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一“十二五”信息化憂思之二

2009-07-29 07:11
互聯網周刊 2009年13期
關鍵詞:十二五利益現代化

整個國家的商業主干系統長期游離于電子商務之外,其實是因為找錯了改革動力。因此第一位的問題,就是以人為本,再振科學發展。

我國現代化最大的短板,以產業為標志性指標看,不在第一產業、不在第二產業,而在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在“十一五”期間不僅沒按規劃要求提升,反而退回到“十五”第一年的水平。這是中國工業化沒有實現“新型”、“兩化融合”初衷的標志。中國想調新舊結構比重而調不成,反映了現代化力不從心的窘境。

新型工業化中,“新型”比重加不大,表面是發展問題,實質是改革問題。第一產業的發展,是農村改革推動成功的,第二產業發展,是城市改革推動成功的,輪到第三產業和信息產業發展,卻沒有一個對應的第三次改革?,F代化是往上坡推車,改革這個推力一消失,車子往下出溜,是很正常的。這解釋了為什么農業、工業都上去了,服務業卻下來了。

“十二五”期間,現代化要上工農業之后的第三個臺階,改革也要上農村、城市改革后的第三個臺階。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沒有大的改革就沒有大的發展。信息化作為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只講發展,不講改革,一定會被邊緣化,作為結果,發展的問題也會因保守而解決不好?!笆濉逼陂g如果忽視改革,現代化就會繼續在發展的第三臺階上掉鏈子。

拖了發展后腿的“現實緊迫”問題

我國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產業構成中,第三產業僅占40.2%(一說40.1%),不僅遠低于200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67.1%,而且低于重債窮國(Heavily Indebted Poor Countries)的46.3%。這是我國現代化與世界隔著代差的結構上的明證。為了跟上現代化潮流,“十一五”規劃提出提高服務業產值比重和就業比重,這一任務現在面臨落空的危險,“十一五”中期實際的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甚至倒退到“十五”第一年(40.5%)以前的水平。

相輔相成的,是工業粗放發展難以矯治。本來,科學發展觀要求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但國際金融危機一來,地方要保就業,對高污染企業不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能耗大戶也被迫放行……可以說,現實緊迫問題,拖了發展的后腿。一遇到類似就業這樣的所謂“現實緊迫”問題,“新型”就要給“傳統”讓道,這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戰略瓶頸。

用“新型”發展方式同樣可以解決“現實緊迫”問題

事實上,用新的方法,同樣可以解決類似保就業這樣“現實緊迫”的問題,而且可以解決得更好。

舉例來說,發展電子商務配送,可以解決1667萬人的就業。我國每年就業總缺口是1400萬。就這一項改革就全解決了。發展網商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

以配送的方式發展零售業,從商業這個局部看,不一定是最優方案,但如果考慮到不這樣做,而用傳統工業化方式解決就業,犧牲的是現代化升級的利益,從現代化全局戰略看,就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更何況向電子商務轉型,對商業利益來說,未必不會帶來意外的驚喜。

中國一遇到“現實緊追”問題,為什么總是偏好傳統發展方式,而“不待見”新型發展方式呢?比較兩種發展方式,一個明顯差異是,前者較少觸及既得利益,后者較多觸及既得利益??磥?,關鍵是利益問題,也就是改革問題。

信息化與“現實緊迫”問題脫節深層原因在于利益結構障礙

“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已經發展到了觸及傳統利益結構的階段。根據諾斯的研究,交易費用會占到一個國家GDP的45%到50%。信息化,比如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在于節省交易費用,這意味著,會涉及到國家近一半GDP規模的利益的再分配,這比一場革命或戰爭涉及的利益面還大。

這一半GDP,主要涉及兩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一是行政官僚,二是企業經理人。他們都委托人之外的代理人,代表社會價值的中間環節。新的發展方式對他們不利表現為:對行政官僚來說,電子商務初期會減少政府稅收。如果他們認為稅收是他們的而不是社會的,就一定會反對電子商務,對企業經理人來說。電子商務會減少中間環節所得。如果企業代理人象華爾街、雷曼兄弟公司的經理人那樣想問題,就會認為電子商務算總帳對委托人更有利,而對他們這些中間人造成利益沖擊。新型工業化如果搞不成,事情一定就是壞在他們手里。

信息化改革的核心思路

信息化作為改革問題,首先要解決動力機制問題。搞清哪些人在改革中受益,哪些人在改革中利益受損,進而明確依靠誰,以解決改革的動力機制問題。

顯然,委托人是信息化的最大利益受益者。無論是電子政務的透明化,還是電子商務的透明化,最終的受益者都是委托人。半個國家的交易費用節省下來,老百姓受益,江山社稷受益。因此應該是依靠一把手,依靠群眾。但現在反過來,主要是由代理人推動信息化。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現自己革自己命的問題。代理人更多想的是如何讓信息化為自己服務的問題。農村改革的精髓,就是“允許”“允許”“允許”。而官僚對電子商務的本能反應,則是“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整個國家的商業主干系統長期游離于電子商務之外,正是找錯改革動力的結果。因此第一位的問題,是以人為本,恢復中國改革“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歷史傳統,由高層及時總結經驗,再振科學發展。

其次,選準突破口。以服務為突破口,提高服務業比重、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大規模普及電子商務以解決就業難題?!笆濉逼陂g,我們需要拿出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的魄力,進行一場服務改革,象打淮海戰役那樣,一舉消滅1000萬人級的失業,一舉消滅整個官僚階層的腐敗,發育服務經濟、服務政府,為中國現代化再上新臺階,殺出一條血路。要改變現在部門官僚打壓、揩油電子商務的不正?,F象。

第三,堅持增量改革。中國改革的經驗在于漸進和增量改革。服務業的發展、電子商務發展、電子服務的推進,都屬于新的增量。抓住當前政府電子服務化、服務產業化、信息服務化和制造服務化的機遇,尋找在新領域進行改革突破、改革試驗,及時推廣,是溫和調整利益的明智辦法。

以科學發展觀克服傳統工業化形成的既得利益結構的阻力,是“十二五”發展的關鍵。

猜你喜歡
十二五利益現代化
回音壁:這篇文我很喜歡
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現代化新篇章
基本實現現代化需要補足哪些短板?
I Love You, Dear China
我的女巫朋友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鏈的終結?
現代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