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競爭力分析

2009-07-31 06:59黃家驊
北方經濟 2009年13期
關鍵詞:稀土內蒙古集群

黃家驊 祖 剛

一、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

目前,內蒙古稀土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態勢已經顯現。稀土產業集群的雛形基本形成。內蒙古稀土原材料工業已具備相當的規模和生產能力,稀土深加工產品和基礎功能材料的比重也大幅度提升,為稀土產業的聚集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導向,對培育產業鏈和形成相關產業高度聚集的基地以及加速內蒙古發展稀土產業創造了極其有力的條件。另外,隨著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九原區稀土工業園區和達茂旗稀土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內蒙古已經形成強勢企業集群和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產業投資“磁場”,稀土產業集群效應開始顯現;尤其是隨著國際產業重組、轉移和國內區域間的產業轉移,國內外一些知名稀土企業來包頭發展,像美國ECD公司、美國歐文尼克公司、日本清美化學株式會社、日本三德金屬株式會社、日本科日公司、法國羅納公司和韓國相關企業以及國內的寧波韻升強磁及山西神頭冶金礦業有限公司等一批世界稀土知名企業與我國稀土龍頭企業將一些自身的稀土產品與新材料生產線向包頭轉移,與包頭稀土企業聯合、共同開發稀土貯氫合金粉、鎳氫電池、稀土永磁材料及合金、稀土拋光粉材料、稀土飾系列化合物以及應用產品,為包頭營造世界級稀土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加速內蒙古包頭稀土產業集聚的速度和加快做大做強稀土產業的步伐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優勢的競爭力分析

(一)生產要素的競爭力

1自然資源的競爭力。中國是一個稀土資源豐富的大國,稀土資源占世界稀土資源的41.36%,而中國的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內蒙古包頭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即白云鄂博礦。內蒙古稀土資源具有以下特點:儲量大、產量大;資源集中,便于開發和管理;礦石稀土品位高,放射性低,易于防護,開采成本低。內蒙古的這種天然的自然稟賦不僅給內蒙古稀土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提供了先天的資源優勢,而且也提供了一定的區位優勢。這種區位優勢首先體現為內蒙古當地的眾多稀土產業可以就近利用資源、減少運輸成本,從而獲得以較低成本進行生產經營的優勢,其次體現為很多其他地方和國家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選擇進入內蒙古進行生產。這種資源優勢及其產生的區位優勢使得內蒙古稀土產業的聚集現象越來越明顯,為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化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競爭性優勢??梢源_定的是,內蒙古稀土產業是典型的資源型產業。資源型產業是相對于勞動密集、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型而言的。立足于自然資源(主要是地下的礦產資源和地上的動植物資源),依賴自然資源消耗來實現成長的一種產業類型。資源型產業集群就是以自然資源開發和加工產業為主導的。由眾多相互聯系的企業(或機構)在一定的地理空間范圍內聚集而形成的經濟群落。成熟的該類型集群具有三個特征。第一是資源的地理獨占優勢,產品成本結構中自然資源物耗成本占主體,資源察賦成為企業成長的基礎;第二具有專業化特征,縱向一體化水平低,加工鏈比較短;上游的原材料、機械設備、零部件和生產服務等投入供應商多,下游的銷售商及其網絡、客戶較少:而側面延伸企業如類似產品制造商、互補產品的制造商、技能與技術培t¨I和行業中介等相關聯企業、基礎設施供應商等較多;第三是地理集聚,同類企業、產業關聯企業、支撐機構(如地方政府、行業協會、金融、教育、中介機構)在空間上集聚。成為一種柔性生產綜合體。根據上面我們對內蒙古稀土產業的優勢分析,可以看出內蒙古稀土產業具備資源密集型產業的三大特征,因此我們說內蒙古稀土產業具備發展成為產業集群的最基本的競爭優勢。

