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居家養老方式探析

2009-08-28 09:09
現代商貿工業 2009年11期
關鍵詞:居家養老責任農村

宋 廣 李 亮

摘要:居家養老方式近年來成為人們研究的重要養老方式。它是一種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多樣化服務的社會化養老服務形式。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里養老,適合中國人傳統思想,滿足老年人的身心要求,又可以利用家庭養老方式的優勢,降低養老資本,適合中國國情。由于居家養老的優勢明顯,這種養老方式成為近年來城市養老方式的研究熱點,但怎樣使居家養老方式更加適合農村需要將成為研究重點。

關鍵詞:農村;居家養老;責任

中圖分類號:F3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1—0139-01

1居家養老及其可行性

1、1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最早是英國政府為使老人留在社區和家庭,鼓勵家庭照顧有需要人士而采取的一種政策措施(石彤,1998)。有研究發現老人經常會從家庭那里獲得日常生活活動方面的幫助(Stoller,E.&Pugliesi,K,1988)。從經濟邏輯的角度分析,居家養老是一種最經濟的公共消費和善用社會有限資源的辦法。為解決家庭核心化與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矛盾,學界主張大力發展社區助老服務,從而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1、2農村居家養老的可能性

(1)農村居家養老更適合農村老年人的養老觀念。

中國傳統的家庭式養老模式在中國實施了幾千年,有著深刻的社會根基。文化傳統,相對較為落后、傳統思想更為深厚的農村,家庭養老是天經地義的養老方式,其他的養老方式較難被接受;從經濟角度講,農村的經濟發展滯后,農村人均收入水平低。不具備養老院式養老方式的經濟條件。居家養老使得老年人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不離開親人在情感上為老年人接受。

(2)居家養老的費用相對較低適合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低,養老方式的社會化就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從經濟水平角度找一種適合農村的社會化養老方式。居家養老方式解決了老年人的居住問題,與養老院養老方式相比不產生由于居住產生的費用,降低了養老的費用,居住在家庭當中。家人還可以承擔相應的照料責任,也減少一部分養老支出。有限的養老資金都集中用到老年人急需的必要項目上,更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3)最大程度上利用農民老年人自身條件。

農村的老年人一生從事勞動,居家養老方式使得老年人在養老之余可以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幫助子女照看下一代,做簡單的家務,這些對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4)居家養老方式可以解決農民工大量流出地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

農村的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形成農民工大軍,農村獨居的所謂的“空巢老人”增多,這成為一個社會化問題。而居家養老,可以通過社區(在農村,社區可以是村委會,也可以是成立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力量來對這些老年人養老進行保障。

2農村居家養老的現實條件

2、1土地的保障功能

土地的保障功能下降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下降不代表沒有,土地在農村是農民最根本的保障,不論何時土地都歸農民使用,也就是說農民不論有沒有勞動能力都能從屬于自己的土地上得到一些收入或是糧食。

2、2農村老人對養老的待遇預較低,容易得到滿足

由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低,農村的老年人對養老的經濟要求也相對低。居家養老對農村老年人的保障主要可以集中到醫療護理以及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居家養老方式在農村建立實施,不管水平的高低本身就是對農村養老方式的提升。

2、3利用現有的農村醫療服務體系

農村現有的醫療服務體系落后,但是負責農村基本的醫療衛生保健工作是有能力的。對現存的縣、鄉、村三級衛生醫療服務機構以及農村中存在的大量的私營的醫療診所,進行培訓指導支持來提升農村居家養老水平的保障,也使得農村居家養老方式有醫療保障。

3居家養老各方負擔的責任

3、1政府責任

把養老轉變成社會化養老,政府在這一過程中勢必要承擔相應的主導責任,這些責任應該包括:

(1)資金支持。

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低,沒有政府的大量投資支持,農村的養老保障制度和養老方式的建立都無從談起。

(2)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適合農村的養老保障制度和配套的養老方式,以制度的形式加以保障。

(3)對農村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行為的扶持。

居家養老方式需要專業的保健護理服務人員和機構。作為社會保障的一部分,這樣的機構應該是公益性或是微利的,國家應實施有利于這些機構成長的政策,例如對其進行資金支持,專業培訓等。

3、2家庭責任

(1)部分養老資金的提供。

不論以怎樣的方式養老,家庭或是個人都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資金。這是個人的責任。

(2)基本生活照料的提供。

居家養老使生活在家里的老年人很容易得到家庭的基本生活的照料,使得專業服務提供機構能夠集中力量照顧更需要照顧的老年人,有利于優化服務質量。

3、3集體的責任

(1)部分養老資金的提供。

參照城市職工養老制度,集體相當于城市職工的企業,也應該為集體制度下的農民提供部分養老資金,由于部分地區集體事實上不存在。因此這部分責任是缺失的。但有條件的地區,就應該為農民提供養老資金。

(2)監督、保證居家養老的實施。

處在基層的集體上接決策層,下貼政策惠及層,只有集體做好居家養老的監督、保障,居家養老才能夠順利實施,惠及廣大農村老年人。

3、4專業居家養老服務提供機構的責任

提供專業的養老醫療、日常生活照料的責任,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專業素質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安心舒適的養老照顧。

4居家養老的優勢

(1)可以較容易為老年人所接受,由有血緣關系的人代替自己的子女照顧自己,在感情上適宜于接受的。

(2)對農村進行專業護理人員的培養,可以解決部分就業問題,拓寬農村就業市場。

(3)這樣的護理模式可以提高護理水平,提高農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質量。

(4)由于對專業護理人員的培訓與扶持,可以要求他們同時照顧及解決農村五保老人的養老問題。

(5)老人不離開熟悉的環境對老人的身心是極大的安慰。

參考文獻

[1]劉飛燕,“居家養老”新型養老模式研究[J],江蘇商論,2007,(12)

[2]唐永,居家養老的國內外研究回顧口],社會工砟,2007,(12)

[3]劉林,智東,“老年互助”式居家養老口],社區,2009,(3)

[4]袁霞,以社區為依托創建新型的養老模式[刀,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10)

[5]李少明,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思路與對策[J],中國民政,2009,(2)

[6]趙慧珠,略論發展農村養老保障事業[J],嶺南學刊。2008,(5)

[7]聶鵬,蔣新朋,農村居家養老養老的社會福利服務模式[J],社會工作,2004,(6)

[8]沈瑞英,胡曉琳,淺析中國城鎮養老模式一居家養老[J],前沿。2009,(1)

猜你喜歡
居家養老責任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期望囑托責任
贊農村“五老”
忠誠 責任 關愛 奉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