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09年春季報告

2009-07-30 08:30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企業與企業家 2009年6期
關鍵詞:增加值月份出口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去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受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工業經濟面臨不斷加大的下行壓力,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為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中國政府迅速推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制定和出臺了鋼鐵、汽車等十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這些措施對緩解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強信心、穩定預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今年前四個月經濟運行情況看,工業增速呈現低位趨穩運行態勢,部分地區和行業生產過快下滑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企業應對危機影響、適應市場變化能力得到提高,工業整體運行朝著積極方向轉化。

同時,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從經濟運行的內外部環境看,今年將是我國工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盡管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基礎尚不牢固,實現工業“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任務十分艱巨。

一、工業增速大幅下滑勢頭初步得到遏制,整體運行正朝著積極方向轉化

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其中一季度增長5.1%,是過去15年來季度最低增長水平。從月度運行情況看,前兩個月增長3.8%,處于去年下半年以來下滑的最低點;3、4兩個月增速分別回升到8.3%和7.3%,均高于去年11、12月增長水平。前四個月運行情況表明,中央一系列“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措施已初見成效,工業經濟呈現出止跌回升的積極變化。

1、輕工業運行基本穩定,重工業由降轉升。1-4月,輕、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和4.9%。輕、重工業增速經歷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持續下滑,于今年前兩個月分別跌至6.5%和2.7%的低點,隨后出現程度不同的回升。3、4兩個月,輕工業增速回升到8.5%和8.2%,重工業回升到8.3%和6.9%。從總體運行態勢來看,輕工業主要受消費剛性需求拉動,下滑程度淺,生產形勢相對穩定;重工業在經歷了半年多的調整后,前期高價購進原材料基本得到消化,產品庫存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加上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下降,運行狀況得到改善。

2、效益下滑狀況有所改觀,“兩項資金”占用增幅回落。一季度,全國22個統計工業效益的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合計實現利潤3227億元,同比下降32.2%,降幅比前兩個月縮小7.3個百分點。3月末,22個省份工業應收賬款和產成品庫存占用資金同比分別增長7%和10.4%,增幅比前兩個月分別回落0.4個和3.6個百分點。效益狀況的改善,將進一步緩解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壓力。

3、多數省份生產恢復加快,東部地區回升態勢明顯。4月份,全國21個省份工業增速比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加快或降幅減緩。工業大省中,占全國工業增加值比重14%、12.2%和10.5%的山東、江蘇、廣東三省當月增速分別為14.1%、14.4%和3.5%,比一季度回升7.6個、3.8個和2.6個百分點;占全國工業增加值比重5.6%的浙江省當月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6%轉為增長0.2%;占全國工業增加值比重5.4%和5.3%的河南、遼寧兩省當月增速分別為7.3%和12%,比一季度回升4.2個和0.8個百分點。當月,東、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7%、5.5%和12.7%,比一季度分別回升3個、0.3個和0.9個百分點。相對來說,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東部地區工業影響在時間上要早、在程度上更深,東部地區工業基礎好、規模大,其生產形勢的較快恢復將為拉動全國工業增速平穩回升奠定良好基礎。

4、調整出口退稅率的政策作用顯現。據海關統計,1-4月,我國外貿出口3374億美元,同比下降20.5%;其中4月份出口919億美元,下降22.6%,降幅比3月份加深5.4個百分點,按工作日平均計算,當月出口比3月份增長6.8%。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6次調高出口退稅率的商品4月份出口合計487億美元,同比下降18.6%,低于全國整體出口降幅4個百分點,出口值占當月全國出口總值的52.8%;按工作日平均計算,當月出口比3月份增長9.4%。出口大省中,廣東、浙江、山東、福建、北京五省市(出口合計占全國比重的57%)當月出口降幅在12.9%-20.3%,小于全國平均水平。

5、工業投資平穩增長,企業技術改造穩步推進。1-4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其中對工業的投資15698億元,增長27.7%,占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2.3%。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和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分別增長33.1%和31.1%。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的200億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審批工作穩步推進,已下達計劃的70%以上,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的強勁增勢,不僅形成對原材料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強大拉動作用,同時對工業直接投資的較快增長也將進一步增強工業發展后勁。

6、綜合能耗水平下降,重點耗能企業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4.89億噸,同比下降6.2%,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4%;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的有29個,其中下降10%以上的有9個;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8%。重點耗能企業單位能耗指標繼續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對年綜合能耗萬噸標準煤及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統計數據顯示,在53種產品或工序中,一季度單位綜合能耗同比下降的有41種,上升的有12種,分別占77%和23%;能源回收利用的能量達到1935萬噸標準煤,回升利用率為2.25%。

二、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部分行業在調整中企穩回升

1、原材料工業。1-4月,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中4月份增長7%。主要行業中,冶金、有色、建材和化工行業分別增長1%、4%、12.8%和6.1%,四個行業增加值分別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的10%、3.4%、5.2%和6.9%,合計占25.5%。

