文化傳承。

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因此每個大學都應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把握這個目標方向是校長非常重要的職責。

《南風窗》:大學校長的人格魅力如何體現?

朱崇實:作為校長,他應該充分發揮學校領導班子的集體智慧,要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發揮自己的作用,把握正確的方向。大學校長不僅要把握方向,還要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大學校長還要有這樣的人格魅力,即他能夠使幾萬名師生員工對自己的學校有強烈的認同感。如果哪個校長能做到這一點,那么,這個學校一定是成功的,這個校長也一定是成功的。

《南風窗》:都說你是一個善于改革的校長,是嗎?

朱崇實:在我的任上,推行了“全員聘用制”,面向國內外招聘人才,我主張賦予各學院充分的自主權,并在招生制度改革上,進行了國家政策允許的嘗試。諸如此類的改革,幾年來穩步推進。善于改革的說法,就這樣來了。

《南風窗》:媒體常說,中國的大學校長難當,因為雜事多、干預多。你的感受呢?

朱崇實:有同感。因為國內大學的校長與國外不太一樣。除了要為學?;I集資金,引進人才之外,還要考慮包括師生員工的生活福利以及大學與所在地的關系等等事務。

《南風窗》:這些“雜事”是不是導致大學行政化的主要原因?

朱崇實:這里面涉及尊重和維護大學自主權的問題,大學特別是公立大學的行政化趨勢是世界各國都在普遍關注和擔憂的一個問題。我認為,克服大學行政化的弊端。最為緊迫的應該是不斷完善現代大學制度。處理好大學與政府、大學與社會以及大學內部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關系。

我們的公立大學是由國家舉辦、政府主管的,大學是政府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作為投資者、政府作為管理者,對大學具有領導權、調控權和監督權。大學必須為國家服務,對政府負責,在黨的教育方針、國家的法規政策的指導下規范辦學行為。但是,政府作為主管者。要特別注意維護大學的自主權,要讓大學的黨委和校長擁有充分的、能夠按照教育規律和學校特點自主辦學的權力。

“沒有圍墻的高?!?/p>

《南風窗》:怎樣描述廈大的氣質和個性?

朱崇實:廈門大學是由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的名牌高校,也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出資創辦的高等學府。陳嘉庚先生所處的年代,是中國社會最貧窮、最落后、受盡了外侮和欺凌的年代,他非常想改變這種狀況。并明確提出。中國要變化,關鍵要提高國人素質。要提高國人素質,關鍵是要辦好教育,教育救國和實業救國。因此。廈門大學從一開始,就有著鮮明的愛國、愛校的光榮傳統。

《南風窗》:辦學理念方面,廈大遵循什么?

朱崇實:可以概括為四種精神:第一是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第二是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第三是抗戰時期內遷閩西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第四是以王亞南校長、陳景潤教授為代表的科學精神。每種精神的后面都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作為載體??箲饡r期,廈門大學內遷閩西艱苦辦學,當時的校長是薩本棟教授。薩校長是廈大改為國立大學后的第一任校長,他帶領廈大度過了8年抗戰,維持并發展了廈大。

《南風窗》:怎樣感受這座高等學府綿長而堅韌的精神脈絡?

朱崇實:一所大學,有沒有魅力,有沒有感染力,在于它的積淀,也就是那些一代又一代人編織、演繹和傳送的人文精神。在中國眾多的高校中,很少有哪個學校有“校主”一稱;而廈大人不僅有自己的校主(陳嘉庚),而且把“校主”的精神與文化融入每一個學子的心靈,并使其隨著他們的成長發揚光大。

《南風窗》:為什么說廈大是一所沒有圍墻的高校?

朱崇實:是這樣,前些年廈門市舉行的“十大城市名片”的評選中,陳嘉庚先生和他一手創辦的廈大都榜上有名。很少人能像陳嘉庚一樣,能在一所大學和一座城市里,留下自己那么深刻的烙印,而且歷久彌堅。

因為廈門只有廈大這么一所重點高校,廈門市政府和人民是真心實意地把廈大當成了自己的學校,把嘉庚精神和廈大當成了自己的寶貴財富。正因為如此,廈大也就成了這座城市里“一座沒有圍墻的高?!?。普通市民可以在廈大圖書館里看書,可以在校園里散步,可以旁聽各類專家教授的講座……廈大以一種平和、開放的胸襟融入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

對臺灣建設有特殊貢獻

《南風窗》:印象中,廈大對臺灣的建設和發展有其特殊的貢獻,是不是有很多的畢業生過去工作?

朱崇實:廈大有許多著名的學子來自臺灣或祖籍在臺灣。例如盧嘉錫學長、張克輝學長,他們當年都是臺籍青年的杰出代表。上世紀60年代臺灣啟動了著名的十大工程,這十大工程成為推動臺灣經濟起飛的強大動力。在這載入史冊的十大工程中有六大工程是由廈門大學畢業的校友主持或參與主持建設的。著名的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始人何宜慈教授是廈門大學機電系1944屆的畢業生;著名的臺灣中橫公路建設總指揮、時任臺灣公路局局長的嚴啟昌先生,是廈門大學土木系1949屆的畢業生;還有著名的臺電、中鋼等都有廈門大學學子參與創建。

《南風窗》:兩岸高校交流方面,廈大始終走在前沿,目前廈大與臺灣高校的合作交流情況如何?

朱崇實:眾所周知,福建與臺灣之間有著深厚的“五緣”,再加上廈大與臺灣本來就淵源深厚,這些都為廈大與臺灣高校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前提。臺灣高校在光電、半導體方面有很好的師資力量,已與廈大的物理機電工程院等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在廈門大學就讀的各類臺灣學生有200多位。廈大還與臺灣新竹交通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高校簽署了交流合作協議。

《南風窗》:現在兩岸高校共同關注的問題什么?

朱崇實:主要是如何讓雙方學生、學者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加便捷,并在合作交流的形式上能夠有所突破,比如可以考慮共建實驗室,聘請更多的臺灣教授到廈大的一些院系任教,讓更多的廈大學生到臺灣的大學學習。

兩岸互認學分、學歷將使更多的學生親歷兩岸高校精品課程,感受兩岸名師風采。益處很多。不過,考慮到目前兩岸學分互認標準、學制學年差異等問題,要做到更廣范圍的學分互認,兩岸高校還要作出很多的努力與合作。

猜你喜歡
廈大南風窗廈門大學
《南風窗》新媒體營收激增原因分析
“國難期中學校應有的覺悟”——《廈大周刊》對九一八事變的反應
廈大碩士創業新一站 賣鹵味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執此長情
“廈大”印象
廈門大學老年大學校歌
Changeons l'indifférence des jeunes chinois!
春秋必
《南風窗》 強化教育公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