2資本的競爭力。產業聚集一方面使得當地資本聚集在該產業,同時也必然引起其他地區資本和外國資本流入該產業聚集區,使得該產業能夠借助這些資本實現更大規模的聚集。而對于外商直接投資來講。其對產業聚集區的投資還要考慮該產業的規模經濟或市場范圍、該地區的基礎設施或公共物品的豐富性、該產業的勞動力數量、成本及素質、該產業的政策環境與政府支持作用、該產業的相關產業支持度等。資本是內蒙古稀土產業發展的優勢因素之一:首先,內蒙古稀土產業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的戰略地位,吸引了諸如美國ECD/OBC公司、日本清美化學株式會社、日本三德金屬株式會社、日本昭和電工株式會社、日本稀元素株式會社和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等一批世界稀土知名企業的投資。其次,中央實施的西部大開發給予了內蒙古稀土產業很多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內蒙古自治區和包頭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減免稅賦、優惠信貸和投資傾斜等優惠政策。對稀土產業具有重要的扶持和導向作用。例如。包頭市緊緊抓住國家組織開展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的機會,經過努力申請,先后有12項稀土高新技術項目得到在國家發改委立項,共獲得國家投入資金1.2億多元。這些項目的完成與達產,有力地提升了內蒙古稀土產業競爭力。同時,包頭稀土開發區也建立了財政扶持資金、孵化基金、創業基金、貨款擔保資金、風險投資基金和人才基金等6大資金支撐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為內蒙古稀土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提供了資本保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內蒙古稀土產業具備上述決定資本流動的決定性因素。而且這些年無論是國內資本還是國外資本,對內蒙古稀土產業的投資力度非常大,所以說資本優勢是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競爭性優勢之一。

(二)產業的競爭力

1產業成本競爭力。內蒙古稀土產業具備稀土產業的低成本優勢,表現在:首先,自然資源豐富,易于獲得原材料;其次,地理位置距離原材料地近,交通運輸費用較低;再次,人力資源豐富,人力資源是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化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內蒙古在稀土科研機構、稀土專業人才及企業職工方面都擁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包頭擁有10多家稀土科研機構,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研究機構——包頭稀土研究院及以其為核心而建立的10個稀土應用專業工程研發中心;稀土專業科技人員近2000名,占全國稀土科技人員總數的1/3以上。除此之外,包頭稀土企業擁有2萬多職工。其生產能力和技能相對熟練,素質相對較高。內蒙古的這些獨特優勢能夠產生原材料獲得、交通運輸、勞動力獲得、資源共享、專業化投入供應以及技術和知識溢出的便利性,使得內蒙古稀土產業具備集群化發展在成本價格以及外部經濟方面的競爭性優勢。

2產業基礎及相關產業支持。內蒙古稀土產業經過近50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了集采礦、選礦、冶煉、深加工以及終端應用產品的科研、開發、生產于一體的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稀土精礦焙燒和分離能力、產量一直穩居世界第1,稀土金屬生產能力和產量占全國的1/3。

首先,配套能源方面,內蒙古豐富的稀土資源外。能源、電力、水資源等生產要素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例如,內蒙古包頭周邊及地區煤炭儲量達2300多億噸,燃氣資源總量10.7萬億立方米,黃河流經內蒙古包頭境內214公里,年徑流量260

億立方米,城市日供水能力達100萬噸,可充分滿足民用及工業用水。為內蒙古稀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能源支持。

其次,在內蒙古稀土產業發展中,相對獨立和專業化的金融、物流、質量認證、信息咨詢、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派出機構等服務保障部門開始發揮著強有力的功效,其中教育和科技基礎在內蒙古甚至在全國都具有較大的優勢。目前。以包頭稀土研究院國家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為依托,相繼建立了稀土永磁電機研發中心、稀土分析檢測中心、稀土永磁材料研發中心、稀土儲氫材料研發中心等10個稀土工程研究開發中心,加強了對園區內稀土企業的技術服務和技術創新,許多研究成果已直接發揮了效益。