(1)鋼鐵行業整體處于震蕩調整之中。一季度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2.8%,而我國在擴內需政策拉動下,市場供需狀況有所改善,前四個月粗鋼產量17067萬噸,同比基本持平,3、4兩個月日均產量均維持在145萬噸/天。長材增長較快,板材相對疲軟。受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下滑和國內市場供大于求影響,鋼材價格總體處于低位波動,全行業整體處在虧損狀態。據中國鋼鐵協會統計,4月末,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95.56,低于去年11月份的最低點,近期隨著庫存下降、需求增加,國內鋼材市場價格也走出了連續10周的下跌局面,到5月15日已連續三周保持回升態勢。1-4月,72家大中型生產企業盈虧相抵凈虧損51.8億元,其中4月份凈虧損15億元,虧損面近四成。

(2)有色金屬行業初步擺脫虧損困境。1-4月,十種有色金屬產量733萬噸,同比下降6.5%;其中電解銅產量127萬噸,增長6.7%;電解鋁產量354萬噸,下降15.2%。在國家擴大內需,實施產業調整振興等政策措施作用下,主要有色金屬價格震蕩回升,行業效益狀況好轉。4月末,國內市場銅、鋅現貨平均價分別回升到37675和12587元/噸,電解鋁現貨平均價回升到13165元/噸,為企業實現扭轉增盈留出盈利空間。1-4月,71戶重點聯系企業盈虧相抵凈虧損4.9億元,其中3、4月分別盈利17.3億元和16.5億元,銅企業已扭虧為盈,其他金屬品種也呈現減虧態勢。

(3)建材行業表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在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下,今年以來水泥生產一直保持較快增長。1-4月,全國水泥產量42891萬噸,同比增長13%,增速同比加快3.1個百分點。平板玻璃生產相對低迷。1-4月,平板玻璃產量18180萬重量箱,同比僅增長0.9%;但隨著房地產市場開始回暖,4月份產量增長3.1%,比一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前四個月,水泥價格總體仍處在下行區間,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平板玻璃價格在經歷7個月連續回落下,3、4兩個月已有所回升。4月末,重點建材企業水泥庫存1150萬噸,同比上升6.7%;平板玻璃庫存1933萬重量箱,下降25.4%。

(4)化工行業呈現企穩回升態勢。4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已連續兩個月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在重點監測的30種主要化工產品中,超過七成產品生產增速快于一季度(包括部分產品降幅趨緩)。4月份,多數化工產品價格延續了前兩個月的上漲態勢。據中國物流采購協會統計,當月主要化工產品價格比上月回升7.3%。中國化工網重點監測的42種主要化工產品價格比3月末上升的有25種,9種與上月末持平,僅有8種下降。深、滬兩市33家化工類上市公司季報顯示,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8億元,盡管同比下降19.5%,但環比增長1.12倍。

2、裝備工業。受政策利好和市場需求拉動,裝備工業呈現恢復性增長趨勢。1-4月,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3、4月份分別增長10.1%和9.7%,均快于去年后兩個月和今年1-2月,并高于全部工業增速。裝備工業在全部工業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為18.7%。

(1)汽車產銷增勢強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4月,生產汽車372.3萬輛,銷售汽車38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9.4%;其中4月份生產115.7萬輛,銷售115.3萬輛,分別增長17.9%和25%,產、銷量連續兩個月保持在100萬輛以上。得益于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費減半政策,1-4月,銷售1.6升及以下乘用車200.6萬輛,同比增長30.4%。中高排量轎車出現回暖跡象,4月份1.6升到2升(含)、2升到2.5升轎車銷售量分別比3月份增長2.2%和5.2%。產銷形勢好轉帶來行業效益上升,一季度19家重點汽車生產企業(營業收入約占全行業的50%左右)盈虧相抵實現利潤108億元,同比下降48.8%,降幅比前兩個月縮小11個百分點。

(2)農機下鄉進程加快。據農業部統計,截至4月30日,中央財政已下達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100億元,實際已補貼購機農戶122萬戶、資金61.6億元,補貼農機具132萬臺(套)。在市場需求拉動下,1-4月,大、中型拖拉機生產分別增長50%和 33.2%,農作物收獲機械和場上作業機械分別增長33%和25.8%。

(3)專用設備受投資拉動生產加快。1-4月,在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對化學原料及制品業、印刷業、鐵路運輸業的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4.1%、19.8%和94.2%。在投資大幅增長的拉動下,煉油及化工生產專用設備產量同比增長25.6%,印刷專用設備產量增長21.9%,鐵路客車產量增長1.68倍。

(4)工程機械產銷形勢好轉。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國內各類工程項目大規模開工建設,工程機械需求有較明顯回升,內銷形勢好于出口。一季度,累計銷售挖掘機24027臺、裝載機31375臺,其中3月份分別銷售13314臺、16792臺,占一季度銷量的一半以上;累計銷售推土機、起重機分別超過2000臺和7000臺,其中3月份分別銷售800余臺和3000余臺。4月份,起重機日均產量比3月份增長4.1%,裝載機、輸送機、挖掘機、壓實機械增幅在12.6%-50.6%。

