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讀書簡憶恩師

2009-08-11 03:01
雜文選刊·中旬刊 2009年6期
關鍵詞:仁者法制賀卡

沈 棲

驚聞何滿子先生駕鶴西去的噩耗,我久久枯坐案前,潸然淚下,為我國雜文界痛失一位宿將而扼腕,也為自己痛失一位恩師而傷悲。

我與先生交往近二十年,收藏先生書簡近二十余封。今重讀之,不免感慨系之。

1990年5月,由我主持在《上海法制報》上舉辦“星球杯法制雜文征稿”活動,我貿然向先生約稿,一周后,先生賜稿《禁止應該明令》,并附函:“我對法制,一竅不通,無以報命,只得干巴巴地謅了一篇,夠不上雜文藝術,只好算小議論?!边@當然是自謙之辭。之后刊出的《法治不容人情》、《真假“三毛”》、《為了“訟也必”》等佳構為本報副刊增添幾多亮色。雜文不同于小說、散文之類的創作,它是作者訴之社會的對時代和人生問題的更直接的“表態”。正如先生1993年8月9日函稱:“寫文章我也是做出牌子的放言無忌,現在要以言論罪人也不那么容易了,何況(我)無求于大腕們,不是么?”先生確實不是整天坐在書齋里恂恂如也的學者,而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鋒芒畢露的斗士型的學者,他“為文不作媚時語”,反對盲從,反對迷信,既不信中世紀的“神”,也不信絕對化的“神”,提倡獨立思考,充滿勇敢與真誠,以思索與探求為自己生活的全部內容。他的二百萬字的雜文著作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進入新世紀后,本報的報名改為《上海法治報》,先生見后致函:“‘法治勝于‘法制,但法治果能于何時實現,則不可不讓人嘆問”。這一“嘆問”,在先生與我討論當時有人撰文《雜文死了》中,可窺一斑。針對“雜文不景氣、不能景氣”的原因,先生論及了我國法治的環境。他認為,某種性質文化的起落不全由市場需求來決定,更不由各種文化的價值來決定,而是由文化以外的力量來制宰。雜文的萎縮也不一定是干這一品類的人不爭氣或低能,問題的關鍵是那個制宰文化的力量特別關心雜文,那厚愛之情表現在把關特嚴,而同一制宰文化的力量對另一些文化卻十分放手、慫恿乃至獎掖,使之膨脹。于是,和膨脹相對的一邊,比如雜文,就萎縮了。先生將雜文的興盛和法治的強弱聯系起來思考,一語中的,其言至今仍有振聾發聵之力量。

2001年年底,我正在編輯第四本雜文集,先生囑我題為《告別“社會病態說謊”》,他還多次來函,對選目提出具體意見,甚至改了少量文章的標題。更令我感動的是,先生放下繁忙的寫作,答允替拙作寫序。序中多有褒獎,但也直陳不足:“私心以為力度上尚欠凌厲。力度不足大抵由于顧慮外部條件而生的含斂,這是雜文讀者所能心照的。另一面,則風格即人,他是一個溫良循禮,俗話所說的‘涵養好的人,這種性格自然會影響他的作文,別說絕不會恣肆放縱,下筆時必然會斟酌一句話是否會說得過頭,躊躇沉吟之后就更收斂了,這情況在我讀過的許多青壯年雜文作家中并不少見,如果可歸為弱點的話,應該說是時代的弱點?!边@番話,足見先生厚愛雜文后輩的拳拳之心和希翼雜文創作繁榮的殷殷之情。

先生書簡的尾處每每都會寫上一筆:“有暇盼來寓談天?!蔽颐棵吭煸L,談的大多是雜文界的近況。2008年歲末,我寄上新年賀卡,不日,先生回寄一張賀卡,寫有“賀卡敬領,復明新馨”八字,并附短函稱“患有小恙”。探望時,先生談病況寥寥幾言,多談的還是雜文創作的前景,令我感慨不已。

也許是由于我任職于法制專業報,先生常替社會弱者求助于我,或轉來上訪信件,或代請律師訴訟,或幫助解讀法律條文,或指責某些司法不公的現象,來函中常言“為弱者盡綿力”??鬃釉唬骸熬拥勒呷喝收卟粦n,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毕壬鸁o疑是具備了這些君子之道。他是仁者,“不憂”個人安危,有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襟懷;他是智者,以堅實的步履走向充滿正義和良知的精神錨地;他是勇者,堪稱“踏了鐵蒺藜向前進”(魯迅語)的斗士。

猜你喜歡
仁者法制賀卡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遺魅力
仁者甘死如飴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給媽媽的賀卡
特別的新年賀卡
打開法制文明的大門
玉門市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漫畫
尷尬的電子賀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