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探微

2009-07-30 05:55
當代教育 2009年2期
關鍵詞:互動性學習者交際

陳 偉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以任務為核心的單位計劃來組織語言教學的一種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出自于交際語言教學理論?在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指以真實世界為參照,以形成語言意義為主旨的活動?由于任務型學習中的“任務”與真實生活中的任務有相似之處,Numan(1998)根據任務相似的程度分為“目標任務”(real-world task or target tasks)和“教學任務”(pedagogical), 前者指那些在生活中有類比對象,通過客觀考察后,根據實際需要設計,使學生有能力完成真實生活中的類似任務,后者只限于在一定的教育環境中運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既會出現“目標任務”,也會出現“教學任務”?Skenhan(1995)在《語言學習認知法》(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一書中提出了“任務”的五個主要特點:

(1)有意義;

(2)有交際問題要解決;

(3)與真實世界中的活動有關系;

(4)完成任務是首要的;

(5)根據任務的結果評估任務?

任務關注的是學生如何進行信息溝通,如何通過交流互動解決交際問題,而不強調學生使用語言形式,“任務”具有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學生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完成任務上,評估標準是任務是否成功完成?任務型學習將“任務”置于教學法焦點的中心,基本特征是以“任務”為核心計劃,組織教學?任務型教學關注任務大綱,以“任務”為單位組織教學每個單元,以“任務”的完成為教學目標?一個任務組成獨立的教學單元,教學活動圍繞任務進行?完成任務需要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參與?由于任務目標明確,學習者專注于“用語言做事”,“完成任務是首要考慮”,因此能夠重視意義的表達?在任務型教學中,用任務組織教學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創設大量的目的語的輸入和輸出機會,為學生創造接近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完成學習者之間的互動(interraction), 意義協商(meaning negotiation)?

“任務”中的問題不是語言問題,但是需要語言來解決?學生使用語言并不是為了語言本身,而是運用語言的“潛勢”達到交際目的?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單元的“任務”組成任務教學,在任務型教學中使整個系統的有效綜合和相互作用?既讓學生學到語言,又發展學生本身,因此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

Numan (1998)就任務型教學的特征還有如下的概括:

1.強調通過目的語互動學會交際(An emphasis o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through intera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2.將真實的文本引入學習環境(The introduction of texts in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3.為學生提供的不僅關注語言,而且關注學習過程本身的機會(The provis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focus, not only on language, but also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itself)?

4.增強學習者個人經歷作為重要的,促進課堂學習的要素的作用(An enhancement of the learner's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as important contributing elements to classroom learning)?

5.努力使課堂語言學習與課外語言激活聯系起來(An attept to link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with language activ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

從這里可發現任務型教學所遵循的原則是:互動性原則,語言材料的真實性原則,過程原則,重視學生個人建議對學習的促進原則,課堂語言與課外語言使用相關性原則?

(1)關于互動性原則?因為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學會用語言交際?互動性是交際的核心?為了達到交際目的,學生們把注意力放在意義的表達和信息的理解上,不再是語法或者其他語言形式?學生從語言控制型中解脫出來,容易進入自動加工型?語言的互動過程會為學生創造大量的信息輸入和語言輸出,理解和表達是相輔相成的,互動性既關注了輸入又強調了輸出?通過互動,學生們增加他們的語言儲備?學生還將其所擁有的語言全部用于類似于真實生活的交際,無論這些語言是學到的還是偶然習得的?在這樣的交際中,語言的真實意義的表達很重要?因此學生體驗了從聽到的內容中創造信息,還體驗了創造表達目的的意圖的話語?

用目的語交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和必要,從而轉化為個人需要的內在動機,交際任務的完成表明他們有能力“做”,因此獲得成就感?即使有完不成任務的尷尬,只要是和積極參與交際,樂于冒險,善于合作的同學在一起學習,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從中互助和互動中感悟到很多東西?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多互動性的原則在輸入和輸出模式中可以實施?這種程序指的是"Presentation"?"Practise"?"Production", 即講授,練習和輸出或運用的教學程序?如在教材中UNIT 1《Friendship》 中,就可以得到實施:

1.Read the passage and join the correct parts of the sentences. (Presentation)

A.Anne kept a diary because she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it.

B.She felt very lonely because she could not meet her friends.

C.They had to hide because Jews were caught by Nazis and killed.

D.Anne named her diary Kitty because she wanted it to be her best friend.

2.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Practise)

A. About how long had Anne and her family been in the hiding place when she wrote this part of her diary?

B.How did Anne feel about nature before she and her family hid away?

C.Why do you think her feelings changed towards nature?

D.Why did Anne no longer just like looking at nature out of the window?

3.How could you describe Anne`s feelings as she wa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Share your list with your pair,choose 5 good adjectives from the two lists. Imagine you have to go into hiding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 What would you miss most? Give your reasons.(Production).