(5)機床行業處于調整期。1-4月,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產量分別下降20.5%和20.2%,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數控金屬成形機床分別下降18.7%和8.3%,機床行業整體仍處于下滑狀態。不少企業反映,國家擴大內需、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等政策措施效應正通過上游產業向機床行業傳導,近兩個月機床訂單已有所回升,高檔數控機床需求增多,但中小型普通機床市場形勢仍不樂觀。從4月份生產情況看,盡管金屬切削機床和成形機床產量同比下降21%和34%,按日均計算當月產量分別比3月份增長5.1%和17.7%。

3、消費品工業。國內市場平穩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需不足、出口下滑的影響,消費品工業運行相對穩定,對促進工業平穩回升發揮了積極作用。1-4月,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其中3、4兩個月增長9.8%和9.2%。主要行業中,輕工、紡織、煙草和醫藥行業分別增長8.1%、6.6%、6.1%和13.8%,四個行業增加值分別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的18.7%、6.3%、3%和2.4%,合計占30.4%。

(1)輕工、紡織行業運行態勢較為平穩。在國際市場萎縮、出口受阻的不利形勢下,輕工、紡織行業立足國內市場,整體運行保持穩定回升的良好態勢。4月份,輕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比3月份又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飲料制造當月增速達到13.2%-19.2%。3、4兩個月,紡織行業增速均超過8%,并高于去年四季度各月水平,其中服裝及鞋帽制造達到10%的增長水平。

(2)輕紡產品出口降幅擴大趨勢減緩。1-4月,輕工、紡織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下降10.9%和8.4%,下降幅度分別小于整體工業出口降幅4.8個和7.4個百分點。從月度出口交貨值增速變動情況看,3、4兩個月輕紡產品出口降速擴大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

(3)“家電下鄉”等擴大消費政策效應正逐步顯現。1-4月,重點統計的14種主要家電產品中,同比增長的有8種,其中電冰箱、電飯鍋分別增長7%和8.1%,飲水機、燃氣灶具分別增長22%和20.3%。為加快推進家電下鄉,4月16日,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下發《家電下鄉實施細則》,進一步簡化補貼兌付程序。4月份,14種主要家電產品日均產量比3月份增長的有10種,其中增速超過10%的有8種。另據商務部統計,1-4月,累計銷售下鄉家電產品446萬臺,銷售金額達到68億元。

4、電子制造業。由于外向程度高(前四個月出口交貨值占行業銷售產值的比重為64.2%),電子制造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沖擊程度最大的行業之一,目前總體上處于低位調整階段。1-4月,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7%,3、4月份由降轉升,分別增長1.2%和1.1 %,但回升的前景仍不明朗。

(1)出口下滑態勢未有根本性改觀。據海關統計,1-4月,電子信息產品出口1207億美元,同比下降24.1%;其中4月份下降22.9%,降幅比3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

(2)國內市場增勢較好。1-4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內銷產值增長5.1%,其中4月份增長11.4%,比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受電信業3G投資拉動,4月份,通信設備制造業內銷增長9.5%,其中交換設備行業增長79%。但國內市場增勢對扭轉行業下滑的作用有限。

(3)多數產品生產仍在下滑。4月份,重點監測的55種產品產量同比下降的有37種,占總數的67.3%;增速比上月回落或降幅擴大的有33種,占總數的60%。當月,手機、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由上月增長1.2%和15.4%轉為下降9.3%和5%,數字程控交換機產量由上月增長20.5%轉為下降9.7%。

5、能源供需。1-4月,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8443萬噸,同比增長6.6%,其中4月份增長7.3%。

(1)煤、電供求較為寬松。1-4月,全國原煤產量82780萬噸,同比增長6.8%,其中4月份增長7.9%。煤炭出口934萬噸,下降36%;進口2275萬噸,增長55.7%。由于電力、鋼鐵等主要用煤行業需求下滑,一些大礦采取了限產措施,4月份煤炭價格小幅回升,港口存煤減少較多。4月末,秦皇島港存煤370萬噸,比上月末減少160萬噸;秦皇島港發熱量在5500大卡/噸的山西優混煤平倉參考價格為570-585元/噸,比上月末上漲20-25元/噸。

1-4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1354小時,比去年同期降低202小時。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468小時,同比降低238小時;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854小時,同比上升18小時。

(2)石油供應基本平穩。1-4月,全國原油產量6175萬噸,同比下降0.9%;原油進口量5707萬噸,增長4.5%;原油加工量11172萬噸,下降1.8%,其中汽油、柴油產量分別增長10.1%和1.9%。國際油價振蕩上行。4月份,布倫特原油月度平均價為50.42美元/桶,比上月上漲6美元/桶,比去年年底上漲10美元/桶。3月末,國家相應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猜你喜歡
增加值月份出口
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總體平穩
12月是最殘酷的月份
2018年前8個月越南天然橡膠出口增長9.2%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0%
2015年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
米彎彎的夢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長性中小外貿企業出口100強排行榜
某官自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