最后,作為內蒙古稀土產業聚集區的包頭市是中國較早的工業基地、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稀土冶金及應用、鋼鐵冶金、機械制造、有色金屬、化工等行業為主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為內蒙古稀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完善的配套協作能力。

3產業政策。內蒙古稀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和地方政府所實施的產業政策。例如,1992年國務院就批準在包頭建立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它是全國唯一以“稀土”冠名的高新區,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在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過程中,國家給予了相當大的政策支持,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為國家稀土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國家“十一五”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級實施知識產權制度示范園區:2006年科技部制定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今后要重點發展特色產業園區,包頭稀土高新區又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另外,自治區和包頭市兩級人大分別通過了《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條例》,使得高新區的各項政策和管理措施有了法律依據。自治區和包頭市兩級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對高新區的發展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要求有關部門把高新區發展所需要的自治區級、市級權限全部下放,為高新區實現封閉式管理奠定基礎。這些政策對內蒙古稀土產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更好地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優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產業環境。內蒙古稀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環境的完善。以內蒙古包頭為例:包頭是建國后新建的工業城市,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以冶金、機械、汽車、紡織、電子、化工等行業為主,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擁有包鋼、包鋁、內蒙古第一機械制造廠、第二機械制造廠、北方奔馳、北方股份等國家特大型企業,有較強的科研和新產品開發的能力。其次,包頭地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充沛的水、煤、電等能源,城市環境優美,交通、通信、文化、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完備。其中的包頭稀土高新區已實現了道路、通信、各類管網等“八通一平”,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保障體系。這些都為內蒙古稀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三)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的獨特競爭力來源于企業所具有的資源和企業具有的能力。企業資源按照其特點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形資源,另一類是無形資源。企業擁有的資源的獨特性越強、持久性越強、占用性越強、可替代性越差。那么這種資源就會越有價值,這種資源所能形成的競爭優勢也就會越強。根據前面論述的稀土資源優勢。內蒙古稀土企業毫無疑問的具備獨特競爭力的資源能力。而所謂的企業能力是指企業協調資源并將其發揮生產作用的技能,包括上述的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發能力、生產能力等。由于內蒙古稀土企業在這些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因而其也具備企業能力這種競爭力來源。第一,技術優勢。內蒙古稀土產業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為兩方面:技術創新優勢和研發能力優勢。首先,內蒙古稀土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相對先進,技術擴散效應明顯。例如。針對白云鄂博礦鐵、稀土多金屬共生、嵌布復雜、粒度極細的特點,內蒙古擁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采選、冶煉、分離、提取工藝和技術,能夠高效生產并迅速使其產業化。這其中的某些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由于內蒙古稀土產業的初步集群化。這些新技術、新產品信息能夠較快地在稀土企業之間流傳和使用。其次。研發實力較強??蒲性核目蒲谐晒绯鲂б婷黠@。例如,目前僅包頭市就已經獲得稀土科研成果800余項。其中200多項重大成果獲國家、省級獎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有100余項。包頭稀土研究院混合稀土礦選冶技術和稀土資源綜合利用的工藝流程反映了國內的最高水平,在國際上也屬領先水平:包頭五二研究所在國內鋼鐵和有色金屬的稀土應用研究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二O二廠化學研究所在國內單一和混合稀土金屬冶煉技術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包頭市永磁電機研究所在稀土永磁電機應用研究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這些均為內蒙古稀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智力依托。第二,相對與國內其他地區而言,內蒙古稀土產業的生產能力還是比較有優勢的。例如目前包頭市稀土企業已經具備的生產能力為:精礦粉13萬噸,處理稀土精礦5.8萬噸(以REO計),氧化物2.5萬噸(以REO計),混合稀土金屬7000噸,單一稀土金屬1800噸,稀土合金3,5萬噸。釹鐵硼1300噸,拋光粉2600噸,儲氫合金粉1100噸,永磁電機5萬臺,電動自行車4萬輛。稀土產品達200個品種,近1000種規格。隨著包頭稀土產業的不斷發展與優化,其稀土產業結構逐步從以生產稀土原材料和上游產品為主向稀土深加工、應用產品發展。內蒙古包頭的稀土產業呈現出高科技化、集群化、資本化等發展趨勢。最后,企業所具備的獨特競爭力與最終產品之間的有形連接是核心產品,它是獨特競爭力的實物體現。企業的獨特競爭力以及競爭優勢的強弱體現在控制足量的核心產品和最終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及市場占有率,內蒙古稀土企業產品品種豐富,核心產品是稀土精礦,其最終產品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屬、稀土合金和其他應用產品等,目前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供給能力能夠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市場占有率較高,市場的外部效益顯著??梢?。企業的獨特競爭力也使得內蒙古稀土產業具備集群化發展的優勢。