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課文的引入,分析和輸出,把學生和文本的互動性體現出來,對課文的理解和學生對語言的刺激轉化為對情感和文章意義的理解,把學生和文章之間的互動性表露出來,使他們關注的是文章中所隱含的社會背景,生活環境以及任務的心理活動體系等等,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處在互動中?這樣的任務教學法在新課標中體現很多?

(2)關于引進真實文本的原則?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就是學習一種文化?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他們就是在學習中傳遞一種復雜的文化習俗,價值觀,思維方式,情感和行為系統?英語學習也特別強調培養文化意識,使學生在學習中參與有意義的交際,而不是展示自己的語法或者詞匯知識?

如在教材中的Unit3 《Computer》 中,在目前的學生學習中,接觸電腦已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對于它的來源和用途未必理解的如此深刻,在這篇文章的任務型教學中就可以把電腦的用途作任務教學的主要方面之一?可以提到文章中所提到的application中的一些:communication, finance and trade,medical operation,space rocket, provide humans with a life of high quality, 還可以讓學生查找其他用途,通過網上搜尋和資料查詢,學生會得到很多關于電腦應用方面的知識,也關于很多在不同的國家使用電腦的不同情況,引入真實的文本并通過英語語言給予在小組中報告,就達到了真實文本的作用?

(3)關于過程性原則?“任務型教學”是外語教學界提出的“任務教學大綱”(Task-based syllabuses)的產物提出從“要學生學習”(What is to be learnt)轉化為“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生命”(How is it to be learnt),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是任務型學習的宗旨之一?以往的語言課堂往往一味地將學習者的注意力引向語言,忽視了語言學習的過程?這樣的課堂勢必是結果取向,以教材,教師為中心,通常用灌輸的方式直接呈現,講解語言規則系統,只說明“可以這樣做”或“應該這樣做”,而對“為什么可以這樣做”和“為什么應該注意做”卻很少涉及?

任務型教學重視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學習過程中來,這有助于過程能力的培養?這種活動過程有推理,結論,信息轉換,澄清意義,解決問題等?因此任務型教學要以活動來組織教學,重視學習者積極的認知參與及其對學習內容的主觀感受和情感體驗,創造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由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探索,歸納,發現和運用規則,在用目的語同他人的交流協商,用語言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悟語言,內化語言,學會交際?同時,語言學習的過程也將促進學習者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

如在教材Unit3 Reading Travel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中,通過對主人公的旅游路線的歸納,旅行中遇到問題的解決等等任務的感受,讓學生也談談自己曾經的旅行,曾經旅行遇到的問題的解決辦法,這種學習的過程內化和遷移到學生的內化過程里來?這也是新課標任務型教學的又一個要求?

(4)關于重視學習者個人經歷對學習的促進原則?任務型教學堅信有效的語言學習不是傳授性的(instructional),而是經歷性(experimental),學習活動和語言內容一樣重要?學生通過親身感受獲得個人體驗,建立起對客體的認識和理解,它可以是一中有形的或無形的“做中學”?對學生來說,這種通過參與由親身經歷形成的對客體的認識較之直接被他人告知而獲得的認識更具實際意義?

任務型教學的課堂要圍繞任務展開,通過特定的任務創設的情境,讓學生在用目的語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目的語的體悟理解?例如在教材Mucis一節 Reading The Band That Wasn't 中,學生對音樂的熟悉也是他們對課文的語言應用的必要條件,大部分學生有唱歌的經歷和喜好某個樂隊的經歷,可以在完成課文的內容后讓他們補充自己的這方面的經歷,若有追星現象,或者曾經有過,都會在這樣的任務中自然地運用了文章的主要語言,也就達到了任務教學的目的?

(5)關于課堂語言學習與課外語言運用的相關性原則?“任務型教學”注意到了傳統語言教學與社會實踐脫節的問題,體現了“學用結合”和“學以致用”的理念?它的目的是把語言教學真實化和課堂社會化?通過學習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真實和相似也是任務型教學中選擇“任務”的標準,保證學生有興趣,有價值和有動力?學習理論研究表明,沒有什么比內在動機更能使學習者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了?當學生發現所學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從任務的完成中獲得自我愉悅感和成功感?

“任務型教學”視學生為教學主體,任務的選擇和設計,組織力求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使他們形成學習的內在動機?強調在“做中學”,“用語言做事”,它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任務為途徑,強調真實意義上的交際,培養學習者語言運用能力置于語言學習首位?因此在新課標中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任務型教學是能夠引發我們對傳統英語課堂的進一步反思,若運用得當一定會是高中英語教學呈現新的面貌?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反映了外語教學目標與功能的轉變,體現了外語教學從關注如何教到關注如何學,從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從注重語言本身轉到注重語言習得與人的內化過程?完成任務的過程能產生大量的互動機會,這些就是活生生的人際交流,老師學生都是參與者,為完成任務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對英語學科而言,這種互動性更具有特殊意義?

猜你喜歡
互動性學習者交際
學齡前兒童科普類書籍設計的多維互動性表達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畫像構建研究
兩塊磁的交際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情感過濾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玩轉表演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和思考
“物”化的空間
高考模擬題精選之情景交際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