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觀八荒 對物通神

2009-08-18 10:16盧禹舜
報林 2009年7期
關鍵詞:八荒靜觀境界

每當我走進自然,面對自然,或閉上眼睛用心親近自然時,總能感受到那智慧的機鋒、造化的奧秘與詩意的境界。它們雖然飄忽不定、或隱或現,但人的理念確實附著自然的靈性。

我努力在感悟自然的過程中,建立自己的圖式結構、水墨符號體系和建立自己的山水理念。也可以說,我的山水畫始終追摹一種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且想通過一種形而上的認識和理解,把山水畫境界盡可能放開到更寬闊廣遠的宇宙洪荒之中,獲得大氣派、大風格、大境界、大美感。

人與自然豐富多彩的關系,帶來了人的精神上的豐富多彩的世界,更帶來了一個豐富多樣的藝術世界。人類的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的自然意識、自然心理的折射。而中華民族藝術最基本的美學思考正是由人對自然造化的思考中得到的啟示。因而,中國藝術,特別是山水畫最直接的表現出了帶有中華民族自然精神與魂魄的獨特的美學風貌。也是畫家對中國特有的自然哲學的思考、理解和表現。實際上就是用心感悟自然。應該說,千百年來,中國的歷史,是畫家感悟自然的歷史,并且在感悟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補充著自然的精神和內涵。

在感悟自然的方式上,我采取“對物通神”和“神靜通八荒”的感悟方式。

古人云:“陶鈞文思,貴在虛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梢?“靜觀”是藝術創造中一種內在的“思”、“心”、“懷”的心理活動,同時又是傳統美學境界。在實踐過程中,我極力尋求內心對自然的感悟,對靜觀方法的個性化運用,以“靜觀”去對應“無限”。在宏觀的山水景觀中,以墨色、墨韻、墨層的深邃幽暗去表現“靜觀”的心靈狀態,又以全景式的構圖、多空間的重疊組合去表現“自然”的“無限”。兩者的組合所鑄就的渾渾然的感覺在于抵達永恒的“道”,這是一種永久性的事物,我的目標便是追慕這種還純返璞,回歸于道的永恒。

因此,我以靜觀的,基本上圍繞著兩大意象展開自己的藝術空間——一是宏觀的宇宙洪荒之景象,二是以唐人詩意為題的山水。選擇這兩大意象的原因在于,他們的外部形式與內在涵義都具有永恒性。永恒之物為“大美”之物,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梢娬嬲拿栏信c自然的本質具有超感官的無限性特點。我在自己的創作中,力求把“靜觀”的方式與“無限”的境界做到深刻統一,使我對自然的感悟——美學上的思考與哲學上的思考在最本質的問題上盡可能達到互融。

“靜觀”自然,僅憑感官是無法做到的,只有借助心靈才能實現,只有心靈才能“致虛極,守靜篤”,才能觀照到永恒的自然素質。而把握自然美的本質,同樣僅憑感官是難以做到的,只有在心靈上達到虛靜——澄明如鏡,才能達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以及無形、無質、無聲、“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的“物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我覺得感悟自然和靜觀的審美方法,可以把審美視點從對自然的親近引到心靈對世界的親近。這一點囊括了時間與空間、視覺與感覺等藝術概念。就是說,靜心觀象的藝術活動疆域可以表達一種“無限”感與“至高”、“至善”、“至美”之境;也就是說,靜觀與無限的渾然為一體,就是一種“心靈的藝術”,我就是追求這種“心靈的藝術”方式。當然,完全將感官作用棄之不顧的純粹靜觀是不存在的,但對感官作用的辯證、超脫的把握和總體的精神超越,才是靜觀的真正價值內涵。

我在《靜觀八荒》、《神靜八荒》等作品與唐人詩意為題的山水中,都體現了這方面的感悟和探索。

鑒于此,我在山水創作中,往往不做具體自然景象的描摹,而偏于象征意義的宏觀景象與自己認為有文化意味的形式符號的表達。作為靜觀活動與實踐,它們是我的物我默契、神合為一、獨立自足的精神境界,也是我面對自然時敞開胸襟,抒發心中情懷與美學意愿時,自覺不自覺的審美觀的自然流露。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自然萬物保持著一種親和的密切關系。畫家應以主體之氣去體味自然之生氣,山石草木、川谷水流便會成為畫家們澄懷觀道的對象。所以,畫家應在細微的自然對象的形質上看到蘊含在深處的靈趣與生命——一種由有限向無限超越的空靈神性。

以靜觀的方式感悟自然萬象,把握美學境界,設定了我在山水創作中樣式、符號、筆墨等的選擇。我以自己的情懷去展示我胸中的自然——渾厚蒼茫、悠悠無限和提凈自身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直接向客觀自然攫取創作母題的,而是企圖用靜虛養氣的方式誘發一種形式上的靈感,一旦思維超越了客觀自然進入虛靜境界時,澄明清澈的美感之境便會躍然紙上,便會出現蒼蒼莽莽、渾化無跡,而氣韻蓬松,得山川之靈氣,其荒率處最為得神,似真似夢的境界涵渾在無形無跡、而又無所不在的虛空之間。倘若徘徊于俗氣蒸騰的空間里,是不可能納萬般景象于胸中的,也是做不到洞鑒肌理、落筆酣暢無塵俗之氣的。

近年來,我探索著以個性化觀察自然、感悟自然,形成在明晦相交、渾渾茫茫的水墨調子中盡可能表現自我美學面貌的藝術風格,力求掙脫物理空間的束縛,展示出不斷交織運動著心理時空圖景,構建一個隨意即取的心靈空間。

盧禹舜

盧禹舜,男,滿族,現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黑龍江省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高校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常委,黑龍江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黑龍江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特聘創作研究員,俄羅斯列賓美院榮譽教授,美國洛杉磯大學客座教授,日本淺井學園大學客座教授,上海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畫研究》副主編、《藝術研究》主編。被評為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全國優秀教師,中國文聯建國五十年全國百名優秀文藝家,“黑龍江省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家”、有突出貢獻優秀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猜你喜歡
八荒靜觀境界
《八荒通神》
三重“境界” 讓宣講回味無窮
書法
品“境界”
四海八荒都愛朋友圈
何為“四海八荒”
慎獨的境界
慢下來,靜觀自己的內心
靜觀風雨感知冷暖:“風云家族”的作為與貢獻
“人師”的境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