當然目前內蒙古稀土產業的集群化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如資本優勢相對集中在大企業,中小企業資金實力相對不強;政府沒有對資源從源頭控制。使初級產品廠商無序競爭,整個稀土初級產品市場出現了“增產不增收”的局面,價格受購買者影響大:深加工和高技術應用產品的優勢不大:一些中小企業營銷方式落后,產業缺乏相對有效的營銷體系:一些企業的組織結構落后。職能設置不合法,不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等,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蒙古稀土產業競爭力的發揮。

三、提高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競爭力的建議

(一)對稀土產業的建議

1加強集群內部各企業的專業化分工協作,實現集群的網絡化發展。一方面要積極推進大企業發展戰略,通過扶持重點項目工程的建設,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產業優勢、規模效益和品牌形象的龍頭企業集群:另一方面,通過這些龍頭企業的發展,拉長產業鏈、供應鏈,以此帶動和發展一大批中小企業,強化集群企業間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努力形成大中小企業密切配合,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完善的產業體系,產生良好的產業集群效應。

2彌補產業缺位。延伸產業鏈。這里需要要做到統籌規劃,克服阻礙產業鏈延伸的各種困難,積極培育產業鏈條中的上下游產品及其配套產品,提高稀土產業的系統生產和系統配套服務能力,使各個鏈條的各個環節緊密結合,互為補充,確保稀土產業鏈健康、快速發展,形成稀土產業的集聚和聯動效應,

3將生產的區域化和營銷的全球化結合起來。通過集群內的專業化分工協作和延伸產業鏈可以增強稀土產業系統的生產內力,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產業集群的發展也離不開國際資源、國際市場等外力。因而我們應當抓住世界性制造業全球性轉移和國際分工深化的契機,進入全球分工、生產和營銷體系,逐步建立生產區域化和營銷全球化的產業集群。

4推進企業和集群的創新能力。一方面可以通過建立包括稀土生產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等在內的稀土產業的區域創新體系來提高集群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技術改造,對于引進的技術不但要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應該有所創新。不斷提高企業和集群的自主開發能力;最后還要與時俱進,接受新思維、新技術、新方法,實現生產經營和管理模式上的創新。

(二)對政府及社會的建議

主要是積極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完善稀土產業集群的社會服務體系,一要增大對稀土業及相關產業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建立以公共服務為宗旨的組織機制和專門化的技術開發公司,支持和鼓勵集群內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為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的快速健康成長提供要素支持:二要高度重視培養和引進稀土人才。為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三要研究內蒙古稀土產業價值鏈形成路徑、配套企業分工合作程度及軟硬件環境對稀土產業集群發展的適應程度,結合國內外相關的產業集群理論,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制定和出臺相應的政策條例,為內蒙古稀土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提供知識和政策支援。

猜你喜歡
稀土內蒙古集群
中國的“稀土之都”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稀土鈰與鐵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海上小型無人機集群的反制裝備需求與應對之策研究
可愛的內蒙古
一種無人機集群發射回收裝置的控制系統設計
廢棄稀土拋光粉的綜合利用綜述
Python與Spark集群在收費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愛在內蒙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